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1386发布日期:2022-09-09 23:1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施工用升降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了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等的起重,使用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作为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设置于机械室单元的上方即升降通路上部的支承结构的两个起重装置,两个起重装置对机械室单元进行起重。
3.另外,作为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其它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有记载。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在机械室单元的上部设置的一个起重装置。该起重装置经由分别设置于机械室单元和支承结构的多个滑轮按1:x的绳比对机械室单元进行起重。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96694号
7.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100319号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9.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对机械室单元在2点悬吊进行起重,因此难以保持机械室单元的稳定性。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进行1:x的绕绳,因此在机械室单元与支承结构之间的广范围中配置绳缆(吊索)。从而,难以在机械室单元与支承结构之间配置作业运送器,作业运送器配置在支承结构之上。另外,难以将1:x的绳比所需的多个滑轮配置在机械室单元的要求的位置,难以保持平衡地使机械室单元稳定。
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作业平台不会干涉、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的稳定性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具有在升降通路中设置的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下方配置的机械室单元;和从上述支承部件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悬吊上述机械室单元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
13.在支承部件设置三台以上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机械室单元的悬吊点有3处以上。从机械室单元的上方的假想水平面观察时,从机械室单元的重心到各悬吊点的距离大致相等,且重心位于被将各悬吊点之间连接的假想直线包围的区域内。
14.发明效果
15.根据上述结构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作业平台不会干涉,
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的稳定性。
16.另外,根据构成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设置于支承部件,因此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的重量减少相当于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自重的量,结果能够减小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将机械室单元提升用的驱动力,能够抑制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其它例子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19.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作业平台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20.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轿厢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21.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轿厢和对重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对于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5进行说明。
24.实施例1
25.[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结构]
[0026]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结构,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其它例子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27]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设置于在建筑构造物内形成的升降通路100内。该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具有第一支承部件3、第二支承部件4、作业平台5、机械室单元6、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作业平台用起重机8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有三台以上。
[0028]
第一支承部件3位于升降通路100内的上部,固定于建筑物的梁(未图示)。第二支承部件4具有相对于升降通路100的壁面伸缩(图1的左右方向)、在伸长时与建筑物的梁卡合的可动支承部12,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利用在第一支承部件3设置的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从第一支承部件3悬吊该第二支承部件4。
[0029]
使第二支承部件4从当前的建筑物楼层的位置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时,用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将第二支承部件4提升,使可动支承部12缩小,在第二支承部件4经过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之后,使可动支承部12伸长而与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卡合。像这样在第二支承部件4具有可动支承部12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二支承部件4的升降作业性。
[0030]
作业平台5利用在作业平台5设置的作业平台用起重机8从第二支承部件4悬吊,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机械室单元6利用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从第二支承部件4悬吊,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
[0031]
机械室单元6具有相对于升降通路100的壁面伸缩(图1的左右方向)、在伸长时与
建筑物的梁卡合的可动支承部13。另外,机械室单元6具有卷扬机15、卷绕于卷扬机15的绳轮的主索16、与主索16的一端连结的轿厢17和与主索16的另一端连接的对重18。
[0032]
卷扬机15卷绕主索16而使轿厢17升降。使机械室单元6从当前的建筑物楼层的位置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时,用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将机械室单元6提升,使可动支承部13缩小,在机械室单元6经过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之后,使可动支承部13伸长而与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卡合。像这样在机械室单元6具有可动支承部13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机械室单元6的升降作业性。
