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44348发布日期:2021-08-27 13:4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对电梯进行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电梯的井道的平均地面面积的输送能力,在井道内配置多个轿厢(乘用轿厢)的多轿厢电梯受到关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多轿厢电梯中,为了避免轿厢彼此的碰撞,禁止2台轿厢以相互接近的方式行驶。该技术在禁止行驶的状态时,如果在轿厢内有乘客,则使轿厢开门并待机,从而避免轿厢的碰撞,并且减少乘客被关。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多轿厢电梯中,在1个轿厢朝向目的层行驶并想要停止时,与其他轿厢的位置相应地变更减速模式,从而避免碰撞。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4291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631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而言在多轿厢电梯中,为了避免轿厢彼此的碰撞等,有时使轿厢在作为目的的层站以外的场所停止。在该情况下,轿厢的乘客不知晓轿厢停止的原因,有时感到不安。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以禁止轿厢的行驶的状态作为前提,关于使行驶中的轿厢停止并未考虑。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使轿厢的减速模式变化来避免轿厢彼此的碰撞,因此关于使行驶中的轿厢停止并未考虑。因此,在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技术中,无法缓和由于对乘客而言不明原因的轿厢的停止而导致的乘客的不安。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缓和由于对乘客而言不明原因的轿厢的停止而导致的乘客的不安感的电梯控制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依照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梯控制系统,是对具备信息提示装置的多个轿厢在同一井道内运行的多轿厢电梯进行控制的电梯控制系统,具有:轿厢运行管理部,在发生了行驶中的所述轿厢即对象轿厢的行驶由于其他轿厢的影响而被阻碍的运行阻碍状况的情况下,使所述对象轿厢临时停止;以及通知部,在所述对象轿厢临时停止的情况下,使用所述对象轿厢所具备的信息提示装置来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缓和由于对乘客而言不明原因的轿厢的停止而导致的乘客的不安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7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概略图。

图8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其他概略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动作的图。

图14是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略图。

图15是本公开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所示的电梯系统具有电梯控制系统100、候梯厅呼叫按钮110和电梯120。

电梯控制系统100是对电梯12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电梯控制系统100也可以如图所示对多个电梯120进行控制。

候梯厅呼叫按钮110是用于针对电梯120的轿厢进行候梯厅呼叫的按钮,例如被设置在电梯120的每个层站。

电梯120是将多个轿厢(乘用轿厢)130配置在同一井道而成的多轿厢电梯。在附图的例子中,电梯120被示出了m个轿厢130之中的3个轿厢130。在各轿厢130,设置有用于向乘客输出并提示各种信息的信息提示装置131。

信息提示装置131例如既可以是像扬声器那样输出语音的语音输出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像显示器及看板那样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将它们进行组合。

另外,虽未图示,在各轿厢130还具备:包含用于针对该轿厢进行轿厢呼叫的轿厢呼叫按钮、用于进行轿厢的开门的开门按钮以及用于进行轿厢的关门的关门按钮等的按钮部;以及用于对各轿厢130中乘客的有无及人数进行检测的质量计测传感器等。

电梯控制系统100具有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和通知部102。

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对电梯120的运行进行管理。例如,轿厢运行管理部101监视正发生的呼叫(轿厢呼叫及候梯厅呼叫)、正应对于该呼叫的轿厢130、电梯120内的各轿厢130的位置、各轿厢的行驶状态(速度及加速度等)以及各轿厢中乘客的有无等,来作为电梯的运行状况,基于该监视状况对各轿厢130的行驶进行控制。

另外,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基于运行状况,判定是否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运行阻碍状况为:被配置在电梯120内的同一井道中的多个轿厢130之中的、行驶中的轿厢即对象轿厢的行驶由于其他轿厢的影响而被阻碍的状况。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在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的情况下,使对象轿厢临时停止。此时,例如,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也可以使对象轿厢在层站临时停止,并且使对象轿厢开门。

运行阻碍状况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预想为在未使对象轿厢临时停止的情况下对象轿厢与其他轿厢比规定的距离更接近的状况。此外,运行阻碍状况包含规定的距离为零的状况、也就是说预想为对象轿厢与其他轿厢发生碰撞的状况。此外,规定的距离既可以与在第3实施方式中后述的安全距离d是相同的距离,也可以是不同的距离。

通知部102向轿厢130的乘客使用该轿厢130的信息提示装置131输出各种信息。具体而言,在对象轿厢临时停止的情况下,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的信息提示装置131,输出包含表示轿厢的停止是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通知部102也可以仅在对象轿厢中有乘客的情况下输出通知信息。另外,在对象轿厢在临时停止时开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通知信息还包含表示轿厢的开门是正常的开门之意。

