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摇起升机构、起吊装置以及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6057发布日期:2021-09-22 19:5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防摇起升机构、起吊装置以及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门式起重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摇起升机构、起吊装置以及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2.门式起重机又称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的装卸作业。
3.相关技术中,门式起重机在装卸作业时,吊具通过钢丝绳和滑轮与小车连接,在吊具吊装物体后,通过滑轮和钢丝绳配合来拉动吊具移动,吊具在吊运物体悬挂在空中时,由于惯性或者空气流动的影响,吊具和物体很容易发生摇摆,导致物体难以顺利装卸。
4.申请内容
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摇起升机构、起吊装置以及门式起重机,解决了门式起重机在吊运物体时,物体容易摇摆而影响物体的装卸。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防摇起升机构,用于门式起重机在起吊物体过程中防止物体摇晃,所述防摇起升机构包括:第一卷筒,转动连接在所述门式起重机的吊具和小车之间;第一钢丝绳组,连接在所述第一卷筒上以随着所述第一卷筒的转动而收放;第一滑轮机构,位于所述吊具和所述小车之间,所述第一钢丝绳组远离所述第一卷筒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滑轮机构上,所述第一滑轮机构构造为随着所述第一钢丝绳组的收起而驱动所述吊具升起,或者随着所述第一钢丝绳组的放下而驱动所述吊具降下,所述第一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一滑轮机构配合而围合出第一倒三角;第二卷筒,转动连接在所述吊具和所述小车之间,所述第二卷筒与所述第一卷筒同时转动;第二钢丝绳组,连接在所述第二卷筒上以随着所述第二卷筒的转动而收放;以及第二滑轮机构,位于所述吊具与所述小车之间,所述第二钢丝绳组远离所述第二卷筒的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滑轮机构上,所述第二滑轮机构构造为随着所述第二钢丝绳组的收起而驱动所述吊具升起;或者随着所述第二钢丝绳组的放下而驱动所述吊具的降下,所述第二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二滑轮机构配合而围合出第二倒三角;其中,所述第一滑轮机构和所述第一钢丝绳组均设置两个以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倒三角,两个所述第一倒三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滑轮机构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组均设置两个以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倒三角,两个所述第二倒三角相对设置。
7.结合第一方面,在门式起重机运行时,利用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同时转动;第一卷筒在转动时,拉动第一钢丝绳组收起或者放下,第一钢丝绳组经过第一滑轮机构导向后逐渐拉动吊具升起或者降下;第二卷筒转动时,拉动第二钢丝绳组收起或者放下,第二钢丝绳组经过第二滑轮机构导向后逐渐拉动吊具升起或者降下;在吊具升起或者降下时,两个第一倒三角和两个第二倒三角保持吊具受力均匀,从而避免吊具在升起或者降下过程中发生偏移,以此提高吊具在升起或者降下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吊具发生摇晃的可能性。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轮机构包括:第一小车滑轮组,固定在所述小车上;第二小车滑轮组,固定在所述小车上;第一上架滑轮组,与所述吊具固定连接;以及第二上架滑轮组,与所述吊具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上架滑轮组和所述
第二上架滑轮组均位于所述第一小车滑轮组与所述第二小车滑轮组之间。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滑轮机构包括:第三小车滑轮组,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第四小车滑轮组,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第三上架滑轮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吊具上;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吊具上;其中,所述第三上架滑轮组和所述第四上架滑轮组均位于所述第一卷筒与所述第二卷筒之间。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钢丝绳组包括: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设置一根,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上,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上架滑轮组、所述第一小车滑轮组、所述第二小车滑轮组以及所述第二上架滑轮组,所述第一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二上架滑轮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卷筒上。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钢丝绳组包括: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设置一根,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三上架滑轮组、所述第三小车滑轮组、所述第四小车滑轮组以及所述第四上架滑轮组,所述第二钢丝绳绕过所述第四上架滑轮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筒相连接。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钢丝绳组包括:第三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卷筒连接,所述第三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三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一上架滑轮组和所述第一小车滑轮组;以及第四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卷筒连接,所述第四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四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二上架滑轮组和所述第二小车滑轮组。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钢丝绳组包括:第五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一卷筒连接,所述第五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五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三上架滑轮组和所述第三小车滑轮组;以及第六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第二卷筒连接,所述第六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所述第六钢丝绕过所述第四上架滑轮组和所述第四小车滑轮组。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起吊装置,用于安装所述的防摇起升机构,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具上架,与所述吊具固定连接;防摇起升机构,与所述吊具上架连接;小车,与所述防摇起升机构连接以带动吊具上架移动;以及起升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小车上,所述起升驱动机构与所述防摇起升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吊具上架升起或者降下。
