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25322发布日期:2022-01-05 0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包括葫芦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行走小车(2),所述壳体(1)内转动设置有卷筒(11),所述卷筒(11)上卷绕有链条(12),所述链条(12)下端设置有吊钩(121),所述壳体(1)两端设有驱动所述卷筒(11)转动的电机(15),所述电机(15)上设有制动器(151),所述电机(15)同轴连接有减速器(14),所述减速器(14)和卷筒(11)之间通过联轴器(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16),所述铰接柱(16)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3),所述铰接板(3)上滑动设置有沿卷筒(11)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块(31),所述链条(12)滑动贯穿铰接板(3),所述壳体(1)上设有带动铰接板(3)远离铰接柱(16)一端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铰接板(3)绕着铰接柱(16)转动后,驱使滑块(31)抵接于链条(12)并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移于壳体(1)内的驱动杆(35)、设置于卷筒(11)上和驱动杆(35)相连的传动件(36),所述传动件(36)用于通过卷筒(11)的转动而带动驱动杆(35)滑动,所述铰接板(3)开设有供驱动杆(35)穿过的通孔(37),所述驱动杆(35)穿过通孔(37)的一端设有抵接铰接板(3)底壁的抵接块(355),所述驱动杆(35)摆动于所述通孔(3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6)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杆(35)侧壁上的齿条(361)、啮合于所述齿条(361)上的齿轮(362),所述卷筒(11)远离铰接柱(16)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转轴(111),所述齿轮(362)同轴连接于转轴(1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5)的上端设有上光滑段(351),所述行走小车(2)侧壁上设有供上光滑段(351)穿过的延伸板(21),所述上光滑段(351)位于延伸板(21)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53),所述固定板(353)和延伸板(21)之间的上光滑段(351)套设有弹簧(354),所述弹簧(354)的上端和延伸板(21)固定连接、下端和固定板(35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4)用于拉动驱动杆(35)上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5)的下端设有下光滑段(352),当所述吊钩(121)抵接于铰接板(3)底壁时,所述铰接板(3)远离铰接柱(16)的一端抵接于壳体(1)底壁,此时所述齿轮(362)滑动抵接于下光滑段(35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开设有供所述链条(12)穿过的滑孔(312),所述滑孔(312)内转动连接将链条(12)朝铰接柱(16)抵接的滑轮一(3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312)内转动连接于与滑轮一(33)相对应的滑轮二(34),所述滑轮二(34)将链条(12)朝驱动杆(35)的方向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条(311),所述铰接板(3)内开设有供所述滑条(311)滑移的滑槽(321),所述滑条(311)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1)脱离铰接板(3)。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包括葫芦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行走小车,壳体内转动设置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链条,壳体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铰接柱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铰接板上滑动设置有沿卷筒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块,链条滑动贯穿铰接板,壳体上设有带动铰接板远离铰接柱一端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带动铰接板绕着铰接柱转动后,驱使滑块抵接于链条并滑动。本申请通过设置铰接板和滑块,利用驱动组件带动铰接板转动,使得滑块在卷筒绕卷或放卷链条时对链条施加单一方向的力,使得链条均匀绕卷于卷筒上、均匀放卷于卷筒上,使得卷筒受力较均匀、减小卷筒受到的损伤,从而具有增加卷筒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从而具有增加卷筒的使用寿命的优点。从而具有增加卷筒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岭市凯恒电动葫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