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5167发布日期:2021-07-23 14:2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及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发展,电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建筑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一些建筑由于其结构设计原因导致电梯安装井道的空间较小。这种情况会造成可供电梯的平层装置、限位装置、限速器装置、随行电缆等组件安装的空间较小,对上述组件的布置方式提出了挑战,如果布置方式不够合理,会造成某些部件无法安装在井道内,或者各部件之间的间距和部件与井道之间的间距过小,电梯运行时如果晃动各部件之间和部件与井道之间可能会有碰擦的情况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包括:轿厢、轿厢架、轿厢导轨和电梯控制组件,所述轿厢导轨设置在所述轿厢架的相对两侧,所述轿厢架能够沿所述轿厢导轨移动以使所述轿厢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相对设置的所述轿厢导轨之间的连线将所述井道内分为多个象限区域,所述电梯控制组件设置在同一所述象限区域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至少一个电梯门,所述电梯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上非电梯门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多个电梯门,所述轿厢架套装在所述轿厢的对角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控制组件包括限速装置、限位装置和平层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速装置包括限速器和限速钢丝绳,所述限速钢丝绳靠近所述轿厢架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开关和限位打棒,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轿厢导轨的相对两端部,所述限速钢丝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绳部和第二绳部,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绳部和第二绳部之间并与所述轿厢导轨连接,所述限位打棒安装于所述轿厢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开关通过第一连接支架与所述轿厢导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一端与轿厢导轨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绳部和第二绳部之间的区域与所述限位开关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层装置包括平层感应开关和平层插板,所述平层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限速钢丝绳远离所述轿厢架的一侧,并与所述轿厢架连接,所述平层插板安装在所述轿厢导轨上并与所述平层感应开关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层插板通过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轿厢导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绕过所述限速钢丝绳与所述轿厢导轨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的轿厢架用于固定支撑轿厢,轿厢架能够沿着轿厢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电梯中的控制组件集中设置在电梯内的一侧,具体的,处于轿厢导轨的连线的一侧,这样能够使电梯控制组件的布置紧凑合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电梯井道内的安装空间,使各组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轿厢具有两个电梯门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轿厢具有三个电梯门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轿厢,200-轿厢架,300-轿厢导轨,400-限速装置,410-限速钢丝绳,411-第一绳部,412-第二绳部,500-限位装置,510-限位开关,520-限位打棒,530-第一连接支架,600-平层装置,610-平层感应开关,620-平层插板,630-第二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如图1所示,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包括轿厢100、轿厢架200、轿厢导轨300和电梯控制组件,轿厢架200套装在轿厢100上,轿厢导轨300设置在轿厢架200的相对两侧,轿厢架200能够沿轿厢导轨300移动以使轿厢100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相对设置的轿厢导轨300之间的连线将井道内分为多个象限区域,电梯控制组件设置在同一象限区域内。

上述的轿厢导轨300安装在电梯井道内并且沿着井道的延伸方向设置,轿厢架200用于安装和支撑轿厢100,轿厢架200与轿厢导轨300配合,轿厢架200能够沿着轿厢导轨30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相对设置的轿厢导轨300的连线将井道分为多个区域后,上述的电梯控制组件分布到同一个象限区域后能够使其象限区域空出用于安装电梯的其他组件,这样能够使电梯控制组件的布置紧凑合理,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电梯井道内的安装空间,使各组件安全可靠。

电梯控制组件的大小在电梯的各类组件中大小适中,因此其能够集中安装在某一象限区域中,若将电梯控制组件分散安装在井道内的各个象限区域内,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它较大的电梯组件安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方式,轿厢100具有至少一个电梯门,电梯控制组件设置在轿厢100上非电梯门的一侧。

轿厢100的非电梯门侧与井道的间距较大,因此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电梯控制组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轿厢100具有多个电梯门,轿厢架200套装在所述轿厢100的对角上。

当轿厢100具有多个电梯门时,为了使轿厢架200不遮挡电梯门,同时为了保证轿厢架200平衡支撑轿厢100,将轿厢架200设置在轿厢100的对角线。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方式,电梯控制组件包括限速装置400、限位装置500和平层装置600。

具体的,限速装置400包括限速器和限速钢丝绳410,限速钢丝绳410与限速器连接,限速钢丝绳410靠近轿厢架200设置,限速钢丝绳410靠近轿厢架200时能够便于限速钢丝绳410与轿厢架200连接,同时能够使限速钢丝绳410远离轿厢架200的一侧具有较为宽裕的安装空间可供安装其他电梯控制组件。

上述的限位装置500包括限位开关510和限位打棒520,限位开关510设置在轿厢100导轨的相对两端部,限速钢丝绳4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限位开关510设置在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之间。

具体的,限位开关510是设置在轿厢导轨300的顶端和底端,限位打棒520安装于轿厢架200上,当电梯运行到底部时限位打棒520与底部的限位开关510接触以控制电梯不再继续下降,当电梯运行到顶部时限位打棒520与顶部的限位开关510接触以控制电梯不再继续上升。

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之间是具有间距的,因此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限位开关510位于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之间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空间,以使井道内可供其他组件安装的空间更大。

具体设置时,由于轿厢导轨300与限速钢丝绳410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间距,因此限位开关510通过第一连接支架530与轿厢导轨300连接,第一连接支架530引入至第一绳部411和第二绳部412之间的区域后与限位开关510连接。第一连接支架530可以是通过限速钢丝绳410与轿厢100之间的区域后与限位开关510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限速钢丝绳410与井道壁之间的区域后与限位开关510连接,具体可根据限速钢丝绳410与井道壁和轿厢100之间的实际间距来决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实施方式,平层装置600包括平层感应开关610和平层插板620,平层感应开关610设置在限速钢丝绳410远离轿厢架200的一侧,并与轿厢架200连接,平层插板620安装在轿厢导轨300上并与平层感应开关610对应设置。

由于限速钢丝绳410靠近轿厢架200设置,因此限速钢丝绳410远离轿厢架200的一侧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平层感应开关610设置在这一区域内能够便于其安装,同时这一较大的安装区域内还便于安装多个平层感应开关610,使感应效果更加精确。

具体设置时,由于平层插板620与轿厢导轨300之间有限速钢丝绳410分隔,因此平层插板620通过第二连接支架630与轿厢导轨300连接,第二连接支架630绕过限速钢丝绳410与轿厢导轨300连接。当然第二连接支架630也可选择通过限速钢丝绳410和轿厢100之间的区域或者通过限速钢丝绳410和井道壁之间的区域与轿厢导轨300连接,具体以实际的空间而决定。平层感应开关610可设置在轿厢100上,这样不必使平层感应开关610通过其他设备与轿厢架200连接,以简化平层感应开关610的安装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电梯井道内组件设置结构。

如图1所示,该电梯为单开门结构,轿厢架200布置于轿厢100两相对侧的中部。上述电梯控制组件与对重分别布置在轿厢100的两个相对的非开门侧,以充分利用轿厢100两侧的空间。

如图2所示,该电梯为双开门结构,轿厢架200布置于轿厢100的对角上,以让出开门空间。上述电梯控制组件与对重分别布置在轿厢100的两个非开门侧。

如图3所示,该电梯为三开门结构,轿厢架200布置于轿厢100的对角上。上述电梯控制组件与对重均布置于轿厢100的唯一非开门侧。为充分利用空间,将电梯控制组件布置于对重与轿厢100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