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9071发布日期:2021-09-08 03:0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园林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园林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化的重视,我国对园林的建造也加大力度,园林目前在我国所有的城市中都是衡量城市绿化率的重要指标,随着园林面积的逐渐增大,园林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因此,园林垃圾的回装置也显得尤为重要。
4.在对园林进行清洁时通常需要用垃圾桶对园林内的垃圾进行收集处理,而现有的清洁用垃圾桶在使用时,没有对垃圾的固液分离措施,导致垃圾桶内的细菌容易大量滋生,极其容易产生气味,而且环保人员在使用垃圾桶时,很容易清理到气味很大的垃圾,这样大大损害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有些园林区域路况不平坦,现有环保装置无法通行,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清洁,这情况则需要环保人员在清洁后回来放入垃圾装置内再去清洁,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环保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也降低了环保人员的清洁效率;因此,急需一种园林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园林清洁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无分类,部分垃圾气味大和部分区域环保装置无法通行的问题,在降低环保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清洁效率,另外也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园林清洁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转动连接有一对活动盖板,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车体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相配合的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箱和第二垃圾箱;第一垃圾箱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引流板;所述车体内设置有升降控制板,升降控制板上固接有与车体相配合的两对升降支撑柱,升降支撑柱下方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内设置有与升降支撑柱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
7.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车体转动连接的脚踏板,脚踏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第一连接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调节连杆,第一调节连杆另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车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车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同轴固结有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车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齿轮;活动盖板上同轴固结有与第一主
动传动齿轮相配合的第一调节齿轮。
8.进一步地:脚踏板下方固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车体固接。
9.进一步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车体上转动连接的旋转盘,旋转盘同轴固结有双纹螺杆,双纹螺杆上螺接有一对螺杆套筒;螺杆套筒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连杆,第一升降连杆另一端与升降控制板转动连接。
10.进一步地:螺杆套筒分别位于双纹螺杆不同螺纹上。
11.进一步地:第一垃圾箱和第二垃圾箱上均设置有一对提手,第一垃圾箱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12.进一步地:引流板上设置有椭圆形的引流槽,车体上设置有与引流槽相配合的排水孔。
13.进一步地:车体上设置有扶手架,车体上螺接有与排水孔相配合的外套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第一控制装置实现了对垃圾桶气味的遮盖,大大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两个垃圾桶的设置和引流板的设置实现了干湿垃圾分离的同时,也避免湿垃圾污染垃圾桶;第一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车轮高度的调节,大大增加了清洁装置的应用范围;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无分类,部分垃圾气味大和部分区域环保装置无法通行的问题,在降低环保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清洁效率,另外也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控制机构局部立体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升降机构平面图。
22.图中:1、车体,2、活动盖板,3、脚踏板,4、旋转盘,5、外套塞,6、引流板,7、第一垃圾箱,8、第二垃圾箱,9、第一调节齿轮,10、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12、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3、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14、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5、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16、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7、第一转动调节连杆,18、第一连接连杆,19、双纹螺杆,20、复位弹簧,21、升降控制板,22、第一升降连杆,23、螺杆套筒,24、升降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园林清洁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对活动盖板2,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2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车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盖板2相配合的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箱7和第二垃圾箱8;第一垃圾箱7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引流板6;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升降控制板21,升降控制板21上固接有与车体1相配合的两对升降支撑柱24,升降支撑柱24下方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与升降支撑柱24相配合的第一升降机构。
