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8132发布日期:2023-02-14 15:3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通过电动操作器进行工作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始终监视轿厢的升降速度,并使陷入规定超速状态的轿厢紧急停止,在电梯装置中设有限速器和紧急停止装置。一般情况下,轿厢与限速器通过限速器绳连接,当检测到超速状态时,限速器通过约束限速器绳,使轿厢侧的紧急停止装置动作,从而使轿厢紧急停止。
3.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由于在井道内铺设了长条物体的限速器绳,所以难以节省空间和降低成本。另外,当限速器绳晃动时,井道内的结构物与限速器绳容易发生干扰。
4.对此,提出了不使用限速器绳的紧急停止装置。
5.作为涉及不使用限速器绳的紧急停止装置的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本现有技术中,在轿厢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楔状制动靴的制动单元,制动连杆连接到制动靴。当螺线管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指令进行工作时,制动连杆通过与螺线管联动的机构向上方移动。因此,制动靴被拉向上方并制动轿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89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如上所述,在通过利用螺线管进行动作的操作器来工作的以往的紧急停止装置中,在设置环境中,当灰尘附着在操作器的可动机构部上,或可动机构部因与物品的接触而受到损伤时,有可能降低动作的可靠性。
8.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紧急停止装置的电梯装置,该紧急停止装置能够提高设置环境中的电动操作器的动作的可靠性。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包括:轿厢;设置在轿厢上的紧急停止装置;以及设置在轿厢的上部并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电动操作器,电动操作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的内部的机构部;以及连接到机构部的操作杆,该操作杆从壳体的内部通过壳体上的开口部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壳体具有覆盖开口部的覆盖构件,操作杆插通覆盖构件。发明效果
10.根据本发明,能提高设置环境中的电动操作器的动作的可靠性。
11.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12.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的电动操作器的壳体内收容的机构部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实施例的电动操作器的壳体内收容的机构部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覆盖构件的形状和固定位置的电动操作器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覆盖构件和板状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电动操作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根据实施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参照标号相同的构成要件表示相同的构成要件或具备类似功能的构成要件。
14.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15.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包括轿厢1、位置传感器3、电动操作器10、驱动机构(12~20)、上拉杆21、紧急停止装置2。
16.轿厢1通过主绳索(未图示出)悬挂在井道内,该井道设置在建筑物中,该轿厢1通过引导装置可滑动地与导轨4卡合。若由驱动装置(曳引机:未图示出)摩擦驱动主绳索,则轿厢1在井道内升降。
17.位置传感器3设置在轿厢1上,检测轿厢1在井道内的位置,并且始终根据检测到的轿厢1的位置检测轿厢1的升降速度。因此,能通过位置传感器3检测到轿厢的升降速度超过了规定的超速速度。
18.在本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3包括图像传感器,基于由图像传感器获取的导轨4的表面状态的图像信息,来检测轿厢1的位置和速度。例如,通过将预先测量并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导轨4的表面状态的图像信息与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信息进行核对,检测轿厢1的位置。
19.另外,作为位置传感器,可以使用设置在轿厢上并随轿厢的移动而旋转的旋转编码器。
20.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操作器10是电磁操作器,并且配置在轿厢1的上部。电磁操作器包括例如通过螺线管或电磁体来进行工作的可动件或可动杆。当位置传感器3检测到轿厢1的规定的超速状态时,电动操作器10进行工作。此时,上拉杆21被连接到操作杆11的驱动机构(12~20)拉起。由此,紧急停止装置2处于制动状态。
