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

文档序号:27913559发布日期:2021-12-11 10:0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

1.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经济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物流配送环节。基于现有无人驾驶车辆的续航能力、载重能力、基础设施要求,以及主要应用场景中货物批量小、种类多、数量大、拥有多个装卸点的特征,中型厢式无人驾驶车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无人配送设备的研发主要注重于无人驾驶、导航系统以及线路优化等技术方向,忽略了对于智能装卸装置的开发和研究,这使得现有的无人配送设备仍需要人力辅助决策和装卸货物,无法做到真正的无人化。
3.另一方面,在无人配送时,对货物进行转运存储时,现有的转运设备,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082832a公开的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承载底板、运输组件以及控制所述运输组件的运输控制模组;所述运输承载底板开设有运输安装槽;该运输机构通过设置运输承载底板、运输组件以及控制所述运输组件的运输控制模组,在需要对货物进行转移运输时,人工将需要转移运输的货物搬运放置运输辊筒上;通过运输控制模组中的运输驱动控制器,驱动运输驱动组件工作,运输驱动组件驱动运输转动轴转动,带动运输辊筒转动,进而带动了放置在运输辊筒上的货物往预定运输方向运动。但是,该运输机构无法对货物进行有序储存,另外,当货物在堆叠在运输滚筒上时,该运输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组件,使得堆叠的货物极易在运输过程中跌落出运输机构,在降低运输效率的同时,还具有潜在风险。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不仅能完成货物整理、存储工作的基础上,还能实现货物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处理,满足无人物流配送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有效降低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运输所需能耗,利用推板结构与传输巷道的配合可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同时,通过板体与门框配合,还能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存储时,通过层架驱动装置、层架和传输巷道的配合,能够实现传输巷道上货物的一次性提升转存,有效提高货物转运、存储效率及装置空间利用率,满足无人物流配送的高效率、多功能需求。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包括基板、推板结构和至少一个层架,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传输巷道和门框,所述传输巷道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子巷道,所述子巷道之间设置有间隙,基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立杆,所述升降立杆环绕传输巷道设置,
所述层架包括框体和位于框体内多个横梁,横梁的两端与框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横梁与间隙对应设置,所述框体与升降立杆滑动连接,框体上设置有层架驱动装置,所述层架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层架沿升降立杆上下移动;传输巷道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槽,所述推板结构包括板体和两个支撑座,所述板体的两端与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滑动轨道槽内,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主动滚轮,支撑座内嵌设有滚轮驱动装置,所述滚轮驱动装置用于控制主动滚轮转动,所述传输巷道穿过门框设置,所述门框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槽下方设置有推板固定件,所述推板固定件用于连接固定板体,门框上设置有提升驱动装置,所述提升驱动装置通过传动件与推板固定件连接,提升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推板固定件沿提升槽上下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立杆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一列齿槽,所述层架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升降齿轮,所述升降齿轮与齿槽啮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利用传输巷道对货物进行转运或存储,在对货物转运时,可以直接将货物从传输巷道的前端送入,然后控制前端子巷道的滚筒驱动装置工作,驱使传输巷道前端的滚筒转动,利用转动的滚筒对货物施加动力,让货物产生动能沿着传输巷道向后移动,而后面的子巷道上的滚筒则承担从动滚筒功能,让货物与传输巷道之间的摩擦阻力变为滚动摩擦,使得仅需较低的动能就能促使货物在传输巷道内移动,此外,可利用推板结构推动货物沿着传输巷道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而在需要防止传输巷道上货物堆叠,将推板结构与门框配合,让板体与支撑座沿滑动槽分离,然后沿着提升槽提升板体的高度,利用提升后的板体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在落到传输巷道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运输,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常态下,层架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下降在滚筒的下方,实现层架的收纳,而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存储时,待多个货物移动到传输巷道上的预定位置,层架驱动装置工作,使层架沿着升降立杆自下而上移动,让层架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向上移动,抬起传输巷道上的货物,实现传输巷道上货物的一次性提升转存,有效提高货物转运、存储效率;另外,在设备上设置了多个层架时,可依次利用层架提升存储货物,实现一个设备对货物的多层存储,有效提高设备对货物的储存量。
