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1824发布日期:2021-10-09 17:4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物流输送设备也运用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其中顶升移载机一般是用于改变物品的输送方向,将物品从叉道送入或者移出主输送线,常用的顶升移载机采用电机偏心轮,导轨,气动连杆等形式来实现顶升输出,这种形式结构复杂、空间占用大,适应性不高,并且顶升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晃动,噪音较大,顶升速度慢,在输送过程中也不够稳定而且相对成本较高。
3.现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056327.4公开了一种链式顶升移载机,包括机架、顶升装置、移载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机架为框架式结构,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机架下方,所述移载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机架设置有四根支撑腿,每根支撑腿上设置有一个液压缸,所述移载装置设置有驱动轮、从动轮和张紧轮,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机架中间部位,设置在机架的内侧,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机架上方两端,通过液压顶升的方式代替凸轮、气动连杆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载机运行的稳定性,使得顶升装置定位更加准确,噪音小,但是采用液压顶升的移载机顶升装置结构仍然较为复杂,移载机空间占用较大,难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解决了顶升装置结构复杂,移载机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包括机架、 固定在机架上左右对称并且前后向输送的链式移载机构、固定在机架上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移栽机构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移载机构的升降。
7.现有技术中顶升移载机大多通过凸轮、偏心轮等结构来实现移载机构的升降功能,采用这种方案的顶升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还容易在顶升过程中造成移载机构升降不稳定,顶升速度慢,噪声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气缸的输出端直接与移载机构固定连接,使得气缸直接作为顶升装置实现移载机构的升降功能,大大简化了顶升装置的结构,使得其占用空间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从而缩小整个链式顶升移载机的体积,并且直接采用气缸升降,输出动力大,顶升也相对于凸轮、偏心轮装置更稳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架体、安装于所述架体上的驱动机构、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架体并且前后向输送的闭合的两条输送链,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两条输送链并且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架体上分别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延伸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具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输送链滑动配合。
9.为了进一步简化顶升移载机的结构,优选地移载机构设置导向机构用于支撑输送链的同时给输送链起到导向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链轮链条啮合的传送方式结构更为简单,使得移载机构的占用空间更小,从而使得整个链式顶升移载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减小,并且输送过程中链条能够与导向机构持续接触,解决了链轮链条传动容易造成输送链跑偏的缺陷,同时也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链轮对链条的磨损,使得输送链的使用寿命更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包括呈水平直线延伸的第一导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两端并且垂直其向下延伸的第二导轨、第三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面与所述输送链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段呈圆弧状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导轨设置呈水平直线延伸的第一导轨,使得输送链具有水平的输送段用于输送货物,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垂直第一导轨向下延伸,用于改变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使得输送链能够实现闭环运行,实现货物运输的功能,而将第二导轨、第三导轨与第一导轨的连接段设置为弧状使得输送链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始终与输送面接触,并且弧形面相较于垂直面,能够有效的减少导向机构与输送链之间的摩擦,同时延长导向机构和输送链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输送机的维修频率。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呈立状设置的板状结构并且沿输送方向延伸,所述导轨为所述导向机构的边缘。
13.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板状结构,输送链铺设在导向机构上,当输送的货物较重时导向机构承载较大的压力,将导向机构设置成板状结构一方面使得导向机构本身结构相对较为牢固,使得其输送过程中不会因为长期的压力而变形,另一方面也能使得输送链在输送过程中更加稳定,不会因为导向结构的文稳定导致整个输送过程不稳定,同时也能使得导向机构能够更容易的固定在机架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向机构的材质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
15.优选地,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制作导向机构,在工程材料中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的减少导向机构的磨损,同时也能减少输送链的磨损。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前后两端的位置左右分别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高出所述导轨。
17.优选地,导向机构上设置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输送链左右方向的运动,使得输送链运行能够更加稳定可靠,不会由于运动过程中的晃动掉出导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限位结构连接在所述安装板。
19.将限位结构设置在安装板上简化导向机构的制造工艺,能有效地减少导向机构的制造成本,限位结构与安装板一体成型相比设置在导向机构上更为简便。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连接有连接结构,三者呈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倾斜设置并使得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输送链之间具有间距。