[0033]
另外,图1所示的结构中,在机械室单元6具有可伸缩的可动支承部13,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2所示,具有固定于机械室单元6的机械室支承单元23。
[0034]
这样的结构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使机械室单元6的轿厢17(对重18)在升降方向上运行,例如将建筑施工的作业人员运送至机械室单元6的下方的各楼层。另外,升降机装置的安装作业人员搭乘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的作业平台5,一边操作作业平台用起重机8,一边将轿厢侧导轨、对重侧导轨、塔内设备等安装于升降通路100中。
[0035]
[机械室单元的悬吊点位置]
[0036]
接着,对于利用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作业平台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0037]
如上所述,利用设置于第二支承部件4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从第二支承部件4悬吊机械室单元6(参照图1、图2)。另外,作业平台5在升降通路100内,配置在第二支承部件4与机械室单元6之间。如图3所示,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对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有3处,是悬吊点21a、21b、21c。
[0038]
悬吊点21a、21b、21c配置在与以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为中心在假想水平面上描绘的、且在作业平台5的轮廓的外侧的假想圆c重合的位置。由此,从机械室单元6的上方的假想水平面观察时,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到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对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21a、21b、21c的距离大致相等。
[0039]
另外,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位于被将悬吊点21a、21b、21c之间连接的假想直线包围的区域内。进而,从作业平台5的上方的假想水平面观察时,各悬吊点21a、21b、21c位于作业平台5的轮廓的外侧。
[0040]
结果,即使使作业平台5升降移动,也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绳缆(吊索)和悬吊点21a、21b、21c与作业平台5不发生干涉。从而,即使不将作业平台5送出至升降通路100外,也能够进行机械室单元6的起重。
[0041]
另外,因为对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21a、21b、21c均匀地施加载荷,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械室单元6的倾斜,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6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防止对1个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施加过负载地对机械室单元6进行起重。
[0042]
进而,因为对机械室单元6进行起重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设置于第二支承部件4,所以能够使机械室单元6的重量减少相当于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自重的量。结果能够减小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将轿厢17、对重18和机械室单元6提升用的驱动力,能够抑制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大型化。
[0043]
另外,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因作为对象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路尺寸、设备(卷扬
机)的安装位置而变化。因此,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应地决定本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中的悬吊点21a、21b、21c。
[0044]
实施例2
[0045]
[机械室单元的悬吊点位置]
[0046]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参照图4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轿厢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0047]
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同样的结构,不同点在于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对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因此,此处,对于第二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进行说明,省略关于与第一实施例共通的结构的说明。
[0048]
如上所述,在机械室单元6的下方配置有轿厢17(参照图1、图2)。另外,如图4所示,在升降通路100中,设置有对轿厢17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的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沿着升降通路100中的彼此相对的壁面延伸。
[0049]
另一方面,在轿厢17设置有与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可滑动地卡合的一对轿厢侧引导靴(未图示)。另外,在机械室单元6设置有与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可滑动地卡合的一对机械室侧引导靴31a、31b。从而,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对机械室单元6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
[0050]
第二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满足第一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的全部条件。从而,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中,也与第一实施例同样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绳缆(吊索)和悬吊点21a、21b、21c与作业平台5不会干涉。另外,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械室单元6倾斜,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6的稳定性。能够防止对1个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施加过负载。
[0051]
进而,第二实施例中,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21a、21b、21c中,悬吊点21a、21b隔着将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连接的轿厢侧假想直线l1配置在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由此,悬吊点21a、21b不仅配置在作业平台5的轮廓的外侧,也配置在作为相对于轿厢侧假想直线l1与重心g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结果即使机械室单元6产生不均载重,也能够不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施加过负载。
[0052]