9.进一步地,由于已载货的层架位于升降立杆上,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卸载时,层架的升降驱动装置工作,使载货层架沿着升降立杆自上而下移动,在下降到货物与传输巷道上的滚筒接触时,货物留在滚筒上,层架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继续下降到滚筒下方,实现层架的收纳。位于传输巷道后端的推板结构通过向传输巷道的出口移动,带动板体推动落在传输巷道上的货物向出口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卸载。
10.进一步地,所述层架上两相邻横梁的间距大于一节子巷道的宽度。
11.进一步地,滚筒下方距离基板一定高度,可容纳多个层架,层架可多层收纳在子巷道的滚筒下方。
12.进一步地,所述层架驱动装置为带自锁功能的层架驱动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子巷道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滚筒,所述侧板的底部与基板连接,所述滚筒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滚筒的两端分别与侧板转动连接,滚筒之间平行设置。
14.进一步地,位于前端的子巷道,该子巷道还包括滚筒驱动装置,所述滚筒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滚筒转动。
15.进一步地,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位于滚筒内,滚筒驱动装置与侧板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与滚筒一一对应设置。
17.进一步地,所述门框位于层架和传输巷道前端口之间。
18.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槽底部设置有止挡板,推板结构与止挡板抵接时,板体与提升槽对应设置。常态下,将推板结构安放在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的传输巷道上,让推板结构两侧的支撑座分别位于传输巷道两侧的滑动轨道槽内,板体位于传输巷道的上方,在需要对传输巷道上的货物进行移动时,滚轮驱动装置工作,带动主动滚轮转动,从而让支撑座沿着滑动轨道槽移动,而板体则跟随支撑座沿着传输巷道移动,靠近传输巷道上的货物,并推动货物沿着传输巷道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而在需要防止传输巷道上货物堆叠时,在货物即将通过传输巷道上的门框时,先控制推板结构的滚轮驱动装置工作,让推板结构向门框移动,并移动至推板结构与止挡板抵接,推板固定件则位于板体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让推板固定件向上抬起板体,进而将板体沿着滑动槽向上移动至与支撑座脱离,同时进入到提升槽内,然后沿着提升槽向上提升至预定高度,在堆叠的货物通过门框时,板体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落到传输巷道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运输,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
19.进一步地,所述门框两侧内壁上还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靠近提升槽设置,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内的驱动轮、从动轮和环形传动单元,所述环形传动单元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轮、从动轮上,止挡板所在提升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孔,推板固定件穿过条形孔与环形传动单元连接,所述提升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驱动轮连接。通过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由驱动轮带动环形传动单元转动,让推板固定件跟随环形传动单元沿着条形孔向上移动,抬起板体,进而将板体沿着提升槽向上提升至预定高度,实现推板结构向防堆叠结构的快速转换。
20.进一步地,门框内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同步杆连接。通过让两个驱动轮通过同步杆连接,让两侧的推板固定件同步移动,保证板体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为齿盘,所述环形传动单元为环形传动链条。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件。
23.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轨道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与限位槽相匹配。
2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滚轮。
2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板体通过连接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底部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控制连接件沿滑动槽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搭接。通过控制连接件沿滑动槽上下移动,调整板体的高度位置,以方便对不同高度尺寸的货物进行推动。
2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主动滚轮,以及至少一个从动滚轮,所述从动滚轮位于两个主动滚轮之间。
27.进一步地,同一支撑座下,所述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呈一排设置。
28.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巷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推板结构,对于传输巷道上的货物,通过前后两个推板结构配合,就能够控制传输
