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5018发布日期:2021-06-29 23:2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重量超过200kg的工件实现翻转姿态变换,人工操作比较困难,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在翻转时采用的翻转机构只能翻转同种工件,且工件上下表面均为平面,而对于工件的上表面不为平面的暂无翻转机构实现翻转,依旧采用人工翻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拟提出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能实现工件上表面不为平面的重型工件的翻转。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下侧顶升组件、上侧压紧组件、侧支撑组件左右延伸的输入线和输出线,所述输入线和输出线前后间隔设置,且穿过翻转机,所述翻转机内下端设置有能将位于输入线上的工件向上顶升的下侧顶升组件,所述下侧顶升组件位于输入线的右端,所述翻转机内上端设置有上侧压紧组件,所述上侧压紧组件位于下侧顶升组件的正上方,所述上侧压紧组件能将被下侧顶升组件顶升的工件压紧,所述翻转机内前端设置有能向后运动的侧支撑组件,所述侧支撑组件位于输入线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上侧压紧组件包括中间下压油缸、侧连接油缸、上压紧板、挂钩、压紧工装板和油缸连接板,整个组件呈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两个所述中间下压油缸左右间隔设置,所述中间下压油缸的下端设置有上压紧板,所述上压紧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呈“t”型的挂钩,且前后两侧的挂钩相对设置,所述中间下压油缸上端的前后两侧均铰接有侧连接油缸,所述挂钩水平段的内侧固定在上压紧板上,所述挂钩水平段的外侧与侧连接油缸的伸缩端铰接,四个所述挂钩之间挂设有压紧工装板,且所述压紧工装板位于上压紧板的正下方,两个所述中间下压油缸的上方设置用于将两个中间下压油缸连接并固定在翻转机内的油缸连接板。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入线的右端设置有到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的到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入线的右端设置有防掉落挡停组件,所述防掉落挡停组件位于到位检测传感器的右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由侧支撑油缸和设置在侧支撑油缸伸缩端上的侧压紧板组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侧顶升组件由顶升油缸和设置在顶升油缸伸缩端上的顶升板组成。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压紧工装板的下方设置有聚氨酯保护层。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竖直滑轨,所述中间下压油缸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连接板,所述滑轨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相应侧的竖直滑轨相连,所述竖直滑轨的外侧均设置有呈“l”型的滑轨支撑板,用于将上侧压紧组件与翻转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侧压紧组件和下侧顶升组件将工件夹紧,再通过翻转机实现工件的翻转,由于上侧压紧组件和下侧顶升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整个翻转机构能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的翻转;还设置有侧支撑组件,在工件翻转时起支撑作用,能有效防止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脱落;上侧压紧组件上设置有直接压在工件上的压紧工装板,通过压紧工装板压紧在工件上,使其能满足工件上表面不为平面时的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翻转方向,带工件)。

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翻转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侧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4所示,一种重载型自动输入输出翻转机构,主要由输入线a、输出线b、翻转机c、下侧顶升组件d、上侧压紧组件e和侧支撑组件f装置,输入线a和输出线b能实现左右运动。

输入线a和输出线b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位于在翻转机c内,翻转机c内下端设置有能向上运动的下侧顶升组件d,下侧顶升组件d位于输入线a的右端,翻转机c内上端设置有能向下运动的上侧压紧组件e,上侧压紧组件e位于下侧顶升组件d的正上方,翻转机c内前端设置有能向后运动的侧支撑组件f,侧支撑组件f位于输入线a的上方,上侧压紧组件e上前后间隔设置有直接压在工件上的压紧块1。

最好是,上侧压紧组件e主要由中间下压油缸1、侧连接油缸4、上压紧板2、挂钩3、压紧工装板5和油缸连接板6组成,整个组件呈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两个中间下压油缸1左右间隔设置,中间下压油缸1的下端设置有上压紧板2,上压紧板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呈“t”型的挂钩3,且前后两侧的挂钩3相对设置,中间下压油缸1上端的前后两侧均铰接有侧连接油缸4,挂钩3水平段的内侧固定在上压紧板2上,挂钩3水平段的外侧与侧连接油缸4的伸缩端铰接,四个挂钩3之间挂设有压紧工装板5,且压紧工装板5位于上压紧板2的正下方,两个所述中间下压油缸1的上方设置用于将两个中间下压油缸1连接并固定在翻转机c内的油缸连接板6。

最好是,输入线a的右端设置有到位检测传感器g,用于检测工件的到位。到位检测传感器g的设置能使工件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即下侧顶升组件),使其能被压紧,从而被翻转。

最好是,输入线a的右端设置有防掉落挡停组件h,防掉落挡停组件h位于到位检测传感器g的右侧。防掉落挡停组件h能有效防止工件因惯性移动到其他位置,使工件停止的位置更加准确。

最好是,侧支撑组件f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支撑组件7和第二侧支撑组件8,第一侧支撑组件7和第二侧支撑组件8由侧支撑油缸和设置在侧支撑油缸伸缩端上的侧压紧板组成。根据工件的不同,选择不同位置处的侧支撑组件,便于在工件翻转时支撑效果更佳。

最好是,下侧顶升组件d由顶升油缸和设置在顶升油缸伸缩端上的顶升板组成。

最好是,压紧工装板5的下方设置有聚氨酯保护层9,压紧工装板5的下方设置有聚氨酯保护层9。当工件的上表面为平面时,采用压紧工装板5和聚氨酯保护层9,能有效将工件夹紧,同时聚氨酯保护层9对工件有保护的作用。

最好是,还包括竖直滑轨10,中间下压油缸1中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连接板11,滑轨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相应侧的竖直滑轨10相连,竖直滑轨10的外侧均设置有呈“l”型的滑轨支撑板12,用于将上侧压紧组件(e)与翻转机c连接。

本翻转机构的翻转过程如下:

第一步,工件由输入线a运送到翻转机c内,在到位检测传感器5处停止,到位传感器g确定的停止位由工件的长度决定;

第二步,工件到位后,下侧顶升组件d上升,将工件顶离输入线a,从而避免工件与输入线a的硬压力接触损伤工件加工面,一般顶升10-20mm后停止;

第三步,上侧压紧组件e下压,当工件的上表面为平面时,需要压紧工装板5和聚氨酯保护层;

第四步,侧支撑组件f向后推,至接触工件后停止,根据工件的不同高度选择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侧支撑组件7或第二侧支撑组件8;

第五步,翻转机c沿侧支撑组件f方向回转,回转180°后停止;

第六步,工件的翻转完成,上侧压紧组件e收回,工件回落至输出线b上,当上侧压紧组件e带压紧工装板5和聚氨酯保护层9时,压紧工装板5回落至输出线b上;

第七步,下侧顶升组件d收回,输出线b将完成翻转后的工件运送出翻转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