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分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2027发布日期:2021-11-15 23:3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酸分液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酸分液罐。


背景技术:

2.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容器后能在其上方看到白雾,实际为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而在盐酸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分液罐对盐酸进行暂时储存再进行分流出去,而现有的分液罐在存储盐酸过程中,因盐酸直接流入到罐体内,导致盐酸波动强度较大,继而增强了盐酸的挥发强度,从而不便于盐酸在分液罐内的暂时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分液罐,盐酸溶液通过下罐体内的螺旋导流槽缓慢进入到下罐体底部,继而降低了盐酸溶液的流动强度,从而可降低盐酸溶液在分液罐内挥发强度,利于盐酸溶液的存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盐酸分液罐,包括上端盖、下罐体和酸雾冷凝回流装置,所述上端盖和下罐体上下相互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上设置一进液管,在所述下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槽,在所述导流槽的入液端设置一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实现导流槽与进液管的贯通,所述导流槽的出液端位于所述下罐体的内部下侧,在所述下罐体的下部设置一出液管,所述酸雾冷凝回流装置包括冷凝板和冷凝管,所述冷凝板设置在所述下罐体的内部上侧,所述冷凝管盘绕设置在所述冷凝板内,且冷凝管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贯穿所述下罐体侧壁后与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系统相连接。
5.优选地,所述缓冲管呈s形分布。
6.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呈]形,且导流槽的开口与下罐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盐酸液体在导流槽与下罐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封闭管道流动。
7.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盐酸液体在导流槽与下罐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u形空间内流动。
8.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状分布,且冷凝板的锥尖呈封闭状态。
9.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凝板的下边缘内侧设置有一周圈汇流槽,且汇流槽的底部通过一导流管与所述u形空间相贯通。
10.优选地,所述冷凝板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所述下罐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盐酸溶液从进液管进入到缓冲管内时,因缓冲管呈s形分布,继而可降低盐酸溶液的初步流动强度;因下罐体内的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继而可进一步降低盐酸溶液的流动强度,从而使得盐酸溶液最终缓慢进入到下罐体的底部,从而大大降低了盐酸溶液的波动强度,减少了盐酸溶液的
挥发强度,利于盐酸溶液的暂时存储;利用冷凝管冷却冷凝板,从而可实现酸雾的冷却回收,从而可降低盐酸溶液在分液罐内的自然挥发。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酸雾冷凝回流装置在下罐体内部分布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6.图中:1上端盖、11进液管、2下罐体、21缓冲管、221]形导流槽、222l形导流槽、223u形空间、23出液管、31冷凝板、32冷凝管、321冷凝管的进液端、322冷凝管的出液端、33汇流槽、34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盐酸分液罐(如图1所示),包括上端盖1、下罐体2和酸雾冷凝回流装置,所述上端盖1和下罐体2上下相互连接,具体的上端盖1和下罐体2可采用螺纹或卡扣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在所述上端盖1上设置一进液管11,在所述下罐体2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导流槽,在所述导流槽的入液端设置一缓冲管21,所述缓冲管21实现导流槽与进液管11的贯通,缓冲管21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缓冲从进液管11流入的盐酸溶液的强度,在此,将缓冲管21设置成s形,所述导流槽的出液端位于所述下罐体2的内部下侧,导流槽在下罐体2内呈螺旋状分布,从而可大大降低导流槽内盐酸液体的流动强度,使得盐酸可缓慢流入到下罐体2下部,继而降低了盐酸溶液的波动强度,盐酸溶液的波动强度降低,继而利于降低盐酸溶液的挥发,利于盐酸的存储;在所述下罐体2的下部设置一出液管23,所述酸雾冷凝回流装置包括冷凝板31和冷凝管32,所述冷凝板31设置在所述下罐体2的内部上侧,具体的,冷凝板31通过若干支撑杆311与下罐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32盘绕设置在所述冷凝板31内,且冷凝管的进液管321和冷凝管的出液管322均贯穿所述下罐体2侧壁后与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系统相连接,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系统为本领域内常用技术产品,其主要是实现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系统输出的低温介质从冷凝管的进液管321进入冷凝管32,在低温介质在冷凝管32内吸热后,再从冷凝管的出液管322流入到冷媒介质的循环制冷系统内再次被降温。
19.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了导流槽的两种具体实施例,导流槽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导流槽为一]形导流槽221,所述]形导流槽221的横截面呈]形,且导流槽的开口与下罐体2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盐酸液体在导流槽与下罐体2的侧壁之间
形成的封闭管道流动;导流槽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导流槽为一l形导流槽222,所述l形导流槽222的横截面呈l形,盐酸液体在导流槽与下罐体2的侧壁之间形成的u形空间223内流动;进一步地的,为便于实现在冷凝板31上的冷凝的酸雾,以防止冷凝板31上流下的液滴,直接滴落到下罐体2内的盐酸溶液内,引起盐酸溶液的飞溅,在此,使得冷凝板31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状分布,且冷凝板31的锥尖呈封闭状态,冷凝板31呈锥形,利于冷凝板31实现酸雾的汇集与冷凝,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凝板31的下边缘内侧设置有一周圈汇流槽33,且汇流槽33的底部通过一导流管34与所述u形空间223相贯通,从冷凝板31上汇集流动的盐酸溶液,顺着冷凝板31的侧壁直接进入到汇流槽33内,然后,从汇流槽33内再通过导流管34进入到l形导流槽222,然后,经过l形导流槽222的导流作用流入到下罐体2底部。
20.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21.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22.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