21.优选地,将连接结构倾斜设置,使得输送链和限位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避免输送链在运输过程中与限位结构摩擦,能够有效的减少输送链的磨损,延长输送链的使用寿命。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将张紧装置固定在架体的某一位置实现所述
输送链的“凹四边形”张紧。
23.优选地在架体上设置若干个张紧装置对输送链张紧,使得所述输送链呈“凹四边形”张紧,使得输送链更加紧靠导向机构,防止输送链运行过程中跑偏,从而提高装置运输的稳定性,并且将张紧装置直接设置在架体上,未占用额外的空间,使得整个移载装置占用空间较小,从而能够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前后两端还有设置有架板,所述架板用于固定辊道机。
25.优选地,在机架左右两端设置架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直接与辊道机连接而无需额外增加安装结构,仅需要在机架上增加架板即可与辊道机相配合,使得安装更加便捷,减少了安装的时间。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7.(1) 采用气缸作为顶升机构,直接与移载机构固定连接,实现移载机构的升降功能,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顶升机构的结构,从而节省了装置的整体空间,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使得装置可以直接与辊道机配合,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安装支架,安装更加简单便捷。
28.(2) 采用整体式的导向机构代替链轮,使得输送链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持续与导向机构接触,避免了原来链轮与输送链齿啮合容易跳齿造成输送链跑偏的缺点,同时设置阻挡机构限制输送链左右方向的运动,使得输送链的输送更加稳定,更加不容易跑偏。
29.(3)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制作而成的导向机构、不带齿的张紧轮,极大程度减少了运行过程中输送链的磨损情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0.图1为链式顶升移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移载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2中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相互配合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2中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图2的安装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图2中安装板与导向机构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38.参见图1,一种链式顶升移载装置,包括机架1,移载机构2,顶升机构3,所述机架1呈框架结构,中部固定有垂直输送方向的固定板11,所述顶升机构3为气缸,并且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1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移载机构2固定连接,用于升降所述移载机构2,
所述机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架板12,用于固定连接辊道机,使得移载机与辊道机能够配合使用。
39.结合图2,所述移载机构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架体21,驱动机构22,传动组件23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架体上并且前后向输送的闭合的两条输送链24,所述驱动机构22与传动组件23固定在所述架体21上,所述驱动机构2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1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升机构3并排设置,结合图3,所述驱动机构2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21,所述传动组件23包括传动轴231,对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31两端的第二齿轮232,以及并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31并且位于所述两个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三齿轮233,所述第一齿轮221与所述第三齿轮233之间连接有传递链234,使得所述传动组件23能够由所述驱动机构22驱动,所述两个第二齿轮232分别与所述两条输送链24啮合传动。
40.结合图2、图4,所述两个架体21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机构25,所述导向机构25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的呈扁平状的板状结构,并且呈立状沿输送方向延伸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板状结构的外缘作为导轨251,所述导轨251包括第一导轨251
‑ⅰ
、第二导轨251
‑ⅱ
、第三导轨251
‑ⅲ
,所述第一导轨251
‑ⅰ
呈水平直线延伸,用于使得输送链24具有水平输送货物的部分,所述第二导轨251
‑ⅱ
、第三导轨251
‑ⅲ
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251
‑ⅰ
的两端连接,并且垂直第一导轨251
‑ⅰ
向下延伸,用以改变所述输送链24的运动方向,使得所述输送链24能够形成闭合输送的目的,以实现输送货物的功能,所述第二导轨 251
‑ⅱ
、第三导轨251
‑ⅲ
与所述第一导轨251
‑ⅰ
的连接段呈圆弧状结构,相较于直角过渡显然圆弧状较为光滑,对输送链的摩擦和作用力较小,能够有效的减少输送链的磨损提高输送链的使用寿命。
41.结合图2、图5、图6,所述导向机构25左右两侧面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安装板26,所述两个架体21之间通过连接板27连接,所述连接板27固定在所述两个架体21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板26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7的两侧,所述导向机构25通过所述安装板26与所述架体2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6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251
‑ⅰ
的一段向上延伸设置有限位结构261,所述限位结构261与所述安装板26通过连接结构262连接,所述连接结构 262倾斜设置使得所述限位结构261与输送链2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限位结构261高出所述导轨251用于限制所述输送链24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且所述限位结构261短于所述第一导轨251
‑ⅰ
,以避免输送链24转角处与限位结构261摩擦。
42.参见图1,所述移载装置2的架体靠近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的位置设置有不带齿的张紧轮4,中部设置有链托5,通过张紧轮4和链托5的配合使得所述输送链呈“凹四边形”张紧,从而使得输送链24更加紧靠导向机构25,从而避免输送链24在运行过程中跑偏,使得运输更加稳定。采用不带齿的张紧轮进一步减少张紧轮与输送链24之间的摩擦,从而机能进一步减少输送链的磨损又能减少张紧轮本身的磨损,进一步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而将张紧轮4和链托5直接固定在架体上,避免了额外设置张紧装置,从而进一步减小移载装置的占用空间,能够使其满足更多的客户,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张紧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张紧轮,使得张紧效果更佳。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
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