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7117发布日期:2021-06-22 15:3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自建房,也叫单门独院,单门独户,独门独户,是泛指拥有自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自己组织并通过雇佣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筑。自建房是我国传统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几乎都是通过自建房方式,来满足各自的居住需求,而其中大部分情况则是房主雇佣小型施工队来进行房屋建造。小型施工队组成人数较少,作业方式较为传统,作业过程主要依靠人力,例如,由低处往高处运送建筑材料时,需要多人配合,人力运输,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于作业人员来说也具有一定危险性,在两层或者三层等较高自建房建造时,有的施工队则会借助升降机,通过将机架固定于墙体表面,再通过吊笼升降来实现货物或者人员运输,但小型施工队又无力承担高额的建筑设备购买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建筑施工队依靠人力上下搬运材料,作业效率低下,购买升降设备费用昂贵,作业过程危险等问题。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其结构升降机包括:吊笼、防坠机构与机架。吊笼包含吊笼本体,吊笼本体上方设置有定滑轮,和位于定滑轮下方的连接架,吊笼两侧固定连接滚轮组件;防坠机构包含触发组件、限位组件与弹出组件,触发组件一端穿过连接架与定滑轮相连,另一端位于连接架下方,限位组件位于触发组件下方,弹出组件位于限位组件下方,限位组件与弹出组件相近的一端活动卡设于弹出组件;机架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链与定滑轮连接,机架两侧内表面设有轨道,机架还设有容纳弹出组件的限位格;触发组件触动限位组件远离弹出组件的一端,限位组件与弹出组件分离,弹出组件弹出并随机进入限位格。

本申请结构简易,造价低廉,适合应用于小型建筑施工队的施工作业。同时本申请中的防坠机构又可以在传动链断裂时为吊笼提供防坠保护措施,保证了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触发部包括触发杆,触发板与触发弹簧,触发杆中位于连接架下方的一端与触发板固定连接,触发弹簧套设于触发杆并位于连接架下方,触发弹簧一端与触发板平面接触,另外一端与连接架下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传动链断裂后,被触发板与连接架共同挤压的触发弹簧迅速弹开,并带动触发组件向下运动,从而进一步触发弹出组件,触发弹簧的设置使得触发机构反应灵敏且迅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组件包括杠杆件,支撑件与限位件,杠杆件与支撑件铰接,杠杆件一端为触发部,另一端与限位件固定连接,限位件能够限制弹出组件弹出。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弹出组件位于吊笼中的弹出通道内,弹出通道中有分隔壁,弹出组件又包括弹出块与弹出弹簧,弹出弹簧两端分别与分隔壁和弹出块的一端相连,弹出块远离弹出弹簧的一端与限位件互相接触。

在发生传动链断裂时,限位组件离开弹出块,弹出弹簧迅速推出弹出块,弹出弹簧的设置使得弹出机构反应灵敏且迅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机架两侧含有与滚轮组件对应设置的轨道,轨道为凹形结构。

凹形轨道的设置可以使升降吊笼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保持直线运动,能减少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提高升降机的安全与稳定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滚轮组件包含三个滚轮,三个滚轮通过连接机构组合为一体,位于中间的滚轮在凹形轨道中间平面上下滚动,另外两个滚轮分别位于中间滚轮两侧,且都垂直于中间滚轮,位于两侧的滚轮分别在凹形轨道两侧平面上下滚动。

本申请中的滚轮组件能辅助吊笼更好地上升与下降,滚轮组件还分别设置于吊笼的两侧,再借助滚轮组件中间的滚轮,则可以在x轴方向上对吊笼进行限位,滚轮组件中位于两侧的滚轮则可以对吊笼进行y轴方向上的定位,这样的设计使得吊笼升降过程中能减少晃动,使其更加稳定可靠。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格为设置于机架两侧的矩形通孔,弹出块能穿入限位格。

矩形通孔内表面平整光滑,有利于承接穿入其中的弹出块,并且有助于弹出块在其内部继续滑移一段距离,可以帮助防坠机构生效。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格在机架上呈竖直的一列,且为等间距排布。

