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8116发布日期:2022-01-12 00:3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观光电梯。


背景技术:

2.作为多层建筑载人或载物的运输工具,电梯已经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生活场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电梯的整体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采用玻璃的观光电梯得到了较大发展。观光电梯的轿厢壁和轿门可以由玻璃制成,从而允许乘客观看轿厢外的景色,因此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景区等场合。
3.通常,观光电梯的轿壁由多块玻璃组成,所述多块玻璃之间通过施加胶合材料来实现接合,但是,一般的胶合材料具有颜色,因此会遮挡视野,影响观光电梯的观景效果。另外,已知的观光电梯的顶部不具有玻璃,这会进一步影响观光电梯的观景效果。进一步,已知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局部、例如角部处设置有用于保持玻璃的固定装置,这也会遮挡视野,影响观光电梯的观景效果。
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公开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观光电梯,所述观光电梯的轿厢的轿壁的多块玻璃粘合所采用的粘合剂材料对于轿厢内部而言是不可见的,并且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观景用玻璃且轿厢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从而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观景视野。此外,该观光电梯结构简单且稳定。
6.本公开的目的由下文所述的电梯来实现。
7.本公开涉及一种观光电梯,所述观光电梯包括:轿厢,包括轿厢顶部、轿厢底部和位于所述轿厢顶部与轿厢底部之间的轿壁;以及轿门,位于轿厢前侧,其中,所述轿壁包括前壁、后壁以及位于所述轿厢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前壁、后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中至少相邻的两个各由观光玻璃构成且在相应接合边缘处通过施加的第一粘合剂和透明的第二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轿厢顶部包括安装于其上且由观光玻璃构成的顶部部分。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部分与由观光玻璃构成的所述后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在相应接合边缘处通过施加的第一粘合剂和透明的第二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光玻璃由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构成,并且仅所述外层玻璃的外接合面处至少局部施加有所述第一粘合剂。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剂被施加在整个所述外接合面处。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玻璃的内接合面处至少局部施加有所述透明的第二粘合剂。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的第二粘合剂被施加在整个所述内接合面处。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玻璃的外接合面相对于所述外层玻璃倾斜,且所述外
接合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粘合剂对于轿厢内部而言是不可见的。
1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合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合剂的粘度低于所述第一粘合剂的粘度。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轿厢还包括轿厢立柱,所述轿厢立柱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和轿厢顶部之间,其中,由所述观光玻璃构成的所述前壁安装于所述轿厢顶部与轿厢底部上,由所述观光玻璃构成的所述后壁安装于所述轿厢底部上,分别由所述观光玻璃构成的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安装于所述轿厢立柱、轿厢底部和轿厢顶部上。
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壁包括位于所述轿门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位于所述轿厢立柱两侧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位于所述轿厢立柱两侧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五部分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所述第四部分和后壁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所述第六部分和后壁通过各自的竖直边缘粘合在一起,所述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通过各自的顶部接合边缘与所述顶部部分的两个侧接合边缘分别粘合在一起,以及所述后壁的顶部接合边缘与所述顶部部分的后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19.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20.图1a、图1b和图1c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观光电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图1a示出了观光电梯的局部立体图,图1b示出了观光电梯的局部侧视图,图1c示出了观光电梯的局部正视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观光电梯的由玻璃构成的轿厢部分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相接合的玻璃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23.