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9987发布日期:2021-04-09 20:5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污水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让污水达到排放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定期抽样检测是污水治理的重要环节。

根据申请号为cn201821437474.2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污水排放便携检测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浮力板和活动安装在浮力板底部的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卡杆,浮力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卡杆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开设在浮力板顶部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触发杆,触发杆的一侧开设有底部设置为开口的通孔,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柱孔,两个卡柱孔分别与安装槽相连通,卡柱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柱,该产品便于使拉丝的中间部位向下弯曲,能够带动两个卡柱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浮力板从检测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减小整个检测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运输。

但上述污水检测装置仍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检测装置虽然具有方便拆卸用于检测的浮力板的功能,但该检测装置难以引导抽样管进行移动,从而降低了抽样管的活动范围,使得检测装置难以综合不同水域的污水进行检测,影响了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无人检测船,所述无人检测船的顶端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设有抽样组件以及引导组件,所述抽样组件包括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轮的顶端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齿圈,所述收卷轮外周面固定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沿收卷轮径向平面的中轴线盘绕设置,所述采样管的一端贯穿检测箱壳体延伸至外部与第一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壳体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吊耳,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有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均固定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表面,两个所述铰接座以收卷轮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座内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引导轮,每个所述引导轮均通过钢丝绳与吊耳相连接,每个所述引导轮的顶端外周面均固定有第二齿圈,每个所述第二齿圈均与第一齿圈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抽样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底端固定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表面,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相连接,所述蜗杆与涡轮环相啮合,所述涡轮环固定于所述收卷轮远离第一齿圈的一端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抽样组件与平衡组件相连接,所述平衡组件包括有放线轮,所述放线轮固定于收卷轮的底端表面,所述放线轮通过钢丝绳穿过检测箱壳体延伸至外部与第二配重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远离第一配重块的一端贯穿放线轮壳体延伸至放线轮内部与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放线轮内部,所述旋转接头远离放线轮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检测箱内壁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底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底端内壁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污水箱相连接,所述污水箱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底端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位于两个所述铰接座之间并以采样管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座内部均通过转轴沿直线依次固定有两个转动轮,同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轮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引导轮上的钢丝绳穿插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重块壳体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钕磁铁,所述第一配重块通过钕磁铁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磁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靠近第一配重块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体内粘接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的外壁表面固定有两个供所述引导轮上的钢丝绳穿过的清洁环,两个所述清洁环以检测箱横断面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清洁环的内环表面均粘接有毛条。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发明能够带动采样管进行移动,使其从不同深度以及在污水池的不同位置对污水进行采取,从而提高检测装置检测采样污水的准确性,具体为:通过无人检测船和抽样组件的配合,使得收卷轮对其上所缠绕的采样管进行放绳动作时,采样管借助其上第一配重块的重量垂入污水池中,在此过程中,由于引导轮上的第二齿圈与收卷轮上的第一齿圈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至引导轮上,由于引导轮上的钢丝绳固定在第一配重块的吊耳上,使得第一配重块上的采样管随着其与引导轮之间的钢丝绳的长度增加,从而控制采样管缓慢下降,直至采样管到达污水池的指定深度。

其二,本发明能够随着第一配重块调整无人检测船的配重,而不断自动调整船体配重,从而防止船体随着第一配重块的下落而重心不稳,具体为:由于放线轮固定于收卷轮的底端表面,从而在收卷轮进行旋转带动其上钢丝绳进行放绳动作时,放线轮由于其上钢丝绳的牵引方向与收卷轮牵引方向相反,使得放线轮也进行放绳动作,从而随着收卷轮上第二配重块的下落而调整重量分配。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卷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区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容纳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无人检测船;11、凹槽;111、橡胶垫;2、检测箱;21、容纳腔;22、污水箱;23、水泵;24、固定座;25、转动轮;26、清洁环;261、毛条;27、箱盖;3、抽样组件;31、收卷轮;311、旋转接头;32、采样管;33、第一配重块;331、钕磁铁;34、吊耳;35、涡轮环;36、第一齿圈;4、引导组件;41、铰接座;42、引导轮;43、第二齿圈;5、动力组件;51、蜗杆;52、电机;6、平衡组件;61、放线轮;62、第二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4,一种污水排放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无人检测船1,所述无人检测船1的顶端固定有检测箱2,所述检测箱2的内部设有抽样组件3以及引导组件4,所述抽样组件3包括有收卷轮31,所述收卷轮31与所述检测箱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轮31的顶端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齿圈36,所述收卷轮31外周面固定有采样管32,所述采样管32沿收卷轮31径向平面的中轴线盘绕设置,所述采样管32的一端贯穿检测箱2壳体延伸至外部与第一配重块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33壳体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吊耳34,所述引导组件4包括有两个铰接座41,两个所述铰接座41均固定于所述检测箱2的内壁表面,两个所述铰接座41以收卷轮31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座41内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引导轮42,每个所述引导轮42均通过钢丝绳与吊耳34相连接,每个所述引导轮42的顶端外周面均固定有第二齿圈43,每个所述第二齿圈43均与第一齿圈36相啮合。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1和图6,所述检测箱2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箱盖27,使得检测箱2通过其上转动连接的箱盖27打开自身内腔,从而方便使用者打开检测箱2内部所储存污水箱22,从污水箱22进行进一步污水取样。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2,所述抽样组件3与动力组件5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有电机52,所述电机52底端固定于所述检测箱2的内壁表面,所述电机52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51相连接,所述蜗杆51与涡轮环35相啮合,所述涡轮环35固定于所述收卷轮31远离第一齿圈36的一端外周面,使得电机52输出轴带动其上蜗杆51进行旋转时,由于蜗杆51与收卷轮31外周面的涡轮环35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给收卷轮31外周面的涡轮环35并带动收卷轮31进行旋转,且由于涡轮环35只能作为从动环,从而利用蜗杆51与涡轮环35的配合形成自锁结构,防止收卷轮31借助外力进行旋转。

