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91844发布日期:2021-08-06 18:4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轿厢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内沿着垂直导轨在不同的水平面做间歇运动的工具,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电梯停止运行并使电梯保持停止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电梯容许使用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的电梯都是通过钢丝绳牵引的曳引式电梯,在紧急制动时通常都是采用安全钳进行制动,安全钳制动元件与导轨接触,使得导轨两边的安全钳同时加紧在导轨上,但是安全钳在整个制动过程中,主楔块无法得到持续的作用力,也就是说,主楔块是依靠与副楔块之间相互贴靠的角度较小的斜面形成的自锁作用保持在制动位置的,当轿厢导轨的尺寸有变化或误差时,会影响安全钳的制动效果,并且在后续维护时难以使自锁的主楔块复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滑动连接在导轨内,还包括:

箱体,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的顶部外壁;

速度传感器,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外壁;

安全块,滑动连接在轿厢本体上;

圆槽和长槽,相互连通且均设置在轿厢本体上;

圆杆,固定连接在圆槽内;

滑块,固定连接在安全块的底部,且滑动连接在圆杆上;

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滑动连接在圆杆上,且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的侧壁;

其中,所述箱体内连接有集气组件,所述集气组件与圆槽相连通,所述圆槽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安全块相连通,且与第二滑板相配合,所述长槽内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辅助夹紧组件。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轿厢本体,优选的,所述集气组件主要包括步进电机、凸轮和气筒,所述步进电机和气筒固定连接在箱体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所述凸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的外壁,所述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凸轮相配合。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外壁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内分别设有与凸轮相抵的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气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气筒的外壁均设有单向阀,两个所述气筒的外壁还均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与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圆槽相连通。

为了便于使用,更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活塞与气筒的内壁之间。

为了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自动复位,更进一步的,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第一滑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圆杆的外壁。

为了使支撑块自动复位,更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块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管与凹槽相连通,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凹槽的内壁还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为了进行辅助夹紧,从而制动,优选的,所述辅助夹紧组件主要包括转动杆、移动杆、梯形块和夹紧块,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长槽内,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杆连接在滑槽内,所述移动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梯形块连接在拉杆上,所述夹紧块上设有与梯形块相配合的斜面。

为了使夹紧块自动复位,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空腔,所述梯形块和夹紧块均连接在空腔内,所述夹紧块的外壁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空腔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为了使轿厢本体方便移动,优选的,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外壁设有钢丝绳。

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方法,采用以下步骤操作:

s1,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本体向下移动的速度过快时,控制启动步进电机;

s2,步进电机则会带动输出轴转动,通过凸轮带动活塞往复移动进行集气;

s3,当气体进入圆槽内,会推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移动,从而使滑块推动安全块移动,抵住导轨,进行限位;

s4,此时第一滑板已经移动至超过第二连接管的位置,气体则会通过进入第三连接管内,然后进入凹槽内,推动支撑块移动,抵住导轨,进行进一步的限位;

s5,滑块移动时,会推动转动杆转动,使梯形块移动带动夹紧块伸出固定块,从而抵住导轨,使其固定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通过集气组件,可进行集气,从而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圆槽内,然后推动安全块移动,使其抵住导轨,增强其摩擦力,从而使其固定,其次可使安全块内的支撑块移动出来,进行进一步的抵住导轨,从而进行固定,增强固定效果。

2、该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当安全块移动的同时,会带动辅助夹紧组件工作,从而使夹紧块伸出,再次抵住导轨,从而方便的进行固定,增强制动效果。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中可多次进行制动操作,制动固定效果更好,其次各固定部分方便自动复位,从而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中安全块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中环形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轿厢本体;101、钢丝绳;102、固定块;103、空腔;2、箱体;201、速度传感器;202、步进电机;203、输出轴;204、凸轮;205、挡块;206、第一圆柱;207、第二圆柱;3、气筒;301、活塞;302、推杆;303、第一弹簧;304、单向阀;305、第一连接管;306、第二连接管;307、第三连接管;4、圆槽;401、圆杆;402、环形板;403、第一滑板;404、第二弹簧;405、第二滑板;406、连杆;407、长槽;5、安全块;501、滑块;502、挡板;503、支撑块;504、第三弹簧;505、凹槽;6、转动杆;601、滑槽;602、移动杆;603、固定柱;604、拉杆;605、梯形块;606、夹紧块;607、限位板;608、第四弹簧;7、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7,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轿厢本体1滑动连接在导轨7内,还包括:

