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6935发布日期:2021-10-09 17:1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袜子包装生产流水线作业中,袜子大多使用袋包装,还有一部分使用骑缝式包装,也有一部分使用腰包包装。但是现有的腰包包装大多都是人工完成,极少通过机器全自动包装,即使是通过机器进行包装,效率也非常低;在通过打包之前,需要先将纸卡输送到打包的位置。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输送效率高,输送稳定的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输送稳定的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包括总框架和设置在总框架上的卡纸供送组件,所述卡纸供送组件包括卡纸升降组件、卡纸仓组件、送纸组件。
5.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卡纸可以快速稳定的输送至打包的工位。
6.所述卡纸供送组件包括座板和与座板连接的座板箱,所述座板箱包括前座板箱壁和后座板箱壁;
7.所述卡纸仓组件,包括承载卡纸板的卡纸托板,所述卡纸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挡纸杆和前挡纸杆,所述卡纸托板的出料侧还设置有出料挡纸板,所述卡纸托板、后挡纸杆、前挡纸杆和出料挡纸板构成容纳卡纸的卡纸仓结构;
8.所述后挡纸杆通过后挡纸杆连接块与前座板箱壁连接,所述卡纸托板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的上挡纸杆,所述上挡纸杆与后挡纸杆上部、前挡纸杆上部、前座板箱壁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者三个连接;
9.所述后挡纸杆下部设置有前挡纸杆连接框架,所述前挡纸杆连接框架包括与后挡纸杆底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上挡纸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后端穿过后挡纸杆与前延连接块左端连接,所述前延连接块右端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前挡纸杆底部与第一连接杆和/或第二连接杆连接。
10.所述卡纸托板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挡纸板连接块,所述出料挡纸板下部与出料挡纸板连接块固定,所述出料挡纸板连接块的侧壁上连接有l型连接臂,所述l型连接臂上端部固定有卡纸块,所述卡纸块设置在卡纸托板靠近出料端的前侧,所述卡纸块上滑动连接有卡纸片,所述卡纸片与卡纸块通过卡纸滑槽滑动连连接,所述卡纸滑槽内开设有锁紧孔,所述卡纸片上开设有与锁紧孔配合的锁紧条孔;所述卡纸片在卡纸滑槽的导向下靠近或者远离卡纸托板。
11.所述l型连接臂通过卡纸调节连接块与出料挡纸板连接块连接,所述出料挡纸板连接块上开设有卡纸调节滑孔,所述卡纸调节连接块上连接有卡纸调节滑杆,所述卡纸调
节滑杆与卡纸调节滑孔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卡纸调节滑杆与卡纸滑槽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12.所述l型连接臂包括横臂和竖臂,所述横臂与卡纸调节连接块连接,所述竖臂与卡纸块连接,所述竖臂底部与横臂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横臂上设有螺孔,所述竖臂上设有与螺孔位置配合的调节条孔。
13.在卡纸托板靠近前座板箱壁的一侧设置有内卡纸片,内卡纸片和和卡纸片分列于卡纸叠的两侧,对卡纸的两侧边起到限位作用。
14.所述前座板箱壁上设置有内卡纸片固定块,所述内卡纸片固定块与内卡纸片滑动柱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上设置有与内卡纸片滑动柱配合滑动的滑孔;所述内卡纸片滑动柱后端穿过前座板箱壁与前后调节杆后端通过同步连接块连接,在前后调节杆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内卡纸片同步移动,保证限位作用。
15.这样的设计,卡纸可以放置在卡纸仓组件内,与其他部件配合将卡纸输出。
16.作为优选的,所述送纸组件组件包括卡纸滚动辊和与卡纸滚动辊配合的卡纸压辊,所述卡纸滚动辊与卡纸输送伺服电机驱动连接;
17.所述前座板箱壁上转动连接有卡纸摆臂,所述卡纸摆臂一端与卡纸压辊连接,另一端与卡纸摆臂气缸驱动端配合驱动;所述卡纸摆臂气缸固定在前座板箱壁上;所述卡纸压辊下部设置有卡纸压辊回拉杆,所述卡纸压辊回拉杆与卡纸压辊端部之间连接有恢复弹簧。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卡纸输送至预成型组件。
18.作为优选的,所述前座板箱壁前侧设置有送卡吸嘴;所述前座板箱壁上固定有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和与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配合连接的送卡吸嘴左右滑块,所述前座板箱壁上固定有与送卡吸嘴左右滑块配合滑动的送卡吸嘴左右滑轨,所述送卡吸嘴左右滑轨与卡纸托板平行设置;
