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面塑料膜数字印刷分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膜在印刷中为了充分的利用塑料膜,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有的双面塑料膜数字印刷分切机在分切时的大小通常都是固定的,若要调整大小往往需要更换整个切刀,十分不方便,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塑料膜数字印刷分切机,它可以实现便于调节分切的大小,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塑料膜数字印刷分切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双面数字印刷机和保温箱,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和两个固定桩,位于前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桩与位于后侧的两个固定桩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辊,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切辊和转轴,所述转轴活动贯穿安装架的前端并向前延伸,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与主动辊之间传动连接以后传动带,所述转轴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刀,所述转轴的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多个所述切刀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多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内,多个所述切刀的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的前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多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多个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均与定位孔相匹配,多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均开凿有第三滑槽,多个所述第三滑槽的上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第三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弹簧、第一滑块和第二导辊,所述固定杆、第一弹簧和第一滑块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一滑槽上下内壁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两个固定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套接于两个固定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导辊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切辊位于切刀的下侧,且所述分切辊的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右端固定连接粗杆,所述粗杆的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面数字印刷机位于保温箱的左侧,所述双面数字印刷机和保温箱位于两个第一导辊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箱内安装有加热设备,所述保温箱的左端开凿有过料槽。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分切辊的设置,用于配合切刀进行切割,同时多个刀槽的设置,使得切刀进行切割时不会与分切辊接触,可以减少切刀磨损,第二电机通电工作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收卷辊转动,实现将塑料膜收卷,第三滑块的设置,用于调节切刀的位置,向上移动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带动第二弹簧向上压缩,同时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使得定位杆滑出其插入定位孔内,此时前后移动切刀,使得定位杆移动至另一个定位孔的上侧,松开第三滑块,使得第三滑块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向下移动,第三滑块带动定位杆插入处于同一直线的定位孔内,实现便于调节分切的大小,圆槽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伸缩时不会变形,第三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三滑块实现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移,同时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两个第二滑槽内,使得切刀前后滑动时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不会偏移。
(2)本方案保温箱内安装有加热设备,经过印刷后端塑料膜经过加热可以快速烘干,保温箱的设置,可以避免热量快速流失,同时避免工作时温度过高,影响工作人员,塑料膜经过第一导辊传送至第二导辊的上侧,第二导辊的高度高于第一导辊和分切辊的高度,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内,使得两个第一滑块均可以上下滑动,第一滑槽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滑块上下滑动时不会偏移,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导辊受到所料膜的压力时,第二导辊带动两个第一滑块向下移动,第一滑块带动两个第一弹簧向下压缩,使得塑料膜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避免塑料膜传送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切刀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工作台、2双面数字印刷机、3保温箱、4固定桩、5第一导辊、6刀槽、7固定块、8第一滑槽、9固定杆、10第一弹簧、11第一滑块、12第二导辊、13安装架、14分切辊、15转轴、16切刀、17从动辊、18主动辊、19第一电机、20传动带、21收卷辊、22粗杆、23第二电机、24第二滑槽、25第二滑块、26定位孔、27安装块、28定位杆、29第三滑块、30圆槽、31第二弹簧、32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一种双面塑料膜数字印刷分切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双面数字印刷机2和保温箱3,工作台1的上端前后两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和两个固定桩4,位于前侧的两个固定桩4与位于后侧的两个固定桩4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辊5,两个固定块7之间设置有张紧机构,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的前后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切辊14和转轴15,转轴15活动贯穿安装架13的前端并向前延伸,安装架13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9,第一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辊18,转轴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7,从动辊17与主动辊18之间传动连接以后传动带20,转轴15的表面左右两侧均开凿有第二滑槽24,转轴1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切刀16,转轴15的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26,多个切刀16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5,多个第二滑块25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24内,多个切刀16的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7,多个安装块27的前端均开凿有第三滑槽32,多个第三滑槽32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9,多个第三滑块2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8,多个定位杆28均与定位孔26相匹配,多个第三滑槽32内均开凿有圆槽30,多个圆槽30的上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多个第二弹簧3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第三滑块29。