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口式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7705发布日期:2021-11-10 01: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口式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封口式包装袋。


背景技术:

2.手提式包装袋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携带物品的常用工具,现有的手提包装袋通常是可折叠放置的,在使用时撑开底部折叠处形成包装袋底部,从而撑开开口进行物品的放置。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51808u,公告日为2010.05.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提带,包括有袋体和提手,提手缝制在袋体口,所述袋体由一张布片构成,所述一张布片两侧长边中部各有一对称矩形缺口,缝合时一张布片两短边向内折叠缝合制成袋口边,一张布片同侧长边从矩形缺口处缝合至袋口边形成袋口,同侧矩形缺口的两短边与长边缝合制成袋底,所述袋底在转角处垂直向袋口自体缝制形成袋体侧棱,所述提手在距与袋口边一定长度处提手两侧边缝合在一起。
4.通过在袋体上缝制了棱边,提手两侧边在距袋口一定距离处缝合,增加了袋体及提手的挺括,不用时折叠携带。但是使用时无法封口,容易导致杂质落入袋体内,可能会对袋体内的物品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口式包装袋,能够封闭包装袋开口,避免杂质落入包装袋内,无需额外封盖,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封口式包装袋,包括具有开口的包装袋本体,所述包装袋本体的开口两侧均折叠有封口片,两所述封口片的两端均通过折叠片折叠连接,所述折叠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封口片的端部,且两所述封口片折叠时封住开口,所述折叠片远离包装袋本体的一端折叠形成插接部,所述包装袋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供插接部插接的限位口。
8.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片底部与包装袋本体折叠连接,且所述折叠片上对称设有倾斜折痕,所述倾斜折痕自折叠片顶部中点向底部边角倾斜设置。
9.进一步设置:所述佩戴绳设置为弹性绳。
10.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罩设置为柔性透明面罩。
11.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罩设有弹性,在其不受力时,所述面罩处于平面状态,且面罩的弹力小于魔术贴正面与魔术贴背面贴合时的粘贴力。
12.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面罩顶部设置有具有颜色的标识条。
13.进一步设置:所述标识条设置为蓝色、黄色、红色或者绿色。
14.进一步设置:所述标识条背面对应于护目眼镜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对接防护条。
15.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护目眼镜侧壁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供佩戴绳穿过的插接通道,所述定位块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通道连通的插接口,所述佩戴绳的一端穿过插接通道的一端后反向折弯绕至定位块外侧并穿入插接口内,并从插
接通道另一端穿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通过设置的封口片,能够向内翻折封口片,使得两个封口片配合封住开口,能够封闭包装袋开口,避免杂质落入包装袋内,无需额外封盖,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18.2、通过设置的折叠片,能够在封口片折叠时折叠形成插接部,从而将插接部与限位扣插接配合形成限位,防止封口片脱离开口,提高封闭后的稳定性;
19.3、通过设置的倾斜折痕,方便封口片折叠时带动折叠片进行折叠,提高操作使用的便捷性;
20.4、通过限位口的两端分别限位于插接部的两侧上,能够形成限位,防止插接部轻易脱离限位口,同时能够给包装袋本体的侧壁提供支撑,避免包装袋本体上半部分形变,保护包装袋本体内的物品不受挤压。
附图说明
21.图1为封口式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封口片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封口式包装袋封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封口式包装袋封口后将插接部插入限位扣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包装袋本体;2、封口片;21、防水层;22、疏水层;3、折叠片;31、插接部;32、倾斜折痕;4、限位口;5、加强环;6、装饰结;61、让位口;7、手提带;7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图1至图4对封口式包装袋做进一步说明。
27.一种封口式包装袋,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开口的包装袋本体1,包装袋本体1通过折横形成折叠袋,方便在不使用时折叠收纳在包装袋本体1的正面与背面均设有手提带7,手提带7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71,提高手提舒适性与稳定性,且手提带7穿入包装袋本体1内并打结形成限位部,从而能够利用两个手提带7提起包装袋,方便携带使用。
28.如图1所示,在包装袋本体1的开口两侧均折叠有封口片2,从而可通过向开口内依次翻折封口片2来封住开口。其中,两个封口片2的两端均通过折叠片3折叠连接,折叠片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封口片2的端部,在两个封口片2向开口内依次折叠封住开口时,折叠片3折叠后其远离包装袋本体1的一端折叠形成插接部31,在包装袋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插接部31 插接限位的限位口4,由此能够在折叠后,将折叠片3的插接部31向下翻折,使得插接部31插入限位口4内形成限位,使得封口片2能够定位于包装袋本体1的开口处,从而稳定提供封口,在携带时亦能封住开口,避免杂质落入包装袋内。
29.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封口片2的宽度大小大于开口一半的宽度,使得封口片2折叠封口时,两个封口片2能够形成上下层叠,由此避免封口出现缝隙,进一步避免杂质落入包装袋内。其中,封口片2的表面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防水层21和疏水层22,使得封口片2具有防水与及时疏水的效果,避免水渗入包装袋体内,进一步保护包装袋本体1内的包装物。
3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折叠片3底部与包装袋本体1通过折痕折叠连接,使得折叠
片3能够沿折痕向包装袋本体1的两侧外翻折叠,提高折叠片3 折叠后限位于限位口4内的稳定性。其中,折叠片3上对称设有倾斜折痕32,倾斜折痕32自折叠片3顶部中点向底部边角倾斜设置,使得封口片2向内翻折封住开口时,折叠片3能够随倾斜折痕32折叠,从而使其端部形成等边三角形的插接部31,在折叠片3向限位口4翻折时,插接部31形成倒三角,能够便于插入限位口4内,提高插接安装的便捷性。
31.如图1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限位口4设置为长条孔,且长条孔的两端分别向靠近包装袋本体1的正面与背面水平延伸,插接部31折叠抵触于包装袋本体1的侧部时,长条孔的两端限位抵触于插接部31的两侧,从而在插接部31插入后,插接部31能够形成对限位口4的支撑,使得包装袋本体1 的侧壁结构强度高,避免包装袋本体1在携带时侧部折叠压迫包装袋内的物品,进一步保护包装物。
32.如图1所示,在包装袋本体1位于限位口4下方的位置处环绕有加强环5,加强环5位于包装袋本体1的上半部分位置,以提高包装袋本体1撑开时的结构强度。其中,在加强环5位于包装袋正面与背面的中线位置处均设有装饰结6,提高表面的美感。在装饰结6内设有用于供手提带7穿过的让位口 61,从而能够在不使用手提带7时,将手提带7插入让位口61内进行安置,方便手提带7的收藏,以便于包装袋的折叠运输。
33.工作原理:在包装袋本体1展开使用时,将物品通过开口放入包装袋本体1内,之后将两个封口片2依次向开口内折叠,从而形成层叠并封住包装袋本体1的开口,此时,折叠片3能够随倾斜折痕32折叠形成三角形状的插接部31,接着折叠片3向下翻折,使得插接部31能够插入限位口4内形成限位,即可完成包装袋的封口作业。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封闭包装袋开口,避免杂质落入包装袋内,无需额外封盖,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