19.所述送卡吸嘴左右滑块前侧连接有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所述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的驱动杆底部与送卡吸嘴连接。
20.这样的设计,可以送卡吸嘴将卡纸从纸仓组件吸附并供送至卡纸滚动辊继续输送。
21.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料挡纸板上固定有卡纸气嘴固定块,所述卡纸气嘴固定块上连接有卡纸气嘴,所述卡纸气嘴的吹气方向斜向上,且与卡纸滚动辊与卡纸压辊配合滚动的出料侧位置适配。
22.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输出的纸卡被吹起与预成型组件配合衔接。
23.作为优选的,所述卡纸升降组件包括所述卡纸托板,所述前座板箱壁前侧设置有承载卡纸板的所述卡纸托板,所述卡纸托板与升降杆底部固定,所述升降杆上连接有升降调节块;所述座板箱内设置有与升降杆平行的升降调节丝杆,所述升降调节丝杆底部与升降调节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调节丝杆上端部与升降调节块螺纹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前侧连接有升降杆限位滑块,所述升降杆限位滑块中部开设有升降杆滑孔,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杆滑孔配合上下滑动连接;
24.所述升降杆限位滑块与前座板箱壁通过前后调节杆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上开设有与前后调节杆配合的前后调节杆滑孔;所述前后调节杆后端与前后调节板固定;所述前座板箱壁和后座板箱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调节丝杠,所述前后调节丝杠与前后调节板螺纹连接;所述前后调节丝杠前端穿过前座板箱壁设置有前后调节旋钮;
25.所述升降杆平行设置有两根,所述每根升降杆上配合连接有两个升降杆限位滑块。
26.这样的设计,卡纸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卡纸托板调整。更好的与送卡吸嘴配合。
27.所述前后调节杆滑孔内安装与与前后调节杆配合滑动的直线轴承;升降杆滑孔内设置有与升降杆配合的直线轴承;所述前座板箱壁上开设有容纳升降调节块通过的升降调节块通孔;所述座板箱内固定有与升降调节丝杆配合的升降调节丝杆限位块。
28.作为优选的,所述座板上设置有座板箱滑轨,所述座板箱后座板箱壁上开设有与座板箱滑轨配合滑动的座板箱滑槽,所述座板箱滑轨设置方向与卡纸输送方向适配;所述座板箱滑槽与座板箱滑轨配合滑动;
29.所述座板箱后座板箱壁上开设有与座板固定的箱壁螺孔,所述座板上开设有与箱壁螺孔配合的座板滑孔。
30.这样的设计,座板箱位置可以通过座板箱滑轨和座板箱滑槽配合滑动调整,卡纸供送组件与预成型组件相对位置可以调整。
3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卡纸可以快速稳定的输送至打包的工位。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卡纸加贴标的腰包包装过程简图;
33.图2为座板与后座板箱壁配合滑动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视视角);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视视角,不同视角);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视视角,不同视角);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主视视角,省略卡纸);
38.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省略卡纸仓组件);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卡纸供送组件结构示意图(省略卡纸仓组件,不同视角);
40.图9为图8中b处结构示意图;
4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座板箱内结构示意图;
4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前后调节杆747的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43.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卡纸升降组件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44.图13为本实用新型卡纸片和内卡纸片与卡纸配合结构示意图。
45.图中:102、卡纸;103、第一弯折段;104、折线;105、左侧壁;106、上壁;107、右侧壁;108、第二弯折段;109、贴标;110、贴标的左端部分;112、贴标的右端部分;
