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提手精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3810发布日期:2021-08-20 16:4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提手精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提手精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能够为物品提供防护,不仅能够为盒内物品提供一定的缓冲,还具有隐私保护的作用,因此包装盒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中。目前,礼品、茶叶、香烟、电子产品、化妆品以及香水等都需要使用包装盒进行保护。

然而,市面上的包装盒的形状都是固定的,灵活性比较低,且功能也单一,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提手精装盒,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包装盒的形状,方便运输,灵活性高,且该自带提手精装盒具有提手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提手结构隐藏,功能多,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带提手精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设有第一收容腔体;第二盒体,设有第二收容腔体,其中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转动连接;第一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二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一提手体,其底边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且所述第一提手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二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手体中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连接的第三磁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提手体,其底边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且所述第二提手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手体中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体或所述第二磁体连接的第四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手体中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提手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体的另一侧边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五磁体,所述第二盖体的另一侧边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磁体连接的第五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呈矩形体状,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和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呈矩形体状,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呈矩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的长度、宽度及高度与所述第二盒体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相等,所述第一盖体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长度及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手体和所述第二提手体呈矩形状,其中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长度及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提手体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第二提手体的长度及宽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提手体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第一盒体的长度及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面远离所述第二盒体的一侧边设有第六磁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底面远离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边设有用于与所述第六磁体连接的第七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带提手精装盒包括:第一盒体,设有第一收容腔体;第二盒体,设有第二收容腔体,其中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转动连接;第一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一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二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一提手体,其底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且第一提手体设置在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之间;其中,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第一磁体,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二磁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带提手精装盒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包装盒的形状,方便运输,灵活性高,且该自带提手精装盒具有提升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提升结构隐藏,功能多,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带提手精装盒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带提手精装盒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带提手精装盒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带提手精装盒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该自带提手精装盒包括第一盒体11、第二盒体12、第一盖体13、第二盖体14、第一提手体15和第二提手体16。

第一盒体11设有第一收容腔体110。

第二盒体12设有第二收容腔体120,其中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的底边转动连接。应理解,由于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的底边转动连接,因此可以将第二盒体12转动设置在第一盒体11的上方(即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呈叠状设置),也可以第二盒体12与第一盒体11转动设置处于同一水平面,方便运输,灵活性高。

优选地,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呈矩形体状,进一步的,第一收容腔体110和第二收容腔体120呈矩形体状。

优选地,第一盒体11的长度、宽度及高度与第二盒体12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中设有第一磁体,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二磁体。应理解,由于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二磁体,因此需要将第二盒体12和第一盒体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时,可以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吸住。

优选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呈偏平状,其中第一磁体是设置在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内的,第二磁体是设置在第二盒体12内的。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1的底面远离第二盒体12的一侧边设有第六磁体,第二盒体12的底面远离第一盒体11的一侧边设有用于与第六磁体连接的第七磁体,在需要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呈叠状设置时,可以通过第六磁体和第七磁体互相吸住,使得第一盒体11和第二盒体12连接更加稳定。

第一盖体13的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一盒体11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以通过第一盖体13盖住第一收容腔体110。优选地,第一盖体13的另一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五磁体,使得第一盖体13能够稳定盖住第一盖体13。

第二盖体14的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12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以通过第二盖体14盖住第二收容腔体120。优选地,第二盖体14的另一侧边设有用于与第二磁体连接的第五磁体,使得第二盖体14能够稳定盖住第二盖体14。

优选地,第一盖体13和第二盖体14呈矩形状。进一步的,第一盖体13的长度及宽度与第二盖体14的长度及宽度相等。

第一提手体15的底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

优选地,第一提手体15设置在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之间。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提手体15,可以在需要提该精装盒时,可以通过第一提手体15提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手体15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连接的第三磁体,使得不需要提手结构时,可以将第一提手体15转动至与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或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紧密接触,且通过第三磁体与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互相吸住,连接更加稳定。

优选地,第三磁体呈偏平状,其中第三磁体是设置在第一提手体15内的。

第二提手体16的底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

优选地,第二提手体16设置在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之间。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二提手体16,可以在需要提该精装盒时,可以通过第一提手体15和第二提手体16提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提手体16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或第二磁体连接的第四磁体,使得不需要提手结构时,可以将第一提手体15转动至与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紧密接触,通过第三磁体与第一磁体互相吸住,将第二提手体16转动至与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紧密接触,通过第四磁体与第二磁体互相吸住,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也能够将第一提手体15隐藏在第一盒体11中,能够将第二提手体16隐藏在第二盒体12中。

优选地,第四磁体呈偏平状,其中第四磁体是设置在第二提手体16内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手体15中设有第一开孔151,第二提手体16设有与第一开孔151对应的第二开孔161,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将手穿过第一开孔151和第二开孔161,以握住第一提手体15和第二提手体16。

优选地,第一提手体15和第二提手体16呈矩形状,其中第一盒体11的一侧面的长度及宽度与第二盒体12的一侧面的长度及宽度相等。进一步的,第一提手体15的长度及宽度与第二提手体16的长度及宽度相等,且第一提手体15的长度及宽度与第一盒体11的长度及宽度相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带提手精装盒包括:第一盒体,设有第一收容腔体;第二盒体,设有第二收容腔体,其中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转动连接;第一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一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二盖体,其一侧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的另一侧面的底边中;第一提手体,其底边转动连接在第二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的底边的连接处中,且第一提手体设置在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与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之间;其中,第一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第一磁体,第二盒体的一侧面中设有用于与第一磁体连接的第二磁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自带提手精装盒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包装盒的形状,方便运输,灵活性高,且该自带提手精装盒具有提升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提升结构隐藏,功能多,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