15.结合第二方面,一种起吊装置,通过设置防摇起升机构,在吊运物体时,利用起升驱动机构向防摇起升机构提供动力,防摇起升机构再带动吊具升起的同时,吊具在升起或者降下的同时,有效限定吊具的摇摆,既有利于提高吊具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也避免需要对吊具单独增设防摇机构而增加成本。
1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起升驱动机构包括:起升动力件,与所述防摇起升机构连接以提供所述吊具升起或者降下的动力;以及起升减速箱,与所述起升动力件和所述防摇起升机构分别连接,以限定所述防摇起升机构的升起或者降下的速度。
17.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起吊装置;起吊梁,所述起吊装置滑移连接在所述起吊梁上。
18.结合第三方面,一种门式起重机,通过设置起吊装置,在对物体吊运过程,有效对物体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从而减少物体发生摇晃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四根钢丝绳构成的防摇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八根钢丝绳构成防摇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5.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申请概述
29.门式起重机在进行装卸作业时,吊具通过钢丝绳和滑轮的配合活动连接在小车上,当吊具吊装物体后,通过钢丝绳和滑轮配合来拉动吊具起降,吊具从而带动物体升降以实现物体的吊运,当物体悬吊在空中时,由于物体自身的惯性或者空气流动的影响,吊具和物体很容易发生摇摆,导致物体难以顺利装卸。
30.示例性防摇起升机构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摇起升机构。
32.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四根钢丝绳构成的防摇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防摇起升机构用于门式起重机在吊运物体过程中防止物体摇晃,具体包括:第一卷筒100、第一钢丝绳组200、第一滑轮机构300、第二卷筒400、第二钢丝绳组500以及第二滑轮机构600。第一卷筒100转动连接在门式起重机的吊具和小车之间,如第一卷筒100可以转动连接在小车靠近吊具的一侧。
33.参照图1所示,第一滑轮机构300位于吊具和小车之间,第一钢丝绳组200连接在第一卷筒100上以随着第一卷筒100的转动而收放。第一钢丝绳组200远离第一卷筒100的一端缠绕于第一滑轮机构300上,第一滑轮机构300构造为随着第一钢丝绳组200的收起而拉动吊具升起,或者第一钢丝绳组200放下而驱动吊具降下。第一钢丝绳组200与第一滑轮机构300配合而围合出第一倒三角240,以提高吊具升起或者降下过程中的稳定性。
34.第二卷筒400转动连接在吊具和小车之间,如第二卷筒400可以转动连接在小车靠近吊具的一侧,第二卷筒400和第一卷筒100同时转动。第二钢丝绳组500连接在第二卷筒400上以随着第二卷筒400的转动而收放。第二滑轮机构600位于吊具和小车之间,第二钢丝绳组500远离第二卷筒400的一端缠绕于第二滑轮机构600上,第二滑轮机构600构造为随着
第二钢丝绳组500的收起而拉动吊具升起,或者随着第二钢丝绳组500的放下而驱动吊具降下,第二钢丝绳组500与第二滑轮机构600配合而围合出第二倒三角540以提高吊具起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5.参照图1所示,其中,第一滑轮机构300和第一钢丝绳组200均设置两个以形成两个第一倒三角240,两个第一倒三角240相对设置。第二滑轮机构600和第二钢丝绳组500均设置两个以形成两个第二倒三角540,两个第二倒三角540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倒三角240和两个第二倒三角540沿吊具的周向均布。
36.门式起重机在运行时,先将小车移动至待吊运物体的上方,同时驱动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转动,从而松动第一钢丝绳组200和第二钢丝绳组500,第一钢丝绳组200和第二钢丝绳组500同时放下,吊具从而逐渐下降,第一倒三角240和第二倒三角540的面积逐渐增大。
37.当吊具吊装物体后,再驱动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翻转,从而收起第一钢丝绳组200和第二钢丝绳组500,第一钢丝绳组200和第二钢丝绳组500从而逐渐拉动吊具升起,第一倒三角240和第二倒三角540的面积逐渐减小。
38.以此顺利将物体悬吊在空中,当小车移动时,通过带动吊具移动而同步带动物体移动以完成对物体的吊运。当物体悬吊在空中时,两个第一倒三角240和两个第二倒三角540从吊具的四个面限制吊具的移动范围,以提高吊具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提高吊具对吊运物体的吊装稳定性,降低物体在悬吊在空中时发生摇晃的可能性,方便物体的装卸。
3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机构300和第二滑轮机构600均可以包括多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组可以包括多个滑轮。当第一钢丝绳组200或者第二钢丝绳组500在缠绕时,通过在不同位置安装滑轮,可以改变第一钢丝绳组200或者第二钢丝绳组500的缠绕方向,以此实现吊具的多倍率升起或者下降。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滑轮和不同的位置来安装滑轮,以实现倍率的调整。本技术不对滑轮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做限定。
40.参照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轮机构300包括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第一上架滑轮组330以及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均固定在小车靠近吊具的一侧,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
41.由于第一滑轮机构300设置两个,因此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第一上架滑轮组330以及第二上架滑轮组340均为两个。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均位于两个第一小车滑轮组310之间,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沿第一卷筒100的轴线方向分布。
42.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二上架滑轮组340均固定在吊具靠近小车的一侧,且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二上架滑轮组340可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可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二上架滑轮组340位于第一小车滑轮组310与第二小车滑轮组320之间。