46.701、座板;702、座板箱;703、前座板箱壁;704、后座板箱壁;705、卡纸托板;706、后挡纸杆;707、前挡纸杆;708、出料挡纸板;709、后挡纸杆连接块;710、上挡纸杆;711、前挡纸杆连接框架;712、第一连接杆;713、前延连接块;714、第二连接杆;715、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6、l型连接臂;717、卡纸块;718、卡纸片;719、卡纸滑槽;720、锁紧孔;721、锁紧条孔;722、卡纸调节连接块;723、卡纸调节滑孔;724、卡纸调节滑杆;725、横臂;726、竖臂;727、调节条孔;728、卡纸滚动辊;729、卡纸压辊;730、卡纸输送伺服电机;731、卡纸摆臂;732、卡纸摆臂
气缸;733、卡纸压辊回拉杆;734、恢复弹簧;735、送卡吸嘴;736、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7、送卡吸嘴左右滑块;738、送卡吸嘴左右滑轨;739、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40、卡纸气嘴固定块;741、卡纸气嘴;742、升降杆;743、升降调节块;744、升降调节丝杆;745、升降调节伺服电机;746、升降杆限位滑块;747、前后调节杆;748、前后调节板;749、前后调节丝杠;750、前后调节旋钮;751、升降调节丝杆限位块;752、测高杆;753、卡纸限位杆;754、内转动块;755、测高位置传感器;756、测高位置传感器连接架;757、座板箱滑轨;758、座板箱滑槽;759、箱壁螺孔;760、座板滑孔;761、座板箱壁滑动导向杆;762、配合的后导向滑块;788、内卡纸片;789、内卡纸片固定块;790、内卡纸片滑动柱;791、同步连接块;796、测高摆臂;799、升降调节块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8.如图1至图13所示:
49.首先需要介绍袜子腰包包装的原理:
50.卡纸102加贴标109的方式;卡纸102供送组件负责输送卡纸102,供标组件负责输送贴标109,标贴贴于卡纸102端部,再由预成型组件与预成型组件配合包覆于袜体101中部。
51.其中纸卡在从卡纸102仓组件输出之后,被预成型组件吸附;在此状态下,包括靠近卡纸102仓组件的第一弯折段103,靠近供标组件的第二弯折段108,在卡纸102上设置有四个折线104,卡纸102在预成型组件与预成型组件配合下,按照四个这些折叠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筒状,将袜体101包裹其中;矩形的筒状由左侧壁105、上壁106、右侧壁107、下壁(第一弯折段103和第二弯折段108折叠组成)组成,在卡纸102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一弯折段103至第二弯折段108依次为:第一弯折段103、折线104、左侧壁105、折线104、上壁106、折线104、右侧壁107、折线104、第二弯折段108。
52.在供标组件的作业下,第二弯折段108与贴标109的一部分粘接,在包裹过程中,贴标109的剩余部分与左侧壁105贴合完成包装。
53.本技术中涉及的一种袜子腰包机卡纸供送组件,所述卡纸102供送组件包括卡纸102升降组件、卡纸102仓组件、送纸组件;
54.所述卡纸102供送组件包括座板701和与座板701连接的座板箱702,所述座板箱702包括前座板箱壁703和后座板箱壁704;
55.所述卡纸102仓组件,包括承载卡纸102板的卡纸托板705,所述卡纸托板7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挡纸杆706和前挡纸杆707,所述卡纸托板705的出料侧还设置有出料挡纸板708,所述卡纸托板705、后挡纸杆706、前挡纸杆707和出料挡纸板708构成容纳卡纸102的卡纸102仓结构;
56.所述后挡纸杆706通过后挡纸杆连接块709与前座板箱壁703连接,所述卡纸托板705上方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的上挡纸杆710,所述上挡纸杆710与后挡纸杆706上部、前挡纸杆707上部、前座板箱壁703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任意两个或者三个连接;
57.所述后挡纸杆706下部设置有前挡纸杆连接框架711,所述前挡纸杆连接框架711包括与后挡纸杆706底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712,所述第一连接杆712与上挡纸杆71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712后端穿过后挡纸杆706与前延连接块713左端连接,所述前延连接块713右端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14,所述第二连接杆714与第一连接杆712平行设置;所述前挡纸杆707底部与第一连接杆712和/或第二连接杆714连接。