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辊5的设置,用于传送塑料膜,双面数字印刷机2用于对塑料膜进行双面印刷,保温箱3内安装有加热设备,经过印刷后端塑料膜经过加热可以快速烘干,保温箱3的设置,可以避免热量快速流失,同时避免工作时温度过高,影响工作人员,塑料膜经过第一导辊5传送至第二导辊12的上侧,第二导辊12的高度高于第一导辊5和分切辊14的高度,两个第一滑块1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8内,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均可以上下滑动,第一滑槽8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上下滑动时不会偏移,第一弹簧10的设置,使得第二导辊12受到所料膜的压力时,第二导辊12带动两个第一滑块11向下移动,第一滑块11带动两个第一弹簧10向下压缩,使得塑料膜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避免塑料膜传送不均匀,启动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第一电机19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辊18转动,主动辊18与从动辊17传动连接,主动辊18通过传动带20带动从动辊17转动,从动辊17带动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多个切刀16转动,实现对塑料膜进行分切,分切辊14的设置,用于配合切刀16进行切割,同时多个刀槽6的设置,使得切刀16进行切割时不会与分切辊14接触,可以减少切刀16磨损,第二电机23通电工作时,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收卷辊21转动,实现将塑料膜收卷,第三滑块29的设置,用于调节切刀16的位置,减少调节时间,向上移动第三滑块29,第三滑块29带动第二弹簧31向上压缩,同时带动定位杆28向上移动,使得定位杆28滑出其插入定位孔26内,此时前后移动切刀16,使得定位杆28移动至另一个定位孔26的上侧,松开第三滑块29,使得第三滑块29由于第二弹簧31的作用向下移动,第三滑块29带动定位杆28插入处于同一直线的定位孔26内,实现便于调节分切的大小,圆槽30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31伸缩时不会变形,第三滑槽32的设置,使得第三滑块29实现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移,同时两个第二滑块25分别滑动两个第二滑槽24内,使得切刀16前后滑动时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不会偏移,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双面数字印刷机2、第一电机19、第二电机23和加热设备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双面数字印刷机2对塑料膜进行双面印刷、第一电机19带动主动辊18转动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本方案不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5,张紧机构包括固定杆9、第一弹簧10、第一滑块11和第二导辊12,固定杆9、第一弹簧10和第一滑块1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块7的前端均开凿有第一滑槽8,两个固定杆9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第一滑槽8上下内壁之间,两个第一弹簧10套设于两个固定杆9的圆周表面,两个第一滑块11分别活动套接于两个固定杆9的圆周表面,两个第一滑块1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8内,第二导辊12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块11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辊12的高度高于第一导辊5和分切辊14的高度,两个第一滑块1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8内,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均可以上下滑动,第一滑槽8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上下滑动时不会偏移,第一弹簧10的设置,使得第二导辊12受到所料膜的压力时,第二导辊12带动两个第一滑块11向下移动,第一滑块11带动两个第一弹簧10向下压缩,使得塑料膜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避免塑料膜传送不均匀。
具体的,请参阅图1,分切辊14位于切刀16的下侧,且分切辊14的表面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刀槽6。
本实施例中,多个刀槽6的设置,使得切刀16进行切割时不会与分切辊14接触,可以减少切刀16磨损。
具体的,请参阅图1,工作台1的右端固定连接粗杆22,粗杆22的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1,粗杆2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辊21。
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3通电工作时,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收卷辊21转动,实现将塑料膜收卷。
具体的,请参阅图1,双面数字印刷机2位于保温箱3的左侧,双面数字印刷机2和保温箱3位于两个第一导辊5之间。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辊5的设置,起到传送塑料膜的作用,使得塑料膜经过印刷和烘干后传送至工作台1的右侧。
具体的,请参阅图1,保温箱3内安装有加热设备,保温箱3的左端开凿有过料槽。
本实施例中,塑料膜活动贯穿过料槽,加热设备的设置,可以快速将塑料膜烘干。
工作原理:两个第一导辊5的设置,用于传送塑料膜,双面数字印刷机2用于对塑料膜进行双面印刷,保温箱3内安装有加热设备,经过印刷后端塑料膜经过加热可以快速烘干,保温箱3的设置,可以避免热量快速流失,同时避免工作时温度过高,影响工作人员,塑料膜经过第一导辊5传送至第二导辊12的上侧,第二导辊12的高度高于第一导辊5和分切辊14的高度,两个第一滑块1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8内,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均可以上下滑动,第一滑槽8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1上下滑动时不会偏移,第一弹簧10的设置,使得第二导辊12受到所料膜的压力时,第二导辊12带动两个第一滑块11向下移动,第一滑块11带动两个第一弹簧10向下压缩,使得塑料膜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避免塑料膜传送不均匀,启动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第一电机19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主动辊18转动,主动辊18与从动辊17传动连接,主动辊18通过传动带20带动从动辊17转动,从动辊17带动其固定连接的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多个切刀16转动,实现对塑料膜进行分切,分切辊14的设置,用于配合切刀16进行切割,同时多个刀槽6的设置,使得切刀16进行切割时不会与分切辊14接触,可以减少切刀16磨损,第二电机23通电工作时,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带动其固定连接的收卷辊21转动,实现将塑料膜收卷,第三滑块29的设置,用于调节切刀16的位置,向上移动第三滑块29,第三滑块29带动第二弹簧31向上压缩,同时带动定位杆28向上移动,使得定位杆28滑出其插入定位孔26内,此时前后移动切刀16,使得定位杆28移动至另一个定位孔26的上侧,松开第三滑块29,使得第三滑块29由于第二弹簧31的作用向下移动,第三滑块29带动定位杆28插入处于同一直线的定位孔26内,实现便于调节分切的大小,减少调节时间,圆槽30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31伸缩时不会变形,第三滑槽32的设置,使得第三滑块29实现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移,同时两个第二滑块25分别滑动两个第二滑槽24内,使得切刀16前后滑动时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不会偏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