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5869发布日期:2021-07-13 15: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膜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将膜袋进口处的两层薄膜分离的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膜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种生产和生活领域都需要使用到塑料膜袋,特别是随处可见的购物超市,购物超市一般会配备足够数量的塑料膜袋,这些塑料膜袋一般都是以卷绕成圆柱体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生产出的塑料膜袋,由于膜袋进口处的两层薄膜贴合的相对紧密,膜袋中没有空气进入,此时若想将膜袋的进口处打开,人们只能用手指揉捏膜袋进口处的两层薄膜,从而使两层薄膜发生错位,从而使空气进入,此时方可打开塑料膜袋。

该种打开塑料膜袋的方式相对麻烦,而实际生产中,某些生产厂家需要将已生产好的塑料膜袋打开,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用手指打开膜袋的方式,则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如何快速、批量地打开塑料膜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吸盘结构,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打开塑料膜袋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盘结构,包括两块条形的第一安装板、沿第一安装板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每块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板、滑动设于每块第二安装板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和设于每块第三安装板上的至少两排平行分布的吸盘,第三安装板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滑动方向平行,每排该吸盘分布的方向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板的滑动方向垂直,且每个该吸盘均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板滑动连接且每个吸盘均可沿该排吸盘分布的方向滑动,通过第三安装板分别安装在两块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吸盘位置对应。

工作原理:每块第三安装板上的吸盘均可吸取一张膜袋,根据塑料膜袋整平后的尺寸大小,适当地调节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之间的间距,然后操作人员将膜袋整平后堆叠起来,从而形成一叠一叠的膜袋,然后将一叠一叠的膜袋整齐地放置,使一叠一叠的膜袋能够与每块第二安装板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均在位置上形成对应,此时调节多块第三安装板之间的间距,就是为了能够使多块第三安装板的位置能够与多叠膜袋形成对应。

然后为了通过吸盘更加牢固地将每叠膜袋最上层的一张膜袋吸附,根据膜袋的尺寸大小,适当地滑动调节每块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吸盘,从而使多个吸盘不仅能够吸附最上层的一张膜袋,并且使多个吸盘在膜袋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防止膜袋在被吸附提起的过程发生弯折变形。

具体打开膜袋的操作为,当第三安装板之间的间距调节之后,并且当每块第三安装板上的吸盘间距调节之后,操作人员需将其中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且连同该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提起,并且使该块第一安装板上的吸盘朝下,然后将第一安装板且连同该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对应压在多叠膜袋的最上层膜袋上,此时确保每块第三安装板上的吸盘与对应一叠膜袋的最上层膜袋压紧贴合,之后再提起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则第三安装板上的吸盘能够将膜袋吸附提起。

将另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好,并且确保该块第一安装板上的吸盘朝上,之后操作人员将吸附有膜袋的吸盘开始向朝上的吸盘进行转移,直到多个朝下的吸盘和多个朝上的吸盘在竖向上形成一一对应,之后操作人员在竖向上移动吸附有膜袋的吸盘,直到朝上的吸盘和朝下的吸盘压合在一起,此时膜袋的上下两层薄膜被挤压在朝上的吸盘和朝下的吸盘之间。

之后操作人员再通过第一安装板向上提起朝下的吸盘,由于朝下的吸盘对膜袋的上层薄膜有吸附力,朝上的吸盘对膜袋的下层薄膜有吸附力,在竖向上提起朝下的吸盘过程中,朝下的吸盘在上升过程中将同步将膜袋的上层薄膜提起,此时膜袋的上下两层薄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此时膜袋打开,然后操作人员再将打开后的膜袋放置在指定地点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借助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多个吸盘,通过在第二安装板上设置多块所述第三安装板,在每块第三安装板上设置多个吸盘,两块第二安装板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能形成一一对应,并且通过第三安装板设置在两块第二安装板上的吸盘也能形成一一对应,从而可一次性批量地打开多个膜袋,从而可提高打开膜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将每块第三安装板上的多个吸盘均设为可滑动调节间距的方式,从而能够适应对一定尺寸的膜袋进行吸附,进而可对一定尺寸范围内的膜袋进行打开,该种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与机械臂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吸盘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与支撑箱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吸盘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第三安装板3、吸盘4、第一键槽5、第一滑块6、第一螺栓7、第二键槽8、第二滑块9、第二螺栓10、第三键槽11、第三滑块12、第三螺栓13、机械臂14、支撑箱15、支撑腿16、移动轮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吸盘结构,包括两块条形的第一安装板1、沿第一安装板1长度方向滑动设于每块第一安装板1上的第二安装板2、滑动设于每块第二安装板2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3和设于每块第三安装板3上的至少两排平行分布的吸盘4,第三安装板3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2滑动方向平行,每排该吸盘4分布的方向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板3的滑动方向垂直,且每个该吸盘4均与对应的第三安装板3滑动连接且每个吸盘4均可沿该排吸盘4分布的方向滑动,通过第三安装板3分别安装在两块第二安装板2上的所述吸盘4位置对应。