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抽样组件3与平衡组件6相连接,所述平衡组件6包括有放线轮61,所述放线轮61固定于收卷轮31的底端表面,所述放线轮61通过钢丝绳穿过检测箱2壳体延伸至外部与第二配重块62相连接,使得放线轮61固定于收卷轮31的底端表面,且收卷轮31上的钢丝绳采用顺时针缠绕的方式完成收卷,而收卷轮31上的钢丝绳采用逆时针的缠绕方式完成固定,从而在收卷轮31进行旋转带动其上钢丝绳进行放绳动作时,放线轮61由于其上钢丝绳的牵引方向与收卷轮31牵引方向相反,使得放线轮61也进行放绳动作。

具体的,请再次参照附图2和5,所述检测箱2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座24,两个所述固定座24位于两个所述铰接座41之间并以采样管3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铰接座41内部均通过转轴沿直线依次固定有两个转动轮25,同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轮25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穿插的间隙,使得检测箱2通过其内转动连接的两个引导轮42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供转动轮25上的钢丝绳穿插,使得钢丝绳折弯绷紧,从而防止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与检测箱2内壁之间产生干摩擦。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3和6,所述采样管32远离第一配重块33的一端贯穿放线轮61壳体延伸至放线轮61内部与旋转接头311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3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放线轮61内部,所述旋转接头311远离放线轮6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检测箱2内壁表面,使得放线轮61进行旋转时,由于放线轮61上的采样管32与其内部的旋转接头311转子端相连接,从而利用旋转接头311转子端跟随采样管32以及放线轮61进行旋转,防止采样管32因转动而纠缠影响其使用。

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3和6,所述检测箱2底端开设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底端内壁固定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旋转接头311相连接,所述水泵23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污水箱22相连接,所述污水箱22固定于所述容纳腔21底端内壁上,使得水泵23得以通过旋转接头311引导采样管32内的水输出至与其连接的污水箱22内,再通过污水箱22内的ph值传感器以及重金属探测器等检测元件进行检测。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4,所述第一配重块33壳体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钕磁铁331,所述第一配重块33通过钕磁铁331与所述检测箱2的内壁磁性连接,使得第一配重块33通过其上所固定的钕磁铁331吸附在检测箱2的内壁上。

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4,所述检测箱2靠近第一配重块33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槽体内粘接有橡胶垫111,使得检测箱2通过其上凹槽11收纳第一配重块33,且通过凹槽11内橡胶垫111在第一配重块33挤压下进行收缩,从而减小回收第一配重块33时,第一配重块33对检测箱2所造成的冲击力,并减小凹槽11与第一配重块33之间的间隙,减少水汽顺着第一配重块33贯穿检测箱2所形成的通孔而侵蚀其内部元件。

具体的,请参照附图5,所述检测箱2的外壁表面固定有两个供所述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穿过的清洁环26,两个所述清洁环26以检测箱2横断面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清洁环26的内环表面均粘接有毛条261,使得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穿过检测箱2上的清洁环26时,由于清洁环26上设有毛条261,从而利用毛条261与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减少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表面所附着的污渍。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检测装置对污水进行检测时,使用者首先将无人检测船1置入待检测的污水排放池内,开启无人检测船1顶端检测箱2内部的电机52,从而利用电机52输出轴带动检测箱2内部抽样组件3中的收卷轮31进行旋转,收卷轮31旋转时,收卷轮31对其上所缠绕的采样管32进行放绳动作,使得采样管32借助其上第一配重块33的重量垂入污水池中,在此过程中,由于引导轮42上的第二齿圈43与收卷轮31上的第一齿圈36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至引导轮42上,由于两个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分别采用顺时针以及逆时针,从而带动两个引导轮42对其上所缠绕的钢丝绳进行放绳动作,由于引导轮42上的钢丝绳固定在第一配重块33的吊耳34上,使得第一配重块33上的采样管32随着其与引导轮42之间的钢丝绳的长度增加,从而控制采样管32缓慢下降,直至采样管32到达污水池的指定高度,然后通过利用旋转接头311与采样管32相连接的水泵23将待检测污水由污水池抽出至污水箱22内,再通过污水箱22内的ph值传感器以及重金属探测器等检测元件进行检测。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