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2928发布日期:2021-12-01 09:0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翻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砂轮片生产过程中,有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180
°
的工艺,目前都是人工完成一面制作后,手动翻转到另一侧,存在工人劳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不能适用于大批量自动化流水线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翻转精度高,控制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好的翻转定位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定位机构,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支撑转辊ⅰ和支撑转辊ⅱ,所述转筒架设在支撑转辊ⅰ和支撑转辊ⅱ上,还包括用于驱动转筒水平翻转180
°
的驱动部和翻转限位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带轮,所述带轮通过皮带与转筒连接;所述翻转限位部包括挡板、限位柱ⅰ、限位柱ⅱ,所述挡板设置在转筒侧面,所述限位柱ⅰ、限位柱ⅱ设置在转筒左右两侧处的放置台上,在转筒水平正/反翻转180
°
时,挡板分别与限位柱ⅰ、限位柱ⅱ的顶部接触。
5.还包括翻转校正部,所述翻转校正部包括气缸ⅰ、气缸ⅱ,所述转筒正上方设有用于安装气缸ⅰ、气缸ⅱ的安装板,所述气缸ⅰ位于限位柱ⅰ的正上方,所述气缸ⅱ位于限位柱ⅱ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通过立杆与放置台连接。
6.所述放置台包括座体、支撑柱和承接台,所述座体包括位于转筒前端正下方的基座ⅰ、位于转筒后端正下方的基座ⅱ,所述支撑转辊ⅰ设置在基座ⅰ上,支撑转辊ⅱ设置在基座ⅱ上,所述基座ⅰ和基座ⅱ的底部皆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
7.所述支撑柱为4组,4组支撑柱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基座ⅰ和基座ⅱ的左右两端,4组支撑柱的顶部分别与承接台连接;
8.承接台为带有中间通孔的结构,所述转筒底部穿过中间通孔后架设在支撑转辊ⅰ和支撑转辊ⅱ上,所述限位柱ⅰ、限位柱ⅱ设置在转筒左右两侧处的承接台上。
9.所述支撑转辊ⅰ包括支撑块ⅰ和设置在支撑块ⅰ左右两侧的转轮ⅰ,两个转轮ⅰ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ⅰ转动连接在支撑块ⅰ左右两侧,支撑块ⅰ中部设有与转筒外表面适配的弧形凹槽ⅰ,转筒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块ⅰ左右两侧转轮ⅰ的轮边缘接触,转筒的前端底部弧面不与弧形凹槽ⅰ接触;
10.所述支撑转辊ⅱ包括支撑块ⅱ和设置在支撑块ⅱ左右两侧的转轮ⅱ,两个转轮ⅱ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ⅱ转动连接在支撑块ⅱ左右两侧,支撑块ⅱ中部设有与转筒外表面适配的弧形凹槽ⅱ,转筒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块ⅱ左右两侧转轮ⅱ的轮边缘接触,转筒的后端底部弧面不与弧形凹槽ⅱ接触。
11.所述挡板设置在转筒右侧,挡板为两个,两个挡板分别为靠近转筒前端设置的挡板ⅰ、靠近转筒后端设置的挡板ⅱ,所述限位柱ⅰ设置在承接台的左前方,用于支撑限位挡板ⅰ,限位柱ⅱ设置在承接台的右后方,用于支撑限位挡板ⅱ。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具有翻转限位、校正功能,翻转精度高,控制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好,解决了传统人工翻转,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座体与支撑转辊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放置台100,座体101,基座
ⅰ‑
1011、基座
ⅱ‑
1012,连扳1013,支撑柱102,承接台103,支撑转辊
ⅰ‑
200,支撑块
ⅰ‑
201,转轮
ⅰ‑
202,转筒300,放置板
ⅰ‑
301,放置板
ⅱ‑
302,挡板
ⅰ‑
303,挡板
ⅱ‑
304,驱动电机401,带轮402,皮带403,限位柱
ⅰ‑
501,限位柱
ⅱ‑
502,气缸
ⅰ‑
601、气缸
ⅱ‑
602,安装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

3所示,一种翻转定位机构,包括放置台100,放置台100上设有结构相同的支撑转辊
ⅰ‑
200和支撑转辊ⅱ,转筒300架设在支撑转辊
ⅰ‑
200和支撑转辊ⅱ上,转筒300内部设有放置板
ⅰ‑
301和放置板
ⅱ‑
302,放置板
ⅰ‑
301和放置板
ⅱ‑
302之间的空间为模具放置区。
19.本实施例中的放置台100包括座体101、支撑柱102和承接台103,如图3所示,座体101包括结构相同的基座
ⅰ‑
1011和基座
ⅱ‑
1012,基座
ⅰ‑
1011和基座
ⅱ‑
1012的中部通过连扳1013连接,基座
ⅰ‑
1011、基座
ⅱ‑
1012和连扳1013为一体结构,基座
ⅰ‑
1011、基座
ⅱ‑
1012和连扳1013共同构成工字型座体101,其中,基座ⅰ位于转筒300前端正下方位置,基座ⅱ位于转筒后端正下方的位置,基座
ⅰ‑
1011和基座
ⅱ‑
1012的底部皆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转辊
ⅰ‑
200设置在基座
ⅰ‑
1011的上表面,支撑转辊ⅱ设置在基座ⅱ的上表面。
