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2177发布日期:2021-07-02 21:2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举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电绝缘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举升装置的用途为在裁切机上承接已经注射完成的带伞裙护套的绝缘子产品,按照产品规格举升至系统规定的高度,然后裁切机构对绝缘子两端的护套进行裁切。

目前本行业的举升装置大多采用螺旋顶升机构来举升不同直径的绝缘子产品。但是螺旋顶升机构成本高,高度空间占用大,设备产品中心高度高,且安全风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举升装置,该举升装置采用一级顶升面板和二级顶升面板配合,驱动一级顶升面板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调节二级顶升面板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可减少整个举升装置调节行程,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举升装置,用于承托和举升绝缘子,包括举升组件和承托组件,举升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平行设置的底板、二级顶升面板和一级顶升面板,导杆依次穿设一级顶升面板、二级顶升面板并固定在二级顶升面板上,设置一级驱动装置以驱动一级顶升面板沿导杆方向位移,在底板和二级顶升面板之间设置二级驱动装置以驱动二级顶升面板沿导杆方向位移;承托组件设置在一级顶升面板上。采用一级顶升面板和二级顶升面板配合,驱动一级顶升面板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调节一级顶升面板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导杆约束举升组件的运动方向,承托组件用于承托绝缘子的伞裙。

优选地,二级驱动装置为连杆装置,连杆装置通过丝杠驱动以沿导杆方向调节底板和二级顶升面板之间的距离。采用连杆机构原理设计,连杆进行开合动作的同时举升装置的高度尺寸发生变化以达到举升的目的;连杆机构高度空间占用小,设备产品中心高度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且安全风险系数低。

优选地,连杆装置包括由四组连杆依次铰接形成的菱形连杆,菱形连杆的铰接处形成上连接点、下连接点和两个侧面连接点,上连接点抵接二级顶升面板,下连接点与底板固定连接,丝杠固定连接两个侧面连接点。菱形连杆结构更加稳定,承力作用更好。

优选地,丝杠为梯形丝杠。梯形丝杠具备自锁功能,便于连杆装置的驱动和锁定。

优选地,下连接点处的两个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连杆装置的端部啮合齿轮,无导向结构,靠齿轮啮合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上连接点处的两个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

优选地,连杆装置包括并行设置的两组菱形连杆,丝杠夹设于两组菱形连杆之间且固定连接两组菱形连杆的两个侧面连接点。两组菱形连杆进一步增强连杆装置的承力作用。

优选地,两组菱形连杆的两个上连接点之间固定设置两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组菱形连杆相对独立,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可进一步保证连杆装置传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两组菱形连杆的两个下连接点之间固定设置两个第三齿轮,两个第三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第三齿轮分别与两组菱形连杆相对独立,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可进一步保证连杆装置传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一级驱动装置为一级气缸,一级气缸设置在底板和二级顶升面板之间,一级气缸的气缸导杆连接一级顶升面板以驱动一级顶升面板。一级气缸驱动一级顶升面板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

优选地,一级气缸与二级顶升面板固定连接,一级气缸的侧面设置若干滑槽,底板与一级气缸通过滑槽活动连接。当二级顶升面板被驱动顶升时,一级气缸随之运动位移,底板与一级气缸通过滑槽活动连接从而使底板与一级气缸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不影响举升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举升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杆装置130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杆装置130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举升装置100,用于承托和举升绝缘子,包括举升组件120和承托组件110,举升组件120包括自下而上平行设置的底板121、二级顶升面板122和一级顶升面板123,导杆124依次穿设一级顶升面板123、二级顶升面板122并固定在二级顶升面板122上,设置一级驱动装置140以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沿导杆124方向位移,在底板121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设置二级驱动装置130以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沿导杆124方向位移,以调节一级顶升面板123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的距离;承托组件110设置在一级顶升面板123上。采用一级顶升面板123和二级顶升面板122配合,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可直接调节一级顶升面板123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导杆124约束举升组件120的运动方向,承托组件110为倒梯形,用于承托绝缘子的伞裙。