巷道上的货物左右移动,而在前后两个推板结构均与货物抵接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大于预定值,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轮驱动装置停止工作,防止设备和货物损坏,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29.进一步地,传输巷道前后两端的两个推板结构可以联动、相互配合,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实现对货物的夹抱固定、调整货物位置的货物整体重心一系列功能。具体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巷道中的前后两个推板结构相向移动,两个板体与货物接触,实现对巷道内货物的夹抱固定,保证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两个推板结构还可带动已夹抱的货物同步在巷道上移动,以调节货物整体的位置和重心,防止货物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侧翻等事故,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滚轮驱动装置联动。
31.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滚轮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靠近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支出部,所述支出部位于支撑座顶部,所述滑动槽的顶端开口部分位于支出部。
33.进一步地,所述门框顶部设置有信息采集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即将通过门框的传输巷道上的货物信息,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尺寸信息和物流信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货物转运到传输巷道上时,为防止货物堆叠,在货物即将通过传输巷道上的门框时,先控制推板结构的滚轮驱动装置工作,让推板结构向门框移动,并移动至推板结构与止挡板抵接,此时,板体和滑动槽均与提升槽对应设置,而推板固定件则位于板体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由驱动轮带动环形传动单元转动,让推板固定件跟随环形传动单元沿着条形孔向上移动,进而将板体沿着滑动槽、提升槽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利用信息采集单元采集即将通过门框的传输巷道上的货物信息,根据货物信息中的尺寸信息,确定板体的提升高度,在堆叠的货物通过门框时,板体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在落到传输巷道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运输,实现对不同尺寸货物的针对性拦截。
34.进一步地,所述止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止挡板和推板结构之间的压力信号。在需要将传输巷道上的板体提升到提升槽上时,先控制推板结构的滚轮驱动装置工作,让推板结构靠近提升槽,在推板结构移动到与止挡板抵接时,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信号,表明板体已到达可提升位置,此时,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即可准确将板体依次沿着滑动槽、提升槽向上提升,利用提升槽的两侧侧壁对板体进行限位,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35.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槽的设置有高度检测单元,所述高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板体在提升槽内的高度。通过在提升槽内设置高度检测单元,可配合信息采集单元,将推板结构提升至预定高度,实现灵活的防堆叠控制操作。
36.进一步地,所述止挡板靠近推板结构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电动磁力件,所述支撑座靠近止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永磁件,所述永磁件与电动磁力件对应设置。通过在止挡板上设置电动磁力件,利用电动磁力件与支撑座上的永磁件配合,在需要进行防堆叠操作时,先控制推板结构向止挡板移动,待推板结构与止挡板抵接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信号,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联动的电动磁力件立刻启动工作,对永磁件产生磁吸,让支撑座与止挡板稳定抵接,克服推板结构在与止挡板碰撞时产生的反弹,让支撑座与止挡板的位
置固定不变,此时,就能够快速、稳定地提升板体进行货物的防堆叠运输操作。
37.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磁力件分别与提升驱动装置、提升槽内的高度检测单元联动。在板体完成防堆叠运输工作后,需要将板体从提升槽降回传输巷道上时,提升驱动装置先工作,控制推板固定件和板体沿着提升槽向下移动,然后,与提升驱动装置联动的电动磁力件启动工作,产生磁吸,在板体完全退出提升槽时,受电动磁力件对永磁件的磁吸作用,固定支撑座与止挡板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让板体稳定从提升槽落入到支撑座上的滑动槽内,有效保证推板结构恢复成原有结构,避免下落过程中支撑座产生偏移;而后,提升槽内的高度检测单元检测到板体已经离开提升槽,与高度检测单元联动的提升驱动装置和电动磁力件停止工作,磁吸消失,延时一段时间后,滚轮驱动装置即可启动工作,推板结构就能够在传输巷道上移动,对传输巷道上的货物进行推动整理。
38.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滚筒上的压力。通过在滚筒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利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滚筒上的压力信号,判断是否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上,在使用时,闲置状态下,可以控制滚筒驱动装置处于停工状态,而在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前端时,前端滚筒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立刻启动工作,驱使对应的滚筒转动,自动将滚筒上的货物向后运输;而在货物向后运输后,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滚筒上压力信号在预定连续时间段内低于预定值时,表明没有新的货物被转移到滚筒上,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即可停止工作,实现货物转运的自动化运行,并降低低频货物运输状态下设备能耗。
