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3144发布日期:2021-08-03 13:0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轿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轿门的开合控制方案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电梯轿门在遭受到纵向方向(垂直于电梯轿门的板面)的力时没有相应的安全系统,对于轿门造成的损坏不能及时进行追踪及处理。轿门损坏严重可能造成的开门故障以及电梯运行故障。比如轿门变形严重后无法打开或者关闭,进而影响乘客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梯轿门和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轿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左边缘形成有门沿、门板的右边缘设有加强筋,所述门沿和加强筋均凸出于门板的板面,且电梯轿门的下方设有门坎;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安全回路以及电子语音报警器;还包括沿电梯轿门高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和柔性传感器支架,一个压力传感器对应一个柔性传感器支架;所述柔性传感器支架包括固定底板、底板安装架以及传感器安装架,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与加强筋固定连接、固定底板的一侧与门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安装架和传感器安装架均位于电梯轿门与固定底板之间,所述传感器安装架通过底板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安装架上,且压力传感器位于门板与底板安装架之间,压力传感器以未受压状态与门板的板面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入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以控制系统安全回路是否断开以及电子语音报警器是否发出声音警报。

进一步:所有的压力传感器沿电梯轿门的高度方向均布。

进一步:所述电梯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阻挡系统,所述电磁阻挡系统包括电磁线圈和与电磁线圈匹配的阻挡器,所述电梯轿门的下方设有门坎,所述轿门靠近门坎的底面上开设有可供阻挡器插入的固定孔,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安装在门坎上;当电磁线圈通电时,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促使阻挡器脱离电磁线圈并向上插入固定孔内进而阻挡轿门继续横向运行;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入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发出的电信号以控制电磁线圈是否通电。

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柔性阵列式传感器,所述柔性阵列式传感器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柔性聚酯薄膜、粘合层以及柔性fpc阵列电路;所述柔性聚酯薄膜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力敏层,所述粘合层上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镂空的按钮孔,所述柔性fpc阵列电路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叉指电极;所述力敏层、按钮孔以及叉指电极上下一一对应,一个力敏层被触发时,该力敏层通过按钮孔进而闭合对应的叉指电极,完成一个电信号的发射。

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通过两个控制设施以对电梯轿门的变形进行追踪和处理,进而保护电梯运行安全,防止电梯因电梯轿门损坏而出现安全事故:

第一控制设施:在电梯轿门上增加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柔性传感器支架固定与电梯轿门的门板上,并且压力传感器以未受压的状态与门板贴合。当电梯轿门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时,由压力传感器快速精准的检测到电梯轿门的形变,实现了电梯轿门变形的实时监测和追踪,并通过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梯控制系统以控制电梯运行并发出报警声,杜绝安全隐患。

第二控制设施:增加电磁阻挡系统,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电梯轿门变形时,通过阻挡器物理阻挡电梯轿门继续运行,作为电梯轿门的第二重安全保障。

本方案还针对压力传感器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压力传感器改进为柔性阵列式传感器,该柔性阵列式传感器采用了独特的结构以增加检测精度,实现电梯轿门发生微小形变也能快速精准地被检测到,进一步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梯轿门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传感器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传感器支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阻挡系统工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阻挡系统工作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阵列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叉指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方案中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梯轿门安全保护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梯轿门1和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轿门1包括门板11,所述门板11的左边缘形成有门沿13、门板11的右边缘设有加强筋12,所述门沿13和加强筋12均凸出于门板11的板面。这样的结构以便于后续安装压力传感器3以及柔性传感器支架2。每一个电梯均包括有两个电梯轿门1,按照如图1所示方向,以位于电梯右边的电梯轿门1为例,右边的电梯轿门1图示代表的即为前述门板1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柔性传感器支架2中的″柔性″并非表示整个柔性传感器支架2由柔性材料制成,而是代表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还包括沿电梯轿门1高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3和柔性传感器支架2,一个压力传感器3对应一个柔性传感器支架2;所述柔性传感器支架2包括固定底板21、底板安装架22以及传感器安装架23,所述固定底板21的一侧与加强筋12固定连接、固定底板21的一侧与门沿1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安装架22和传感器安装架23均位于电梯轿门1与固定底板21之间,所述传感器安装架23通过底板安装架22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1上;所述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传感器安装架23上,且压力传感器3位于门板11与底板安装架22之间,压力传感器3以未受压状态与门板11的板面贴合。

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由控制器控制的系统安全回路,电子语音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3电连接入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3发出的电信号以控制系统安全回路是否断开以及电子语音报警器是否发出声音警报。

具体在实施时:如果电梯的轿门在遭受到外力撞击或者其它物体磕碰,而沿着其板面的法向发生形变时,轿门的板面首先与压力传感器3接触并向压力传感器3施压,压力传感器3受压变形产生电信号发送到控制器,进而控制器控制系统安全回路以及电子语音报警器动作,电梯轿门停止继续运行同时电子语音报警器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的,本方案还采取了另一种物理控制轿门停止运行的结构,与系统安全回路同时控制轿门运行,进而保障轿门能够在变形时绝对立刻停止,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在前述的基础之上,所述电梯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阻挡系统,所述电梯轿门1的下方设有门坎,所述电磁阻挡系统包括电磁线圈和与电磁线圈匹配的阻挡器4,所述轿门靠近门坎的底面上开设有可供阻挡器4插入的固定孔,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安装在门坎上;当电磁线圈通电时,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促使阻挡器4脱离电磁线圈并向上插入固定孔内进而阻挡轿门继续横向运行;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入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3发出的电信号以控制电磁线圈是否通电。

上述方法采用了电磁线圈以及阻挡器4的结构,首先是这种结构能够适应并安装与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梯内,因为结构尺寸小;其次是动作灵敏,专用于电梯轿门1的控制,现有的天梯的控制器能够满足电磁线圈的负载和控制要求;阻挡器4结构尺寸简单,能够在门坎内安装,并且在电磁线圈通电后能够立刻插入轿门的固定孔内并通过物理阻挡的方式停止轿门继续运行,安全可靠。

本方案还针对压力传感器3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所述压力传感器3为柔性阵列式传感器,所述柔性阵列式传感器包括上下依次层叠的柔性聚酯薄膜31、粘合层32以及柔性fpc阵列电路;所述柔性聚酯薄膜31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力敏层3a,所述粘合层32上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镂空的按钮孔3b,所述柔性fpc阵列电路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式布置的叉指电极3c;所述力敏层3a、按钮孔3b以及叉指电极3c上下——对应,一个力敏层3a被触发时,该力敏层3a通过按钮孔3b进而闭合对应的叉指电极3c,完成一个电信号的发射。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优化的控制方法,当然该方法对应前述说明书中的电梯轿门以及压力传感器3、电磁阻挡系统等,如:

当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的压力为f时,控制器分别控制产生如下动作:

f≥300n时,系统安全回路断开,电梯停止运行;

f≥300n时,电磁线圈通电,阻挡器4升起;

f≥100n时,电子语音报警器开启语音提醒。

上述情况下,f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预先设定,方便任意场景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