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16573发布日期:2022-02-09 06: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6)和设于所述绞车(6)同一侧的循环起点a、循环终点b、麻绳(1)、待回收钢丝绳(2)、第一绳卡(3)、第二绳卡(4)、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上摩擦轴(51)、下摩擦轴(52)以及拉压力传感组件(53);其中,所述上摩擦轴(51)和所述下摩擦轴(52)平行间隔设于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上;所述拉压力传感组件(53)包括设于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上的拉压力传感器基座(531)、设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基座(531)上的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设于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上的传感器第一连接环(533)、设于所述传感器第一连接环(533)上的拉压力传感器(534)、设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534)上的传感器第二连接环(535)以及设于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基座(531)上的锁紧螺母(536);所述下摩擦轴(52)的最下端平齐线上布置有人力牵引点c;通过所述第一绳卡(3)将所述麻绳(1)的一端与所述待回收钢丝绳(2)在循环起点a处连接固定,将所述麻绳(1)的另一端半圈绕过所述上摩擦轴(51)、穿过所述传感器第二连接环(535)、接着多圈绕过所述下摩擦轴(52),最后将麻绳(1)的终端布放至人力牵引点c点附近,启动绞车收缆,人员在人力牵引点c处缓慢释放所述麻绳(1),当所述第一绳卡(3)运行至循环终点b点附近时,暂停绞车运行,用所述第二绳卡(4)在循环起点a点附近将麻绳(1)与待回收钢丝绳(2)固定连接,然后在循环终点b点附近松开第一绳卡(3),重复操作实现钢丝绳的间断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为u型结构,其端部设有螺纹,其安装于所述上摩擦轴(51)和所述下摩擦轴(52)的对称中心线上,通过对所述锁紧螺母(56)的旋转调节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与所述麻绳(1)接触点间的距离,以确保所述麻绳(1)在所述传感器第二连接环(535)处三个拉力为预紧状态时呈120度均匀分布,以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534)处于预受力状态,以确保绞车钢丝绳回收时处于预紧状态,麻绳对绞车钢丝绳的预紧力的大小通过人力牵引点c处的人员数量及所述麻绳(1)在所述下摩擦轴(52)上缠绕圈数的增减来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绳(1)在所述上摩擦轴(51)的进线及牵引方向与待回收钢丝绳(2)在所述绞车(6)上的出线方向相同且同轴;所述麻绳(1)在所述下摩擦轴(52)的牵引方向与待回收钢丝绳(2)在绞车(6)上的出线方向相反且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轴(51)表面精糙度为1.6μm~3.2μm,所述麻绳(1)在所述上摩擦轴(51)上由外向内单圈缠绕,其接触角度为120度。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摩擦轴(52)表面精糙度为12.5μm;所述麻绳(1)在所述下摩擦轴(52)上由外向内多圈缠绕,最后沿绞车所在方向出绳。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起点a设于远离绞车出缆侧,所述循环终点b设于近绞车出缆侧;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间隔设于所述循环起点a远离所述循环终点b的一侧;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的底部与底板(7)焊接固定;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和所述绞车(6)的中心同轴;
所述待回收钢丝绳(2)设于定滑轮(21)上,设于所述钢缆预紧装置基座(5)与所述绞车(6)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摩擦轴(51)和所述下摩擦轴(5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绞车(6)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拉压力传感组件(53)设于设于所述上摩擦轴(51)和所述下摩擦轴(52)之间的中心线上。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起点a和所述循环起点b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位于所述上摩擦轴(51)最顶端平齐线上。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534)两端的所述传感器第一连接环(533)和所述传感器第二连接环(535)均为o型结构,便于与所述麻绳(1)和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连接;所述麻绳(1)运动期间沿所述上摩擦轴(51)和所述下摩擦轴(52)产生轴向移动,拉压力传感器(534)可在所述拉力点位置调节环(532)内周向转动,以避免麻绳摆动点造成拉压力传感器卡滞或拉力突变等异常情况。10.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近绞车出缆侧设循环终点b、远离绞车出缆侧设循环起点a;s2:在循环起点a处通过第一绳卡(3)将麻绳(1)的一端与待回收钢丝绳(2)连接固定,将麻绳(1)的另一端半圈绕过上摩擦轴(51),并穿过传感器第二连接环(535)、接着多圈绕过下摩擦轴(52),最终将麻绳的终端布放至人力牵引点c处附近;通过锁紧螺母的旋转调节拉力点位置调节环与麻绳接触点间的距离,以确保麻绳在拉压力交汇点d处三个拉力为预紧状态时相互间角度为120度,通过拉压力传感器(534)测量钢丝绳回收所产生的预紧力,适当调整牵引人数和麻绳在下摩擦轴上的缠绕圈数,确保实际预紧力不小于最小预紧力值;s3:启动绞车开始回收钢丝绳,工作人员在人力牵引点c处缓慢释放麻绳,当循环起点a处的第一绳卡(3)运行至循环终点b处附近时,暂停绞车运行;s4:用第二绳卡(4)在循环起点a点附近将麻绳(1)与钢丝绳固定连接,松开循环终点b处附近的第一绳卡(3);s5:重复步骤s3和s4动作;s6:当待收揽钢丝绳的末端接近循环终点b时,钢丝绳收缆结束;s7:松开第一绳卡(3)、第二绳卡(4)以及麻绳(1),拆除该简易应急钢丝绳预紧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绞车钢丝绳回收预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绞车和设于绞车同一侧的循环起点A、循环终点B、麻绳、待回收钢丝绳、第一绳卡、第二绳卡、钢缆预紧装置基座、上摩擦轴、下摩擦轴以及拉压力传感组件;上摩擦轴和下摩擦轴平行间隔设于钢缆预紧装置基座上;下摩擦轴的最下端平齐线上布置有人力牵引点C;通过第一绳卡将麻绳的一端与待回收钢丝绳在循环起点A处连接固定,将麻绳的另一端半圈绕过上摩擦轴、穿过拉压力传感组件、多圈绕过下摩擦轴,终端布放至人力牵引点C点附近,启动绞车收缆;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快捷,场地适应能力强,预紧力可控可测可调,能够满足非特殊工况下的钢丝绳收缆工作。能够满足非特殊工况下的钢丝绳收缆工作。能够满足非特殊工况下的钢丝绳收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 陈海涛 何进才 孔斌 吴鲲 肖涛 倪卫国 邢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