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可降解单层真空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0900发布日期:2021-09-08 01: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可降解单层真空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瓶,是一种轻量化可降解单层真空瓶。


背景技术:

2.真空瓶,或称为乳液瓶,是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容器或隔绝外部细菌的容器。其工作原理是用弹簧的收缩力,且不让空气进入瓶中,造成真空状态,而利用大气压力来推动瓶底的活塞前进。现有真空瓶主要应用于日化包装护肤品中,现市场上的真空瓶基本都是泵结构出液。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21300979.9,授权公告日2020.06.16,实用新型名称“防紫外线高刚性真空瓶”;但上述真空瓶内的大圈外径缺少塑料中圈结构设计,大活塞结构设计欠佳,泵芯组立外置的弹簧防侵蚀效果设计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轻量化可降解单层真空瓶,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大圈外径缺少塑料中圈结构设计,大活塞结构设计欠佳,泵芯组立外置的弹簧防侵蚀效果设计较差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轻量化可降解单层真空瓶,该真空瓶的瓶体呈圆柱形,瓶体内设有大活塞,瓶体内的底部瓶口设有扣合固定的底盖,底盖位于瓶体底部的瓶口内,底盖设有通孔,瓶体的顶部瓶口设有泵芯组立和大圈,大圈的下腔处内螺纹与瓶体的瓶口处外螺纹连接,内螺纹泵芯组立的泵体内阀针和小活塞通过泵体中泵口处的内塞固定于泵体内,内塞与泵体的顶部泵口扣合,伸出内塞的阀针与阀杆连接,同时阀杆与头帽套合,泵体内的进液孔设有弹套,内塞外径的弹簧两端分别与内塞的弹簧筋和阀杆的外翻边相抵,泵芯组立通过内塞的外径圈夹持固定于瓶体的顶部瓶口与大圈之间,同时瓶体的顶部瓶口处设有垫片,大圈下方的瓶体外径台阶圈处设有外罩。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大圈的外径设有来丝齿圈,所述来丝齿圈的上方大圈外径设有贮胶槽,大圈的贮胶槽直径小于来丝齿圈的直径,中圈内径的定位筋上方设有点胶槽,大圈的顶部孔口设有内翻边,中圈的定位筋插入大圈的来丝齿圈,同时中圈的点胶槽内设有点胶,大圈的顶部孔口限位于中圈的内翻边,大圈与中圈连为一体,所述中圈为塑料中圈。从而中圈与大圈之间通过定位筋和来丝齿圈固定的同时,中圈与大圈之间通过点胶进一步得到固定。
5.所述大活塞的顶部设有略微凸起的凸台,大活塞的凸台中心设有凹槽,大活塞外径的活塞圈顶部高度低于设置所述凹槽的顶部凸台高度,大活塞的底部设有高出活塞圈底部的内套柱,瓶体内泵芯组立的泵体底部进液孔高出瓶体内的顶部内壁;瓶体内的大活塞移动至瓶体内的顶部时,泵体的进液孔套入大活塞的凹槽,大活塞的凸台限位于瓶体内的顶部内壁;瓶体内的大活塞移动至瓶体内的底部时,大活塞的内套柱与瓶体内底盖相抵,大活塞的活塞圈底部位于底盖的盖口上方,所述瓶体为轻量可降解瓶体。从而大活塞提升至瓶体内的瓶口下方时,大活塞与瓶体的顶部内壁相抵,大活塞的凹槽与瓶体内泵芯组立的进液孔套合,底盖隐藏于瓶体的底部瓶口内。
6.所述大圈顶部凸起的上腔内设有内锥套,内锥套的一端套合固定于头帽的底部帽口内,头帽的底部帽口下方内锥套一侧设有气孔,内锥套的另一端套合固定于泵芯组立固定处的大圈凸起处圈槽,泵芯组立的泵体顶部泵口扣合固定于内塞的凸起处内,内塞的外径扣合固定于大圈中心的扣合孔。上述结构使泵芯组立的弹簧得到了内锥套的密封,以及内锥套具有弹性作用,提高了该真空瓶的使用寿命。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备方便,密封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瓶体内液体残留少,整体的强度大;其适合作为真空瓶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图1的外罩打开状态外形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图1的爆炸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内锥套。
