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8932发布日期:2021-06-01 23:4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换式皮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



背景技术:

筑路主要是指那些公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道路的建造,主要工作内容有开挖、填筑、石料搬运、滑坡、崩塌、岩堆和陡坡开挖、路基支挡工程、风沙地区施工、寒冷地区施工等,在建路的过程中往往都要使用到输料皮带对物料进行运输。

但是现有大多数的输料皮带都是一体式的,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使用撬棍、锤子等工具将皮带一点点的从传输辊和张紧机构上拆下,耗时较长,不便于人们的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大多数的输料皮带都是一体式的,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使用撬棍、锤子等工具将皮带一点点的从传输辊和张紧机构上拆下,耗时较长,不便于人们日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包括输料皮带本体、左皮带头和右皮带头,所述输料皮带本体的外径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凸块一,所述输料皮带本体的外径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凸块二,所述左皮带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连接块,所述右皮带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连接块,所述右连接块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卡合块,所述左卡合块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一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二,所述转动块二的前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连接块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一,所述转动块一的前端面开设有相同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二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卡合块,所述右卡合块的上端面开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的连接部分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右皮带头与左皮带头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转动轴位于安装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凸块一与凸块二均匀分布在输料皮带本体的外径面,所述凸块一对称分布在凸块二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右连接块位于左卡合块的内部,所述右连接块与左卡合块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块位于右卡合块的内部,所述左连接块与右卡合块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端盖位于转动块二的内部,且端盖与转动块二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端盖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一远离右卡合块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转动块二远离左卡合块的一端呈圆弧状,所述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交错相间,所述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长度等于输料皮带本体的长度,所述橡胶板的宽度等于左皮带头与右皮带头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快换式输料皮带,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凸块一和凸块二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输料皮带本体上的物料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物料不会从输料皮带本体两侧掉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装置的运输性能,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需要更换输料皮带时,工作人员将橡胶板、左卡合块和右卡合块上的螺栓拆下,将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从输料皮带拿下,此时将输料皮带从张紧机构上抽下即可,同理当需要安装新的输料皮带时,首先将新皮带放在张紧机构上,将新皮带上的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右卡合块与左卡合块的内部,将橡胶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左皮带头与右皮带头的连接部分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连接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二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橡胶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料皮带本体;2、凸块一;3、凸块二;4、左皮带头;5、右皮带头;6、右连接块;7、左连接块;9、连接板一;10、连接板二;11、转动块一;12、转动块二;13、安装孔;14、转动轴;15、端盖;16、螺纹孔;17、橡胶板;18、左卡合块;19、右卡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换式输料皮带,包括输料皮带本体1、左皮带头4和右皮带头5,输料皮带本体1的外径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凸块一2,输料皮带本体1的外径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凸块二3,左皮带头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连接块6,右皮带头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连接块7,右连接块6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一9,连接板一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卡合块18,左卡合块18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孔16,连接板一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二12,转动块二12的前端面开设有安装孔13,左连接块7的左侧设置有连接板二10,连接板二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块一11,转动块一11的前端面开设有相同的安装孔13,连接板二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卡合块19,右卡合块19的上端面开设有相同的螺纹孔16,转动块一11与转动块二12的连接部分设置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15,右皮带头5与左皮带头4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橡胶板17,转动轴14位于安装孔13的内部。

进一步的,凸块一2与凸块二3均匀分布在输料皮带本体1的外径面,凸块一2对称分布在凸块二3的两侧,对可以对物料进行限位,确保物料在输料皮带本体1上稳定运输。

进一步的,右连接块6位于左卡合块18的内部,右连接块6与左卡合块18通过螺栓和螺纹孔16固定连接,左连接块7位于右卡合块19的内部,左连接块7与右卡合块19通过螺栓和螺纹孔16固定连接,通过右连接块6和左卡合块18可以将连接板一9固定安装在左皮带头4的外侧,通过左连接块7和右卡合块19可以将连接板二10固定安装在右皮带头5的外侧。

进一步的,转动块一11与转动块二12呈等间距分布,端盖15位于转动块二12的内部,且端盖15与转动块二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动轴14与端盖15为转动连接,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受力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转动块一11远离右卡合块19的一端呈圆弧状,转动块二12远离左卡合块18的一端呈圆弧状,转动块一11与转动块二12交错相间,转动块一11与转动块二12通过转动轴14转动连接,使装置与传输辊相贴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橡胶板17的长度等于输料皮带本体1的长度,橡胶板17的宽度等于左皮带头4与右皮带头5之间的距离,在输料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物料从连接处滑落。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通过凸块一2和凸块二3可以对输料皮带本体1上的物料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物料不会从输料皮带本体1两侧掉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且由于转动块一11与转动块二12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4,使装置与传动机构相贴合,减少了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更换输料皮带时,工作人员将橡胶板17外侧的多个螺栓拆除,将橡胶板17从左皮带头4与右皮带头5的连接部分抽出,此时工作人员使用扳手将左卡合块18与右连接块6相连接的螺栓拆下,将右卡合块19与左连接块7相连接的螺栓拆下,此时连接板一9和连接板二10与左皮带头4和右皮带头5分离,将输料皮带本体1从装置上拆下即可,当需要安装新的输料皮带时,将左连接块7插入右卡合块19的内部,拧动右卡合块19外侧的螺栓,将左连接块7固定在右卡合块19的内部,将右连接块6插入左卡合块18的内部,拧动左卡合块18表面的螺栓,将右连接块6固定在左卡合块18的内部,此时工作将橡胶板17插入左皮带头4与右皮带头5的连接部分,拧动橡胶板17表面的螺栓,将橡胶板17的两侧固定在左皮带头4和右皮带头5上即可,操作简单,便于更换,当需要更换连接板一9或连接板二10时,工作人员将橡胶板17外侧的多个螺栓拆除,将橡胶板17从左皮带头4与右皮带头5的连接部分抽出,此时工作人员使用扳手将左卡合块18与右连接块6相连接的螺栓拆下,将右卡合块19与左连接块7相连接的螺栓拆下,将连接板一9和连接板二10的整体从左皮带头4与右皮带头5上拆除,拧动端盖15表面的螺栓,将端盖15从安装孔13中拿出,将转动轴14抽出即可完成连接板一9与连接板二10的分离,进而更换新的连接板一9和连接板二10,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