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8845发布日期:2021-06-29 22:4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门式起重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


背景技术:

2.门式起重机是铁路货场和港口、码头等场所广泛使用的装卸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的大型机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门式起重机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但在沿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瞬时突发大风的情形时有发生,动态防风装置有时不能保证可靠制停导致起重机整体倾翻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3.中国专利cn110723653a公开了一种门式起重机突遇大风紧急停车装置,包括电磁吸附装置、吸附固定板、吸附活动板、复位弹簧、挂杆、封车铁楔和控制系统。一种门式起重机突遇大风紧急停车方法:当起重机工作现场突起大风时,操作人员发现依靠行走刹车不能抗衡风载冲击,门式起重机仍然顺风滑动时,立即按下操控板上的紧急按钮;电磁吸附装置通电向后带动吸附活动板,进而吸附活动板带动挂杆向后移动,封车铁楔从挂杆上脱落掉在铁轨上;起重机行走轮顺风滚动至封车铁楔上受阻实现紧急停车。
4.但现有的制动结构制动力较小,使门式起重机制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8.支撑架;
9.夹紧组件,夹紧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夹紧组件用以对轨道进行夹紧从而起到制动作用;
10.增力机构,增力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增力机构用以控制夹紧组件的一对工作端水平运动;
11.反向传动组件,反向传动组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反向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增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反向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夹紧组件的输入端连接,反向传动组件用以将增力机构的输出的力反向传递至夹紧组件;
12.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增力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用以向增力机构提供驱动力。
13.优选的,夹紧组件包括有,
14.安装板,安装板设有一对且安装在反向传动组件的一对相向运动的输出端上;
15.活动抵接块,活动抵接块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活动抵接块与安装板沿水平方向间隙配合,活动抵接块用以对轨道的两侧进行夹紧;
16.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活动抵接块和安装板的间隙处,压力传感器用以
检测活动抵接块受到的来自于轨道的反作用力。
17.优选的,活动抵接块上设有导柱;导柱垂直地安装在活动抵接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且与活动抵接块间隙配合,导柱用以对活动抵接块在安装板上的运动进行导向。
18.优选的,导柱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限位块。
19.优选的,活动抵接块的内侧增设有柔性垫片。
20.优选的,增力机构包括有,
21.驱动板,驱动板可升降运动地设置,驱动板与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板用以传递直线驱动装置输出的驱动力;
22.肘节臂,肘节臂设有一对且关于驱动板对称设置,肘节臂的一端与驱动板的侧壁转动连接,肘节臂的另一端与反向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转动连接,肘节臂用以将驱动板传递的力进行增幅后传递给反向传动组件。
23.优选的,反向传动组件包括有,
24.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设有一对且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第一滑块位于支撑架的上方,第一滑块与增力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滑块用以带动反向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运动;
25.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设有一对且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第二滑块位于支撑架的下方,第一滑块与夹紧组件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块用以带动夹紧组件水平运动;
26.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第一导向组件的工作方向水平设置,第一导向组件与一对第一滑块间隙配合,第一导向组件用以对第一滑块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27.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固定在支撑架的下端,第二导向组件的工作方向水平设置,第二导向组件与一对第二滑块间隙配合,第二导向组件用以对第二滑块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28.反向器,反向器设有一对,反向器对称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内侧,反向器的输入端与增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反向器的输出端与夹紧组件连接,反向器用以将增力机构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驱动力反向传递给夹紧组件。
29.优选的,第一导向组件包括有,
30.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第一导向杆与一对第一滑块间隙配合,第一导向杆用以对第一滑块的运动方向起到引导和限位作用;
31.支撑板,支撑板设有一对,支撑板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支撑板与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板用以对第一导向杆提供支撑。
32.优选的,反向器包括有,
33.滑槽杆,滑槽杆设有一对,滑槽杆关于支撑架对称地水平分布,滑槽杆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的贯通槽内,滑槽杆两端均设有滑槽;
34.转轴,转轴两端与支撑架的两侧固定连接,转轴与滑槽杆中央位置转动连接;
35.滑动轴,滑动轴设置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两侧,滑动轴与滑槽杆的滑槽滑动连接。
36.优选的,直线驱动装置包括有,
37.丝杆,丝杆底部与反向传动组件的顶端转动连接,丝杆与增力机构的输入端螺纹链接,丝杆用以控制增力机构的输入端在沿着丝杆的轴线方向运动;
38.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杆围绕第二导向杆均匀分布,第二导向杆轴线与丝杆轴线平行,第二导向杆底端与反向传动组件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与增力机构的输入端间隙配合;
39.托板,托板安装在第二导向杆顶端且与丝杆顶端转动连接;
40.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安装在托板的顶端,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驱动器用以控制丝杆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
4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42.1、可以有效增大制动效果,具体的,当驱动板在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控制下向夹紧组件方向靠近时,一对肘节臂相互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越接近一百八十度对力的增幅越大。肘节臂将力增加后传递给反向传动组件的输入端,继而通过反向传动组件转向后控制夹紧组件运动;
43.2、可以有效对轨道进行保护,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具体的,通过设置柔性垫片可以有效对活动抵接块的抵压处的轨道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后期门式起重机在轨道上滑行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柔性垫片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颗粒,可以有效增加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活动抵接块的夹紧效果;
44.3、控制效果稳定,具体的,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收到信号后控制丝杆旋转。丝杆将周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线方向的驱动力,配合第二导向杆的导向限位作用控制增力机构的驱动板沿着丝杆轴线方向运动,从而控制肘节臂角度的开合,继而实现增力效果。托板对旋转驱动器起到支撑作用。丝杆、第二导向杆底端均与反向传动组件的第一导向组件顶端中央位置固定连接。丝杆的驱动结构具有较好的自锁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4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46.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47.图3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48.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49.图5为本发明的夹紧组件立体图;
50.图6为本发明的图5的立体分解图;
51.图7为本发明的图4中a