43.通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第一上架滑轮组330以及第二上架滑轮组340顺利实现对第一钢丝绳组200缠绕方向的改变,从而以多倍率的方式实现吊具的升起和降下。
44.参照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轮机构600包括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第三上架滑轮组630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640。第三小车滑轮组61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均固定在小车靠近吊具的一侧,第三小车滑轮组610与第四小车滑轮组620可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三小车滑轮组61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均位于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之间,第三小车滑轮组610与第四小车滑轮组620沿第一卷筒100的径向分布。
45.参照图1所示,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和第四上架滑轮组640均固定在吊具靠近小车的一侧,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和第四上架滑轮均位于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之间,第三小车滑轮组61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可以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三小车滑轮组610与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
46.通过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第三上架滑轮组630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640配合,改变第二钢丝绳组500的缠绕方向,从而以多倍率的方式实现吊具的升起或者下降。
4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第三上架滑轮组630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640均包括两个同轴连接的滑轮,两个滑轮分别为滑轮a和滑轮b。
48.参照图1所示,第一钢丝绳组200包括第一钢丝绳210,第一钢丝绳210设置一根,第一钢丝绳210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卷筒100上,第一钢丝绳21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以及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第一钢丝绳210绕过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卷筒100上以实现封闭。从而当需要将吊具升起时,第一卷筒100转动从而收起第一钢丝绳210,第一钢丝绳210在经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的导向后,拉动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二上架滑轮组340上升,从而顺利拉动吊具上升。由于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二上架滑轮组340位于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之间,第一钢丝绳210从而在四组滑轮组之间顺利围合出第一倒三角240,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顺利提高吊具的稳定性。
4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钢丝绳210在缠绕方式为:第一钢丝绳210的一端先固定在第一卷筒100上,第一钢丝绳21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的滑轮a,再绕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的滑轮a,再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的滑轮b,再绕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的滑轮b,再绕过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的滑轮a,再绕过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的滑轮a,再绕过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的滑轮b,再绕过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的滑轮b,在绕过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的滑轮b后再与第一卷筒100相连接。
50.参照图1所示,第二钢丝绳组500包括第二钢丝绳510。第二钢丝绳510设置一根,第二钢丝绳510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卷筒100上,第二钢丝绳51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上架滑轮组630、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第四小车滑轮组620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640。绕过第四上架架滑轮组640的第二钢丝绳510再与第二卷筒400相连接。当需要拉动吊具上升时,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同时转动,从而拉动第二钢丝绳510收起,第二钢丝绳510经过第三小车滑轮组61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的导向后,拉动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和第四上架滑轮组640上升,进而顺利拉动吊具上升。吊具的下降原理与吊具的上升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51.由于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和第四上架滑轮组640位于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
之间,因此第二钢丝绳510在缠绕完成后形成第二倒三角540。
5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钢丝绳510的缠绕方式为:第二钢丝绳510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00固定,第二钢丝绳510的另一端先绕过第三上架滑轮组630的滑轮a,再绕过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的滑轮a,再绕过第三上架滑轮组630的滑轮b,再绕过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的滑轮b,再绕过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的滑轮a,再绕过第四上架滑轮组640的滑轮a,再绕过第四小车滑轮组620的滑轮b,再绕过第四上架滑轮组640的滑轮b,在绕过第四上架滑轮组640的滑轮b后再与第二卷筒400固定连接。
