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0513发布日期:2021-07-13 15: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



背景技术:

饲料、肥料等粉末状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物料需要经历搅拌、输送、打包等工序,这些工序的实施往往需要使用到搅拌机、打包机等设备,物料在每个工序完成之后需要人工对物料进行转移,以便于进入到下一工序中,生产过程经常需要中断,效率较低。

目前市面上也存在有类似的对上述这类粉末状物料进行生产加工的一系列生产设备,但其通常都是采用垂直下落的方式对物料进行输送,对厂房建筑有一定的高度要求,往往需要三层以上的建筑才可以进行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对物料进行输送、加工的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并且该系统对厂房空间特别是高度上的空间占用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包括依次排列联合的进料机构、搅拌机构、缓冲储料机构、出料机构、打包机构,所述进料机构、搅拌机构、缓冲储料机构、出料机构、打包机构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进料机构、搅拌机构、缓冲储料机构、出料机构的上下部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输送机构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厂房空间占用较小,仅需一个楼层的场地空间即可安装实施,本实用新型采用输送机构对各工序对应的机构进行连接,可实现对物料的自动输送及加工,实施容易,可靠性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有进料斗,进料斗包括有位于侧部的第一进料口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处设置有可启闭的门,进料斗的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辊,所述辊上卷绕收纳有可拉动伸出、收回的柔性的膜,该膜可夹设在所述门和第一进料口之间以与所述门配合对所述第一进料口进行封闭,所述进料斗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辊的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可供所述膜进出盒体的缝隙,所述缝隙两侧设置有密封唇,所述膜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缝隙配合限位的条形挡块,所述辊上连接有可驱动辊朝使膜收回方向转动的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进料口的四周边缘以及门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配合对膜进行压紧的密封圈垫。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所述膜可从辊上拉动伸出并夹设在门和第一进料口之间,也可以收回到所述辊上,当需要启闭第一进料口时仅需要将所述膜慢慢掀起或盖上并将门合拢或打开,在门的开合过程中虽然仍会产生空气扰流,但由于膜的存在不会对进料斗内部产生影响,进料斗内部粉尘不容易溢出,外界污物粉尘也不容易进入料斗,提高产品的品质;膜在不使用时还可收回到盒体中,隔绝外界灰尘,减少外界污物对膜的污染,进而防止对进料斗内部物料进行污染;弹性复位件的设置方便膜的收回;密封圈垫的设置能够提高对膜的压紧效果,提高门、膜、第一进料口之间的密封性;条形挡块的设置可防止膜完全进入到盒体中,方便下次拉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有进料斗,进料斗包括有位于侧部的第一进料口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料口,所述进料斗的下部呈漏斗结构,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漏斗结构的底部,进料斗的内腔中设置有滤网以及与滤网相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料斗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驱动轴的其中一端与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可驱动所述滤网振荡,所述滤网设置在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之间位置,所述进料口的朝向进料斗内的一侧设置有可被推动向下翻转的斜挡板,所述斜挡板连接配合有弹性复位件。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当粉末物料沿第一进料口导入进料斗中时,其中粉末状的物料会直接穿过滤网从第一进料口下料,那些结块的物料被滞留在滤网上,通过驱动模块驱动滤网振荡并将这些结块的物料振碎,从而使下料的物料更加均匀,使物料间的搅拌更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斜挡板的设置可在振荡时防止粉尘物料沿第一进料口飞溅而出。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仓体以及用于将仓体架设在地面上的支架,仓体顶部设置有开口以及与开口配合的仓盖,仓体中设置有搅拌桨,仓体外侧设置有与搅拌桨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仓体具有两个朝两侧方向延伸的端部,所述支架分别包括有与仓体两端配合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和仓体一端之间设置有带单向自锁功能的传动机构,操作手柄基于所述传动机构可驱动仓体转动,所述电机设置在仓体的另一端处。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当需要对仓体内部进行清洗时,通过所述操作手柄可驱动仓体整体转动,使其顶部开口转动至朝向侧方或者更低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由于所述传动机构带单向自锁功能,仓体不会自行发生转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储料机构包括容置腔,容置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容置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容置腔包括有管状的下料管,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在下料管的下方,下料管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轴杆,轴杆具有穿设至下料管外侧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连接有可驱动轴杆转动的手柄,轴杆上连接有桨。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当容置腔下部下料管处的物料发生结块时,可通过手柄驱动轴杆整体转动,进而使桨发生转动,桨在转动时可打碎这些结块的粉末物料,从而提高缓冲储料机构的下料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送料管道和滑动支撑架,所述的送料管道呈倾斜设置,送料管道包括有输送杆、分别与依次排列的相邻两个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在送料管道的两端处,所述的输送杆上设置有沿其长度呈螺旋状环绕延伸的叶片。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由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连接相邻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机构的输送杆在动力驱动下进行转动时,能够驱动物料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输送的目的,结构简单,不需要人力驱动,代替传统的多楼层垂直输送,对场地空间要求较小;

