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及设有该包装箱的包装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1757发布日期:2021-07-23 14:1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及设有该包装箱的包装设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箱及设有该包装箱的包装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线上销售行业的迅速发展,网购和领取快递以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包装设计结构包括包装箱及设于包装箱内的待包装件,用户在将包装设计结构搬运至家中的过程中,由于包装箱缺乏提手,一般采用单手托举、双手抱持或者手臂夹持的方式对包装设计结构进行搬运,该种方式费时费力,拿取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拿取的包装箱及设有该包装箱的包装设计结构。

一种包装箱,其内中空形成收容腔,所述包装箱包括第一外壁及与所述第一外壁相邻并连接的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上具有承压脆弱部,所述承压脆弱部围设形成半封闭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可受控沿连接所述承压脆弱部的两端的连接线翻折至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外壁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脆弱部为针孔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脆弱部为贯穿所述第一外壁的缝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脆弱部为圆弧线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脆弱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三段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段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二段为直线形,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三段均为圆弧线形,且所述第一段及所述第三段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外壁及所述第二外壁连接的边缘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压脆弱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连接的边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所述承压脆弱部相对的两端的压痕部。

一种包装设计结构,包括;

待包装件;及

如上述包装箱,所述待包装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夹持于所述待包装件与所述包装箱的内壁之间。

上述包装箱及设有该包装箱的包装设计结构,当需要对包装箱进行搬运时,向翻折部施加压力,以使得翻折部可受控沿连接承压脆弱部两端的连接线翻折至收容腔内并与第二外壁抵接,进而用户具有更大的手指着力面积,用户可从翻折部翻折后形成的孔位处伸入至收容腔内,并通过握持于翻折部、第一外壁上位于翻折部与第二外壁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二外壁围设形成的结构,或者手指钩挂于翻折部的方式对包装箱进行单手搬运,以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装设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包装设计结构中待包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包装设计结构中待包装件与缓冲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包装设计结构中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包装箱的展开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包装箱的俯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包装箱中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所示的包装箱中承压脆弱部与连接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设计结构10,包装设计结构10包括待包装件300及包装箱100,包装箱100包裹于待包装件300的外部,对待包装件300具有保护、方便运输且促进销售的功能。可选地,待包装件300可以为加湿器、水壶等小型化的家用电器。一般地,待包装件300的体积及重量不宜过大,以方便用户独立的搬运至家中。可选地,包装箱100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或者其他形状,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箱100为长方体,该种形状的包装箱100可方便堆叠。

请再次参阅3,在一实施例中,包装设计结构10还包括缓冲件200,缓冲件200设于包装箱100内,并夹持于待包装件300与包装箱100的内壁之间,用于防止待包装件300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受到较大的撞击而损坏。可选地,缓冲件200可以为泡沫,弹簧、气囊等等。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200为泡沫。

可选地,缓冲件200可以夹持于待包装件300的顶部与包装箱100的内顶壁之间(本申请中所提及的顶及底等方位均以图1中的包装设计结构10放置于水平面上时的方位作为参考标准),以及待包装件300的底部与包装箱100的内底壁之间;或者,也可以夹持于待包装件300的外侧壁与包装箱100的内侧壁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200包括第一缓冲件210及第二缓冲件220,第一缓冲件210及第二缓冲件220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缓冲件210夹持于包装箱100的内顶壁与待包装件300的顶部之间,且待包装件300的顶部与第一凹槽相卡持,第二缓冲件220夹持于包装箱100的内底壁与待包装件300的底部之间,且待包装件300的底部与第二凹槽相卡持。

在一实施例中,包装设计结构10还包括护角(图未示),护角包覆于包装箱100的拐角。具体地,护角位于包装箱100外,并完全包覆或者半包覆包装箱100的拐角。因此,当多个包装箱100进行堆叠运输的过程中,护角防止堆叠的包装箱100之间相互撞击而导致包装箱100变形破损。

在一实施例中,包装设计结构还包括弹性件(图未示),弹性件覆盖于包装箱100的外表面。具体地,弹性件可以采用泡沫、橡胶或者其他材质制作形成。当多个包装箱100进行堆叠时,由于运输过程中存在振动,包装箱100有可能发生晃动,导致相邻的包装箱100之间相互撞击而损坏。而通过设置弹性件,弹性件具有较好的弹性,弹性件包覆于包装箱100的外表面,可在包装箱100相互撞击的过程中对包装箱100进行缓冲,以防止包装箱100之间撞击而损坏。