本申请中限位格的竖直排布方式对应了吊笼中弹出块活动的轨迹,这样能增大弹出块弹出后进入限位格的命中率,同时限位格又有若干个并且等间距分布,这样可以在吊笼快速下坠时提供多重防坠保障。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机架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含支撑架、缓冲柱与缓冲弹簧,缓冲柱与缓冲弹簧底部都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缓冲弹簧套设于缓冲柱外部。

吊笼坠落后会掉落在机架底部的缓冲装置之上,首先接触的是缓冲柱,当缓冲柱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吊笼又会继续向下压缩,使外部的缓冲弹簧也受压发生形变,这时缓冲弹簧与缓冲柱一同起到缓冲与支撑的作用,缓冲弹簧与缓冲柱有双重缓冲支撑的效果,而且缓冲柱还可以对缓冲弹簧进行限位,防止缓冲弹簧弯曲失效。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缓冲装置共有九个,缓冲装置呈矩阵分布。

九个缓冲装置呈矩阵分布,均匀设置在机架的底部,增大了缓冲装置的可承接范围,增大吊笼坠落之后受到支持的面积,有更好的缓冲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升降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吊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滚轮组件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吊笼;

11-吊笼本体;

12-定滑轮;

13-连接架;

14-滚轮组件;

141-滚轮;

142-连接机构;

20-防坠机构;

21-触发组件;

211-触发杆;

212-触发板;

213-触发弹簧;

22-限位组件;

221-杠杆件;

2211-触发部;

222-支撑件;

223-限位件;

23-弹出组件;

231-弹出块;

232-弹出弹簧;

30-机架;

31-电机;

32-传动链;

33-轨道;

34-限位格;

35-弹出通道;

351-分隔壁;

40-缓冲装置;

41-支撑架;

42-缓冲柱;

4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对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自建房是我国传统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几乎都是通过自建房方式,来满足各自的居住需求,而其中大部分情况则是房主雇佣小型施工队来进行房屋建造。小型施工队组成人数较少,作业方式较为传统,作业过程主要依靠人力,例如,由低处往高处运送建筑材料时,需要多人配合,人力运输,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于作业人员来说也具有一定危险性,在两层或者三层等较高自建房建造时,有的施工队则会借助升降机,通过将机架固定于墙体表面,再通过吊笼升降来实现货物或者人员运输,但小型施工队又无力承担高额的建筑设备购买费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建筑施工队依靠人力上下搬运材料,作业效率低下,购买升降设备费用昂贵,作业过程危险等问题。

本申请具体采取的方案,参见图1至图4: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机,其结构升降机包括:吊笼10、防坠机构20与机架30。吊笼10包含吊笼本体11,吊笼本体11上方设置有定滑轮12,和位于定滑轮12下方的连接架13,吊笼10两侧固定连接滚轮组件14;防坠机构20包含触发组件21、限位组件22与弹出组件23,触发组件21一端穿过连接架13与定滑轮12相连,另一端位于连接架13下方,限位组件22位于触发组件21下方,弹出组件23位于限位组件22下方,限位组件22与弹出组件23相近的一端活动卡设于弹出组件23;机架30上设有电机31,电机31通过传动链32与定滑轮12连接,机架30两侧内表面设有轨道33,机架30还设有容纳弹出组件23的限位格34;触发组件21触动限位组件22远离弹出组件23的一端,限位组件22与弹出组件23分离,弹出组件23弹出并随机进入限位格34。

本申请结构简易,造价低廉,适合应用于小型建筑施工队的施工作业。同时本申请中的防坠机构20又可以在传动链32断裂时为吊笼10提供防坠保护措施,保证了升降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图2,触发组件21包括触发杆211,触发板212与触发弹簧213,触发杆211中位于连接架13下方的一端与触发板212固定连接,触发板212与触发杆211呈垂直状态,触发弹簧213套设于触发杆211并位于连接架13下方,触发弹簧213一端与触发板212平面接触,另外一端与连接架13下表面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触发板212还可以用其他形式结构来代替,例如圆球等等。