在其他实施例中,承托组件的形状不局限于倒梯形,可以为圆弧状或者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将绝缘子产品承托住并且不损害绝缘子产品的伞裙及护套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24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二级顶升面板122和一级顶升面板123的边角处,不干涉中心位置的二级驱动装置130的调节和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24依次穿设一级顶升面板123、二级顶升面板122并固定在二级顶升面板122上,当二级顶升面板122被二级驱动装置130驱动顶升时,导杆124随着二级顶升面板122一同运动;当一级顶升面板123被一级驱动装置140驱动顶升时,导杆124保持静止,一级顶升面板123沿导杆124的方向位移。即导杆124具体约束的是一级顶升面板123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的位置,确保二者之间保持平行关系,不发生错位的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杆可以对角设置两个,或者沿二级顶升面板和一级顶升面板设置多个,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21靠近地面一侧的四个边角上固定设置滑块150,滑块150可沿外部设备上设置的导轨滑行,便于举升装置100的整体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驱动装置130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沿导杆124方向位移,使底板121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底板121位置不动,当二级顶升面板122举升到设定位置后,二级驱动装置130锁死,使得二级顶升面板122位置保持不变;一级驱动装置140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沿导杆124方向位移,使一级顶升面板123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一级顶升面板123上的承托组件110插入绝缘子的伞裙之间的间隙,从而将绝缘子承托在举升装置100上,而后一级驱动装置140锁死,一级顶升面板123位置保持不变。在后续不同规格的产品裁切过程中,需要同上述过程一样,先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再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在后续同规格的产品裁切过程中,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只需要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从而达到更换绝缘子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驱动装置130为连杆装置130,连杆装置130通过丝杠131驱动以沿导杆124方向调节底板121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的距离。连杆机构又称低副机构,是机械的组成部分中的一类,指由若干(两个以上)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用低副(转动副或移动副)联接组成的机构。连杆装置130采用连杆机构原理设计,连杆装置130进行开合使得举升装置100的高度尺寸发生变化以达到举升的目的;连杆机构高度空间占用小,设备产品中心高度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且安全风险系数低。