可选地,护角的可以为一个或者更多个。可选地,护角可以设置于包装箱100同一端部相对的两个拐角处,也可以设置于包装箱100相对的两个端部的拐角处,较佳的为护角的数量与包装箱100的拐角数量对应,每个包装箱100的拐角处均设置有一个拐角。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及图6,包装箱100内中空形成收容腔,在上述包装设计结构10中,待包装件300及缓冲件200均收容于收容腔内。包装箱100包括第一外壁110及与第一外壁110相邻并连接的第二外壁120,第一外壁110上具有承压脆弱部111,承压脆弱部111围设形成半封闭的翻折部112,翻折部112可受控沿连接承压脆弱部111两端的连接线113翻折至收容腔内并与第二外壁120抵接。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结构10中,为减少生产成本,通常在包装箱100上不设置提手。用户在将包装箱100搬运至家中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单手托举、双手抱持、手臂夹持的方式对包装设计结构10进行搬运,或者也可使用打包带箍紧包装箱100,并通过提拉打包带的方式对包装箱100进行搬运。上述传统的搬运方式均比较费时费力,拿取十分不便。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包装箱100的第一外壁110上设置承压脆弱部111,且承压脆弱部111围设形成半封闭的翻折部112,当需要对包装箱100进行搬运时,可对翻折部112施加一按压力,翻折部112受控沿连接承压脆弱部111两端的连接线113翻折至收容腔内,并与第二外壁120抵接,以使得翻折部112、第一外壁110上位于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二外壁120围设形成提拉结构,继而,用户可从翻折部112翻折后第一外壁110上形成的孔位处伸入至收容腔内,并通过握持于提拉结构或者通过手指钩挂于翻折部112的方式对包装箱100进行单手搬运,以方便拿取。相较于传统的单手托举、双手抱持及手臂夹持的方式对包装箱100进行搬运而言,本申请中的包装箱100在不增加零部件及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可对包装箱100进行提拉,以方便用户进行拿取。而相较于传统的采用打包带对包装箱100进行提拉而言,翻折部112相较于打包带具有更大的手指着力面积,不仅可方便用户握持或钩挂,而且在握持或者钩挂的过程中作用于用户手指的压强也较小,这样,可有效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可以理解地,提拉结构在包装箱100的底面上内的投影为三角框结构,由此可见,提拉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即使在用户提拉的过程中也较难发生变形,以方便用户握持。

可以理解地,第一外壁110与第二外壁120可以为包装箱100相邻的两个外侧壁,或者,也可以为包装箱100相邻的外顶壁及外侧壁,或者,还可以为包装箱100相邻的外侧壁及外底壁。以下实施例均匀第一外壁110及第二外壁120分别为包装箱100的两个外侧壁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地,在包装箱100出厂时,上述连接线113可以为一个虚拟的线条,也可以为一条提前压制形成于包装箱100上的压痕,或者,也可以为提前绘制在包装箱100的第一外壁110上的线条。当翻折部112相对该连接线113进行翻折后,在第一外壁110上可以形成一条折线,该折线与该连接线113重合。也就是说,只要翻折部112发生一次翻折,至此以后,翻折部112都该沿折线进行翻折。

可以理解地,承压脆弱部111为半封闭结构,承压脆弱部111可以为折线形、圆弧状、长条状等等。具体地,承压脆弱部111的形状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仅需保证承压脆弱部111具有两端,且承压脆弱部111可围设形成半封闭的翻折部112即可。

可选地,承压脆弱部111可以为针孔线、缝隙或者薄壁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为针孔线。在包装箱100成型后或者成型前,使用针具在第一外壁110上钻取多个沿预设方向延伸的针孔可形成针孔线。可选地,多个针孔之间可以为等间隔设置,也可以为间隔不相等的设置。具体地,对包装箱100进行搬运时,通过按压针孔线可在第一外壁110上形成缝隙,进而按压翻折部112,以在第一外壁110上形成孔位,接着,手指伸入孔位,并沿连接承压脆弱部111两端的连接件翻折翻折部112,使得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抵接即可形成提拉结构。而且,承压脆弱部111为针孔线,在包装箱100由生产供应商运输至用户的过程中,可维持包装箱100较好的密封性,以防止外部的杂物进入至收容腔内。此外,承压脆弱部111为针孔线,还使得包装箱100具有较好的强度,以防止包装箱100在运输过程中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为贯穿第一外壁110的缝隙。具体地,缝隙连通与收容腔与外部之间。因此,用户在搬运包装箱100的过程中,仅对翻折部112施加较小的外力即可驱动翻折部112相对连接线113翻折,并操作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抵接,以快速组装形成提拉结构。而且,缝隙一般为狭长形,在包装箱100运输的过程中也可以维持包装箱100相对较好的密封性,可防止包装箱100外尺寸较大的杂物垃圾进入至包装箱100内。与此同时,狭长形的缝隙还可维持包装箱100较好的机械强度,以方便包装箱100在运输的过程中进行堆叠。