箱体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

速度传感器201,设置在箱体2的顶部外壁;

安全块5,滑动连接在轿厢本体1上;

圆槽4和长槽407,相互连通且均设置在轿厢本体1上;

圆杆401,固定连接在圆槽4内;

滑块501,固定连接在安全块5的底部,且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

第一滑板403和第二滑板405,均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且通过连杆406固定连接;

固定块10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侧壁;

其中,箱体2内连接有集气组件,集气组件与圆槽4相连通,圆槽4通过第三连接管307与安全块5相连通,且与第二滑板405相配合,长槽407内设有与滑块501相配合的辅助夹紧组件。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轿厢本体1,集气组件主要包括步进电机202、凸轮204和气筒3,步进电机202和气筒3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步进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203,凸轮204固定连接在输出轴203的外壁,气筒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01,活塞301的外壁连接有推杆302,推杆302与凸轮204相配合。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推杆302的外壁连接有挡块205,挡块205内分别设有与凸轮204相抵的第一圆柱206和第二圆柱207,气筒3设有两个,两个气筒3的外壁均设有单向阀304,两个气筒3的外壁还均设有第一连接管305,第一连接管305通过三通管与第二连接管306相连,第二连接管306与圆槽4相连通。

推杆30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303,第一弹簧303连接在活塞301与气筒3的内壁之间。

本发明中,当速度传感器201检测到轿厢本体1向下移动的速度过快时,控制启动步进电机202,速度传感器201可采用市场上能够购买到的能够实现检测的均可,步进电机202则会带动输出轴203转动,从而使输出轴203带动凸轮204转动,从而带动挡块205移动,从而通过推杆302带动活塞301进行往复移动,其中凸轮204的两侧均设有凹面,挡块205上设有第一圆柱206和第二圆柱207,第一圆柱206抵住凸轮204的外表面,第二圆柱207抵在凸轮204上的凹面内,从而使凸轮204转动的同时,能够使挡块205跟随凸轮204往复移动,且使其不会与凸轮204脱离,方便移动,活塞301在气筒3内移动的同时则会通过单向阀304抽取气体,时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305和第二连接管306输送至圆槽4内,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通过第一弹簧303可辅助的使挡块205始终与凸轮204相配合。

实施例2:

参照图1-3和图5,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轿厢本体1滑动连接在导轨7内,还包括:

箱体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

速度传感器201,设置在箱体2的顶部外壁;

安全块5,滑动连接在轿厢本体1上;

圆槽4和长槽407,相互连通且均设置在轿厢本体1上;

圆杆401,固定连接在圆槽4内;

滑块501,固定连接在安全块5的底部,且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

第一滑板403和第二滑板405,均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且通过连杆406固定连接;

固定块10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侧壁;

其中,箱体2内连接有集气组件,集气组件与圆槽4相连通,圆槽4通过第三连接管307与安全块5相连通,且与第二滑板405相配合,长槽407内设有与滑块501相配合的辅助夹紧组件。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轿厢本体1,集气组件主要包括步进电机202、凸轮204和气筒3,步进电机202和气筒3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步进电机20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203,凸轮204固定连接在输出轴203的外壁,气筒3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01,活塞301的外壁连接有推杆302,推杆302与凸轮204相配合。

为了便于制动固定,推杆302的外壁连接有挡块205,挡块205内分别设有与凸轮204相抵的第一圆柱206和第二圆柱207,气筒3设有两个,两个气筒3的外壁均设有单向阀304,两个气筒3的外壁还均设有第一连接管305,第一连接管305通过三通管与第二连接管306相连,第二连接管306与圆槽4相连通。

推杆30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303,第一弹簧303连接在活塞301与气筒3的内壁之间。

为了使第一滑板403和第二滑板405自动复位,圆槽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板402,环形板402与第一滑板40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04,第二弹簧404套接在圆杆401的外壁。