3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滚筒驱动装置联动。
4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立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到位检测单元,所述到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层架的位置,所述到位检测单元与层架驱动装置联动。
4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立杆和框体之间通过轨道连接,实现滑动配合。通过将升降立杆和框体之间设置成轨道连接,在保证升降立杆和框体之间滑动配合的基础上,利用轨道连接对框体进行限位保护,防止层架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晃动。
4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有效降低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运输所需能耗,利用推板结构与传输巷道的配合可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同时,通过板体与门框配合,还能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存储时,通过层架驱动装置、层架和传输巷道的配合,能够实现传输巷道上货物的一次性提升转存,有效提高货物转运、存储效率及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满足无人物流配送的高效率、多功能需求。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发明车载智能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为本发明子巷道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为本发明子巷道的主视图;
46.图4为本发明推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本发明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本发明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本发明传输巷道与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50.图8为本发明提升槽的结构示意图;
51.图9为本发明层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中,1、基板;2、传输巷道;201、滑动轨道槽;202、侧板;203、滚筒;204、滚筒驱动装置;205、限位槽;3、推板结构;301、支撑座;302、板体;303、滑动槽;304、连接件;305、主动滚轮;306、滚轮驱动装置;307、传动皮带;308、从动滚轮;309、支出部;310、限位件;311、永磁件;312、升降驱动装置;4、门框;401、提升槽;402、止挡板;403、活动槽;404、推板固定件;405、驱动轮;406、从动轮;407、环形传动单元;408、高度检测单元;409、信息采集单元;410、条形孔;411、电动磁力件;5、层架;501、升降立杆;502、框体;503、横梁;504、层架驱动装置;505、升降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54.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无人配送的车载智能装卸装置,包括基板1、推板结构3和至少一个层架5,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传输巷道2和门框4,所述传输巷道2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子巷道,所述子巷道之间设置有间隙,基板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立杆501,所述升降立杆501环绕传输巷道2设置,所述层架5包括框体502和位于框体502内多个横梁503,横梁503的两端与框体502内壁固定连接,且横梁503与间隙对应设置,具体地,框体502上与横梁503平行的部位也与间隙对应设置,所述框体502与升降立杆501滑动连接,框体502上设置有层架驱动装置504,所述层架驱动装置504用于控制层架5沿升降立杆501上下移动;传输巷道2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槽201,所述推板结构3包括板体302和两个支撑座301,所述板体302的两端与支撑座30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301设置在滑动轨道槽201内,支撑座301的底部设置有主动滚轮305,支撑座301内嵌设有滚轮驱动装置306,所述滚轮驱动装置306用于控制主动滚轮305转动,所述传输巷道2穿过门框4设置,所述门框4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提升槽401,所述提升槽401下方设置有推板固定件404,所述推板固定件404用于连接固定板体302,门框4上设置有提升驱动装置,所述提升驱动装置通过传动件与推板固定件404连接,提升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推板固定件404沿提升槽401上下移动。
55.具体地,所述升降立杆501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一列齿槽,所述层架驱动装置50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升降齿轮505,所述升降齿轮505与齿槽啮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利用传输巷道2对货物进行转运或存储,在对货物转运时,可以直接将货物从传输巷道2的前端送入,然后控制前端子巷道的滚筒驱动装置204工作,驱使传输巷道2前端的滚筒203转动,利用转动的滚筒203对货物施加动力,让货物产生动能沿着传输巷道2向后移动,而后面的子巷道上的滚筒203则承担从动滚筒功能,让货物与传输巷道2之间的摩擦阻力变为滚动摩擦,使得仅需较低的动能就能促使货物在传输巷道内移动,此外,可利用推板结构3推动货物沿着传输巷道2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2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而在需要防止传输巷道2上货物堆叠时,将推板结构3与门框4配合,让板体302与支撑座301沿滑动槽303分离,然后沿着提升槽401提升板体302,利用板体302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302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