另外,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因作为对象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路尺寸和设备(卷扬机)的安装位置而变化。另外,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的安装位置也与作为对象的升降机装置相应地变化。因此,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和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的位置相应地决定本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中的悬吊点21a、21b、21c。
[0053]
实施例3
[0054]
[机械室单元的悬吊点位置]
[0055]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参照图5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与机械室单元与轿厢和对重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0056]
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同样的结构,不同点在于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对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因此,
此处,对于第三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进行说明,省略关于与第二实施例共通的结构的说明。
[0057]
在机械室单元6的下方配置有对重18(参照图1、图2)。如图5所示,在升降通路100中,设置有对对重18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的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沿着升降通路100中的彼此相对的墙面延伸。
[0058]
将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连接的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将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连接的轿厢侧假想直线l1大致平行。即,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和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设置于升降通路100中的彼此相对的一组壁面。
[0059]
在对重18设置有与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可滑动地卡合的一对对重侧引导靴(未图示)。另外,在机械室单元6设置有与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可滑动地卡合的一对机械室侧引导靴32a、32b。从而,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对机械室单元6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
[0060]
第三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满足第二实施例的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位置的全部条件。从而,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中,也与第二实施例同样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的绳缆(吊索)和悬吊点21a、21b、21c与作业平台5不会干涉。
[0061]
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械室单元6倾斜,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6的稳定性。能够防止对1个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施加过负载。即使机械室单元6中产生不均载重,也能够不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施加过负载。
[0062]
进而,第三实施例中,机械室单元6的悬吊点21a、21b、21c中,悬吊点21c隔着对重侧假想直线l2配置在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由此,悬吊点21c不仅配置在作业平台5的轮廓的外侧,也配置在作为相对于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重心g相反的一侧的外侧。结果,即使机械室单元6中产生不均载重,也能够不对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施加过负载。
[0063]
另外,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因作为对象的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路尺寸和设备(卷扬机)的安装位置而变化。另外,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和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的安装位置也与作为对象的升降机装置相应地变化。因此,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和各种导轨的位置相应地决定本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中的悬吊点21a、21b、21c。
[0064]
实施例4
[0065]
[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结构]
[0066]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参照图6进行说明。图6是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67]
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在除去了作业平台5、构成为将机械室单元分割为多个这一点与第一~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不同。第四实施例中,由第一机械室单元和第二机械室单元构成机械室单元。
[0068]
如图6所示,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0设置于在建筑构造物内形成的升降通路100内。该施工用升降机装置10具有第一支承部件3、第二支承部件4、第一机械室单元61、第二机械室单元62、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和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有三台以上,将第二机械室单元62提升。其中,图6所示的结构中,采用了第一机
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设置有2台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设置有1台以上的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结构。
[0069]
第一支承部件3位于升降通路100内的上部,固定于建筑物的梁。第二支承部件4具有相对于升降通路100的壁面伸缩(图1的左右方向)、在伸长时与建筑物的梁卡合的可动支承部12,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利用在第一支承部件3设置的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从第一支承部件3悬吊该第二支承部件4。
[0070]
使第二支承部件4从当前的建筑物楼层的位置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时,利用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7将第二支承部件4提升,使可动支承部12缩小,在第二支承部件4经过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之后,使可动支承部12伸长而与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卡合。像这样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有可动支承部12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第二支承部件4的升降作业性。
[0071]
第二机械室单元62利用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的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从第二支承部件4悬吊,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