58.所述卡纸托板705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5,所述出料挡纸板708下部与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5固定,所述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5的侧壁上连接有l型连接臂716,所述l型连接臂716上端部固定有卡纸块717,所述卡纸块717设置在卡纸托板705靠近出料端的前侧,所述卡纸块717上滑动连接有卡纸片718,所述卡纸片718与卡纸块717通过卡纸滑槽719滑动连连接,所述卡纸滑槽719内开设有锁紧孔720,所述卡纸片718上开设有与锁紧孔720配合的锁紧条孔721;所述卡纸片718在卡纸滑槽719的导向下靠近或者远离卡纸托板705。
59.所述l型连接臂716通过卡纸调节连接块722与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5连接,所述出料挡纸板连接块715上开设有卡纸调节滑孔723,所述卡纸调节连接块722上连接有卡纸调节滑杆724,所述卡纸调节滑杆724与卡纸调节滑孔723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卡纸调节滑杆724与卡纸滑槽719滑动方向平行设置。
60.所述l型连接臂716包括横臂725和竖臂726,所述横臂725与卡纸调节连接块722连接,所述竖臂726与卡纸块717连接,所述竖臂726底部与横臂725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横臂725上设有螺孔,所述竖臂726上设有与螺孔位置配合的调节条孔727。
61.卡纸102仓结构可以对卡纸102的位置进行限制,卡纸片718可以对卡纸102叠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最上层的卡纸102被吸附时,带动临近的卡纸102被带动,起到稳定传输的作用。卡纸片718对卡纸102的限制位置可以通过卡纸片718在卡纸滑槽719位置调节;卡纸片718高度可以通过横臂725和竖臂726位置调节。
62.在卡纸托板705靠近前座板箱壁703的一侧设置有内卡纸片788,内卡纸片788和和卡纸片718分列于卡纸102叠的两侧,对卡纸102的两侧边起到限位作用。
63.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设置有内卡纸片固定块789,所述内卡纸片固定块789与内卡纸片滑动柱790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设置有与内卡纸片滑动柱790配合滑动的滑孔;所述内卡纸片滑动柱790后端穿过前座板箱壁703与前后调节杆747后端通过同步连接块791连接,在前后调节杆747前后移动时,会带动内卡纸片788同步移动,保证限位作用。
64.所述送纸组件组件包括卡纸滚动辊728和与卡纸滚动辊728配合的卡纸压辊729,所述卡纸滚动辊728与卡纸输送伺服电机730驱动连接;
65.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转动连接有卡纸摆臂731,所述卡纸摆臂731一端与卡纸压辊729连接,另一端与卡纸摆臂气缸732驱动端配合驱动;所述卡纸摆臂气缸732固定在前座板箱壁703上;所述卡纸压辊729下部设置有卡纸压辊回拉杆733,所述卡纸压辊回拉杆733与卡纸压辊729端部之间连接有恢复弹簧734。
66.所述前座板箱壁703前侧设置有送卡吸嘴735;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固定有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6和与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6配合连接的送卡吸嘴左右滑块737,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固定有与送卡吸嘴左右滑块737配合滑动的送卡吸嘴左右滑轨738,所述送卡吸嘴左右滑轨738与卡纸托板705平行设置;
67.所述送卡吸嘴左右滑块737前侧连接有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39,所述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39的驱动杆底部与送卡吸嘴735连接。
68.所述出料挡纸板708上固定有卡纸气嘴固定块740,所述卡纸气嘴固定块740上连接有卡纸气嘴741,所述卡纸气嘴741的吹气方向斜向上,且与卡纸滚动辊728与卡纸压辊729配合滚动的出料侧位置适配。
69.所述卡纸102升降组件包括所述卡纸托板705,所述前座板箱壁703前侧设置有承载卡纸102板的所述卡纸托板705,所述卡纸托板705与升降杆742底部固定,所述升降杆742上连接有升降调节块743;所述座板箱702内设置有与升降杆742平行的升降调节丝杆744,所述升降调节丝杆744底部与升降调节伺服电机745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调节丝杆744上端部与升降调节块743螺纹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703前侧连接有升降杆限位滑块746,所述升降杆限位滑块746中部开设有升降杆742滑孔,所述升降杆742与升降杆742滑孔配合上下滑动连接;