a截面剖视图;
52.图8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一;
53.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二;
54.图10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图三。
55.图中标号为:
[0056]1‑
支撑架;
[0057]2‑
夹紧组件;2a

安装板;2b

活动抵接块;2b1

导柱;2b2

限位块;2c

压力传感器;2d

柔性垫片;
[0058]3‑
增力机构;3a

驱动板;3b

肘节臂;
[0059]4‑
反向传动组件;4a

第一滑块;4b

第二滑块;4c

第一导向组件;4c1

第一导向
杆;4c2

支撑板;4d

第二导向组件;4e

反向器;4e1

滑槽杆;4e2

转轴;4e3

滑动轴;
[0060]5‑
直线驱动装置;5a

丝杆;5b

第二导向杆;5c

托板;5d

旋转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62]
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门式起重机的悬挂式轮边制动器,包括有,
[0063]
支撑架1;
[0064]
夹紧组件2,夹紧组件2设置在支撑架1的下方,夹紧组件2用以对轨道进行夹紧从而起到制动作用;
[0065]
增力机构3,增力机构3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方,增力机构3用以控制夹紧组件2的一对工作端水平运动;
[0066]
反向传动组件4,反向传动组件4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与增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出端与夹紧组件2的输入端连接,反向传动组件4用以将增力机构3的输出的力反向传递至夹紧组件2;
[0067]
直线驱动装置5,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与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连接,直线驱动装置5用以向增力机构3提供驱动力。
[0068]
直线驱动装置5与控制器电连接。支撑架1为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通槽的框体结构,以便对反向传动组件4进行避让和安装。该结构外还包覆有与门式起重机悬挂式固定连接的安装壳体,为便于展示内部结构,图中未示出。增力机构3为肘节增力机构。当需要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直线驱动装置5,直线驱动装置5收到信号后输出端控制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向夹紧组件2方向靠近,增力机构3将输出的力放大并传递至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反向传动组件4将增力机构3的输出端输出的力反转从而使增力机构3的一对工作端相互分离的运动转化为一对夹紧组件2的工作端相互靠近的运动,从而使夹紧组件2对轨道施加放大几十上百倍的压力,从而使门式起重机被稳定地锁紧在轨道上,有效避免大风天气下门式起重机发生倾覆,有效保障周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0069]
如图5、图6所示,夹紧组件2包括有,
[0070]
安装板2a,安装板2a设有一对且安装在反向传动组件4的一对相向运动的输出端上;
[0071]
活动抵接块2b,活动抵接块2b设置在安装板2a的内侧,活动抵接块2b与安装板2a沿水平方向间隙配合,活动抵接块2b用以对轨道的两侧进行夹紧;
[0072]
压力传感器2c,压力传感器2c设置在活动抵接块2b和安装板2a的间隙处,压力传感器2c用以检测活动抵接块2b受到的来自于轨道的反作用力。
[0073]
压力传感器2c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反向传动组件4的一对工作端相向运动时带动一对安装板2a同步运动。当一对安装板2a相互靠近时,其内侧的一对活动抵接块2b夹持在轨道的内外两侧,从而将门式起重机固定在轨道上。活动抵接块2b施加在轨道上的力反作用于压力传感器2c上,压力传感器2c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2c传输来的压力信号精确控制直线驱动装置5的工作,从而保证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动态控制对门
式起重机的固定,当压力值减小时,控制器控制直线驱动装置5增大输出的力。当压力值处于安全范围内时,又可以避免直线驱动装置5输出的力过大对轨道造成损伤。
[0074]
如图6所示,活动抵接块2b上设有导柱2b1;导柱2b1垂直地安装在活动抵接块2b靠近安装板2a的一侧且与活动抵接块2b间隙配合,导柱2b1用以对活动抵接块2b在安装板2a上的运动进行导向。
[0075]
