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1329发布日期:2021-07-13 15:2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ffc排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ffc柔性扁平电缆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在对导线进行压延后需要对扁平导线进行收线,收线装置是利用收线轮对扁平导线进行收卷,扁平导线在进入收线轮前需要用两条限位线定位从而防止扁平导线偏位。现有的结构是先将拉紧装置锁紧于收线装置,然后将限位线缠绕于拉紧装置,再用螺杆将其锁紧,从而使限位线张紧,这种结构在更换限位线时操作人员都需要采用多种工具对其操作,操作过程繁琐,更换时间过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更换限位线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更换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包括驱动模块、支撑模块和固定模块,所述支撑模块旋转设置于收线架;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撑柱本体和支撑螺杆,所述支撑柱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螺杆固定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柱本体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线孔,所述线孔垂直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轴线,所述线孔用于固定限位线;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模块于所述收线架旋转;

所述固定模块设有与所述支撑模块的支撑螺杆对应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和所述支撑螺杆螺纹连接。

例如,所述支撑模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线孔连通;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同轴设置的驱动柄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与所述凹槽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柄固定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凹槽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柄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和手持部,所述连接部为柱形结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内,所述手持部为梯形结构,所述手持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

具体地,所述支撑螺杆远离所述支撑柱本体的一端设有螺纹部,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部与所述固定螺孔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螺杆靠近所述支撑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圆周表面为光滑面,所述旋转部旋转套设于所述收线架的预设孔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本体和凸出部,所述固定螺孔贯穿所述固定本体,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的外表面。

例如,所述凸出部为耳朵形结构,所述凸出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的外表面。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柱本体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使用时只需要旋转所述驱动模块就可拉紧所述限位线和将所述支撑模块锁紧于所述收线架,操作过程简单且无需其他辅助工具,缩短了更换限位线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用时,所述限位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架,所述限位线的另一端从所述线孔的一端进入穿过所述线孔并固定于所述线孔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模块的支撑螺杆穿过所述收线架的预设孔,然后所述固定模块的固定螺孔套入所述支撑螺杆,旋转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带动所述支撑模块转动,随着所述支撑模块转动,一部分所述限位线缠绕于所述支撑柱本体的外表面,从而张紧所述限位线,所述固定模块随着所述支撑模块的转动而与所述支撑螺杆的螺纹相配合,最后将所述支撑模块锁紧于所述收线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拉紧装置安装于收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拉紧装置安装于收线架的正视图。

其中:驱动模块1;支撑模块2;固定模块3;收线架4;限位线5;驱动柄11;连接杆12;支撑柱本体21;支撑螺杆22;固定螺孔31;固定本体32;凸出部33;连接部111;手持部112;线孔211;凹槽212;螺纹部221;旋转部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包括驱动模块1、支撑模块2和固定模块3,所述支撑模块2旋转设置于收线架4;

所述支撑模块2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撑柱本体21和支撑螺杆22,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螺杆22固定于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柱本体21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线孔211,所述线孔211垂直于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轴线,所述线孔211用于固定限位线5;

所述驱动模块1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模块2于所述收线架4旋转;

所述固定模块3设有与所述支撑模块2的支撑螺杆22对应的固定螺孔31,所述固定螺孔31和所述支撑螺杆22螺纹连接。

所述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使用时只需要旋转所述驱动模块1就可拉紧所述限位线5和将所述支撑模块2锁紧于所述收线架4,操作过程简单且无需其他辅助工具,缩短了更换限位线5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用时,所述限位线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线架4,所述限位线5的另一端从所述线孔211的一端进入穿过所述线孔211并固定于所述线孔211的另一端;所述支撑模块2的支撑螺杆22穿过所述收线架4的预设孔,然后所述固定模块3的固定螺孔31套入所述支撑螺杆22,旋转所述驱动模块1,所述驱动模块1带动所述支撑模块2转动,随着所述支撑模块2转动,一部分所述限位线5缠绕于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外表面,从而张紧所述限位线5,所述固定模块3随着所述支撑模块2的转动而与所述支撑螺杆22的螺纹相配合,最后将所述支撑模块2锁紧于所述收线架4。

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模块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12,所述凹槽212与所述线孔211连通;

所述驱动模块1包括同轴设置的驱动柄11和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直径与所述凹槽21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2的长度与所述凹槽212的深度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与所述凹槽21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柄11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线5的另一端从所述线孔211的一端进入穿过所述线孔211并固定于所述线孔211的另一端后,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套入并固定于所述凹槽212内,由于所述凹槽212与所述线孔211连通,所述连接杆12会压紧所述限位线5,从而进一步固定所述限位线5。通过旋转所述驱动柄11带动所述连接杆12旋转,所述连接杆12就能带动所述支撑模块2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12与所述凹槽212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为现有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等优点,上述结构方便所述驱动模块1和所述支撑模块2的拆卸和固定。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柄11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111和手持部112,所述连接部111为柱形结构,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111内,所述手持部112为梯形结构,所述手持部11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11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部111方便操作人员夹持;梯形结构的手持部112符合人体手指的结构,操作时简单方便。

具体地,所述支撑螺杆22远离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一端设有螺纹部221,所述连接杆12通过螺纹部221与所述固定螺孔31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螺杆22靠近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另一端设有旋转部222,所述旋转部222的圆周表面为光滑面,所述旋转部222旋转套设于所述收线架4的预设孔内。

上述结构减少了所述旋转部222与所述收线架4的预设孔的内壁的摩擦,方便旋转所述支撑模块2,从而方便调节所述限位线5的张紧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3包括固定本体32和凸出部33,所述固定螺孔31贯穿所述固定本体32,所述凸出部33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32的外表面。

使用时,操作人员夹持所述凸出部33从而使所述支撑模块2的支撑螺杆22的螺纹部221旋进所述固定螺孔31,从而将所述支撑模块2固定于所述收线架4。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33为耳朵形结构,所述凸出部33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32的外表面。

对称的设置以及耳朵形结构的凸出部33方便操作人员夹持,从而提升更换效率。

例如,所述支撑柱本体21的外表面为光滑面。

光滑面的结构能避免所述支撑柱本体21割断缠绕于其自身外表面的限位线5,延长所述限位线5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收线单元的限位线拉紧装置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