截的货物在落到传输巷道2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2运输,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2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常态下,层架5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下降在滚筒302的下方,实现层架5的收纳,而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存储时,待多个货物移动到传输巷道2上的预定位置时,层架驱动装置504工作,使层架5沿着升降立杆501自下而上移动,让层架5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向上移动,抬起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实现传输巷道2上货物的一次性提升转存,有效提高货物转运、存储效率;另外,在传输巷道2上设置了多个层架5时,可依次利用层架5提升存储货物,实现一个设备对货物的多层存储,有效提高设备对货物的储存量。
56.进一步地,由于已载货的层架5位于升降立杆501上,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卸载时,层架5的升降驱动装置504工作,使载货层架5沿着升降立杆501自上而下移动,在下降到货物与传输巷道2上的滚筒203接触时,货物留在滚筒203上,层架5穿过子巷道间的间隙继续下降到滚筒203下方,实现层架5的收纳。位于传输巷道2后端的推板结构3通过向传输巷道2的出口移动,带动板体302推动落在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向出口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卸载。
57.具体地,所述层架5上两相邻横梁503的间距大于一节子巷道的宽度。
58.进一步地,所述巷道2的滚筒203下方距离基板1一定高度,可容纳多个层架5,层架5可多层收纳在巷道2的滚筒203下方。
59.具体地,所述层架驱动装置504为带自锁功能的层架驱动装置504。
60.具体地,所述子巷道包括两个侧板202和多个滚筒203,所述侧板202的底部与基板1连接,所述滚筒203均匀设置在两个侧板202之间,滚筒203的两端分别与侧板202转动连接,滚筒203之间平行设置。
61.具体地,位于前端的子巷道,该子巷道还包括滚筒驱动装置204,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04用于控制滚筒203转动。
62.具体地,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04位于滚筒内,滚筒驱动装置204与侧板202固定连接。
63.具体地,所述滚筒驱动装置204与滚筒203一一对应设置。
64.具体地,所述门框4位于层架5和传输巷道2前端口之间。
65.具体地,所述提升槽401底部设置有止挡板402,板体302与止挡板402抵接时,推板结构3与提升槽401对应设置。常态下,将推板结构3安放在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的传输巷道2上,让推板结构3两侧的支撑座301分别位于传输巷道2两侧的滑动轨道槽201内,板体302位于传输巷道2的上方,在需要对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进行移动时,滚轮驱动装置306工作,带动主动滚轮305转动,从而让支撑座301沿着滑动轨道槽201移动,而板体302则跟随支撑座301沿着传输巷道2移动,靠近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并推动货物沿着传输巷道2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2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而在需要防止传输巷道2上货物堆叠,在货物即将通过传输巷道2上的门框4时,先控制推板结构3的滚轮驱动装置306工作,让推板结构3向门框4移动,并移动至推板结构3与止挡板402抵接,推板固定件404则位于板体302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让推板固定件404向上抬起板体302,进而将板体302沿着滑动槽303向上移动至与支撑座301脱离,同时进入到提升槽401内,然后沿着提升槽401向上提升至预定高度,在堆叠的货物通过门框4时,板体302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302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落到传输巷道2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2运输,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2上转运过程中的防
堆叠工作。
66.具体地,所述门框4两侧内壁上还设置有活动槽403,所述活动槽403靠近提升槽401设置,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在活动槽403内的驱动轮405、从动轮406和环形传动单元407,所述环形传动单元407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轮405、从动轮406上,止挡板402所在提升槽401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孔410,推板固定件404穿过条形孔410与环形传动单元407连接,所述提升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驱动轮405连接。通过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由驱动轮405带动环形传动单元407转动,让推板固定件404跟随环形传动单元407沿着条形孔410向上移动,抬起板体302,进而将板体302沿着提升槽401向上提升至预定高度,实现推板结构3向防堆叠结构的快速转换。
67.具体地,门框内两个驱动轮405之间通过同步杆连接。通过让两个驱动轮405通过同步杆连接,让两侧的推板固定件404同步移动,保证板体302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68.具体地,所述驱动轮405和从动轮406均为齿盘,所述环形传动单元407为环形传动链条。