通过设置导柱2b1可以有效限制活动抵接块2b在安装板2a上的运动方向,一方面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了压力传感器2c的工作效果。
[0076]
如图6所示,导柱2b1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限位块2b2。
[0077]
限位块2b2与导柱2b1螺栓连接。通过设置导柱2b1可以有效限定导柱2b1在安装板2a上的伸缩行程,有效防止导柱2b1完全从安装板2a上脱出,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78]
如图6和图7所示,活动抵接块2b的内侧增设有柔性垫片2d。
[0079]
通过设置柔性垫片2d可以有效对活动抵接块2b的抵压处的轨道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后期门式起重机在轨道上滑行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柔性垫片2d表面设有增加摩擦力的颗粒,可以有效增加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活动抵接块2b的夹紧效果。
[0080]
如图3所示,增力机构3包括有,
[0081]
驱动板3a,驱动板3a可升降运动地设置,驱动板3a与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板3a用以传递直线驱动装置5输出的驱动力;
[0082]
肘节臂3b,肘节臂3b设有一对且关于驱动板3a对称设置,肘节臂3b的一端与驱动板3a的侧壁转动连接,肘节臂3b的另一端与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转动连接,肘节臂3b用以将驱动板3a传递的力进行增幅后传递给反向传动组件4。
[0083]
肘节臂3b与驱动板3a通过销轴和铰接耳的连接实现转动连接。当驱动板3a在直线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的控制下向夹紧组件2方向靠近时,一对肘节臂3b相互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越接近一百八十度对力的增幅越大。肘节臂3b将力增加后传递给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
[0084]
如图7所示,反向传动组件4包括有,
[0085]
第一滑块4a,第一滑块4a设有一对且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第一滑块4a位于支撑架1的上方,第一滑块4a与增力机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滑块4a用以带动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运动;
[0086]
第二滑块4b,第二滑块4b设有一对且运动方向相向设置,第二滑块4b位于支撑架1的下方,第一滑块4a与夹紧组件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块4b用以带动夹紧组件2水平运动;
[0087]
第一导向组件4c,第一导向组件4c固定在支撑架1的上端,第一导向组件4c的工作方向水平设置,第一导向组件4c与一对第一滑块4a间隙配合,第一导向组件4c用以对第一滑块4a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0088]
第二导向组件4d,第二导向组件4d固定在支撑架1的下端,第二导向组件4d的工作方向水平设置,第二导向组件4d与一对第二滑块4b间隙配合,第二导向组件4d用以对第二滑块4b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0089]
反向器4e,反向器4e设有一对,反向器4e对称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1内侧,反
向器4e的输入端与增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反向器4e的输出端与夹紧组件2连接,反向器4e用以将增力机构3产生的水平方向的驱动力反向传递给夹紧组件2。
[0090]
第二导向组件4d和第一导向组件4c的结构原理均相同。当增力机构3的一对输出端运动时带动一对第一滑块4a在第一导向组件4c上关于直线驱动装置5对称地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滑块4a水平方向运动的力通过反向器4e反向传递给第二滑块4b,一对第二滑块4b在第二导向组件4d上关于直线驱动装置5对称地相互靠近或远离,继而带动一对夹紧组件2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夹紧或松开轨道的功能。
[0091]
如图8所示,第一导向组件4c包括有,
[0092]
第一导向杆4c1,第一导向杆4c1水平地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方,第一导向杆4c1与一对第一滑块4a间隙配合,第一导向杆4c1用以对第一滑块4a的运动方向起到引导和限位作用;