而滑动支撑架的设置,能够对送料管道进行支撑,还方便其与这些机构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朝向下方和上方延伸,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送料管道之间形成有卡口。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提高和机构上部、下部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方设置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包括有内腔,所述的内腔朝向第二连接管渐小设置,所述的第二连接管和集料斗之间设置有连接管套和弹性件,所述的连接管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转动连接,连接管套的另一端与集料斗的外壁构成螺接配合,所述的弹性件设置在第二连接管和集料斗之间。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朝向第二连接管处渐小设置的内腔,提高与机构下部连接的适配性;提高第二连接管和集料斗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管套包括有转动部、连接口和螺纹段,所述的连接口和螺纹段设置在靠近集料斗的一端处,所述的转动部设置在另一端处,所述的连接口朝向集料斗方向渐大设置,所述的转动部转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第二连接管靠近其一端处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限位凸环,所述的限位凸环能够与转动部之间构成抵接限位。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朝向集料斗渐大的连接口能够起到便于连接管套套接在集料斗上的效果,之后通过螺纹段构成连接管套与集料斗的螺纹连接,设置在连接管套另一端处的转动部套接在第二连接管上,并与周向延伸限位凸环构成抵接限位,形成两者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送料管道靠近第二连接管处设置有吹风机,所述的吹风机包括有叶轮,所述的叶轮套接在输送杆的末端处并能够随其转动。

采用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在输送杆转动输送物料时,与输送杆传动配合的叶轮受其带动进行旋转,使得送料管道中产生朝向第一连接管方向的气流,增加物料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料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料机构的盒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料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料机构的滤网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储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储料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储料机构的桨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传动机构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电机输出轴的配合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送料管道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18为图17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包括依次排列联合的进料机构1、搅拌机构2、缓冲储料机构3、出料机构4、打包机构5,所述进料机构1、搅拌机构2、缓冲储料机构3、出料机构4、打包机构5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进料机构1、搅拌机构2、缓冲储料机构3、出料机构4的上下部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输送机构6进行连接。

如图2-4所示,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包括有位于侧部的第一进料口111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一出料口112,所述第一进料口111处设置有可启闭的门12,进料斗11的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辊13,所述辊13上卷绕收纳有可拉动伸出、收回的柔性的膜14,所述膜14可阻挡粉尘,其优选为塑料透明薄膜,方便对进料斗11的内部情况进行观察,该膜14可夹设在所述门12和第一进料口111之间以与所述门12配合对所述第一进料口111进行封闭,所述进料斗11外侧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辊13的盒体15,所述盒体15具有可供所述膜14进出盒体15的缝隙,所述缝隙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密封唇16,盒体15能够在膜14不使用时起到防外界灰尘污物污染的效果,所述膜14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缝隙配合限位的条形挡块17,条形挡块17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手部抓持,另一方面可防止膜14的端部进入到盒体15中,方便使用。所述辊13上连接有可驱动辊13朝使膜14收回方向转动的弹性复位件(图中未示出),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辊13和盒体15之间,其可以是扭簧,所述第一进料口111的四周边缘以及门12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配合对膜14进行压紧的密封圈垫18,门12在闭拢时门12上的密封圈垫18恰好能够与第一进料口111处的密封圈垫18相吻合,并对所述膜14进行压紧。

本实用新型设置上述这样的膜可防止门开合时尤其是翻转开合时造成的空气扰流,能够防止外界空气灰尘污物进入到进料斗内部,从而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也能够防止进料斗内的物料粉尘进入到周边空气中,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如图5-6所示,进料斗11的下部呈漏斗结构,方便物料下落,第一出料口111设置在漏斗结构的下端,进料斗11的内腔中设置有滤网191以及与滤网191相连接的驱动轴192,驱动轴192固定在滤网191的中部,所述驱动轴19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斗1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驱动轴192和侧壁之间连接处设置有轴承,驱动轴192的其中一端与驱动模块193相连接,所述驱动模块193可驱动所述滤网191振荡,所述滤网191设置在第一进料口111和第一出料口112之间位置。

所述滤网191的四周具有可形变的柔性边缘194,所述柔性边缘194为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边缘194也可采用刷毛。滤网191在振荡时,柔性边缘194始终与进料斗11的内侧壁相接触。

所述驱动模块193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该电机被配置在设置在进料斗11外侧的电机箱中,传动齿轮组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驱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可将电机输出轴的周向转动运动转化为驱动轴192的正反向往复摆动运动。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振荡电机来与驱动轴配合振荡。

所述第一进料口111的朝向进料斗11内的一侧设置有可被推动向下翻转的斜挡板113,所述斜挡板113的转动连接处连接配合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扭簧。常态时斜挡板113斜朝上设置,可阻挡粉尘物料振荡时飞溅而出,将物料放入进料斗11时可驱动其向下翻转,使能够正常进料。