69.具体地,所述支撑座301的外侧侧壁上设置有限位件310。
70.具体地,所述滑动轨道槽20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205,所述限位件310与限位槽205相匹配。
71.具体地,所述限位件310为限位滚轮。
72.具体地,所述支撑座301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303,板体3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304,板体302通过连接件304与滑动槽303滑动连接。滑动槽302的顶部为开口结构。
73.具体地,所述支撑座30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主动滚轮305,以及至少一个从动滚轮308,所述从动滚轮308位于两个主动滚轮305之间。
74.具体地,同一支撑座301下,所述主动滚轮305和从动滚轮308呈一排设置。
75.具体地,所述滑动槽303底部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31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12用于控制连接件304沿滑动槽303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04与升降驱动装置312的输出轴搭接。通过控制连接件304沿滑动槽303上下移动,调整板体302的高度位置,以方便对不同高度尺寸的货物进行推动。
76.具体地,所述板体302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传输巷道2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推板结构3,对于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通过前后两个推板结构3配合,就能够控制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左右移动,而在前后两个推板结构3均与货物抵接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大于预定值,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轮驱动装置306停止工作,防止设备和货物损坏,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77.具体地,传输巷道2前后两端的两个推板结构3可以联动、相互配合,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实现对货物的夹抱固定、调整货物位置和货物整体重心一系列功能。具体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传输巷道2中的前后两个推板结构3相向移动,两个板体302与货物接触,实现对巷道内货物的夹抱固定,保证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两个推板结构3还可以带动已夹抱的货物同步在巷道上移动,以调节货物整体的位置和重心,防止货物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侧翻等事故,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78.具体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滚轮驱动装置306联动。
79.具体地,所述滚轮驱动装置306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皮带307与主动滚轮305连接。
80.具体地,所述支撑座301靠近板体302的侧壁上设置有支出部309,所述支出部309位于支撑座301顶部,所述滑动槽303的顶端开口部分位于支出部309。
81.具体地,所述门框4顶部设置有信息采集单元409,所述信息采集单元409用于采集即将通过门框4的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信息,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尺寸信息和物流信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货物转运到传输巷道2上时,为防止货物堆叠,在货物即将通过传输巷道2上的门框4时,先控制推板结构3的滚轮驱动装置306工作,让推板结构3向门框4移动,并移动至推板结构3与止挡板402抵接,此时,板体302和滑动槽303与提升槽401对应设置,而推板固定件404则位于板体302的正下方,然后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由驱动轮405带动环形传动单元407转动,让推板固定件404跟随环形传动单元407沿着条形孔410向上移动,进而将板体沿着滑动槽303、提升槽401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利用信息采集单元409采集即将通过门框4的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信息,根据货物信息中的尺寸信息,确定板体302的提升高度,在堆叠的货物通过门框4时,板体302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302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在落到传输巷道2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2运输,一个货物完成拦截后,可迅速调整推板结构3高度,对下一个货物进行拦截,实现对不同尺寸货物的针对性拦截。
82.具体地,所述止挡板40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止挡板402和推板结构3之间的压力信号。在需要将传输巷道2上的板体302提升到提升槽401上时,先控制推板结构3的滚轮驱动装置306工作,让推板结构3靠近提升槽401,在推板结构3移动到与止挡板402抵接时,此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信号,表明板体302已到达可提升位置,此时,控制提升驱动装置工作,即可准确将板体302沿着滑动槽303、提升槽401向上提升,利用提升槽401的两侧侧壁对板体302进行限位,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83.具体地,所述提升槽401的设置有高度检测单元408,所述高度检测单元408用于检测板体302在提升槽401内的高度。通过在提升槽401内设置高度检测单元408,可配合信息采集单元409,将推板结构3提升至预定高度,实现灵活的防堆叠控制操作。