[0072]
第一机械室单元61利用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设置的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从第二机械室单元62悬吊,构成为能够在升降方向上移动。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经由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和第二机械室单元62分别设置的多个滑轮70按1:x的绳比将第一机械室单元61提升。
[0073]
第一机械室单元61具有相对于升降通路100的壁面伸缩(图6的左右方向)、在伸长时与建筑物的梁卡合的可动支承部130。另外,第一机械室单元61具有卷扬机15、在卷扬机15的绳轮上卷绕的主索16、在位于卷扬机15的一侧的主索16配置的轿厢17、和在位于卷扬机15的另一侧的主索16配置的对重18。卷扬机15使主索16卷绕而使轿厢17升降。
[0074]
第二机械室单元62具有相对于升降通路100的壁面伸缩(图6的左右方向)、在伸长时与建筑物的梁卡合的可动支承部131。另外,机械室支承部不限定于可动支承部131,例如也可以如图2所示,具有固定于机械室单元的机械室支承单元23。
[0075]
主索16的一端侧被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设置的主索固定部160固定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主索16的另一端侧从第一机械室单元61向上方延伸,卷绕于在第二机械室单元62设置的主索筒64。主索筒64是为了使主索16延长而设置的。主索16被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设置的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和在第二机械室单元62设置的第二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6分别抓持。
[0076]
使第二机械室单元62从当前的建筑物楼层的位置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时,使第二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6释放,并且用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抓持主索16。然后,从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将绳缆抽出,用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将机械室单元6提升,使可动支承部131缩小。在第二机械室单元62经过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之后,使可动支承部13伸长而与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卡合。悬吊第一机械室单元61的绳缆从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抽出,第二机械室单元62能够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进而,从主索筒64抽出主索,第二机械室单元62能够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此时,因为用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抓持主索16,所以主索16不会从第一机械室单元61向下方延伸,并且,因为即使在使第二机械室单元62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作业中也能够使用轿厢17,所以能够缩短机械室单元的移动作业导致的升降机服务
的停止时间。
[0077]
接着,使第一机械室单元61从当前的建筑物楼层的位置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时,使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释放,并且用第二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6抓持主索16。然后,用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将第一机械室单元61提升,使可动支承部130缩小。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经过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之后,使可动支承部130伸长而与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梁卡合。之后,用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抓持主索16。
[0078]
第一机械室单元61向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移动完成后,与主索16从主索筒64抽出的量相应地轿厢17在升降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变长。
[0079]
第四实施例包括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但是,第四实施例中不存在作业平台5。
[0080]
第四实施例中将机械室单元分割为多个(第一机械室单元61、第二机械室单元62),因此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之外,能够容易地进行主索16的延长作业。
[0081]
另外,第四实施例中,主索16被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抓持,因此主索16不会从第一机械室单元61向下方延伸,并且,即使在使第二机械室单元62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作业中也能够使用轿厢17。
[0082]
进而,第四实施例中,对第二机械室单元62进行起重的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设置于第二支承部件4,因此能够使机械室单元6的重量减少与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的自重对应的量。结果能够减小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将第一机械室单元61提升用的驱动力,能够抑制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的大型化。
[0083]
[总结]
[0084]
如以上所说明的,上述第一~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在升降通路(升降通路100)设置的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4)、在支承部件的下方配置的作业平台(作业平台5)和机械室单元(机械室单元6)、从支承部件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悬吊作业平台的作业平台用起重机(作业平台用起重机8)、和在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的、从支承部件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悬吊机械室单元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a、9b、9c)。
[0085]
设置三台以上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机械室单元的悬吊点有3处以上。从机械室单元的上方的假想水平面观察时,从机械室单元的重心(重心g)到各悬吊点的距离大致相等,并且,重心位于将各悬吊点之间连接的假想直线所包围的区域内。作业平台配置在支承部件与机械室单元之间。从作业平台的上方的假想水平面观察时,机械室单元的各悬吊点位于作业平台的轮廓的外侧。
[0086]
由此,即使使作业平台升降移动,也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绳缆(吊索)和悬吊点与作业平台不会干涉,即使不将作业平台搬出至升降通路外部,也能够进行机械室单元的起重。另外,因为对机械室单元的3个悬吊点均匀地施加载重,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械室单元倾斜,能够保持机械室单元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防止对1个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施加过负载地对机械室单元进行起重。
