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428发布日期:2021-12-22 14:0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是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3.目前,现有的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绕卷时只是一个绕线辊用于收卷,而电线电缆缠绕时其存在不便于对其端部及时固定的问题,若人员误碰到绕线辊容易带动其转动并对电线电缆进行释放,不便于后期整理,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现有的装置大都不便于将缠绕后的电线电缆及时的取下,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包括绕卷装置本体,所述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一端螺栓固定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顶端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底部竖直固定有四个限位杆,所述下夹板套设在对应限位杆的外侧,所述下夹板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表面安装有圆管一,所述圆管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管二,所述圆管二与上夹板固定焊接,所述圆管一与下夹板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上夹板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把手,所述绕线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水平安装有导向组件。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板远离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下夹板远离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矩形磁铁,所述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绕线辊,且绕线辊滑动套设在插杆的外侧,所述绕线辊靠近下夹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矩形磁铁,所述第一矩形磁铁与第二矩形磁铁相吸附,且第二矩形磁铁与矩形槽相卡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绕卷装置本体的空腔内壁螺丝固定,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绕线轴固定安装。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与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螺丝固定,所述u形板两侧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滑杆和两个导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滑块和导向杆的外侧,所述滑块的上表面焊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定滑轮。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线辊的一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
的内壁与插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绕线辊的一侧开设有插孔。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卷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绕线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板的底部开设有四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对应的限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侧壁与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卷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所述防滑垫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成。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通过上夹板、下夹板和弹簧的设置和相互配合,向上拉动上夹板并对弹簧进行拉伸,电线电缆的一端贯穿插孔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处于拉伸状态下的弹簧复位产生的弹力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并对电线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人员误碰导致绕线辊对电线电缆释放,提高了其绕线工作的效率;2、该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通过插杆、第一矩形磁铁和第二矩形磁铁的设置和相互配合,绕线辊插接在插杆的外侧,第二矩形磁铁与矩形槽卡接并与第一矩形磁铁相吸附,使得绕线辊安装稳固,不易脱落,提高了绕卷的共工作效率;3、下夹板的底部开设有四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内壁与对应的限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限位槽的设置,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上夹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图1去绕线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图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的图3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的绕线辊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绕卷装置本体;2、绕线轴;3、下夹板;4、上夹板;5、限位杆;6、圆管一;7、圆管二;8、弹簧;9、插杆;10、第一矩形磁铁;11、电机;12、安装座;13、绕线辊;14、第二矩形磁铁;15、u形板;16、滑杆;17、导向杆;18、滑块;19、矩形板;20、定滑轮;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实施例:如图1

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绕卷装置,包括绕卷装置本体1,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绕线轴2,绕线轴2的一端螺栓固定有下夹板3,下夹板3的顶端设置有上夹板4,上夹板4的底部竖直固定有四个限位杆5,下夹板3套设在对应限位杆5的外侧,下夹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表面安装有圆管一6,圆管一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管二7,圆管二7与上夹板4固定焊接,圆管一6与下夹板3之间安装有弹簧8,
上夹板4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把手21,绕线轴2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水平安装有导向组件。
18.下夹板3远离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9,在使用时,通过插杆9的设置,便于对绕线辊13进行固定,下夹板3远离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矩形磁铁10,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绕线辊13,且绕线辊13滑动套设在插杆9的外侧,绕线辊13靠近下夹板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矩形磁铁14,第一矩形磁铁10与第二矩形磁铁14相吸附,且第二矩形磁铁14与矩形槽相卡,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矩形磁铁10和第二矩形磁铁14之间的吸附,使得绕线辊13和下夹板3之间固定更稳固。
19.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12,安装座12与绕卷装置本体1的空腔内壁螺丝固定,安装座12的上表面螺栓固定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与绕线轴2固定安装,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辊13进行转动,对电线电缆进行卷绕。
20.导向组件包括u形板15,u形板15与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螺丝固定,u形板15两侧内壁之间固定焊接有滑杆16和两个导向杆17,滑杆16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滑块18和导向杆17的外侧,滑块18的上表面焊接有矩形板19,矩形板19的一侧安装有多个定滑轮20,在使用时,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便于对电线电缆进行限位导向作用,同时定滑轮20的设置可以对电线电缆进行顺直作用。
21.绕线辊1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内壁与插杆9的外侧滑动连接,绕线辊13的一侧开设有插孔,在使用时,通过圆形槽的设置,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插孔的上设置,便于将电线电缆进行固定。
22.绕卷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绕线轴2的外侧固定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轴承的设置,能够使得绕线轴2转动。
23.下夹板3的底部开设有四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内壁与对应的限位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限位槽的设置,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上夹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24.滑块18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的侧壁与滑杆16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圆形孔的设置,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滑块18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现象。
25.绕卷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采用天然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在绕卷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使其绕卷的时候更加的稳定。
26.工作原理:首先检查该装置是否正常,检查完毕时,将该装置接通电源,将电线电缆穿过导向组件后,将绕线辊13插接在插杆9的外侧,同时第二矩形磁铁14与矩形槽卡接并与第一矩形磁铁10相吸附,此时向上拉动把手21,使得上夹板4远离下夹板3,上夹板4移动过程中对弹簧8进行拉伸,此时将电线电缆的一端穿过绕线辊13上的插孔放置在上夹板4和下夹板3之间,松开把手21,处于拉伸状态下的弹簧8复位产生的弹力带动上夹板4向下移动并对电线电缆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人员误碰导致绕线辊13对电线电缆释放,提高了其绕线工作的效率,同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工作带动绕线轴2转动,绕线轴2转动使得下夹板3带动插杆9转动,插杆9转动使得绕线辊13转动,从而便可以对电线电缆进行绕卷。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