图2是表示电梯120的具体例的图。图2所示的电梯120在1个井道200内设置了2台轿厢130a及130b作为轿厢130。轿厢130a及130b与相互不同的绳索(未图示)连结,能够相互独立地行驶。另外,轿厢130a及130b不能同时存在于井道200的上下方向的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轿厢130a及130b不能相互赶超。在附图的例子中,轿厢130a比轿厢130b位于更下方。

另外,作为轿厢的层站的服务楼层从1层到8层为止。此外,轿厢130的台数及作为层站的数量的楼层数不限定于该例。另外,既可以在井道200的上部设置收纳轿厢130b并使轿厢130a运行到8层的空间,也可以在井道200的下部设置收纳轿厢130a并使轿厢130b运行到1层的空间。

图3~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以下,电梯120设为图2所示的电梯120。

图3是用于说明2台轿厢130a及130b之中的一方上升,而另一方停止的情况下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此外,在本公开的附图中,〇记号表示通过轿厢呼叫来指定的服务楼层,△记号表示被进行了候梯厅呼叫的服务楼层。

图3的(a)表示乘载了乘客的轿厢130a响应于轿厢呼叫而从1层朝向6层沿上升方向正在行驶,而轿厢130b在5层停止的状况。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将轿厢130a设为对象轿厢130a。此外,在轿厢130b中既可以有乘客也可以没有乘客。

在图3的(a)的状况下,轿厢130b在5层停止,因此对象轿厢130a被轿厢130b阻碍行驶,无法行驶到作为目的的6层。因此,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判定为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如图3的(b)所示,使对象轿厢130a在比5层靠下处(在附图的例子中是3层)临时停止。在该情况下,向3层的轿厢呼叫和在3层的候梯厅呼叫均未进行,对于对象轿厢130a的乘客而言对象轿厢130a的停止出乎预想,认为原因不明。因此,存在乘客感到不安感的顾虑。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则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由此,能够使乘客的不安感缓和。

图4及图5是用于说明在2台轿厢130a及130b这双方行驶的情况下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选择轿厢130a及130b中的一方作为对象轿厢,如果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则使对象轿厢停止,使其他轿厢继续行驶。

作为选择对象轿厢的选择方法,可以举出将轿厢130a及130b之中的有乘客的轿厢优先地选择为对象轿厢的方法。在该情况下,在轿厢130a及130b这双方都有乘客的情况下,或者在轿厢130a及130b这双方都没有乘客的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例如与轿厢130a及130b的行驶状况相应地选择对象轿厢。例如,轿厢运行管理部101既可以将轿厢130a及130b之中的直到到达作为目的的层站为止预想耗费的时间较短的一方选择为对象轿厢,也可以将已行驶的时间较长的一方的轿厢设为对象轿厢。以下,将轿厢130a设为对象轿厢130a。

图4是用于说明在2台轿厢130a及130b这双方沿同一方向(在此为上升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4的(a)表示乘载了乘客的对象轿厢130a响应于向5层的轿厢呼叫而从1层朝向5层沿上升方向正在行驶,而轿厢130b在4层附近沿上升方向行驶的状况。另外,设为对象轿厢130a的速度比轿厢130b的速度快,对象轿厢130a如果不停止则在到达5层之前与轿厢130b碰撞的状况。也就是说,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

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如图4的(b)所示,使对象轿厢130a在与轿厢130b碰撞之前(在附图的例子中是3层)临时停止。然后,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来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使乘客的不安感缓和。

图5是用于说明在2台轿厢130a及130b沿相互不同的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5的(a)表示乘载了乘客的对象轿厢130a响应于向6层的轿厢呼叫而从1层朝向6层沿上升方向正在行驶,而轿厢130b响应于5层的候梯厅呼叫而从7层朝向5层沿下降方向正在行驶的状况。另外,设为对象轿厢130a如果不停止则在到达6层之前与轿厢130b碰撞的状况。也就是说,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

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如图5的(b)所示,使对象轿厢130a在比5层靠前处(在附图的例子中是3层)临时停止。然后,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来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使乘客的不安感缓和。