如图2和图3所示,两块第一安装板1上均沿长度方向开有第一键槽5,每个该第一键槽5内均设有第一滑块6,两块第一滑块6分别对应与两块第二安装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螺纹连接一根第一螺栓7,该第一螺栓7与第一滑块6螺纹连接,且该第一螺栓7端部与第一键槽5内壁抵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每块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均开有两条均与第一键槽5平行的第二键槽8,设于第二安装板2上的每块第三安装板3均固定连接两块第二滑块9,两块第二滑块9分别对应设于两条第二键槽8内,每块所述第三安装板3上均螺纹连接一根第二螺栓10,该第二螺栓10与对应的第二安装板2抵接。

如图2-图4所示,每块第三安装板3上均开有多条与第一键槽5方向垂直的第三键槽11,多排吸盘4均对应设于多条第三键槽11内,每个吸盘4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设于对应第三键槽11内的第三滑块12,每块第三滑块12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栓13,该第三螺栓13与对应的第三键槽11的内壁抵接。

如图1所示,还包括一个机械臂14,其中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机械臂14的作业端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箱15,另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与支撑箱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箱15底部设有多根支撑腿16,每根支撑腿16底部均设有移动轮17。

工作原理:每块第三安装板3上的吸盘4均可吸取一张膜袋,根据塑料膜袋整平后的尺寸大小,适当地调节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3之间的间距,然后操作人员将膜袋整平后堆叠起来,从而形成一叠一叠的膜袋,然后将一叠一叠的膜袋整齐地放置,使一叠一叠的膜袋能够与每块第二安装板2上的多块第三安装板3均在位置上形成对应,此时调节多块第三安装板3之间的间距,就是为了能够使多块第三安装板3的位置能够与多叠膜袋形成对应,具体调节过程就是旋出第二螺栓10,然后滑动第三安装板3,当滑动调节到合适的间距之后,再旋进每根第二螺栓10,从而使第三安装板3稳固地锁定在第二安装板2上。

然后为了通过吸盘4更加牢固地将每叠膜袋最上层的一张膜袋吸附,根据膜袋的尺寸大小,适当地滑动调节每块所述第三安装板3上的吸盘4,从而使多个吸盘4不仅能够吸附最上层的一张膜袋,并且使多个吸盘4在膜袋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防止膜袋在被吸附提起的过程发生弯折变形,具体调节吸盘4的过程为,旋出第三螺栓13,然后滑动吸盘4和第三滑块12,直到将吸盘4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次旋进所述第三螺栓13,从而使滑动后的吸盘4稳固地安装在第三安装板3上,防止再次发生滑动。

具体打开膜袋的操作为,当第三安装板3之间的间距调节之后,并且当每块第三安装板3上的吸盘4间距调节之后,操作人员启动所述机械臂14,机械臂14将其中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且连同该第一安装板1上的第二安装板2和第三安装板3提起,并且使该块第一安装板1上的吸盘4朝下,然后将第一安装板1且连同该第一安装板1上的第二安装板2和第三安装板3对应压在多叠膜袋的最上层膜袋上,此时确保每块第三安装板3上的吸盘4与对应一叠膜袋的最上层膜袋压紧贴合,之后再提起所述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和第三安装板3,则第三安装板3上的吸盘4能够将膜袋吸附提起。

将另一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固定在所述支撑箱15上,并且确保该块第一安装板1上的吸盘4朝上,之后机械臂14将吸附有膜袋的吸盘4开始向朝上的吸盘4进行转移,直到多个朝下的吸盘4和多个朝上的吸盘4在竖向上形成一一对应,之后机械臂14在竖向上移动吸附有膜袋的吸盘4,直到朝上的吸盘4和朝下的吸盘4压合在一起,此时膜袋的上下两层薄膜被挤压在朝上的吸盘4和朝下的吸盘4之间。

之后机械臂14再通过第一安装板1向上提起朝下的吸盘4,由于朝下的吸盘4对膜袋的上层薄膜有吸附力,朝上的吸盘4对膜袋的下层薄膜有吸附力,在竖向上提起朝下的吸盘4过程中,朝下的吸盘4在上升过程中将同步将膜袋的上层薄膜提起,此时膜袋的上下两层薄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此时膜袋打开,然后操作人员再将打开后的膜袋放置在指定地点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