在其他实施例中,二级驱动装置也可以为气缸或者回转驱动装置等可配合导杆运动的驱动装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沿导杆方向调节底板和二级顶升面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丝杠131为梯形丝杠131。梯形丝杠131具备自锁功能,便于连杆装置130的驱动和锁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丝杠也可以为滚珠丝杠,但是需要配置锁紧机构,在达到驱动目标位置的时候,将丝杠的位置锁死,以固定二级顶升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装置130包括并行设置的两组菱形连杆132,菱形连杆132是由四组连杆1321依次铰接形成的,菱形连杆132的铰接处形成上连接点1322、下连接点1323、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和第二侧面连接点1325,上连接点1322抵接二级顶升面板122,下连接点1323与底板121固定连接,丝杠131夹设于两组菱形连杆132之间且丝杠131固定连接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和第二侧面连接点1325。菱形连杆132结构更加稳定,承力作用更好,两组菱形连杆132进一步增强连杆装置130的承力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菱形连杆132的铰接处形成的上连接点1322是通过连接板1326进行连接的,连杆1321的端部设置通孔,连接板1326对应的位置上也设置通孔,螺栓对应穿过通孔后采用螺母1327进行固定。换句话说,连接板1326分别与铰接处的两个连杆1321进行连接,从而使两个连杆1321形成上连接点1322。同理,下连接点1323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菱形连杆132的铰接处形成的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是通过螺栓直接进行连接的,即在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处的两个连杆1321的端部对应设置通孔,螺栓对应穿过通孔后在螺栓的端部采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使两个连杆1321形成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同理,第二侧面连接点1325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菱形连杆的铰接处形成的上连接点、下连接点、第一侧面连接点和第二侧面连接点均可以通过以上任一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够满足连接之后的连杆能够围绕螺栓活动,从而使菱形连杆的角度发生改变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菱形连杆132的两个上连接点1322之间固定设置两个第二齿轮133,两个第二齿轮133沿丝杠131延伸方向啮合。第二齿轮133分别与两组菱形连杆132相对独立,通过连接部件与两组菱形连杆132连接,可进一步保证连杆装置130传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两组菱形连杆132的两个上连接点1322之间固定设置两个第二齿轮133的设置方式为,上述的穿过连接板1326的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齿轮133的中心的套筒,并且两个第二齿轮133沿丝杠131延伸方向啮合,套筒的两端抵接连接板1326以保证两个第二齿轮133不会沿着螺栓的方向移动,不会发生齿轮错位从而导致啮合失效。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齿轮的中心也可以设置套筒,增加两个第二齿轮的宽度,使第二齿轮在轴向上的两个端面直接抵接在连接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菱形连杆132的两个下连接点1323之间固定设置两个第三齿轮134,两个第三齿轮134沿丝杠131延伸方向啮合。第三齿轮134与上述第二齿轮133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两个第二齿轮或者只设置两个第三齿轮,同样能够实现保证连杆装置稳定传动的技术效果,并且简化了连杆装置的结构,降低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装置上也可以只设置一组菱形连杆,上连接点处的两个连杆的端部设置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下连接点处的两个连杆的端部也设置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第一齿轮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第二齿轮的设置方式类似。上述具体地,以上连接点为例,通过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一齿轮的中心的套筒,并且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套筒的一端抵接连接板以保证两个第一齿轮不会沿着螺栓的方向移动,不会发生齿轮错位从而导致啮合失效,两个第一齿轮通过轴承等结构可以绕中心的套筒转动,以实现啮合转动功能。连杆装置的端部啮合齿轮,无导向结构,靠齿轮啮合来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在举升装置的承力较小时,简化了连杆装置的结构,降低成本。甚至,在普通情况下,承力需求一般时,也可以不设置齿轮,连杆装置也可以保证传动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上连接点处或者下连接点处两者中其中一个的两个连杆的端部设置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沿丝杠延伸方向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丝杠131分为驱动部1311和丝杠轴1312,丝杠轴1312与菱形连杆132的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活动连接,丝杠轴1312与第二侧面连接点1325固定连接,当驱动部1311驱动丝杠131时,第一侧面连接点1324和第二侧面连接点1325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菱形连杆132的各个连杆132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一步驱动上连接点1322抵接的二级顶升面板122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举升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驱动装置140为一级气缸140,一级气缸140设置在底板121和二级顶升面板122之间,一级气缸140的气缸导杆141穿过二级顶升面板122并连接一级顶升面板123以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一级气缸140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气缸140与二级顶升面板122固定连接,一级气缸140的侧面设置若干滑槽142,底板121与一级气缸140通过滑槽142活动连接。当二级顶升面板122被驱动顶升时,一级气缸140随之运动位移,底板121与一级气缸140通过滑槽142活动连接从而使底板121与一级气缸14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不影响举升装置100的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气缸140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连杆装置130的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级气缸的数量和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只要不与其他驱动及调节部件发生干涉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级驱动装置可以是其他驱动装置,比如连杆机构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级气缸也可以与底板固定连接,气缸导杆穿过二级顶升面板与一级顶升面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装置100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驱动部1311驱动丝杠131,导致菱形连杆132的各个连杆132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一步驱动上连接点1322抵接的二级顶升面板122的位置发生变化,二级顶升面板122到达设定位置后,丝杠131锁死,二级顶升面板122的位置保持不变,同时,固定在二级顶升面板122上的导杆124和一级气缸140随同二级顶升面板122一起发生位移;驱动一级气缸140,一级气缸140的气缸导杆141连接一级顶升面板123以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沿导杆124方向发生位移,使一级顶升面板123上的承托组件110插入绝缘子的伞裙之间的间隙,从而使绝缘子承托在举升装置100上,而后一级气缸140锁死,一级顶升面板123位置保持不变。

本实施例的举升装置100,采用一级顶升面板123和二级顶升面板122配合,驱动一级顶升面板123用于避让绝缘子产品的伞裙高度,同规格产品不需要调整驱动二级顶升面板122,调节二级顶升面板122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产品,可减少整个举升装置100调节行程,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