20.支撑柱102为4组,4组支撑柱102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基座
ⅰ‑
1011和基座
ⅱ‑
1012的左右两端,4组支撑柱102的顶部分别与承接台103连接。
21.承接台103为带有中间通孔的结构,转筒300底部穿过中间通孔后架设在支撑转辊
ⅰ‑
200和支撑转辊ⅱ上。
22.支撑转辊
ⅰ‑
200包括底部固定在基座
ⅰ‑
1011上的支撑块
ⅰ‑
201和设置在支撑块
ⅰ‑
201左右两侧的转轮
ⅰ‑
202,两个转轮
ⅰ‑
202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ⅰ转动连接在支撑块
ⅰ‑
201左右两侧,支撑块
ⅰ‑
201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转筒300外表面适配的弧形凹槽ⅰ,转筒300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块
ⅰ‑
201左右两侧转轮
ⅰ‑
202的轮边缘接触,转筒300的前端底部弧面不与弧形凹槽ⅰ接触。
23.支撑转辊ⅱ包括底部固定在基座
ⅱ‑
1012上的支撑块ⅱ和设置在支撑块ⅱ左右两
侧的转轮ⅱ,两个转轮ⅱ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ⅱ转动连接在支撑块ⅱ左右两侧,支撑块ⅱ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与转筒300外表面适配的弧形凹槽ⅱ,转筒300的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撑块ⅱ左右两侧转轮ⅱ的轮边缘接触,转筒的后端底部弧面不与弧形凹槽ⅱ接触。本实施例中的转筒300相当于是假设在转轮
ⅰ‑
202、转轮ⅱ上。转筒300转动时,摩擦力小,转动平稳性好。
24.还包括用于驱动转筒300水平翻转180
°
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输出轴上连接带轮402,带轮402通过皮带403与转筒300连接。
25.为了避免翻转过度,比如翻转了181
°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翻转限位部。
26.具体的,翻转限位部包括挡板、限位柱
ⅰ‑
501、限位柱
ⅱ‑
502,挡板设置在转筒侧面,本实施例中的,挡板设置在转筒300右侧,挡板与转筒300为一体结构,挡板为两个,两个挡板分别为靠近转筒300前端设置的挡板
ⅰ‑
303、靠近转筒300后端设置的挡板
ⅱ‑
304,限位柱
ⅰ‑
501设置在承接台103上的左前方位置,用于支撑限位挡板
ⅰ‑
303,限位柱
ⅱ‑
502设置在承接台103上的右后方位置,用于支撑限位挡板
ⅱ‑
304,在转筒300水平正/反翻转180
°
时,挡板
ⅰ‑
303、挡板
ⅱ‑
304的底部分别与限位柱
ⅰ‑
501、限位柱
ⅱ‑
502的顶部接触。
27.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翻转误差,驱动电机401正/反转动180
°
后,挡板
ⅰ‑
303或挡板
ⅱ‑
304并未与限位柱
ⅰ‑
501或限位柱
ⅱ‑
502接触,为了解决翻转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翻转校正部。
28.具体的,翻转校正部包括气缸
ⅰ‑
601、气缸
ⅱ‑
602,转筒300正上方设有用于安装气缸
ⅰ‑
601、气缸
ⅱ‑
602的安装板700,安装板700通过立杆与承接台103连接,气缸
ⅰ‑
601设置在限位柱
ⅰ‑
501的正上方,以使气缸
ⅰ‑
601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时能够打在挡板
ⅰ‑
303上,使挡板
ⅰ‑
303的底部与限位柱
ⅰ‑
501的顶部接触,校正翻转误差。气缸
ⅱ‑
602位于限位柱
ⅱ‑
502的正上方,以使气缸
ⅱ‑
602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时能够打在挡板
ⅱ‑
304上,使挡板
ⅱ‑
304的底部与限位柱
ⅱ‑
502的顶部接触,校正翻转误差。本实用新型中的转筒300并非翻转360
°
,而是顺时针翻转180
°
后,逆时针翻转180
°
(复位翻转)。
29.工作原理:初始状态,转筒300内的放置板
ⅰ‑
301和放置板
ⅱ‑
302处于水平状态(放置板
ⅰ‑
301在上,放置板
ⅱ‑
302在下),模具位于放置板
ⅰ‑
301和放置板
ⅱ‑
302之间,此时,模具位于放置板
ⅱ‑
302上,驱动电机401带动带轮402逆时针转动180
°
,转筒300向左翻转180
°
,挡板
ⅰ‑
303位于限位柱
ⅰ‑
501的顶部,接着气缸
ⅰ‑
601动作,气缸
ⅰ‑
601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向下校正挡板
ⅰ‑
303,使挡板
ⅰ‑
303的底部与限位柱
ⅰ‑
501的顶部接触,确保转筒300翻转180
°
;然后由推模具机构将模具从转筒300内推出,使翻转后的模具进入下一工序,模具从转筒推出后,上模具机构会将需要翻转的模具推入转筒300(放置板
ⅰ‑
301在下,放置板
ⅱ‑
302在上),此时,模具位于放置板
ⅰ‑
301上,上模具机构将模具放置到转筒300后,驱动电机401带动带轮402顺时针转动180
°
,转筒300向右翻转180
°
,挡板
ⅱ‑
302位于限位柱
ⅱ‑
502的顶部,接着气缸
ⅱ‑
602动作,气缸
ⅱ‑
60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向下校正挡板
ⅱ‑
304,使挡板
ⅱ‑
304的底部与限位柱
ⅱ‑
502的顶部接触,确保转筒300翻转180
°
;然后由推模具机构将模具从转筒300内推出,使翻转后的模具进入下一工序,重复上述程序步骤。驱动电机401、气缸
ⅰ‑
601、气缸
ⅱ‑
602由控制系统控制。
3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翻转精度高,控制简单,使用方便。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