[0093]
支撑板4c2,支撑板4c2设有一对,支撑板4c2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支撑板4c2与第一导向杆4c1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板4c2用以对第一导向杆4c1提供支撑。
[0094]
支撑板4c2与支撑架1上端一体成型,从而保证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支撑板4c2对第一导向杆4c1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导向杆4c1引导第一滑块4a的运动方向,从而实现一对第一滑块4a的水平运动。
[0095]
如图8和图9所示,反向器4e包括有,
[0096]
滑槽杆4e1,滑槽杆4e1设有一对,滑槽杆4e1关于支撑架1对称地水平分布,滑槽杆4e1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1的贯通槽内,滑槽杆4e1两端均设有滑槽;
[0097]
转轴4e2,转轴4e2两端与支撑架1的两侧固定连接,转轴4e2与滑槽杆4e1中央位置转动连接;
[0098]
滑动轴4e3,滑动轴4e3设置在第一滑块4a和第二滑块4b的两侧,滑动轴4e3与滑槽杆4e1的滑槽滑动连接。
[0099]
第一滑块4a在第一导向组件4c上滑动时,第一滑块4a两侧的滑动轴4e3在滑槽杆4e1上端的滑槽内滑动,同时带动滑槽杆4e1围绕转轴4e2旋转。滑槽杆4e1通过其下端的滑槽带动第二滑块4b两侧的滑动轴4e3运动,继而驱动第二滑块4b沿着第二导向组件4d水平滑动,从而带动夹紧组件2运动。滑槽杆4e1起到将第一滑块4a的水平运动转化为第二滑块4b的反向水平运动的作用。
[0100]
如图10所示,直线驱动装置5包括有,
[0101]
丝杆5a,丝杆5a底部与反向传动组件4的顶端转动连接,丝杆5a与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螺纹链接,丝杆5a用以控制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在沿着丝杆5a的轴线方向运动;
[0102]
第二导向杆5b,第二导向杆5b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杆5b围绕第二导向杆5b均匀分布,第二导向杆5b轴线与丝杆5a轴线平行,第二导向杆5b底端与反向传动组件4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5b与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间隙配合;
[0103]
托板5c,托板5c安装在第二导向杆5b顶端且与丝杆5a顶端转动连接;
[0104]
旋转驱动器5d,旋转驱动器5d安装在托板5c的顶端,旋转驱动器5d的输出端与丝杆5a的端部固定连接,旋转驱动器5d用以控制丝杆5a围绕其自身轴线旋转。
[0105]
旋转驱动器5d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旋转驱动器5d,
旋转驱动器5d收到信号后控制丝杆5a旋转。丝杆5a将周向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线方向的驱动力,配合第二导向杆5b的导向限位作用控制增力机构3的驱动板3a沿着丝杆5a轴线方向运动,从而控制肘节臂3b角度的开合,继而实现增力效果。托板5c对旋转驱动器5d起到支撑作用。丝杆5a、第二导向杆5b底端均与反向传动组件4的第一导向组件4c顶端中央位置固定连接。丝杆5a的驱动结构具有较好的自锁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松动。
[010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107]
本装置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本发明的功能,进而解决了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
[0108]
步骤一、当需要对门式起重机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发送信号给直线驱动装置5,直线驱动装置5收到信号后输出端控制增力机构3的输入端向夹紧组件2方向靠近,增力机构3将输出的力放大并传递至反向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
[0109]
步骤二、反向传动组件4将增力机构3的输出端输出的力反转从而使增力机构3的一对工作端相互分离的运动转化为一对夹紧组件2的工作端相互靠近的运动。
[0110]
步骤三、夹紧组件2对轨道施加经反向传动组件4放大几十上百倍的压力,从而使门式起重机被稳定地锁紧在轨道上,有效避免大风天气下门式起重机发生倾覆,有效保障周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起到稳定的制动效果。
[011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