[0087]
进而,因为对机械室单元进行起重的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设置于支承部件,所以能够使机械室单元重量减少与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自重相应的量,结果能够减小机械室
单元用起重机将轿厢、对重和机械室单元提升用的驱动力,能够抑制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大型化。
[0088]
另外,在配置上述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路中,设置有对轿厢(轿厢17)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的一对轿厢侧导轨(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机械室单元的3处以上的悬吊点中,至少1个悬吊点(悬吊点21a、21b)配置在隔着将一对轿厢侧导轨之间连接的轿厢侧假想直线(轿厢侧假想直线l1)与重心相反的一侧。由此,即使机械室单元中产生不均载重,也能够不对轿厢侧导轨施加过负载。
[0089]
另外,在配置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升降通路中,设置有对对重(对重18)在升降方向上进行引导的一对对重侧导轨(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将一对对重侧导轨之间连接的对重侧假想直线(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轿厢侧假想直线(轿厢侧假想直线l1)大致平行。机械室单元的3处以上的悬吊点中,配置在隔着轿厢侧假想直线地与重心相反的一侧的悬吊点(悬吊点21a、21b)以外的悬吊点(悬吊点21c)配置在隔着对重侧假想直线地与重心相反的一侧。由此,即使机械室单元中产生不均载重,也能够不对一对对重侧导轨施加过负载。
[0090]
进而,上述第四实施例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具有在升降通路(升降通路100)设置的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4)、在支承部件的下方配置的第一机械室单元(第一机械室单元61)和第二机械室单元(第二机械室单元62)、在第二支承部件4设置的从支承部件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悬吊第二机械室单元的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从第二机械室单元在升降方向上可移动地悬吊第一机械室单元的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
[0091]
第四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之外,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0092]
因为将机械室单元分割为多个(第一机械室单元61、第二机械室单元62),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主索(主索16)的延长作业。
[0093]
另外,因为用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5)抓持主索,所以主索不会从第一机械室单元向下方延伸,并且,因为即使在使第二机械室单元移动至上方的建筑物楼层的作业中也能够使用轿厢17,所以能够缩短机械室单元的移动作业导致的升降机服务的停止时间。
[0094]
进而,因为对第二机械室单元进行起重的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设置于第二支承部件,所以能够使机械室单元的重量减少与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自重对应的量。结果能够减小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将第一机械室单元提升用的驱动力,能够抑制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大型化。
[0095]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其作用效果地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易于理解地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具有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例的结构,也能够在某个实施例的结构上添加其它实施例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添加、删除、置换其它结构。
[0096]
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实施例中,采用了使用3个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结构。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也可以是使用4个以上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置4个以上悬吊点。例如,可以采用设置3个悬吊点和辅助用的1个悬吊点的
结构。
[0097]
另外,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将悬吊点21a、21b配置在隔着将一对轿厢侧导轨101a、101b之间连接的轿厢侧假想直线l1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设置至少1个配置在隔着轿厢侧假想直线l1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的悬吊点即可。
[0098]
另外,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将悬吊点21c配置在隔着将一对对重侧导轨102a、102b之间连接的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可以将配置在隔着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的悬吊点设为2个以上。
[0099]
另外,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将悬吊点21a、21b配置在隔着轿厢侧假想直线l1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将悬吊点21c配置在隔着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但是,作为本发明的施工用升降机装置,也可以采用将至少1个悬吊点配置在隔着对重侧假想直线l2与机械室单元6的重心g相反的一侧的结构,关于其余的悬吊点的位置,使其仅满足距离重心g大致相等、配置在作业平台5的轮廓的外侧的条件即可。
[0100]
另外,上述第四实施例中,采用了在第一机械室单元61设置有2台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1a、91b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具有1台以上的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的结构。另外,机械室支承部不限定于可动支承部131,例如也可以如图2所示,具有固定于机械室单元的机械室支承单元23。
[0101]
附图标记说明
[0102]
1、10
……
施工用升降机装置,3
……
第一支承部件,4
……
第二支承部件,5
……
作业平台,6
……
机械室单元,7
……
第二支承部件用起重机,8
……
作业平台用起重机,9a、9b、9c
……
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12、13、130、131
……
可动支承部,15
……
卷扬机,16
……
主索,17
……
轿厢,18
……
对重,21a、21b、21c
……
悬吊点,23
……
机械室支承单元,31a、31b、32a、32b
……
机械室侧引导靴,61
……
第一机械室单元,62
……
第二机械室单元,64
……
主索筒,65
……
第一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66
……
第二机械室单元主索抓持装置,70
……
滑轮,91a、91b
……
第一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92a、92b、92c
……
第二机械室单元用起重机,100
……
升降通路,101a、101b
……
轿厢侧导轨,102a、102b
……
对重侧导轨,160
……
主索固定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