24.如图1、2和3所示:环保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环保人员可通过需求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当环保人员需要将垃圾放入其中或者将垃圾桶取出时,环保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将活动盖板2打开,从而实现其操作,第一控制装置和活动盖板2的设置,实现了对垃圾桶气味的遮盖,大大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两个垃圾桶的设置和引流板6的设置实现了干湿垃圾分离的同时,也避免湿垃圾污染垃圾桶;第一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车轮高度的调节,大大增加了清洁装置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无分类,部分垃圾气味大和部分区域环保装置无法通行的问题,在降低环保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清洁效率,另外也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
25.第一控制机构包括与车体1转动连接的脚踏板3,脚踏板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连杆18,第一连接连杆18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调节连杆17,第一调节连杆另一端同轴固接有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车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相配合的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15,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15同轴固接有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车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相配合的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13,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13同轴固结有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车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相配合的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11;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11同轴固接有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活动盖板2上同轴固结有与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相配合的第一调节齿轮9。
26.如图3、4和5所示:当环保人员踩动脚踏板3时,脚踏板3通过第一连接连杆18带动第一调节连杆转动,第一调节连杆转动带动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通过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15带动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通过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13带动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转动;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转动通过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11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转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通过第一调节齿轮9带动活动盖板2转动,从而实现将活动盖板2打开。
27.脚踏板3下方固接有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另一端与车体1固接。
28.如图5所示:复位弹簧20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盖板2的复位,保证了垃圾气味的遮盖,大大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
29.第一升降机构包括车体1上转动连接的旋转盘4,旋转盘4同轴固结有双纹螺杆19,双纹螺杆19上螺接有一对螺杆套筒23;螺杆套筒23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连杆22,第一升降连杆22另一端与升降控制板21转动连接。
30.如图6所示:当环保人员转动旋转盘4时,旋转盘4转动带动双纹螺杆19转动,双纹螺杆19转动带动螺杆套筒23滑动,螺杆套筒23滑动通过第一升降连杆22带动升降控制的滑动,从而实现对车体1高度的调节,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
31.螺杆套筒23分别位于双纹螺杆19不同螺纹上。
32.如图6所示:双纹螺杆19和螺杆套筒23的设计,保证了升降机构的完整性。
33.第一垃圾箱7和第二垃圾箱8上均设置有一对提手,第一垃圾箱7底部设置有漏水孔。
34.如图3所示:垃圾桶上提手方面了环保人员的操作,漏水孔的设计方便了对湿垃圾中废水的排除。
35.引流板6上设置有椭圆形的引流槽,车体1上设置有与引流槽相配合的排水孔。
36.如图3所示:引流槽和排水孔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湿垃圾中废水的排出。
37.车体1上设置有扶手架,车体1上螺接有与排水孔相配合的外套塞5。
38.如图2所示:螺接外套塞5的设计,保证了排水孔的密封性,扶手架的设计方便了环保人员的操作。
3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40.如图1、2、3和6所示:环保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环保人员可通过需求通过第一升降机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在此过程中;当环保人员转动旋转盘4时,旋转盘4转动带动双纹螺杆19转动,双纹螺杆19转动带动螺杆套筒23滑动,螺杆套筒23滑动通过第一升降连杆22带动升降控制的滑动,从而实现对车体1高度的调节,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双纹螺杆19和螺杆套筒23的设计,保证了升降机构的完整性;当环保人员需要将垃圾放入其中或者将垃圾桶取出时,环保人员可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将活动盖板2打开,从而实现其操作,在此过程中;当环保人员踩动脚踏板3时,脚踏板3通过第一连接连杆18带动第一调节连杆转动,第一调节连杆转动带动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第三传动主动锥齿轮16通过第三传动从动锥齿轮15带动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第二传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通过第二传动从动锥齿轮13带动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转动;第一传动主动锥齿轮12转动通过第一传动从动锥齿轮11带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转动,第一主动传动齿轮10通过第一调节齿轮9带动活动盖板2转动,从而实现将活动盖板2打开;复位弹簧20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盖板2的复位;第一控制装置和活动盖板2的设置,实现了对垃圾桶气味的遮盖,大大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两个垃圾桶的设置和引流板6的设置实现了干湿垃圾分离的同时,也避免湿垃圾污染垃圾桶;第一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车轮高度的调节,大大增加了清洁装置的应用范围;垃圾桶上提手方面了环保人员的操作,漏水孔的设计方便了对湿垃圾中废水的排除;螺接外套塞5的设计,保证了排水孔的密封性,扶手架的设计方便了环保人员的操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无分类,部分垃圾气味大和部分区域环保装置无法通行的问题,在降低环保人员工作难度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清洁效率,另外也改善了环保人员的工作环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