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盘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3844发布日期:2021-12-04 12: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料盘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盘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采用矩形料盘进行上料非常常见,但是目前的料盘上料装置往往只能放置一个料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盘上料装置,可以放置多个矩形料盘上料。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盘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上的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端部的多个矩形料盘和料盘分离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将所述矩形料盘从上料机架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述多个矩形料盘垒在一起;所述料盘分离组件包括整体分离机构和部分分离机构;所述整体分离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矩形料盘脱离所述传输组件,所述部分分离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和其余矩形料盘脱离。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可以放置多个矩形料盘上料,上料效率提高。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驱动轮组、传动皮带组和传动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驱动轮组旋转,所述电机驱动轮组通过所述传动皮带组带动所述传动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上;所述传动轮组和所述上料机架转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驱动轮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和第二电机驱动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和第二电机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组包括第一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驱动齿,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内侧设有第一传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传动齿;所述第一驱动齿和所述第一传动凹槽互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和所述第一传动凹
槽互相配合。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驱动齿,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内侧设有第二传动凹槽,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凹槽互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凹槽互相配合。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相等;所述上料机架上设置料盘导向组件,所述料盘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导向块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设有过渡缺角,所述第二导向块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设有过渡缺角。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分离机构包括整体分离气缸;所述整体分离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底部,所述整体分离气缸顶升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从而将多个矩形料盘脱离所述传输组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部分分离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和部分分离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的两侧,所述部分分离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部分分离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的两侧;所述夹持气缸的驱动端固定一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气缸配合夹持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的相邻矩形料盘,所述部分分离气缸用于改变所述夹持气缸的高度。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料盘顶升送料组件;所述料盘顶升送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机架远离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料盘顶升送料组件包括顶升送料气缸和顶升盘;所述顶升送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底部,所述顶升盘被所述顶升送料气缸顶升。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盘包括顶升盘体、止位块和限位块;所述止位块位于所述顶升盘体远离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顶升盘体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止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料盘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料盘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料盘上料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参阅图1到图3,一种料盘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100、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上的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端部的多个矩形料盘300和料盘分离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将所述矩形料盘从上料机架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述多个矩形料盘垒在一起。
23.具体地,所述上料机架包括第一框架110和第二框架120;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相等。
24.具体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10、电机驱动轮组220、传动皮带组230和传动轮组240;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电机驱动轮组旋转,所述电机驱动轮组通过所述传动皮带组带动所述传动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250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上;所述传动轮组和所述上料机架转动连接。
25.更具体地,所述电机驱动轮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和第二电机驱动轮;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和第二电机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组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组包括第一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
26.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这边可以采用双传动皮带的方案,这样的话,矩形料盘被传动皮带传输时更加平稳。另外由于双传动皮带两者中间具有空间,方便上料机架中其它组件的空间布置,传输组件和其它组件不容易发生干涉。
27.为了使传送皮带传输的更加稳定,传送皮带不容易和电机驱动轮、传动轮之间发生滑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28.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驱动齿,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内侧设有第一传动凹槽,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传动齿;所述第一驱动齿和所述第一传动凹槽互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和所述第一传动凹槽互相配合。
29.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驱动齿,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内侧设有第二传动凹槽,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凹槽互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凹槽互相配合。
30.所述料盘分离组件包括整体分离机构和部分分离机构;所述整体分离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矩形料盘脱离所述传输组件,所述部分分离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和其余矩形料盘脱离。
31.具体地,所述整体分离机构包括整体分离气缸410;所述整体分离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底部,所述整体分离气缸顶升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从而将多个矩形料盘脱离所述传输组件。
32.具体地,所述部分分离机构包括夹持气缸420和部分分离气缸430;所述夹持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的两侧,所述部分分离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部分分离气缸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的两侧;所述夹持气缸的驱动端固定一个夹持块440,两个所述夹持气缸配合夹持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的相邻矩形料盘,所述部分分离气缸用于改变所述夹持气缸的高度。
33.可以理解,所谓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的相邻矩形料盘指的是多个垒在一起的矩形料盘中的倒数第二个矩形料盘。
34.为了方便限定矩形料盘在上料机架上被传输组件传输时左右位置不发生偏差。所述上料机架上设置料盘导向组件,所述料盘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510和第二导向块520;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导向块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设有过渡缺角511,所述第二导向块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设有过渡缺角。
35.为了方便料盘上料装置的送料,所述料盘上料装置还包括料盘顶升送料组件;所
述料盘顶升送料组件位于所述上料机架远离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料盘顶升送料组件包括顶升送料气缸610和顶升盘;所述顶升送料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料机架底部,所述顶升盘被所述顶升送料气缸顶升。
36.更具体地,所述顶升盘包括顶升盘体621、止位块622和限位块623;所述止位块位于所述顶升盘体远离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顶升盘体靠近所述多个矩形料盘的一端;所述止位块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
37.止位块可以限定矩形料盘在上料机架上被传输组件时不会偏离料盘顶升送料组件的位置。所述顶升送料气缸通过所述顶升盘顶升矩形料盘时,限位块和止位块共同配合防止矩形料盘从所述顶升盘上脱离。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9.开始时,所述分离气缸顶升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从而将多个矩形料盘脱离所述传输组件,两个所述夹持气缸配合夹持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的相邻矩形料盘,所述分离气缸抬升所述夹持气缸,从而所述多个矩形料盘中的最底部矩形料盘和其余矩形料盘脱离,传输组件启动运输最底部矩形料盘。重复以上流程,多个矩形料盘就一个一个被传输组件输送完成上料。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