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4290发布日期:2021-07-20 16:1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器内件安装用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



背景技术:

芳烃装置抽余液塔等塔器高度超高、直径大、吨位重,塔内件安装工作量巨大。以往新建芳烃装置时,往往先空塔吊装,再打开人孔安装内件,通过大型吊车吊装,再利用塔内卷扬机从人孔处接入塔内,找准位置后就位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①采用大型吊车吊装内件(如支撑梁等内件),内部需要用卷扬机和倒链多次倒运至安装位置,工作效率低;②内件安装较慢,大型吊车一直待命配合,吊车台班浪费大,经济效益差;③大型机械使用量大,受限空间和高处作业风险大,安装周期长,往往作为装置关键线路,给后续工序施工造成很大压力,并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操作简便的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其通过两辆小车配合导轨和两台电动葫芦,采用内件卧式安装技术,解决大吨位内件的倒运问题,通过电动葫芦直接翻转吊装内件,减少二次倒运,可快速有效地完成抽余液塔或类似大型塔器内件的运输、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包括两台电动葫芦、导轨和两辆小车,横卧的塔器的内壁支撑件上焊接有若干组预焊件,所述的若干组预焊件沿塔器的轴向间隔设置,每组所述的预焊件包括沿塔器的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件预焊件,位于内件安装位置上方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件所述的预焊件上穿设有一根第一钢丝绳,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件所述的预焊件上,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件所述的预焊件后绷紧并垂直固定在塔器的内壁支撑件的底部,每个所述的电动葫芦经第二钢丝绳悬挂在一根所述的第一钢丝绳上,所述的导轨沿塔器的长度方向平铺在塔器内,所述的两辆小车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

安装大型塔器内件时,以支撑梁为例,安装前先将支撑梁的前端和尾端分别放置在两辆小车上,由两辆小车支撑支撑梁,再人力推动两辆小车,使两辆小车分别移动至支撑梁安装位置,将设置好的两台电动葫芦的吊钩分别挂在支撑梁的重心位置两侧,启动电动葫芦,先水平起吊支撑梁,再根据支撑梁的塔内安装位置调整支撑梁的角度,最后就位安装支撑梁。

需要调整电动葫芦的位置以安装其他位置的支撑梁时,只需人工拖动电动葫芦,使电动葫芦沿第一钢丝绳水平移动至适宜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卧式安装实用工具结构简易、成本低,其操作简便,通过两辆小车配合导轨和两台电动葫芦,采用内件卧式安装技术,解决大吨位内件的倒运问题,通过电动葫芦直接翻转吊装内件,减少二次倒运,可快速有效地完成抽余液塔或类似大型塔器内件的运输、安装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轨包括两根槽钢和多根等边角钢,所述的两根槽钢的凹槽朝上,所述的两根槽钢平行设置并通过所述的多根等边角钢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等边角钢沿所述的两根槽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根所述的等边角钢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的两根槽钢上。进一步地,每辆所述的小车包括车身及安装在车身底部的四个定向轮,所述的车身的顶部固定有直立的四块限位钢板,所述的四块限位钢板两两前后对称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车身的顶部的前后侧,所述的四个定向轮两两前后对称并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车身的底部的前后侧,前后设置的定向轮的轮间距与所述的两根槽钢的间距一致,各个所述的定向轮分别嵌设在所述的凹槽内。上述导轨和小车可利用项目现场资源进行自制,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卧式安装实用工具在现场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通过多根等边角钢将两根槽钢固定连接,保证两根槽钢的间距一致;限位钢板设计,对内件起定位作用,防止内件倒运时窜动,保证内件安装效率,确保安全。上述导轨和小车使用完以后还可以投入项目实体使用,并且便于实际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身由四根角钢首尾拼焊为方形,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卧式安装实用工具结构简易、成本低,其操作简便,通过两辆小车配合导轨和两台电动葫芦,采用内件卧式安装技术,解决大吨位内件的倒运问题,通过电动葫芦直接翻转吊装内件,减少二次倒运,可快速有效地完成抽余液塔或类似大型塔器内件的运输、安装工作;

②本实用新型卧式安装实用工具采用电动葫芦,解决了传统内件安装缓慢问题,减少人工、倒链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省施工时间,保证项目工期;

③本实用新型卧式安装实用工具减少了大型吊车使用量,节省了大量吊车台班,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单辆小车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单辆小车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单辆小车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导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导轨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电动葫芦在塔内的悬挂状态示意图;

图7为一根支撑梁在塔内的吊起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包含2段等径段的塔器上的安装效果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的大型塔器内件卧式安装实用工具,如图所示,包括两台电动葫芦1、导轨2和两辆小车3,横卧的塔器4的内壁支撑件42上焊接有若干组预焊件,若干组预焊件沿塔器4的轴向间隔设置,每组预焊件包括沿塔器4的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件预焊件41,位于内件安装位置上方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件预焊件41上穿设有一根第一钢丝绳11,第一钢丝绳11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件预焊件41上,第一钢丝绳11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件预焊件41后绷紧并垂直固定在塔器4的内壁支撑件42的底部,每个电动葫芦1经第二钢丝绳12悬挂在一根第一钢丝绳11上,导轨2沿塔器4的长度方向平铺在塔器4内,两辆小车3可移动地设置在导轨2上。

本实施例中,导轨2包括两根槽钢21和多根等边角钢22,两根槽钢21的凹槽23朝上,两根槽钢21平行设置并通过多根等边角钢22固定连接,多根等边角钢22沿两根槽钢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根等边角钢2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槽钢21上。

本实施例中,每辆小车3包括车身及安装在车身底部的四个定向轮32,车身由四根角钢31首尾拼焊为方形,车身的顶部固定有直立的四块限位钢板33,四块限位钢板33两两前后对称并间隔设置在车身的顶部的前后侧,四个定向轮32两两前后对称并间隔设置在车身的底部的前后侧,前后设置的定向轮32的轮间距与两根槽钢21的间距一致,各个定向轮32分别嵌设在凹槽23内。

上述工具用于大型塔器内件的安装时,以抽余液塔的支撑梁5为例,安装前先将支撑梁5的前端和尾端分别放置在两辆小车3上,由两辆小车3支撑支撑梁5,再人力推动两辆小车3,使两辆小车3分别移动至支撑梁5安装位置,将设置好的规格为5吨的两台电动葫芦1的吊钩分别挂在支撑梁5的重心位置两侧,启动电动葫芦1,先水平起吊支撑梁5,再根据支撑梁5的塔内安装位置调整支撑梁5的角度(参见图7),最后就位安装支撑梁5。

需要调整电动葫芦1的位置以安装其他位置的支撑梁时,只需人工拖动电动葫芦1,使电动葫芦1沿第一钢丝绳11水平移动至适宜位置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塔器各段直径不等,需要在同一等径段分别安装一套本工具。例如,本实用新型在包含2段等径段的塔器上的安装效果示意简图见图8。该塔器安装了2套本工具,图8中每套工具仅示出了一个电动葫芦1和一根第一钢丝绳1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