在本申请中传动链32断裂后,被触发板212与连接架13共同挤压的触发弹簧213迅速弹开,并带动触发组件21向下运动,从而进一步触发弹出组件23,触发弹簧213的设置使得触发机构反应灵敏且迅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图2,限位组件22包括杠杆件221,支撑件222与限位件223,杠杆件221与支撑件222铰接,杠杆件221一端为触发部2211,另一端与限位件223固定连接,限位件223能够限制弹出组件23弹出,此处的触发部2211还可以连接一弹性小球,可以使碰撞噪音减少。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图2,弹出组件23位于吊笼10中的弹出通道35内,弹出通道35中有分隔壁351,弹出组件23又包括弹出块231与弹出弹簧232,弹出弹簧232两端分别与分隔壁351和弹出块231的一端相连,弹出块231远离弹出弹簧232的一端与限位件223互相接触。

在发生传动链32断裂时,限位组件22离开弹出块231,弹出弹簧232迅速推出弹出块231,弹出弹簧232的设置使得弹出机构反应灵敏且迅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图3,机架30两侧含有与滚轮组件14对应设置的轨道33,轨道33为凹形结构。

凹形轨道33的设置可以使吊笼10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保持直线运动,能减少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提高升降机的安全与稳定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图4,滚轮组件14包含三个滚轮141,三个滚轮141通过连接机构142组合为一体,位于中间的滚轮141在凹形轨道33中间平面上下滚动,另外两个滚轮141分别位于中间滚轮141两侧,且都垂直于中间滚轮141,位于两侧的滚轮141分别在凹形轨道33两侧平面上下滚动。

本申请中的滚轮组件14能辅助吊笼10更好地上升与下降,滚轮组件14还分别设置于吊笼10的两侧,再借助滚轮组件10中间的滚轮141,则可以在x轴方向上对吊笼10进行限位,滚轮组件14中位于两侧的滚轮141则可以对吊笼10进行y轴方向上的定位,这样的设计使得吊笼10升降过程中能减少晃动,使其更加稳定可靠。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图2,限位格34为设置于机架30两侧的矩形通孔36,弹出块231能穿入限位格3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的通孔不仅仅可以为矩形,还可以为圆柱形等等。

矩形通孔36内表面平整光滑,有利于承接穿入其中的弹出块231,并且有助于弹出块231在其内部继续滑移一段距离,可以帮助防坠机构20生效。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图2,限位格34在机架30上呈竖直的一列,且为等间距排布。

本申请中限位格34的竖直排布方式对应了吊笼10中弹出块231活动的轨迹,这样能增大弹出块231弹出后进入限位格34的命中率,同时限位格34又有若干个并且等间距分布,这样可以在吊笼10快速下坠时提供多重防坠保障。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图4,机架30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40,缓冲装置40包含支撑架41、缓冲柱42与缓冲弹簧43,缓冲柱42与缓冲弹簧43底部都与支撑架41固定连接,缓冲弹簧43套设缓冲柱42于外部。

吊笼10坠落后会掉落在机架30底部的缓冲装置40之上,首先接触的是缓冲柱42,当缓冲柱42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吊笼10又会继续向下压缩,使外部的缓冲弹簧43也受压发生形变,这时缓冲弹簧43与缓冲柱42一同起到缓冲与支撑的作用,缓冲弹簧43与缓冲柱42有双重缓冲支撑的效果,而且缓冲柱42还可以对缓冲弹簧43进行限位,防止缓冲弹簧43弯曲失效。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缓冲装置40共有九个,缓冲装置40呈矩阵分布。

九个缓冲装置40呈矩阵分布,均匀设置在机架30的底部,增大了缓冲装置40的可承接范围,增大吊笼10坠落之后受支持的面积,有更好的缓冲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升降机的安全性。

本申请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申请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