如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在发生了行驶中的轿厢即对象轿厢130a的行驶由于其他轿厢130b的影响而被阻碍的运行阻碍状况的情况下,使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通知部102在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的情况下,使用对象轿厢130a所具备的信息提示装置131来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因此,能够缓和由于对乘客而言不明原因的轿厢的停止而导致的乘客的不安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运行阻碍状况是预想为对象轿厢130a与其他轿厢130b比规定的距离更接近的状况。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对象轿厢130a恰当地临时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知部102在临时停止的对象轿厢130a中有乘客的情况下输出通知信息,因此能够抑制不需要的动作(通知信息的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临时停止的对象轿厢130a开门了的情况下,通知部102输出还包含表示对象轿厢130a的开门是正常的开门之意的通知信息。因此,能够缓和由于对乘客而言原因不明的轿厢的开门而导致的乘客的不安感。

(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梯系统,关于使用由2个以上的轿厢以相互成为平衡锤的方式形成了与同一绳索连结的轿厢环的对置轿厢平衡式多轿厢电梯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6所示的电梯系统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相比,不同点在于:在电梯120形成了包含多个轿厢130的轿厢环140;以及在电梯控制系统还具备环轿厢管理部103及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

也可以在1个电梯中有多个轿厢环140。另外,轿厢环140中包含的轿厢130的数量只要能取得这些轿厢130的平衡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但在此设为偶数个,更具体而言是2个。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20的一例的图。

图7所示的电梯120是循环型的对置轿厢平衡式多轿厢电梯,服务楼层从1层到8层为止。此外,楼层数不限定于该例。

电梯120具有环状的井道。具体而言,作为井道,具有使轿厢130沿上升方向行驶的上升方向专用的井道201、以及使轿厢130沿下降方向行驶的下降方向专用的井道202。另外,作为井道,具有与井道201及202的上侧连接的方向反转空间203、以及与井道201及井道202的下侧连接的方向反转空间204。方向反转空间203是用于使得在井道201中沿上升方向行驶而来的轿厢130的行驶方向反转并在井道202中行驶的井道。方向反转空间204是用于使得在井道202中沿下降方向行驶而来的轿厢130的行驶方向反转并在井道201中行驶的井道。

另外,电梯120设置有4个轿厢130a~130d作为轿厢130。轿厢130a及130b以相互成为平衡锤的方式构成由同一绳索连结的轿厢环140a,轿厢130c及130d以相互成为平衡锤的方式构成由同一绳索连结的轿厢环140b。此外,轿厢130的台数及轿厢环的数量不限定于该例。另外,图7的(a)表示具有轿厢环140a及140b的电梯120整体的构成,图7的(b)表示轿厢环140a的构成,图7的(c)表示轿厢环140b的构成。

另外,在电梯120中,轿厢130a~130d在井道的上下方向的相同的位置处,虽然无法同时沿相同的方向行驶,但能够同时沿不同的方向行驶。另外,同一轿厢环140中包含的各轿厢130由绳索连结,因此如果这些轿厢130中的任一个停止,则同一轿厢环140中包含的其他轿厢130也停止。因此,对某轿厢130而言,同一轿厢环140中包含的其他轿厢130停止的状况成为行驶由于其他轿厢的影响而被阻碍的运行阻碍状况。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20只要是对置轿厢平衡式多轿厢电梯即可,不限定为循环型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关于井道201及202,不将轿厢的行驶方向限定为一个方向,而在井道201及202各自中能够进行轿厢的上升方向及下降方向的移动。在该情况下,方向反转空间203及下方的方向反转空间204也可以不被使用,也可以不被设置。

返回图6的说明。环轿厢管理部103按每个轿厢环140,保持用于确定该轿厢环140中包含的轿厢130的环轿厢信息111。

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在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行驶中的轿厢130即对象轿厢已停止的情况下,基于环轿厢管理部103中保持的环轿厢信息111,判定是否由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对象轿厢130由于运行阻碍状况而进行了临时停止。

在对象轿厢130临时停止的情况下,通知部10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使用对象轿厢130的信息提示装置131,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动作中,为了简化说明,将轿厢环的数量设为1个。

图8是表示将轿厢环的数量设为1个的情况下的循环型的对置轿厢平衡式多轿厢电梯的图,与从图7的(a)所示的构成中去除轿厢环140b所涉及的构成后的构成是相同的。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9的(a)表示乘载了乘客的轿厢130a响应于轿厢呼叫而在井道201中沿上升方向朝向6层正在行驶,而轿厢130b响应于6层的向下降方向的候梯厅呼叫而在井道202中沿下降方向朝向6层正在行驶的状况。

在图9的(a)的状况下,设为轿厢130b比轿厢130a更早到达作为目的的层站的6层,如图9的(b)所示轿厢130a在3层停止。在该情况下,轿厢130a与轿厢130b一起停止,因此无法向作为目的的层站的6层前进。