请一并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为圆弧线形。圆弧线与连接线113围设形成弓形结构,因此,当翻折部112相对连接件翻折时,第一外壁110上形成的孔位较小,用户可使用单个或者两个手指从翻折部112翻折形成的孔位处伸入至收容腔内,并握紧提拉结构或者钩挂于翻折部112,以对包装箱100实现单手指或者双手指的搬运。该种方式适用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包装设计结构10的搬运。此外,翻折部112在第一侧壁110上所占据的面积越小,整个包装箱100的机械强度维持的越好。在本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为圆弧线形,且圆弧线与连接线113围设形成弓形结构,由此可见,翻折部112的面积较小,翻折部112在包装箱100占据的面积较小,故还可维持包装箱100较佳的机械强度。

较优地,圆弧线形为优弧线形,优弧线形相对劣弧线形围设形成的翻折部112具有较大的面积,因此,当翻折部112相对连接线113翻折之后可形成较大的孔位,即使是手指较大的用户也可以实现对包装箱100的搬运。

请一并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包括第一段1112、第二段1114及第三段1116,第一段1112及第三段1116分别设置于第二段1114相对的两端并与第二段1114连接,第二段1114为直线形,第一段1112及第三段1116均为圆弧线形,且第一段1112及第三段1116的开口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地,连接线113连接于第一段1112远离第二段1114的一端与第三段1116远离第二段1114的一端之间,且连接线113与第二段1114平行设置。当翻折部112相对连接线113翻折时,可形成长条形的孔位,长条形的孔位具有较大的空间,可方便用户将单个手部的手指完全伸入至收容腔内对提拉结构进行握持钩挂于翻折部112。此种设置方式无论重量较大或者重量较轻的包装设计结构10均适合。可选地,第一段1112及第三段1116可以为优弧、劣弧或者半圆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1112及第三段1116为半圆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段1114与第一外壁110及第二外壁120连接的边缘平行设置,当翻折部112相对连接线113翻折至收容腔内时,第一段1112与第二外壁120抵接,这样,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部分,进而使得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之间的接触更紧密,如此,可使得提拉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及稳定性,以方便用户钩挂于翻折部112或者握持于提拉结构进行提拉。

在一实施例中,承压脆弱部111设置于第一外壁110及第二外壁120连接的边缘。在第一外壁110所在的平面内,定义翻折部112具有相互垂直的宽度及长度,宽度即为在垂直于连接线113的方向上,承压脆弱部111上距离连接线113最远的位置点到连接线113的距离,长度即为在垂直于宽度的方向上,承压脆弱部111上位置最远的两个点的间距。以上述承压脆弱部111包括第一段1112、第二段1114及第三段1116的实施例为例,翻折部112的长度即为两个圆弧线形上相互距离最远的两个顶点之间的间距,翻折部112的宽度即为平行设置的连接线113与第一段1112之间的间距。可以理解地,承压脆弱部111越靠近第二外壁120设置,则连接线113也跟随靠近第二外壁120设置,这样,形成的翻折部112的宽度就越窄。当翻折部112相对连接线113翻折并与第一外壁110抵接时,连接线113与第二外壁120之间的间距实际为翻折部112的宽度。而为减小整个包装设计结构10的体积且降低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包装箱100与收纳于包装箱100内的待包装件300之间的空隙设置的较小,故在此种设计结构下,具有较小宽度的翻折部112仍可在包装箱100较小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翻折并与第二外壁120抵接,以实现包装设计结构10的提拉。

在一实施例中,包装箱100还包括连接承压脆弱部111相对的两端的压痕部。具体地,压痕部为一条压痕线,压痕线与连接线113重合,在翻折部112翻折的过程中实际为沿压痕线进行翻折。通过设置压痕部,使得翻折部112更容易进行翻折,而且,翻折后形成的翻折部112的表面更平整,不易变形,进而,翻折部112、第一外壁110上位于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二外壁120围设形成的提拉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及稳定性,以方便用户提拉。可选地,压痕线可以由包装箱100的外侧向内侧压制形成,或者,也可以由包装箱100的内侧向外侧压制形成。

上述包装箱100及设有该包装箱100的包装设计结构10,当需要对包装箱100进行搬运时,向翻折部112施加压力,以使得翻折部112可受控沿连接承压脆弱部111两端的连接线113翻折至收容腔内并与第二外壁120抵接,进而用户的手指可从翻折部112翻折后形成的孔位处伸入至收容腔内,并通过握持于翻折部112、第一外壁110上位于翻折部112与第二外壁120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二外壁120围设形成的结构,或者手指钩挂于翻折部112的方式对包装箱100进行单手搬运,以方便拿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