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3402发布日期:2022-02-25 21:1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门机开门用的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法。


背景技术:

2.轿厢电梯是目前高层建筑中较为常见的运载设备,目前的教学的电梯机构中,当轿厢不在层门位置,层门是无法从外侧开启的,当由于电梯的机械或者电气故障等,可导致电梯层门(厅门)的打开,现在所有的电梯事故中,由于层门打开造成人员坠落的事故占较大比例,而且这类事故对当事人有较大的伤害,大部分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
4.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锁体以及驱动部件,所述的联动锁体设置在层门板上,所述的驱动部件设置在门机板上;
5.所述的联动锁体包括锁钩座、提升板、按压板、第一钩锁件、联动杆以及第二钩锁件,所述的提升板铰接设置,提升板的一端与锁钩座的上端钩锁配合,按压板呈上下滑动设置且一端与提升板的另一端接触,所述的锁钩座通过弹簧伸缩座呈上下滑动设置,所述的锁钩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锁钩件并与副层门的第一锁槽位置适配,所述的联动杆横向滑动设置并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钩锁件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的联动杆的一端与第一倾斜面接触,联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钩锁件,所述的第二钩锁件包括锁销、连接杆、第二复位弹簧以及第二斜块,所述的锁销与连接杆固定,所述的连接杆呈纵向滑动并连接第二复位弹簧,初始位置锁销与层门的第二锁槽配合,连接杆的下侧与第二斜块接触,使得第二斜块移动联动锁销上下运动;
6.驱动部件包括拨动杆、连接盒以及扭弹簧,所述的拨动杆与连接盒纵向的转动连接,所述的扭弹簧设置在连接盒内并与拨动杆连接,使得拨动杆初始位置呈水平,拨动杆呈水平位置时与锁钩座的斜面以及按压板接触。
7.进一步的:所述的锁钩座设置有手动驱动部件,所述的联动锁体设置有手动开锁部件,所述的手动开锁部件包括机械锁、锁止轮、限位轮以及顶杆,所述的机械锁的锁芯部件同心连接锁止轮,所述的锁止轮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的限位轮与顶杆连接,所述的顶杆呈纵向滑动设置在层门内,所述的限位轮设置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弧度与锁止轮弧面适配,所述的弹簧伸缩座的伸缩杆连接滑动轴,滑动轴呈上下滑动插设在防护门的滑腔内,所述的顶杆的另一端向上滑动与滑动轴接触并联动弹簧伸缩座的伸缩杆上升,顶杆置于底部,锁止轮与第二开槽适配,对顶杆进行限位,所述的顶杆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呈上下滑动设置在层门上
8.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使得顶杆初始位置处于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的钩锁槽的前侧上下位置为斜面并呈v型。
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结构可适用于现有电梯结构的改造,只需要更换电梯层门(厅门)为双层门,将本结构中联动锁体以及驱动部件分别设置有层门板以及门板上,实现在轿厢不再层门位置,由于层门故障导致开门,内部的防护门依然处于自锁状态,同时在轿厢门到达层门位置开门,层门打开不受到影响,有效防止轿厢不再层门位置,层门故障打开,人员误入落入井道。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设置与电梯上的示意图。
15.附图编号:层门1,防护门2,层门3,轿厢4,层门板10,锁钩座11,提升板12,按压板13,第一钩锁件14,联动杆15,第二钩锁件16,弹簧伸缩座17,第一复位弹簧18,第一倾斜面19,锁销111,连接杆112,第二复位弹簧113,第二斜块114,第一锁槽115,拨动杆51,连接盒52,机械锁21,锁止轮22,限位轮23,顶杆24,伸缩杆25,第四复位弹簧26,拨杆27。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7.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涉及用于电梯防护改进的部件,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梯防护的门机联动锁,包括联动锁体以及驱动部件;