84.具体地,所述止挡板402靠近推板结构3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电动磁力件411,所述支撑座301靠近止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永磁件311,所述永磁件311与电动磁力件411对应设置。通过在止挡板402上设置电动磁力件411,利用电动磁力件411与支撑座301上的永磁件311配合,在需要进行防堆叠操作时,先控制推板结构3向止挡板402移动,待推板结构3与止挡板402抵接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信号,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联动电动磁力件411立刻启动工作,对永磁件311产生磁吸,让支撑座301与止挡板402稳定抵接,克服推板结构3在与止挡板402碰撞时产生的反弹,让支撑座301与止挡板402的位置固定不变,此时,就能够快速、稳定地提升板体302进行货物的防堆叠运输操作。
85.具体地,所述电动磁力件411分别与提升驱动装置、提升槽401内的高度检测单元408联动。在板体302完成防堆叠运输工作后,需要将板体302从提升槽401降回传输巷道2上时,提升驱动装置先工作,控制推板固定件404和板体302沿着提升槽401向下移动,然后,与提升驱动装置联动的电动磁力件411启动工作,产生磁吸,在板体302完全退出提升槽401时,受电动磁力件411对永磁件311的磁吸作用,支撑座301与止挡板402的相对位置固定,让板体302稳定从提升槽401落入到支撑座301上的滑动槽303内,有效保证推板结构3恢复原
有结构,避免下落过程中支撑座301产生偏移;而后,提升槽401内的高度检测单元408检测到板体302已经离开提升槽,与高度检测单元408联动的提升驱动装置和电动磁力件411停止工作,磁吸消失,延时一段时间后,滚轮驱动装置306即可启动工作,推板结构3就能够在传输巷道2上移动,对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进行推动整理。
86.具体地,所述滚筒203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滚筒203上的压力。通过在滚筒203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利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滚筒203上的压力信号,判断是否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2上,在使用时,闲置状态下,可以控制滚筒驱动装置204处于停工状态,而在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2前端时,前端滚筒203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204立刻启动工作,驱使对应的滚筒203转动,自动将滚筒203上的货物向后运输;而在货物向后运输后,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滚筒203上压力信号在预定连续时间段内低于预定值时,表明没有新的货物被转移到滚筒203上,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204即可停止工作,实现货物转运的自动化运行,并降低低频货物运输状态下设备能耗。
87.具体地,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滚筒驱动装置204联动。
88.具体地,所述升降立杆5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到位检测单元,所述到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层架5的位置,所述到位检测单元与层架驱动装置504联动。
89.具体地,所述升降立杆501和框体502之间通过轨道连接,实现滑动配合。通过将升降立杆501和框体502之间设置成轨道连接,在保证升降立杆501和框体502之间滑动配合的基础上,利用轨道连接对框体502进行限位保护,防止层架5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晃动。
90.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传输巷道2对货物进行转运或存储,在对货物转运时,可以直接将货物从传输巷道2的前端送入,然后控制前端子巷道的滚筒驱动装置204工作,驱使传输巷道2前端的滚筒203转动,利用转动的滚筒203对货物施加动力,让货物产生动能沿着传输巷道2向后移动,而后面的子巷道上的滚筒203则承担从动滚筒功能,让货物与传输巷道2之间的摩擦阻力变为滚动摩擦,使得仅需较低的动能就能促使货物在传输巷道内移动,此外,可利用推板结构3推动货物沿着传输巷道2移动到预定位置,实现无人配送车载装卸装置传输巷道2上货物的自动移动整理;而在需要防止传输巷道2上货物堆叠时,将推板结构3与门框4配合,提升板体302的高度,利用板体302就能够有效拦截堆叠的货物,让底层的货物从板体302底部通过,待底层货物通过后,被拦截的货物落到传输巷道2上,继续沿着传输巷道2运输,实现货物在传输巷道2上转运过程中的防堆叠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常态下,层架5位于滚筒203的下方,而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存储时,待货物移动到传输巷道2上的预定位置时,启动层架驱动装置504工作,让层架5沿着升降立杆501自下而上移动,让层架5沿着间隙向上移动,并抬起传输巷道2上的货物,实现传输巷道2上货物的一次性提升转存,有效提高货物转运、存储效率;另外,在传输巷道2上设置了多个层架5时,可依次利用层架5提升存储货物,实现一个设备对货物的多层存储,有效提高设备对货物的储存量;另外,通过在滚筒203上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利用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滚筒203上的压力信号,判断是否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2上,在使用时,闲置状态下,可以控制滚筒驱动装置204处于停工状态,而在有货物被转移到传输巷道2前端时,前端滚筒203上的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204立刻启动工作,驱使对应的滚筒203转动,自动将滚筒203上的货物向后运输;而在货物向后运输后,第三压力传感器检
测到滚筒203上压力信号在预定连续时间段内低于预定值时,表明没有新的货物被转移到滚筒203上,与第三压力传感器联动的滚筒驱动装置204即可停止工作,实现货物转运的自动化运行,并降低低频货物运输状态下设备能耗。
9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