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4845发布日期:2021-06-22 15:3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以及优越的防腐蚀性能,广泛运用在食品机械、机电行业、家用电器等行业;不锈钢管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对应不同功能的加工工序,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不锈钢管的上料时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搬运效率也不高,甚至还会有可能因为搬运人员操作不慎导致不锈钢管掉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能够连续自动运行的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轴和横梁,所述旋转轴上连接一组镂空的转盘,所述横梁包括若干组,所述横梁均匀穿设在所述转盘外沿间,所述横梁上挂设有载料单元,所述载料单元以所述旋转轴为圆心匀速转动,所述转盘间设置有不随所述旋转轴转动的轴承,所述轴承套合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轴承上水平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朝向所述载料单元的一侧连接推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旋转轴两端连接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转盘外侧,所述旋转轴一侧延至支架外侧连接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架固定。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载料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与不锈钢管相适配的弧面,所述底座两侧水平穿设有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两端连接框架,所述框架顶部穿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活动嵌合在所述横梁内,当所述横梁的位置产生变化时,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底座一同位移,但是依旧保持所述底座呈水平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座一侧连接挡板,所述底座上端面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压块,所述活动压块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为斜面,不锈钢管从侧面推入所述底座时,所述活动压块因为斜面不会阻止不锈钢管的位移并向下位移,当不锈钢管完全进入所述底座内的弧面时,失去压力的所述活动压块复位弹起,阻止不锈钢管水平位移。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器,所述气缸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信号接收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气缸呈水平状态时,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呈对射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不锈钢管从转盘的一侧推入,从底座的侧面推入弧面,通过活动压块防止不锈钢管在旋转过程中掉落,随着转盘转动,底座的红外信号发射器与气缸上的红外信号接收器对射时,转盘停转,气缸推动推板将不锈钢管推送至另一侧完成上料工序,减少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完成自动连续上料功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不锈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旋转轴1和横梁2,旋转轴1上连接一组镂空的转盘11,横梁2包括若干组,横梁2均匀穿设在转盘11外沿间,横梁2上挂设有载料单元21,载料单元21以旋转轴1为圆心匀速转动,转盘11间设置有不随旋转轴转动1的轴承3,轴承3套合在旋转轴1上,轴承3上水平连接固定板31,固定板31上设置有气缸32,气缸32朝向载料单元21的一侧连接推板33。

具体地,旋转轴1两端连接支架12,支架12设置在转盘11外侧,旋转轴1一侧延至支架12外侧连接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安装在侧板14上,侧板14与支架12固定。

具体地,载料单元21包括底座211,底座211的上端面开设有与不锈钢管相适配的弧面,底座211两侧水平穿设有联接轴212,联接轴212两端连接框架213,框架213顶部穿设有从动轴214,从动轴214活动嵌合在横梁2内,当横梁2的位置产生变化时,从动轴214带动底座211一同位移,但是依旧保持底座211呈水平状态。

具体地,底座211一侧连接挡板215,底座211上端面远离挡板215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压块216,活动压块216远离挡板215的一侧为斜面,不锈钢管从侧面推入底座211时,活动压块216因为斜面不会阻止不锈钢管的位移并向下位移,当不锈钢管完全进入底座211内的弧面时,失去压力的活动压块216复位弹起,阻止不锈钢管水平位移。

具体地,底座211一侧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器217,气缸32远离旋转轴1的一侧设置有红外信号接收器34。

具体地,底座211与气缸32呈水平状态时,红外信号发射器217与红外信号接收器34呈对射状态。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