在该情况下,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如在图10中后述,判定为轿厢130a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然后,通知部10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使用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输出包含表示正常的停止之意的通知信息。在该情况下,轿厢130a成为对象轿厢。

图10是用于说明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01中,如果电梯120的行驶中的轿厢130中的任1个以上停止,则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从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取得与停止的轿厢130相关的停止轿厢信息。停止轿厢信息例如包含:表示停止的轿厢130的一览表的一览表信息、表示停止的轿厢130中乘客的有无的乘客信息、表示停止的轿厢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表示停止的轿厢130正在应对的呼叫的呼叫信息等。

在步骤s102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将停止轿厢信息中包含的一览表信息所示的轿厢130中的某一个,选择为作为第1轿厢的轿厢a。

在步骤s103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基于停止轿厢信息中包含的乘客信息,判定轿厢a中是否有乘客。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在有乘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4的处理前进,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8的处理前进。

在步骤s104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基于环轿厢管理部103中保持的环轿厢信息111,将与轿厢a被包含在同一轿厢环140中的其他轿厢130确定为轿厢b。

在步骤s105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基于停止轿厢信息中包含的呼叫信息,判定轿厢b是否由于与轿厢b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已停止。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在轿厢b由于与轿厢b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已停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6的处理前进,在轿厢b未由于与轿厢b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停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8的处理前进。

在步骤s106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基于呼叫信息,判定轿厢a是否由于与轿厢a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已停止。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在轿厢a未由于与轿厢a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停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7的处理前进,在轿厢a由于与轿厢a自身对应的呼叫而已停止的情况下,向步骤s108的处理前进。

在步骤s107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判定为轿厢a发生运行阻碍状况,而且在轿厢a中有乘客,将轿厢a确定为通知对象的轿厢(步骤s107)。

在步骤s108中,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判定是否已将一览表信息所示的全部轿厢130选择为轿厢a。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在尚未选择全部轿厢130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02的处理,将别的轿厢130选择为轿厢a,在选择了全部轿厢130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如果轿厢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4结束了处理,则通知部102在有被确定为通知对象的轿厢的轿厢130的情况下,使用该轿厢130的信息提示装置131来输出通知信息。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具有将2个以上的轿厢130与同一绳索连结而成的轿厢环140的电梯120、特别是对抗轿厢平衡式多轿厢电梯中,将与对象轿厢130被包含在同一轿厢环140中的其他轿厢停止的状况,判定为运行阻碍状况,因此能够恰当地输出通知信息。

(第3实施方式)

在此,主要关于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图11表示在具有与图7的(a)所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的电梯120中,轿厢130a~130d正在行驶的状态。

图11的(a)表示在轿厢环140a中,轿厢130a响应于7层的候梯厅呼叫而在井道201中沿上升方向正在行驶,而轿厢130b在井道202中沿下降方向正在行驶的状况。另外,在轿厢环140b中,轿厢130c正在井道201的5层停止,轿厢130d正在井道202的5层停止。设为在轿厢130a及轿厢130b中没有乘客。在轿厢130c及轿厢130d中,既可以有乘客也可以没有乘客。在此,将轿厢130a设为对象轿厢130a。

在图11的(a)的状况下,轿厢130c正在5层停止,因此对象轿厢130a被轿厢130c阻碍行驶,无法行驶到作为目的的7层。因此,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判定为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如图11的(b)所示,使对象轿厢130a在比5层靠下处临时停止。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对象轿厢130a,在成为运行阻碍状况的发生原因的其他轿厢130(也就是说,对象轿厢130a的行进方向上的最近的最近轿厢130c)与对象轿厢130a之间的距离以规定的安全距离d以上相离的位置处临时停止。在图11的(b)的例子中,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其在最近轿厢130c与对象轿厢130a之间的距离以规定的安全距离d相离的位置处临时停止。

安全距离d例如是固定值。另外,安全距离d也可以是与对象轿厢130a的速度相应的值。例如也可以设为,对象轿厢130a的速度(例如,判断为使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时的速度或者最高速度等)越快,则使安全距离d越长。另外,安全距离d也可以是与电梯140的运行状况或者时间段相应的值。例如也可以设为,对象轿厢130a的乘客越多,则使安全距离d越短,也可以在预想为乘客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与其他时间段相比使安全距离d更短。

如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的情况下,对象轿厢130a在对象轿厢130a与最近轿厢130c之间的距离以安全距离d以上相离的位置处临时停止,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电梯120的安全性。

(第4实施方式)

在此,主要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120中,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对象轿厢在与最近轿厢之间的距离以安全距离d以上相离的位置处临时停止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距离d与最近轿厢的行驶状态相应地变化。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在图12中,表示了轿厢130a是对象轿厢,轿厢130b是最近轿厢,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对象轿厢130a被临时停止之后的状态。

