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23640发布日期:2021-09-04 10:4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测试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


背景技术:

2.金属材料导电率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的导电率检测及材质识别的仪器。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全自动数字涡流导电仪的厂家有这几家,分别是:德国菲希尔(产品型号为smp10),美国ge(产品型号为autosigma3000),厦门福司特(产品型号为fd101和fd102),厦门天研(产品型号sigma2008 系列);半自动(手动旋钮校准,数字显示)有厦门鑫博特(产品型号d60k、 d500k);机械式(手动旋钮校准,指针显示)的是厦门第二仪器厂(产品型号为fq7501),目前应用方面按行业具体分类有航天航空、电力石化、冶金机械、核能军工。
3.虽然市场的大多数导电率测试仪都有便携箱放置,但是在进行测试较大的特殊材料时仍然需要将测试仪从放置箱中取出,或是手提放置箱进行测试,如此对测试人员的操作来说极为不便,影响了测试的速度,且多数放置箱只携带一个测试头,在测试头出现偏差问题时会影响到测试的效果,给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解决了在进行测试较大的特殊材料时仍然需要将测试仪从放置箱中取出,多数放置箱只携带一个测试头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包括:便携放置箱,所述便携放置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测试仪放置槽,所述便携放置箱顶部的另一侧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三个探测头放置槽、校准块放置槽,所述便携放置箱的顶部且位于测试仪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绕线棒放置槽,所述绕线棒放置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便携放置箱为铝合金材料制作,所述测试仪放置槽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绕线棒放置槽较宽,所述绕线杆的外部开设有环形槽用于缠绕电线,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绕线棒放置槽并延伸至便携放置箱内壁的一侧,三个所述探测头放置槽另外两个用于放置备用的探测头。
7.优选的,所述绕线杆外部开设的槽中缠绕有电线,所述电线缠绕于第一转动杆的外部,所述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头,所述探测头放置于探测头放置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插头放置于绕线棒放置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便携放置箱内部开设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块,所述便携放置箱内部开设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卡紧块相对应的位置,两个所述卡块相对的一侧均
开设有卡槽。
9.优选的,所述测试仪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测试仪,所述测试仪的正面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若干控制钮,所述测试仪正面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插口,所述测试仪为现有装置,所述连接插口用于插入连接插头。
10.优选的,所述校准块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校准块,所述校准块用于在测试前进行校准。
11.优选的,所述便携放置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箱盖,所述放置箱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泡沫垫,所述泡沫垫用于减少便携放置箱移动时测试仪的晃动。
12.优选的,所述便携放置箱与放置箱盖外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所述便携放置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便携放置箱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防撞块为橡胶材质且边角处为半圆弧形,所述卡扣为现有结构用于卡紧便携放置箱与放置箱盖。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导电测试仪,通过扳动绕线杆使得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使得两个卡紧块卡入两个卡块内部的卡槽中,之后取出探测头带动电线拉伸,电线的拉伸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测量结束后通过微型电机的转动带第一动转动杆回转将电线回卷,使得人员在进行测量时无需取出测试仪,直接通过拉伸电线的方式就能够进行测量,极大方便了人员测试操作,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同时通过三个探测头放置槽的设置使得便携放置箱储存三个探测头,使得人员测量时探测头出现问题能够的到及时的更换,保证测试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三维立体图;
17.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标号:1、电线;2、显示屏;3、测试仪;4、控制钮;5、测试仪放置槽;6、连接插口;7、连接插头;8、连接块;9、把手;10、校准块;11、校准块放置槽;12、绕线杆;13、便携放置箱;14、探测头放置槽;15、探测头;16、绕线棒放置槽;17、第一转动杆;18、防撞块;19、泡沫垫;20、放置箱盖;21、卡扣;22、卡块;23、第二转动杆;24、卡紧块;25、弹簧;26、转动块;27、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三维立体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便携式导电测试仪包括:便携放置箱13,所述便携放置箱1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测试仪放置槽5,所述便携放置箱13顶部的另一侧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三个探测头放置槽14、校准块放置槽11,所述便携放置箱13的顶部且位于测试仪放置槽5的一侧开设有绕线棒放置槽16,所述绕线棒放置槽16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3,所述第二转动杆23的
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6,所述转动块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绕线杆12,所述绕线杆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27,所述微型电机27 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7,所述便携放置箱13为铝合金材料制作重量轻,所述测试仪放置槽5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槽便于人员取出测试仪,所述绕线棒放置槽16较宽便于人员扳动绕线杆12,所述绕线杆12的外部开设有环形槽用于缠绕电线1,所述第二转动杆23贯穿绕线棒放置槽16并延伸至便携放置箱13内壁的一侧,三个所述探测头放置槽14另外两个用于放置备用的探测头15。
21.所述绕线杆12外部开设的槽中缠绕有电线1,所述电线1缠绕于第一转动杆17的外部,所述电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头15,所述电线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插头7,所述探测头15放置于探测头放置槽14的内部,所述连接插头7放置于绕线棒放置槽16的内部,所述连接插头7用于与测试仪 3之间连接。
22.所述第二转动杆2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便携放置箱13内部开设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块24,所述便携放置箱13内部开设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2,所述卡块22位于卡紧块24相对应的位置,两个所述卡块22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用于卡紧卡紧块24。
23.所述测试仪放置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测试仪3,所述测试仪3的正面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若干控制钮4,所述测试仪3正面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插口6,所述测试仪3为现有装置用于进行材料的导电测试,所述连接插口6用于插入连接插头7。
24.所述校准块放置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校准块10,所述校准块10用于在测试前进行校准。
25.所述便携放置箱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箱盖20,所述放置箱盖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泡沫垫19,所述泡沫垫19用于减少便携放置箱13移动时测试仪3的晃动。
26.所述便携放置箱13与放置箱盖20外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块18,所述便携放置箱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把手9,所述便携放置箱13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块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扣21,所述防撞块18为橡胶材质且边角处为半圆弧形用于保护整个放置箱,所述卡扣为现有结构用于卡紧便携放置箱13与放置箱盖20。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28.使用时,扳动绕线杆12使得第二转动杆23转动,第二转动杆23的转动使得两个卡紧块24卡入两个卡块22内部的卡槽中,使得绕线杆12垂直放置,再将连接插头7插入连接插口6的内部,之后取出探测头15拉动时带动电线 1进行拉伸,电线1的拉伸使得第一转动杆17转动释放缠绕的电线1,在测量完成后将探测头放入探测头放置槽14中,启动微型电机27,微型电机27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7回转,第一转动杆17的回转将释放的电线1收卷。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导电测试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通过扳动绕线杆12使得第二转动杆23转动,第二转动杆23的转动使得两个卡紧块24卡入两个卡块22内部的卡槽中,之后取出探测头15带动电线 1拉伸,电线1的拉伸带动第一转动杆17转动,测量结束后通过微型电机27 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17回转将电线回卷,使得人员在进行测量时无需取出测试仪3,直接通过拉伸电线的方式就能够进行测量,极大方便了人员测试操作,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同时通过三个探测头放置槽14的设置使得便携放置箱13储存三个探测头15,使得人员测量时探测头15出现问题能够的到及时的更换,保
证测试的精准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