为了使支撑块503自动复位,安全块5内设有凹槽505,第三连接管307与凹槽505相连通,凹槽505内滑动连接有支撑块503,凹槽505的内壁还固定连接有挡板502,挡板502与支撑块50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504。

当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306进入圆槽4内之后,则会推动第一滑板403移动,然后通过连杆406推动第二滑板405移动,第二滑板405移动之后则会抵住滑块501,从而使滑块501推动安全块5移动,使其抵住导轨7,进行限位,减小轿厢本体1的移动速度,此时第一滑板403已经移动至超过第二连接管307的位置,气体则会通过进入第三连接管307内,然后进入凹槽505内,从而推动支撑块503移动,使支撑块503移动出凹槽505,抵住导轨7,从而进行进一步的限位,滑块501移动之后,则会带动辅助夹紧组件工作,从而使其辅助夹紧,进一步的进行制动。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2和图8,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轿厢本体1,轿厢本体1滑动连接在导轨7内,还包括:

箱体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

速度传感器201,设置在箱体2的顶部外壁;

安全块5,滑动连接在轿厢本体1上;

圆槽4和长槽407,相互连通且均设置在轿厢本体1上;

圆杆401,固定连接在圆槽4内;

滑块501,固定连接在安全块5的底部,且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

第一滑板403和第二滑板405,均滑动连接在圆杆401上,且通过连杆406固定连接;

固定块102,固定连接在轿厢本体1的侧壁;

其中,箱体2内连接有集气组件,集气组件与圆槽4相连通,圆槽4通过第三连接管307与安全块5相连通,且与第二滑板405相配合,长槽407内设有与滑块501相配合的辅助夹紧组件。

为了进行辅助夹紧,从而制动,辅助夹紧组件主要包括转动杆6、移动杆602、梯形块605和夹紧块606,转动杆6转动连接在长槽407内,转动杆6的底部设有滑槽601,移动杆602连接在滑槽601内,移动杆602远离转动杆6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柱603,固定柱60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拉杆604,梯形块605连接在拉杆604上,夹紧块606上设有与梯形块605相配合的斜面。

为了使夹紧块606自动复位,固定块102上设有空腔103,梯形块605和夹紧块606均连接在空腔103内,夹紧块606的外壁设有限位板607,限位板607与空腔103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608。

为了使轿厢本体1方便移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设有钢丝绳101。

滑块501移动时,会推动转动杆6转动,从而使转动杆6带动移动杆602移动,转动杆6的底部设有滑槽601,可使移动杆602方便移动,然后移动杆602则会通过固定柱603带动拉杆604移动,从而使其带动梯形块605移动,空腔103内可设置限位槽,从而使梯形块605滑动更平稳,梯形块605移动时则会抵住夹紧块606,在夹紧块606上斜面的作用下带动夹紧块606伸出固定块102,从而抵住导轨7,使其固定效果更好,从而有效的对轿厢本体1进行制动,设置的第四弹簧608可使固定块102能够自动复位,方便使用,且梯形块605上可设置滚轮,从而能够辅助夹紧块606移动,使其更方便的移动。

实施例4:

一种电梯轿厢制动固定方法,采用以下步骤操作:

s1,当速度传感器201检测到轿厢本体1向下移动的速度过快时,控制启动步进电机202;

s2,步进电机202则会带动输出轴203转动,通过凸轮204带动活塞301往复移动进行集气;

s3,当气体进入圆槽4内,会推动第一滑板403和第二滑板405移动,从而使滑块501推动安全块5移动,抵住导轨7,进行限位;

s4,此时第一滑板403已经移动至超过第二连接管307的位置,气体则会通过进入第三连接管307内,然后进入凹槽505内,推动支撑块503移动,抵住导轨7,进行进一步的限位;

s5,滑块501移动时,会推动转动杆6转动,使梯形块605移动带动夹紧块606伸出固定块102,从而抵住导轨7,使其固定效果更好。

且安全块5与圆槽4之间还连接有弹性件,可使安全块5方便自动复位,其次,支撑块503、梯形块605和夹紧块606均方便自动复位,从而方便后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