70.所述升降杆限位滑块746与前座板箱壁703通过前后调节杆747连接,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开设有与前后调节杆747配合的前后调节杆747滑孔;所述前后调节杆747后端与前后调节板748固定;所述前座板箱壁703和后座板箱壁704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调节丝杠749,所述前后调节丝杠749与前后调节板748螺纹连接;所述前后调节丝杠749前端穿过前座板箱壁703设置有前后调节旋钮750;
71.所述升降杆742平行设置有两根,所述每根升降杆742上配合连接有两个升降杆限位滑块746。
72.所述前后调节杆747滑孔内安装与与前后调节杆747配合滑动的直线轴承;升降杆742滑孔内设置有与升降杆742配合的直线轴承;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开设有容纳升降调节块743通过的升降调节块通孔799;所述座板箱702内固定有与升降调节丝杆744配合的升降调节丝杆限位块751。
73.所述前座板箱壁703上转动连接有测高杆752,所述测高杆752的前端连接有卡纸限位杆753,所述卡纸限位杆753与卡纸102接触,所述卡纸限位杆753与测高杆752通过测高摆臂796连接;卡纸限位杆753与测高杆752平行设置,且均与测高摆臂796垂直设置;所述测高杆752的后端位于前座板箱壁703内侧,且连接有内转动块754,所述内转动块754下方固定有测高位置传感器755,所述测高位置传感器755与内转动块754外端部配合检测;所述测高位置传感器755通过测高位置传感器连接架756与前座板箱壁703固定。
74.为了保证每次送卡吸嘴735的吸附稳定,在吸附一张卡纸102后,卡纸托板705的位置都会上移,以便保证下次卡吸嘴的吸附还在预定的高度可以稳定吸附下一张卡纸102,所以优选设置有卡纸102升降组件;
75.当一张卡纸102被吸附之后,卡纸限位杆753高度会下降,卡纸限位杆753与内转动块754均与测高杆752固定连接,卡纸限位杆753高度下降会带动测高杆752转动,内转动块754同步转动,内转动块754端部与测高位置传感器755感应端部位置靠近,测高位置传感器755检测到位置变化后,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升降调节伺服电机745运行,升降调节丝杆744转动,升降调节块743被抬高,升降杆742、卡纸托板705、卡纸102同步提升,提升至预定高度之后,测高位置传感器755检测到位置变化后,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控制升降调节伺服电机745停机,等待下一次卡纸102吸附。
76.为了实现卡纸102前后位置可调,旋转前后调节旋钮750,前后调节丝杠749旋转,带动前后调节板748前后移动,同时带动前后调节杆747、升降杆限位滑块746、升降杆742、卡纸托板705、卡纸102前后移动。
77.所述座板701上设置有座板箱滑轨757,所述座板箱702后座板箱壁704上开设有与座板箱滑轨757配合滑动的座板箱滑槽758,所述座板箱滑轨757设置方向与卡纸102输送方向适配;所述座板箱滑槽758与座板箱滑轨757配合滑动;
78.所述座板箱702后座板箱壁704上开设有与座板701固定的箱壁螺孔759,所述座板701上开设有与箱壁螺孔759配合的座板滑孔760。
79.整个卡纸102供送组件与预成型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座板箱滑槽758和座板箱滑轨757调节。调节后,通过锁紧件将箱壁螺孔759与座板滑孔760锁紧固定。
80.在后座板箱壁704上固定有后座板箱壁滑动导向杆761,所述座板701上固定有与后座板箱壁滑动导向杆761配合的后导向滑块762,所述后座板箱壁滑动导向杆761与后导向滑块762配合滑动导向,所述后座板箱壁滑动导向杆761与座板箱滑轨757平行设置,起到辅助导向作用。
81.实施例的组件在使用时,卡纸102供送组件负责输送卡纸102,供标组件负责输送贴标109,标贴贴于卡纸102端部,再由预成型组件与预成型组件配合包覆于袜体101中部。
82.卡纸102出料步骤:卡纸102成叠放在在卡纸102仓结构内,卡纸滚动辊728与卡纸压辊729为分离状态;
83.送卡吸嘴左右滑块737靠近左侧位置(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6收缩状态),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39驱动杆下行,送卡吸嘴735(负压开启)吸附一张卡纸102,吸附后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39驱动杆上行,带动送卡吸嘴735上行,将卡纸102吸附的第二弯折段108带起;
84.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6驱动送卡吸嘴735向右滑块向右滑行,带动卡纸102右行,并将第二弯折段108送入卡纸滚动辊728与卡纸压辊729之间;
85.卡纸摆臂气缸732驱动端缩回,通过恢复弹簧734的拉力卡纸压辊729与卡纸滚动辊728配合将卡纸102夹紧;
86.送卡吸嘴735(负压关闭),送卡吸嘴左右驱动气缸736,送卡吸嘴上下驱动气缸739均回缩,恢复原位;
87.卡纸输送伺服电机730驱动卡纸滚动辊728转动,卡纸滚动辊728与卡纸压辊729配合将卡纸102输送至预成型组件;在输送过程中,卡纸气嘴741向斜向上吹气,气流支撑卡纸102,防止下落。
8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