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附件-浮动出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52528发布日期:2021-06-08 13:5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罐附件-浮动出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油运输工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浮动出油装置主要应用于各种卧式、立式内浮顶储罐,一般储罐收发油系统采用罐底部收发油管道,由于沉降作用,罐底部存在水分、杂质等异物,出油时影响油的品质,不适用于对油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储罐。
3.浮动出油装置一端固定在罐底,另一端与储罐内浮盘相接,跟随浮盘上下浮动,由于浮动出油装置大多为碳钢材质,质量、密度较大,对浮盘牵引力过大,在运行过程中易使浮盘损坏,增大储罐整体运行的安全系数,所以传统浮动出油装置会安装一定数量的浮筒,通过浮筒的浮力,减小浮动出油装置对浮盘的牵引力,但由于浮动出油装置与水平面夹角随浮盘升降而改变,造成了浮筒的浮力、以及浮筒所在位置到浮动出油装置重心点力臂的改变,等浮盘运行到一定高度,可能使浮筒浮力和燃油给予浮动出油装置的浮力远远大于浮动出油装置重力,当浮盘下降时,安装在浮动出油装置上的浮筒不随浮盘下降而下落,导致浮筒与浮盘碰撞,易使浮盘与浮动出油装置损坏,增加储罐运行的危险系数。因此一种方便出油的装置亟待被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储罐发油方式,由下部发油改为上部发油,优先发放上层优质燃油,保证所发出的燃油料达到最佳品质,该产品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机油等液体,因此为油库、炼油厂、民航、海港、码头等地区广泛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有管臂,管臂和固定底座之间安装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为套筒,管臂数量若干,两个管臂之间均设有转接头,两个管臂呈u型连接,管臂远离转接头的一端设有钢丝绳孔,所述管臂外侧设有泡沫层,泡沫层的外侧套有套管,套管和转接头底部设有防震底座。
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主要应用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套管平衡系统解决了浮动出油装置在储罐内部浮力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储罐及浮动出油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在储罐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7.作为改进,所述防震底座的数量若干,用于防止管臂触底出现损坏。
8.作为改进,所述套管和泡沫层,泡沫层和管臂均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9.作为改进,所述泡沫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
10.作为改进,所述转接头装置材质为碳钢、不锈钢、铝合金中的一种。
11.作为改进,所述套管为铝制套管。
12.作为改进,所述管臂材质为碳钢,表面涂敷防腐漆。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的防漏示意图。
15.如图所示:1、固定底座,2、管臂,3、转接头,4、钢丝绳孔,5、泡沫层,6、套管,7、防震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储罐附件

浮动出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安装有管臂2,管臂2和固定底座1之间安装有转接头3,所述转接头3为套筒,管臂2数量若干,两个管臂2之间均设有转接头3,两个管臂2呈u型连接,管臂2远离转接头3的一端设有钢丝绳孔4,所述管臂2外侧设有泡沫层5,泡沫层5的外侧套有套管6,套管6和转接头3底部设有防震底座7。
18.作为改进,所述防震底座7的数量若干,用于防止管臂2触底出现损坏。
19.作为改进,所述套管6和泡沫层5,泡沫层5和管臂2均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20.作为改进,所述泡沫层5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
21.作为改进,所述转接头3装置材质为碳钢、不锈钢、铝合金中的一种。
22.作为改进,所述套管6为铝制套管。
23.作为改进,所述管臂2材质为碳钢,表面涂敷防腐漆。
2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主要应用与浮动出游装置,用铝制套管包裹整个浮动出游装置,内置聚氨酯高分子塑料,为浮动出游装置整体提供浮力,传统浮动出游装置只有几处添置浮筒,为整体提供浮力,不能实现浮力均衡,而套管平衡系统为浮动出游装置整体提供成上千万份浮力,减小因角度而导致的浮力不均匀等问题,保证浮动出油装置对浮盘的牵引力再100~200n之间,既不影响浮盘浮力,又能保证浮动出油装置不碰触浮盘,跟随浮盘上升或下降。
25.浮动出油装置及套管平衡系统主要由碳钢、不锈钢、铝合金、聚氨酯高分子塑料等材质组成,聚氨酯为抗油、抗老化高分子聚合物,不会污染油的品质;碳钢表面涂敷防腐漆;铝合金表面形成天然氧化铝薄膜,保护铝表面不被腐蚀。
26.一般浮动出油装置分为三个状态,第一阶段为燃油刚进入储罐,浮动出油装置为水平状态,燃油由收油管道进入储罐内部,并给予浮盘浮力,但并未使浮盘上浮,此时套管平衡装置给予浮动出油装置一定浮力,浮动出油装置此时重力全部向下,浮力为f

=ρgv

,设浮盘牵引力为f,浮盘浮力为f2,由于sh/t3194

2017中规定浮盘浮重比大于2.0,及f2远远大于浮动出油给予浮盘的牵引力,所以f2可不既考虑,浮动出油装置质量为m1,套管平衡系统浮力给予浮动出油装置向上的浮力为f3=f
聚氨脂浮力
+f
铝制套管浮力

f
套管平衡装置重力
,所以浮盘牵引力为f=f3‑
m1g,通过改变聚氨酯v排而改变浮盘的牵引力f,使f保持在100~200n之间。第二阶段为浮盘上升到最高液位,此时上下罐壁达到最大角度,一般不超过140
°
,单个管臂与水平夹角不超过70
°
,如图三所示,此时套管平衡系统将上千万份浮力均匀分散到浮动出油装置整体,浮力不会随角度与力臂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给予浮盘的牵引力依旧是100~200n之间,使整体达到平衡。第三阶段为浮盘下落阶段,由于套管平衡系统的作用,浮动出游装置
再上升过程中一直给予浮盘牵引力,所以当浮盘下降时,浮动出游装置会与浮盘同同下降。
27.通过铝制套管与浮动出游油装置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填充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使浮动出油装置每一部分的整体密度都略大于储液密度,使浮动出油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全程跟随浮盘上升或下降,始终给予浮盘100~200n之间的牵引力;通过整体浮力微分化,防止浮动出油装置出现浮力失衡等问题,最总导致浮动出油装置与浮盘碰撞、或浮动出油装置给予浮盘牵引力过大导致浮盘浮力丧失,造成卡盘、塌盘、损坏等现象。
28.若浮动出油装置遭受到穿刺破坏,内置聚氨酯高分子塑料材料具有阻液、隔夜作用,且不会污染油品,保障了浮动出油装置及套管平衡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储罐运行的安全性。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