21.后面将描述驱动机构(12~20)。
22.紧急停止装置2在轿厢1的左右各配置一台。各紧急停止装置2具有的未图示出的一对制动件在制动位置和非制动位置之间可动,在制动位置夹持导轨4,并且在随着轿厢1的下降而相对上升时,通过作用于制动件和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力。由此,在轿厢1陷入超速状态时,紧急停止装置2进行工作从而使轿厢1紧急停止。
23.本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包括不使用限速器绳的所谓无绳限速器系统,若轿厢1的升降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并且达到第一超速速度(例如,不超过额定速度的1.3倍的速度),则驱动装置(曳引机)的电源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电源被切断。此外,若轿厢1的下降速度达到第二超速速度(例如,不超过额定速度的1.4倍的速度),则设置在轿厢1上的电动操作器10被电驱动,并且使紧急停止装置2进行工作,从而轿厢1被紧急停止。
24.在本实施例中,无绳限速器系统包括上述位置传感器3、以及基于位置传感器3的输出信号判定轿厢1的超速状态的安全控制装置。该安全控制装置基于位置传感器3的输出信号测量轿厢1的速度,当判定测量到的速度达到第一超速速度时,输出用于切断驱动装置(曳引机)的电源和控制该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电源的指令信号。此外,当判定测量到的速度达到第二超速速度时,安全控制装置输出用于使电动操作器10进行工作的指令信号。
25.如上所述,当紧急停止装置2所具有的一对制动件被上拉杆21拉起时,一对制动件夹持导轨4。上拉杆21由连接到电动操作器10的驱动机构(12~20)驱动。
26.以下,将说明该驱动机构的结构。
27.电动操作器10的操作杆11和第一动作件16连接,并且构成大致t字形的第一连杆构件。操作杆11和第一动作件16分别构成t字形的头部和脚部。大致呈t字形的第一连杆构件在操作杆11和第一动作件16之间的连结部处,经由第一动作轴19可转动地支承于上梁50。一对上拉杆21中的一个(图中左侧)的端部连接到作为t字形的脚部的第一动作件16的与操作杆11和第一动作件16之间的连结部相反侧的端部。
28.连接件17和第二动作件18连结,从而构成大致t字形的第二连杆构件。连接件17和第二动作件18分别构成t字形的头部和脚部。大致呈t字形的第二连杆构件在连接件17和第二动作件18之间的连结部处,经由第二动作轴20可转动地支承于上梁50。一对上拉杆21中的另一个(图中左侧)的端部连接到作为t字形的脚部的第二动作件18的与连接件17和第二动作件18之间的连结部相反侧的端部。
29.从壳体30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操作杆11的端部和连接件17的两端部中比第二动作轴20更靠近轿厢1的上部的端部分别连接到横跨在轿厢1上的驱动轴12的一端(图中左侧)和另一端(图中右侧)。驱动轴12可滑动地贯穿固定在上梁50的固定部14。此外,驱动轴12贯穿按压构件15,并且按压构件固定到驱动轴12。按压构件15位于固定部14的第二连杆构件(连接件17、第二动作件18)侧。作为弹性体的驱动弹簧13位于固定部14和按压构件15之间,驱动轴12插通驱动弹簧13。
30.当电动操作器10进行工作时,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电磁体的通电被切断时,用于抵抗驱动弹簧13的作用力而约束操作杆11的移动的电磁力消失,因此,驱动弹簧13施加在按压构件15上的作用力沿长边方向对驱动轴12进行驱动。因此,第一连杆构件(操作杆11、第一动作件16)围绕第一动作轴19转动,第二连杆构件(连接件17、第二动作件18)围绕第二动作轴20转动。由此,连接到第一连杆构件的第一动作件16的一个上拉杆21被驱动并拉起,并且连接到第二连杆构件的第二动作件18的另一个上拉杆21被驱动并拉起。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后述那样,具有可挠性的覆盖构件32设置在作为壳体30的上表面的壳体盖31上的操作杆11的插通部。由此,防止灰尘、异物等进入收容了电动操作器10的机构部的壳体30内。
32.图2示出收容在本实施例的电动操作器10的壳体30内的机构部,并且是在图1的设置状态下的主视图。在图2中,紧急停止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电动操作器10处于待机状态。也就是说,电梯装置处于通常的运行状态。
33.如图2所示,在待机状态下,连接至操作杆11的电枢34被进行了励磁的电磁体35吸引。由此,抵抗驱动弹簧13(压缩弹簧)的作用力,操作杆11的动作被约束。操作杆11经由可转动地设置在电枢34上的支架38连接到电枢34。此外,电枢34中的至少与电磁体35吸附的
部分由磁体构成。
34.后面将描述图2中的其它机构部(36、37、40~42)(图3)。
35.在本实施例中,在作为壳体30的上表面的壳体盖31中供操作杆11插通的开口部,设有覆盖该开口部的具有可挠性的覆盖构件32。例如,覆盖构件32由薄板状的橡胶材料形成。由于覆盖构件32具有可挠性,因此不会妨碍紧急停止装置工作时操作杆11的动作。
36.通过覆盖构件32抑制了灰尘、异物等进入壳体30内而附着或接触机构部。由此,提高了在设置环境(井道内等)中的电动操作器动作的可靠性。因此,提高了紧急停止装置的动作的可靠性。
37.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11上还设有板状构件33。板状构件33固定到支架38和操作杆11之间的连接部。板状构件33的平面部在壳体30内位于壳体盖31中供操作杆11插通的开口部的正下方和其周围的空间内,并且覆盖在位于开口部正下方的机构部上。由此,即使灰尘、异物等进入壳体30内,也能防止灰尘、异物等附着于或接触到机构部。由此,更可靠地提高了在设置环境(井道内等)中的电动操作器的动作的可靠性。因此,更可靠地提高了紧急停止装置的动作的可靠性。