11.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罩,2、头帽,3、喷嘴,4、泵芯组立,5、中圈,501、定位筋,6、大圈,601、来丝齿圈,602、贮胶槽,7、垫片,8、瓶体,9、大活塞,10、底盖,11、内锥套。
具体实施方式
12.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3所示,该真空瓶的瓶体8呈圆柱形,瓶体内设有大活塞9,瓶体内的底部瓶口设有扣合固定的底盖10,底盖位于瓶体底部的瓶口内,底盖设有通孔,瓶体的顶部瓶口设有泵芯组立4和大圈6,大圈的下腔处内螺纹与瓶体的瓶口处外螺纹连接,内螺纹泵芯组立的泵体内阀针和小活塞通过泵体中泵口处的内塞固定于泵体内,内塞与泵体的顶部泵口扣合。伸出内塞的阀针与阀杆连接,同时阀杆与头帽2套合,泵体内的进液孔设有弹套,内塞外径的弹簧两端分别与内塞的弹簧筋和阀杆的外翻边相抵,泵芯组立通过内塞的外径圈夹持固定于瓶体的顶部瓶口与大圈之间,同时瓶体的顶部瓶口处设有垫片7,大圈下方的瓶体外径台阶圈处设有外罩1。大活塞的顶部设有略微凸起的凸台,大活塞的凸台中心设有凹槽,大活塞外径的活塞圈顶部高度低于设置所述凹槽的顶部凸台高度,大活塞的底部设有高出活塞圈底部的内套柱,瓶体内泵芯组立的泵体底部进液孔高出瓶体内的顶部内壁;瓶体内的大活塞移动至瓶体内的顶部时,泵体的进液孔套入大活塞的凹槽,大活塞的凸台限位于瓶体内的顶部内壁;瓶体内的大活塞移动至瓶体内的底部时,大活塞的内套柱与瓶体内底盖相抵,大活塞的活塞圈底部位于底盖的盖口上方。
13.上述大圈的外径设有来丝齿圈601,所述来丝齿圈的上方大圈外径设有贮胶槽602,大圈的贮胶槽直径小于来丝齿圈的直径,中圈内径的定位筋501上方设有点胶槽,大圈的顶部孔口设有内翻边,中圈的定位筋插入大圈的来丝齿圈,同时中圈的点胶槽内设有点胶,大圈的顶部孔口限位于中圈的内翻边,大圈与中圈连为一体,所述中圈为塑料中圈。大圈顶部凸起的上腔内设有内锥套11,内锥套的一端套合固定于头帽的底部帽口内,头帽的底部帽口下方内锥套一侧设有气孔,内锥套的另一端套合固定于泵芯组立固定处的大圈凸起处圈槽,泵芯组立的泵体顶部泵口扣合固定于内塞的凸起处内,内塞的外径扣合固定于大圈中心的扣合孔。
14.使用时,打开外罩,按压头帽,瓶体内的液体即可流出。
15.上述瓶体为轻量可降解瓶体,轻量化可降解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80

200份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60

80份木薯粉、20

3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胶体、8

10份二氧化钛、5

20份增塑剂、4

10份纳米石墨烯、5

8份偶联剂、3

10份耐磨剂、2

6份降解剂、1

份5抗氧化剂、1

5份润滑剂和1

5份填充剂;所述重量份的原料,先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料聚乳酸、木薯粉、改性氧化石墨烯胶体、二氧化钛混合后放入到干燥烘箱中进行烘干,得到烘干料;烘干温度为40

60℃,干燥时间为2

4h;接着将烘干料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并依次投入增塑剂、纳米石墨烯、偶联剂、耐磨剂、降解剂、氧化剂、润滑剂和填充剂,在高速混合机中对原料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20

30min;最后将高速混合机中的混合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挤出温度为90

100℃,二区挤出温度为110

120℃,三区挤出温度为120

130℃;所述增塑剂为丙二醇,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60,所述耐磨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超高分子聚乙烯和/或高分子聚硅氧烷,所述降解剂为聚羟基脂肪酸酯、改性环糊精,按照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化剂为bha和pg以任意比混合而成,所述润滑剂为甘油三硬脂酸酯和大豆油以任意比混合而成,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母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