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4975发布日期:2021-11-15 21:0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升降箱是建筑施工领域中,升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就是在升降箱的操作室内完成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指挥和控制,因而,升降箱的质量是否有保证,设计是否科学,都对该工程完成质量的好坏起到一定的影响。
3.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升降箱,在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高出的落物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装置的安全性能较差,并且不能很好的隔绝雨水,在雨天时不易使用,同时不能对使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升降箱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建筑施工用升降箱,在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高出的落物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装置的安全性能较差,并且不能很好的隔绝雨水,在雨天时不易使用,同时不能对使用过程中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包括挡雨板和观察窗,所述挡雨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升降箱,所述升降箱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上方铰接有挡板,所述观察窗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栏,且观察窗位于升降箱的前端,所述升降箱的下方固定连接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头,且橡胶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套接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
6.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呈对称状分布于挡雨板的左右两侧,且支撑柱的中轴线与升降箱的上表面之间相垂直,并且支撑柱的下表面与升降箱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同时挡雨板设置为弯折状结构。
7.优选的,所述升降箱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的外部尺寸与滑
槽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并且滑块呈对称状分布于升降箱的左右两侧。
8.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呈对称状分布于升降箱的左右两侧,且防护栏的中轴线与升降箱的水平线之间相垂直。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升降箱的下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活塞杆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并且连接板呈等距状分布于升降箱的下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部尺寸与第一缓冲腔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且活塞杆的中轴线与活塞的上表面之间相垂直,并且第一缓冲腔呈等距状分布于固定座的上方。
11.优选的,所述弹簧的竖直中心线与缓冲杆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缓冲杆的中轴线与第二缓冲腔的下端内壁之间相垂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挡雨板可以阻挡雨水直接落入升降箱的内部,并且挡雨板的特殊形状可以使得雨水能够及时的落入地面上,不会在挡雨板上滞留造成挡雨板的腐蚀生锈,同时滑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升降箱在缓冲时的小距离移动,并且能够限制升降箱的位置,不会在缓冲的时候造成升降箱的倾斜。
14.2、液压伸缩杆与挡板的配合,可以防止高出的落石伤害到使用人员,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并且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对挡板进行折叠,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同时连接板的等距设置,可以将升降箱的冲击力进行均匀的传递,保证缓冲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保证连接板与活塞杆之间的垂直度。
15.3、弹簧和缓冲杆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缓冲能力,并且能够减小第一缓冲腔与第二缓冲腔的碰撞,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第二缓冲腔的损坏,同时活塞与第一缓冲腔的尺寸吻合,增加了第一缓冲腔的密闭性,在工作的时候确保了其缓冲能力,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挡雨板;2、支撑柱;3、升降箱;4、液压伸缩杆;5、挡板; 6、观察窗;7、防护栏;8、连接板;9、第一缓冲腔;10、活塞杆;11、活塞;12、凸块;13、凹槽;14、橡胶头;15、弹簧;16、缓冲杆;17、第二缓冲腔;18、固定座;19、滑槽;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包括挡雨板1和观察窗6,挡雨板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2,且支撑柱2的下方固定
连接有升降箱3,升降箱3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4,且液压伸缩杆4的上方铰接有挡板5,观察窗6的左侧设置有防护栏7,且观察窗6位于升降箱3的前端,升降箱3的下方固定连接连接板8,且连接板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缓冲腔9,第一缓冲腔9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活塞11,第一缓冲腔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2,且凸块12的右侧设置有凹槽13,第一缓冲腔9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头14,且橡胶头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内部套接有缓冲杆16,且缓冲杆1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腔17,第二缓冲腔1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8,且固定座1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9,滑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
2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2呈对称状分布于挡雨板1的左右两侧,且支撑柱2的中轴线与升降箱3的上表面之间相垂直,并且支撑柱2的下表面与升降箱3的上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同时挡雨板1设置为弯折状结构从权;挡雨板1可以阻挡雨水直接落入升降箱3的内部,并且挡雨板1的特殊形状可以使得雨水能够及时的落入地面上,不会在挡雨板1上滞留造成挡雨板1的腐蚀生锈。
24.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箱3通过滑块20与滑槽1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20的外部尺寸与滑槽19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并且滑块20呈对称状分布于升降箱3的左右两侧;同时滑块20与滑槽19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升降箱3在缓冲时的小距离移动,并且能够限制升降箱3的位置,不会在缓冲的时候造成升降箱3的倾斜。
25.本实用新型中:液压伸缩杆4呈对称状分布于升降箱3的左右两侧,且防护栏7的中轴线与升降箱3的水平线之间相垂直;液压伸缩杆4与挡板5 的配合,可以防止高出的落石伤害到使用人员,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并且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对挡板5进行折叠,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
26.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8的上表面与升降箱3的下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且连接板8的下表面与活塞杆10的中轴线之间相垂直,并且连接板8呈等距状分布于升降箱3的下表面;同时连接板8的等距设置,可以将升降箱3的冲击力进行均匀的传递,保证缓冲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保证连接板8 与活塞杆10之间的垂直度。
27.本实用新型中:活塞11的外部尺寸与第一缓冲腔9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且活塞杆10的中轴线与活塞11的上表面之间相垂直,并且第一缓冲腔9 呈等距状分布于固定座18的上方;同时活塞11与第一缓冲腔9的尺寸吻合,增加了第一缓冲腔9的密闭性,在工作的时候确保了其缓冲能力,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28.本实用新型中:弹簧15的竖直中心线与缓冲杆16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缓冲杆16的中轴线与第二缓冲腔17的下端内壁之间相垂直;弹簧15和缓冲杆16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缓冲能力,并且能够减小第一缓冲腔9与第二缓冲腔17的碰撞,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第二缓冲腔17的损坏。
29.该建筑施工用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座18与升降机的上端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固定结束之后使用者可以调节液压伸缩杆4 (型号:nx6600

16),液压伸缩杆4带动挡板5升高,一方面能够提供使用者视野,另一方面挡板5可以避免高处的落石砸伤使用者,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调节结束之后使用者通过观察窗6对施工场地进行监督和指挥,其次挡雨板1可以阻挡雨水直接落入升降箱3的内部,并且挡雨板1的特殊形状可以使得雨水能够及时的落入地面上,不会在挡雨板1上滞留造成挡雨板1 的腐蚀生锈,再其
次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升降箱3下的连接板8对冲击力进行均匀的传递,连接板8将冲击力传递到活塞杆10上,活塞杆10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带动活塞11在第一缓冲腔9内压缩空气,从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挡缓冲力较大时第一缓冲腔9内的空气压缩困难时,活塞杆 10会带动第一缓冲腔9左右两侧的凸块12与凹槽13之间分离,从而带动第一缓冲腔9在第二缓冲腔17内压缩空气,对其进行再次缓冲,而弹簧15与缓冲杆16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缓冲能力,并且能够减小第一缓冲腔9 与第二缓冲腔17的碰撞,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第二缓冲腔17的损坏,这就是该具有缓冲结构的升降箱的工作原理。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