38.图3示出收容在本实施例的电动操作器10的壳体30内的机构部,并且是在图1的设置状态下的主视图。在图2中,紧急停止装置处于制动状态,电动操作器10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电梯装置处于被紧急停止装置停止的状态。
39.若根据来自未图示出的安全控制装置的指令停止电磁体35的励磁,则作用于电枢34的吸力消失,因此驱动弹簧13的作用力被释放,驱动轴12被驱动。若驱动轴12被驱动,则连接到驱动轴12的操作杆11围绕第一动作轴19转动,连接到操作杆11的第一动作件16联动地围绕第一动作轴19转动。由此,连接到第一动作件的上拉杆21被拉起。
40.若如上述那样操作杆11进行转动,则连接到操作杆11的电枢34沿着操作杆11的转动方向进行移动。为了使电动操作器10恢复到如图2所示的待机状态,如下面所述,通过在图2中省略了说明的机构部(36、37、40~42)使电枢34从移动位置(图3)返回到待机时的位置(图2)。
41.如图3所示,为了驱动电枢34,电动操作器10具有位于基板40的平面部上方的进给螺杆36。进给螺杆可旋转地由固定在基板40的平面上的第一支承构件41和第二支承构件42支承。电磁体35具有螺母部,该螺母部与进给螺杆36螺纹接合。进给螺杆36通过电动机37旋转。
42.为了使电动操作器10恢复到待机状态,首先,在电磁体35励磁的同时驱动电动机37使进给螺杆旋转。通过旋转的进给螺杆和电磁体35所具有的螺母部,电动机的旋转被转换为电磁体35沿进给螺杆的轴向的直线移动。由此,电磁体35接近图3所示的电枢34的移动位置,通过电磁体35的电磁力进行作用,电枢34被电磁体35吸附。电枢34被电磁体35吸附后,继续电磁体35的励磁,同时使电动机37的旋转方向反向,来使进给螺杆反转。由此,电枢34与电磁体35一起移动到待机时的位置。
43.在本实施例中,板状构件33在壳体30内的空间内固定到操作杆11,因此与操作杆11一起移动。也就是说,板状构件33不妨碍操作杆11的移动。
4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板状构件33固定到操作杆11,板状构件33与操作杆11被无间隙地嵌合,或者通过粘接剂或接合材料紧密连接。因此,板状构件33和操作杆11彼此连
接,而不会在它们的连接部中产生间隙。因此,通过板状构件33可靠地防止灰尘、异物等附着于或接触到机构部。
45.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具有可挠性的覆盖构件32的形状和固定位置的电动操作器10的俯视图。在图4中,电动操作器处于待机状态。
46.覆盖构件32在作为壳体30的上表面的壳体盖31中的开口部b以覆盖开口部b的方式被固定。
47.覆盖构件32在开口部b中的与操作杆11在待机状态下通过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孔部a。此外,覆盖构件32沿着操作杆11移动的方向具有狭缝s。狭缝s可以只是切缝而没有间隙。
48.覆盖构件32由橡胶等可挠性材料形成,因此随着操作杆11的移动而弯曲,因此不妨碍操作杆11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覆盖构件32具有狭缝s,因此降低了操作杆11从覆盖构件32受到的阻力,从而可靠地防止了操作杆11的移动受到阻碍。
49.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可挠性的覆盖构件32和固定到操作杆11的板状构件3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电动操作器10的俯视图。在图5中,板状构件33用虚线表示。在图5中,电动操作器处于待机状态。
50.板状构件33的平面部位于开口部b(图4)的正下方。此外,板状构件33的平面部从开口部b(图4)的正下方的区域朝垂直于覆盖构件32或开口部b(图4)的长边方向或进给螺杆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展开。因此,板状构件33覆盖操作杆11所连接的电枢34上方以及与电枢34相邻的进给螺杆36的一部分。因此,可靠地防止灰尘和异物等附着于或接触到这些机构部。
51.另外,如图5所示,覆盖构件32的狭缝s(参照图4)的长边方向沿着图5所示的进给螺杆的轴方向。因此,覆盖构件32不仅不妨碍从待机状态转移到制动状态时的操作杆11的移动,也不妨碍恢复到待机状态时的操作杆11的移动。
5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防止灰尘或异物附着于或接触到电动操作器的机构部。根据本从而,能提高设置环境中的电动操作器的动作的可靠性。因此,提高了紧急停止装置的动作和电梯装置的紧急停止动作的可靠性。
53.此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不必限定于要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此外,对于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增加、删除、替换。
54.例如,除了轿厢1的上方部外,电动操作器10还可以设置在轿厢1的下方部或侧方部。电动操作器还可以包括线性致动器。标号说明
[0055]1…
轿厢,2

紧急停止装置,3

位置传感器,4

导轨,10

电动操作器,11

操作杆,12

驱动轴,13

驱动弹簧,14

固定部,15

按压构件,16

动作件,17

连接件,18

动作件,19

动作轴,20

动作轴,21

上拉杆,30

壳体,31

壳体盖,32

覆盖构件,33

板状构件,34

电枢,35

电磁体,36

进给螺杆,37

电动机,38

支架,40

基板,41

支承构件,42

支承构件,50

上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