18.所述的联动锁体包括锁钩座11、提升板12、按压板13、第一钩锁件14、联动杆15以及第二钩锁件16,所述的提升板12铰接设置,提升板12的一端与锁钩座11的上端钩锁配合,按压板13呈上下滑动设置且一端与提升板12的另一端接触,所述的锁钩座11通过弹簧伸缩座17呈上下滑动设置,所述的锁钩座1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锁钩件并与副层门3的第一锁槽115位置适配,所述的联动杆15横向滑动设置并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8,第一钩锁件14的外侧面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9,所述的联动杆15的一端与第一倾斜面19接触,联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钩锁件16,所述的第二钩锁件16包括锁销111、连接杆112、第二复位弹簧113以及第二斜块114,所述的锁销111与连接杆112固定,所述的连接杆112呈纵向滑动并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13,初始位置锁销111与层门3的第二锁槽配合,连接杆112的下侧与第二斜块114接触,使得第二斜块114移动联动锁销111上下运动;
19.驱动部件包括拨动杆51、连接盒52以及扭弹簧,所述的拨动杆51与连接盒52纵向的转动连接,所述的扭弹簧设置在连接盒52内并与拨动杆51连接,使得拨动杆51初始位置呈水平,拨动杆51呈水平位置时与锁钩座11的斜面以及按压板13接触。
20.本部件所述的联动锁体设置在层门板10上,所述的驱动部件设置在门机板上,外层为层门3主体,内层为防护门2,防护门2和对应一侧的层门3主体呈左右滑动连接,其中防护门2设置有第一锁槽115与第一锁钩件位置适配,层门3主体设置有第二锁槽与第二锁钩
件位置适配;
21.当轿厢4不处于对应层门3位置状态:
22.锁钩座11在弹簧伸缩座17的作用下,保持下位,与其连接的两侧的第一锁钩件设置有双开层门3的第一锁槽115配合,使得内侧防护门2无法打开,由于锁钩座11处于下位,则推动连接杆112向外侧移动,则斜块推动锁销111与第二锁槽脱离,则外层门3可正常打开,当层门3因为电气故障或者机械故障打开,则内侧还具有一道防护门2进行自锁,在轿厢4离开层门3位置时候,有效避免层门3(厅门)开启事故的发生事故。
23.当轿厢4上行或者下行进入对应层门3状态:
24.上行进入:门机上的拨动杆51与锁钩座11接触,扭弹簧的预紧力大于弹簧伸缩座17的弹簧的预紧力,因此则带动钩锁座上升,所述的第一钩锁件14被提出第一锁槽115,由于钩锁座上升,则连接杆112收到第二复位弹簧113的作用回弹,则第二斜块114退出,使得第二钩锁件16进入第二锁槽,使得层门3与防护门2相互锁合,此时门机的门刀与层门3的门球配合,带动层门3运动,带动防护门2一起往侧方移动开门,当轿厢4离开层门3位置,随着钩锁座逐步到达最高限位,拨动杆51由于扭弹簧的扭转作用逐步转动并逐步脱离钩锁座,此时钩锁座在弹簧伸缩座17的作用下回落,使得第一钩锁件14落入第一锁槽115,同理第二钩锁件16脱离第二钩锁槽,即保持轿厢4不处于对应层门3位置状态。
25.下行进入:
26.门机上的拨动杆51与联动杆15接触,带动联动杆15下滑,则锁钩转动带动钩锁座提升,由于钩锁座上升,则连接杆112收到第二复位弹簧113的作用回弹,则第二斜块114退出,使得第二钩锁件16进入第二锁槽,使得层门3与防护门2相互锁合,此时门机的门刀与层门3的门球配合,带动层门3运动,带动防护门2一起往侧方移动开门,当轿厢4离开层门3位置继续下落,则钩锁座达到最高限位,由于扭弹簧的扭转作用,则拨动杆51上下逐步转动,则逐步脱离联动杆15,钩锁座回落达到最低限位,使得第一钩锁件14落入第一锁槽115,同理第二钩锁件16脱离第二钩锁槽,即保持轿厢4不处于对应层门3位置状态,随着钩锁座回落达到最低限位,拨动杆51继续向下则转动脱离钩锁座下行到下一工位层。
27.本结构可适用于现有电梯结构的改造,只需要更换电梯层门3(厅门)为双层门3,将本结构中联动锁体以及驱动部件分别设置有层门板10以及门板上,实现在轿厢4不再层门3位置,由于层门3故障导致开门,内部的防护门2依然处于自锁状态,同时在轿厢4门到达层门3位置开门,层门3打开不受到影响,有效防止轿厢4不再层门3位置,层门3故障打开,人员误入落入井道。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锁钩座11设置有手动驱动部件,所述的联动锁体设置有手动开锁部件,所述的手动开锁部件包括机械锁21、锁止轮22、限位轮23以及顶杆24,所述的机械锁21的锁芯部件同心连接锁止轮22,所述的锁止轮22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的限位轮23与顶杆24连接,所述的顶杆24呈纵向滑动设置在层门3内,所述的限位轮23设置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的弧度与锁止轮22弧面适配,所述的弹簧伸缩座17的伸缩杆25连接滑动轴,滑动轴呈上下滑动插设在防护门2的滑腔内,所述的顶杆24的另一端向上滑动与滑动轴接触并联动弹簧伸缩座17的伸缩杆25上升,顶杆24置于底部,锁止轮22与第二开槽适配,对顶杆24进行限位,所述的顶杆24连接有拨杆27,所述拨杆27呈上下滑动设置在层门3上,所述的顶杆24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26,锁芯部件转动,则对限位轮23进行解锁,使得可通过推动拨杆
27带动顶杆24向上运动,使得顶杆24联动伸缩杆25向上运动,则使得钩锁座运动,带动第一钩锁件14脱离第一锁槽115,使得两组相互锁合的防护门2解锁,使得顶杆24初始位置处于底部,在层门3的外侧或者内外侧设置有锁芯部件的开锁孔,使得在防护门2发生故障或事故无法开启可进行手动打开。
29.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