如图7-9所示,所述缓冲储料机构3包括容置腔311,容置腔3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312,容置腔31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料口313,容置腔311包括有管状的下料管314,下料管314为圆筒状的部件,所述第二出料口313设置在下料管314的下方,下料管314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轴杆321,轴杆321具有穿设至下料管314外侧的延伸部3211,延伸部3211上连接有可驱动轴杆321转动的手柄322,手柄322采用类似方向盘的结构形状,轴杆321置于下料管314中的部分连接有桨3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杆321的两端均具有所述的延伸部3211,且轴杆32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的手柄32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轴杆321的一端具有延伸部3211并连接有手柄322。采用两个时延伸部3211及手柄322方便两个工作人员同时驱动轴杆321转动,达到省力的目的。

所述桨323为多组且沿轴杆321长度方向分布,每组桨323均包括有多个沿轴杆321周向均布的杆部3231,杆部3231也可采用刀片状,能够降低转动时物料粉末对其产生的阻力,也能够更好地切碎结块的粉末物料。

所述轴杆321和下料管314侧壁之间通过轴套331转动连接,可降低转动时的摩擦力,轴杆321的延伸部3211上还固定有与第一轴套321配合防止轴杆321沿其长度方向上位移的限位块322,防止轴杆321沿其长度方向上晃动位移,避免粉末物料被带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原有的缓冲储料机构结构改变较小,实施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如图10-13所示,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有仓体21以及用于将仓体21架设在地面上的支架22,仓体21顶部设置有开口211以及与开口211配合的仓盖212,仓体21中设置有搅拌桨,仓体21外侧设置有与搅拌桨传动连接的电机23,所述仓体21具有两个朝两侧方向延伸的端部,所述支架22分别包括有与仓体21两端配合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架221和第二支架222,所述第一支架221设置有操作手柄24,操作手柄24和仓体21一端之间设置有带单向自锁功能的传动机构,操作手柄24基于所述传动机构可驱动仓体21转动,所述电机23设置在仓体21的另一端处。

所述仓体21一端固设有连接轴213,该连接轴213用于与第一支架221配合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相互配合啮合传动的齿轮251、蜗杆252,齿轮251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13上,齿轮251优选为冠状齿轮,所述操作手柄24包括有转盘241以及转动连接在转盘241偏心位置的手柄242,所述蜗杆252固定连接在转盘241的中心位置。

所述仓体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孔214,所述连接轴213一端穿设在第一轴孔214中,连接轴213一端设置有两个法兰盘261,置于仓体21内侧的法兰盘261与连接轴213固定连接,置于仓体21外侧的法兰盘261套设在连接轴213上,两个法兰盘261通过穿设于仓体21侧壁的螺钉262连接固定,实现连接轴213和仓体21的连接固定。

所述齿轮251和法兰盘261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21配合轴向限位的第一环槽271,第一支架221转动设置在第一环槽271处。

所述仓体2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孔215,第二轴孔215中设置有可相对第二轴孔215转动的第二轴套321,第二轴套321包括有与电机输出轴231转动配合的连接孔3211,所述第二轴套321分别包括有与仓体21配合轴向限位的第二环槽272和与第二支架222配合轴向限位的第三环槽273。

所述仓体21其宽度方向上的侧壁呈圆弧形。

如图14-18所示,所述输送机构6包括有倾斜设置的送料管道61和滑动支撑架62,所述的送料管道61呈倾斜设置,送料管道62包括有输送杆621、分别与依次排列的相邻两个机构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管622和第二连接管623,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22和第二连接管623分别设置在送料管道61的两端处,所述的输送杆62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呈螺旋状环绕延伸的叶片6211。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22和第二连接管623分别朝向下方和上方延伸,所述的第一连接管622和送料管道61之间形成有卡口624,方便与机构上部的横杆配合进行挂靠,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623上方设置有集料斗625,所述集料斗625包括有内腔,所述的内腔朝向第二连接管623渐小设置,所述的第二连接管622和集料斗62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套626和弹性件627,所述的连接管套62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623转动连接,连接管套626的另一端与集料斗625的外壁构成螺接配合,所述的弹性件627设置在第二连接管623和集料斗625之间。

所述的连接管套626包括有转动部6261、连接口6262和螺纹段6263,所述的连接口6262和螺纹段6263设置在靠近集料斗625的一端处,所述的转动部6261设置在另一端处,所述的连接口6262朝向集料斗624方向渐大设置,所述的转动部6261转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623上,第二连接管623靠近其一端处形成有周向延伸的限位凸环6231,所述的限位凸环6231能够与转动部6261之间构成抵接限位。

所述的送料管道61靠近第二连接管623处设置有吹风机63,所述的吹风机63包括有叶轮631,所述的叶轮631套接在输送杆621的末端处并能够随其转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原有的粉末状物料搅拌输送打包系统结构改变较小,实施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