53.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八根钢丝绳构成防摇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第三小车滑轮组610以及第四小车滑轮组620均包括一个滑轮;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第二上架滑轮组340、第三上架滑轮组630以及第四上架滑轮组640均包括两个同轴连接的滑轮,两个分别为滑轮a和滑轮b。
54.第一钢丝绳组200包括第三钢丝绳220和第四钢丝绳230。第三钢丝绳220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00连接,第三钢丝绳220的另一端与小车固定,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第三钢丝绳220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和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第四钢丝绳230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00连接,第四钢丝绳230的另一端与小车靠近吊具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第四钢丝绳230绕过第二上架滑轮组34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当需要带动吊具上升时,第一卷筒100转动而同时收卷第三钢丝绳220和第四钢丝绳230,经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和第二小车滑轮组320的导向,第三钢丝绳220带动第一上架滑轮组330上升,第四钢丝绳230带动第二上架滑轮组340上升,从而顺利带动吊具上升。此时,第三钢丝绳220和第四钢丝绳230配合共同围合出第一倒三角240。
5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钢丝绳220的缠绕方式为:第三钢丝绳220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00固定连接,第三钢丝绳220的另一端先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的滑轮a,再绕过第一小车滑轮组310的滑轮,再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的滑轮b,在绕过第一上架滑轮组330的滑轮b后,再与小车固定。第四钢丝绳230的缠绕方式与第三钢丝绳220的缠绕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56.第二钢丝绳组500包括第五钢丝绳520和第六钢丝绳530。第五钢丝绳520的一端与第一卷筒100连接,第五钢丝绳520的另一端与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第五钢丝绳520绕过第三上架滑轮组630和第三小车滑轮组610。第六钢丝绳530的一端与第二卷筒400连接,第六钢丝绳530的另一端与小车固定连接,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第六钢丝绳530绕过第四上架滑轮组64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
57.在驱动吊具上升时,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同时转动,从而同时收起第五钢丝绳520和第六钢丝绳530,第三小车滑轮组610和第四小车滑轮组620从而对第五钢丝绳520和第六钢丝绳530导向,第五钢丝绳520拉动第三上架滑轮组630上升,第六钢丝绳530拉动第四上架滑轮组640上升,以此顺利拉动吊具上升。
58.参照图2所示,第五钢丝绳520和第六钢丝绳530配合而围合出第二倒三角540。
5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钢丝绳520和第六钢丝绳530的缠绕方式与第一钢丝绳210的缠绕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60.示例性起吊装置
6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起吊装置。
62.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4以及5所示,该起吊装置用于安装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摇起升机构,具体包括:吊具上架700、防摇起升机构、小车800以及起升驱动机构。吊具上架700固定在吊具的顶壁上,防摇起升机构与吊具上架700固定连接,防摇起升机构远离吊具上架700的一端与小车800连接,起升驱动机构设置在小车800上,起升驱动机构与防摇起升机构相连接以驱动吊具上架700升起或者降下。
63.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吊装置中的吊具上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在对物体进行吊运时,利用吊具吊装物体,再通过起升驱动机构向防摇起升机构提供动力,防摇起升机构从而驱动吊具上架700升起或者降下,吊具上架700从而带动吊具升起或者降下以完成物体的吊装。在物体吊装过程中,利用防摇起升机构限制吊具上架700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吊具在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物体悬吊在空中时的稳定性,便于物体的装卸。
64.由于上述的起吊装置设有上述的防摇起升机构,因而上述的起吊装置具有上述的防摇起升机构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6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升驱动机构包括起升动力件和起升减速箱。起升动力件具有输出端以输出吊具升起或者降下时的动力,起升减速箱具有输入端和减速端,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以获取起升动力件输出的动力,减速端与防摇起升机构连接,以将调节后动力传递至防摇起升机构以限定防摇起升机构的升起或者降下的速度。在驱动吊具升起或者降下时,利用起升动力件提供动力,起升减速箱将动力进行调节后再传输至防摇起升机构内,以此来调整防摇起升机构的速度。
6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升动力件可以为电机,起升减速箱可以为变速箱。由于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需要同时转动,因此起升动力件和起升减速箱均可以设置两个,分别为第一起升动力件、第二起升动力件、第一起升减速箱以及第二起升减速箱。第一起升动力件通过第一起升减速箱与第一卷筒100相连接;第二起升动力件通过第二起升减速箱与第二卷筒400相连接。其中两个起升动力件同时运行。
6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起升动力件和起升减速箱均可以设置一个,此时在起升减速箱的减速端设置相应的传动组件,如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以同时驱动第一卷筒100和第二卷筒400转动。
68.示例性门式起重机
6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该门式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起吊装置和起吊梁。起吊装置滑移连接在起吊梁上。
70.该门式起重机在运行时,先将起吊装置在起吊梁上滑移至带吊运物体出,在利用起吊装置对物体进行吊运。
71.由于上述的门式起重机设有上述的起吊装置,因而上述的门式起重机具有上述的起吊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在赘述。
7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