图12的(a)表示最近轿厢130b停止的例子,图12的(b)表示最近轿厢130b向与对象轿厢130a相同的方向行驶的例子,图12的(c)表示最近轿厢130b向与对象轿厢130a逆向行驶的例子。安全距离d在图12的(b)的例子中最短,在图12的(c)的例子中最长,在图12的(a)的例子中成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对象轿厢130a中有乘客。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对象轿厢130a在对象轿厢130a与最近轿厢130b之间的距离以安全距离d以上相离的层站(服务楼层)之中的距最近轿厢130b最近的层站处临时停止,进而使对象轿厢130a开门。

根据本实施方式,安全距离d与最近轿厢130b的行驶状态相应地变化,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使对象轿厢130a行驶到作为目的的层站附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对象轿厢130a中有乘客,则对象轿厢130a在层站处临时停止,因此能够基于乘客的判断从对象轿厢130a利用楼梯前往作为目的的服务楼层等,能够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第5实施方式)

在此,主要关于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图。在图13中,表示了轿厢130a是对象轿厢,轿厢130b是最近轿厢,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对象轿厢130a被临时停止之后的状态。

图13的(a)表示最近轿厢130b停止的例子,图13的(b)表示最近轿厢130b向与对象轿厢130a相同的方向行驶的例子,图13的(c)表示最近轿厢130b向与对象轿厢130a逆向行驶的例子。安全距离d在图13的(b)的例子中最短,在图13(c)的例子中最长,在图13的(a)的例子中成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设为对象轿厢130a中没有乘客。在该情况下,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使对象轿厢130a在从最近轿厢130b以安全距离d相离的位置处临时停止。此外,轿厢运行管理部101不进行对象轿厢130a的开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对象轿厢130a的安全性,并且使其行驶到作为目的的层站附近。

(第6实施方式)

在此,主要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4所示的电梯系统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相比,不同点在于,在电梯控制系统100中还具备预测停止时间计算部105。

预测停止时间计算部105例如在如图3的(b)、图4的(b)及图5的(b)所示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已使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时,计算对最近轿厢130b在作为目的的层站停止的停止时间进行预测而得到的预测停止时间,来作为直到运行阻碍状况解除而对象轿厢130a的行驶重新开始为止的解除预测时间。

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不仅通知通知信息,而且通知预测停止时间。

预测停止时间的计算方法不作特别限定,在此说明其一例。

如果将最近轿厢130b的乘客数设为p人,将最近轿厢130b的定员设为r人,将1位乘客下轿厢的时间设为a秒,将1位乘客乘上轿厢的时间设为b秒,将开门时间设为o秒,将关门时间设为c秒,则例如预测停止时间计算部105通过以下的计算式(1)来计算预测停止时间。

预测停止时间=平均下梯人数×a+min(平均乘上人数,(r-(p-平均下梯人数))×b+o+c···(1)

此外,平均乘上人数及平均下梯人数的计算方法例如根据电梯120的工作实际成果被预先计算。平均乘上人数及平均下梯人数既可以是全部层站处的平均值,也可以按每个层站个别地计算。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知直到运行阻碍状况解除为止的解除预测时间,因此能够提高乘客的便利性。

(第7实施方式)

在此,主要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系统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15所示的电梯系统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相比,不同点在于,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还具备关门按钮无效部106。另外,在图15中,表示了在图1中未图示的各轿厢130的关门按钮132。

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运行管理部101在发生了运行阻碍状况的情况下,如图3的(b)、图4的(b)及图5的(b)所示,使对象轿厢130a在层站中的某一个临时停止,并使对象轿厢130开门。

关门按钮无效部106如果对象轿厢130a临时停止,则使对象轿厢130a的关门按钮132无效直到运行阻碍状况解除为止。

通知部102使用对象轿厢130a的信息提示装置131,不仅通知通知信息,而且通知使关门按钮132无效之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象轿厢130a无法行驶时,能够抑制对象轿厢130a进行关门而层站的人无法搭乘对象轿厢的情况,因此能够使便利性提高。

上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例示,其意图不在于将本公开的范围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本公开。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梯控制系统,101:轿厢运行管理部,102:通知部,103:环轿厢管理部,104:循环停止模式判定部,105:预测停止时间计算部,106:关门按钮无效部,110:候梯厅呼叫按钮,120:电梯,130:轿厢,131:信息提示装置,132:关门按钮,140:轿厢环,200~202:井道,203~204:方向反转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