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1347发布日期:2021-07-20 16:1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现有技术中,部分企业采用人工将待镀锌的原料进行上料,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企业采用了自动上料装置,其包括带弧形段的轨道和料斗,料斗通过至少两组滚轮与轨道滚动连接,当料斗前端的滚轮滚动至轨道的弧形段时,料斗翻转进而将物料进行倾倒上料,但其自动上料装置的上料角度不可调节,导致不能根据不同的上料工位进行适应性调节,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的角度不能调节导致适应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轨道、料斗、调节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轨道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所述直线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轨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料斗通过多个滚轮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轨道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机构与各所述轨道相连并用以调节各所述轨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料斗相连并用以驱动所述料斗沿所述轨道向上运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直线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上,实现轨道能相对于底座转动,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调节机构并将调节机构与各轨道相连,实现调节机构对轨道和底座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因此,采用上述方案,可按需调节不同的上料坡度和高度,增强了上料装置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两个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均竖向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布于两个所述轨道的外侧,各所述调节板上均设有多个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调节杆穿过两个所述调节板上的通孔并用以支撑各所述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空腔,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固定部的空腔内并与固定部活动连接,所述伸缩部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内嵌有辊子,所述辊子的底端面与所述固定部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直线段背离所述弧形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部上。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轨道均为条状且其相对的一侧均敞口,所述料斗的顶部敞口且其底部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块,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各所述安装块的两端且均位于所述轨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上,两个所述弧形段上固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料斗朝向所述弧形段的一端,其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数量均为两个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弧形段上,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进一步的,各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固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各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块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1、轨道;2、料斗;3、驱动电机;4、钢丝绳;5、调节板;6、调节杆;701、固定部;702、伸缩部;8、辊子;9、安装块;10、滚轮;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弹簧;14、第三连接块;15、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包括底座、轨道1、料斗2、调节机构和驱动电机3;所述轨道1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所述直线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直线段和弧形段优选为一体成型,所述轨道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料斗2通过多个滚轮10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轨道1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机构与各所述轨道1相连并用以调节各所述轨道1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钢丝绳4与所述料斗2相连并用以驱动所述料斗2沿所述轨道1向上运动。

通过将直线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上,实现轨道1能相对于底座转动,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调节机构并将调节机构与各轨道1相连,实现调节机构对轨道1和底座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因此,采用上述方案,可按需调节不同的上料坡度和高度,增强了上料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6和两个调节板5,两个所述调节板5均竖向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分布于两个所述轨道1的外侧,各所述调节板5上均设有多个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调节杆6穿过两个所述调节板5上的通孔并用以支撑各所述轨道1;采用上述方案,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调节杆6插入到不同的通孔内以实现轨道1与底座之间的夹角调节,调节杆6对轨道1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轨道1继续向下转动;调节机构还可以是电动推杆或液压缸,电动推杆或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杆与轨道1相连,实现轨道1与底座之间的角度调节及锁止;调节机构还可以是龙门吊和钢索,龙门吊上安装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钢索将弧形段吊起或放下,实现轨道1和底座之间的角度调节等。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所述底座包括固定部701和伸缩部702,所述固定部701设有空腔,所述伸缩部70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固定部701的空腔内并与固定部701活动连接,所述伸缩部702背离所述固定部701的一端内嵌有辊子8,所述辊子8的底端面与所述固定部701的底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所述直线段背离所述弧形段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部702上。

采用上述方案,直线段的一端可随着伸缩部702横向移动,且直线段的一端能相对于底座转动,两者相结合使得直线段和底座之间的夹角可实现多种组合的调节,进一步增强了调节范围和装置适用性;辊子8对装置提供支撑点,使装置不易晃动且便于将伸缩部702滑出或收回固定部701内;应当理解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调节好轨道1和底座的夹角后,需要将伸缩部702和固定部701进行固定,上述固定可以是采用螺栓将伸缩部702和固定部701固定在地面上。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为实现料斗2和轨道1的滚动连接,两条所述轨道1均为条状且其相对的一侧均敞口,所述料斗2的顶部敞口且其底部固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块9,所述滚轮10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滚轮10分别转动连接于各所述安装块9的两端且均位于所述轨道1内。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于所述固定部701上,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3为电动葫芦,两个所述弧形段上固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5,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料斗2朝向所述弧形段的一端,其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15并与所述驱动电机3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将驱动电机3布置在底座上,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空间,降低了装置的高度。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所述安装座包括数量均为两个的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各所述第一连接块11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弧形段上,各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两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上,所述导向轮15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2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2之间;即所述安装座为井字形,采用上述方案,导向轮15的底部穿出两个第二连接块12之间的间隙,以使导向轮15的顶部不至于伸出弧形段进而阻止料斗2的正常上料。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各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固设有弹簧13;采用上述方案,当料斗2前端的滚轮10与弹簧13接触时,弹簧13起到减震的作用,当料斗2倾倒卸料完毕后,此时驱动电机3放卷钢丝绳4,弹簧13对料斗2提供一定的弹性力使其前端向上运动,由于此时料斗2的大部分仍处于直线段上,料斗2在重力以及弹簧13弹力的辅助作用下向下滑动,直至回位。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上料装置,各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通过第三连接块1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14起到加强作用且为转动轨道1提供受力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