图4高度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观光电梯所基于的光线传播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24.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术语“左”、“右”、“竖直”等均是相对于本公开的附图描述的,仅仅是为了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第一”及其变体的描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写为“第二部件”等。
25.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公开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26.下面参照图1至4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
27.图1a、图1b和图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观光电梯的一个实施例。该观光电梯包括
轿厢,其中轿厢设置于吊架(图中未示出)上,吊架配置为能够在电梯井道内移动,轿厢能够随吊架在井道内移动。如图1a所示,所述轿厢包括轿厢顶部3、轿厢底部1和位于轿厢顶部3与轿厢底部1之间的轿壁2。此外,所述观光电梯还包括位于轿厢前侧的轿门4。如图1a至1c所示,轿壁2可以包括邻近轿门4设置的前壁2.1,位于轿厢两侧的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以及后壁2.4。前壁2.1、后壁2.4、第一侧壁2.2以及第二侧壁2.3中至少相邻的两个可各由观光玻璃构成。例如,如图1a至1c所示,前壁2.1、后壁2.4、第一侧壁2.2以及第二侧壁2.3可均由观光玻璃构成。此外,轿厢顶部3可以包括安装于其上且由观光玻璃构成的顶部部分2.5。例如,所述观光玻璃例如为常见的胶合双层玻璃。前壁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后壁2.4中至少相邻的两个可以由观光玻璃构成且在相应接合边缘处粘合在一起。例如,所述粘合通过局部施加的粘合剂实现。
28.如图1b所示,轿厢还可以包括轿厢立柱11,所述轿厢立柱11设置于轿厢底部1和轿厢顶部3之间,例如固定于轿厢底部1和轿厢顶部3上。
29.如图1c所示,前壁2.1安装于轿厢顶部3与轿厢底部1上,例如安装于轿厢顶部和轿厢底部上设置的槽内。如图1a所示,后壁2.4安装于轿厢底部1上,例如安装于轿厢底部上设置的槽内。此外,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安装于轿厢立柱11、轿厢底部1和轿厢顶部3上,例如安装于轿厢立柱、轿厢底部和轿厢顶部上设置的槽内。
30.如图2所示,前壁2.1包括位于轿门4两侧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侧壁2.2包括位于轿厢立柱11两侧的第三部分2.21和第四部分2.22,以及第二侧壁2.3包括位于轿厢立柱11两侧的第五部分2.31和第六部分2.32。
31.第一部分2.11和第三部分2.21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第二部分2.12和第五部分2.31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第四部分2.22和后壁2.4通过各自的竖直接合边缘粘合在一起。第六部分2.32和后壁2.4通过各自的竖直边缘粘合在一起。第四部分2.22和第六部分2.32通过各自的顶部接合边缘与顶部部分2.5的两个侧接合边缘分别粘合在一起。后观光玻璃2.4的顶部接合边缘与顶部部分2.5的后接合边缘(即,远离轿门4的边缘)粘合在一起。顶部部分2.5通过其前接合边缘(即,靠近轿门的边缘)安装于轿厢顶部3上,例如安装于轿厢顶部上设置的槽内,如图1a所示。
32.通过上述配置,轿厢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即可实现轿壁的稳定支撑。
33.例如,前壁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后壁2.4以及顶部部分2.5中的每一个均由观光玻璃构成,而所述观光玻璃由外层玻璃5和内层玻璃6构成。此外,如图3至4所示,仅外层玻璃5的外接合面9处施加有第一粘合剂7,例如,整个外接合面9均施加有第一粘合剂。也就是说,相互接合的观光玻璃各自的外层玻璃5的外接合面9处设有第一粘合剂7。此外,内层玻璃6的内接合面10处可以施加有透明的第二粘合剂8,例如,整个内接合面10均施加有第二粘合剂。当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情况,根据玻璃材料以及粘合剂的粘度,可以设置外层玻璃的外接合面处局部施加有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或者可以设置内层玻璃的内接合面处局部施加有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例如,第一粘合剂7由具有较高粘度的材料制成,例如有机高分子材料,例如玻璃胶。此外,第一粘合剂7可以为黑色。透明的第二粘合剂8可以由粘度较低的材料制成,本公开对其材料不作限制,只要其是透明的即可。例如,透明的第二粘合剂8的粘度低于第一粘合剂7的粘度。
34.如图4所示,外层玻璃5的外接合面9相对于外层玻璃5是倾斜的,且其倾斜角度与
外层玻璃5的折射率相匹配,使得粘合剂7对于轿厢内部而言是不可见的。具体来说,外层玻璃5和内层玻璃6可以通过在二者接触表面之间的粘性材料来粘接在一起,由于粘性材料的厚度较小,因此可以忽略其对光线的影响。此外,外层玻璃5和内层玻璃6一般由相同材料制成。因此,图4中高度示意性地示出了光线通过本公开的观光玻璃的传播。设置外接合面9的倾斜角度,使得光线在外层玻璃5内时沿平行于外接合面9的方向传播。以此方式,位于轿厢内部的乘客将看不见例如黑色的第一粘合剂7。如图4所示,紧靠轿厢侧壁的两条光线(例如,由带不同大小的箭头的线条所指示)在入射至外层玻璃5和内层玻璃6中时沿着平行于外接合面9的方向传播,根据光线可逆定律,外接合面9处施加的第一粘合剂7对于轿厢内乘客而言将是不可见的。具体而言,根据斯涅耳定律,由玻璃的折射率和紧邻轿厢侧壁的光线入射角可以计算出外接合面9的倾斜角度,例如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和4所示的示例中,接合面9的倾斜角度可以为45度。
35.在图3和4所示的示例中,内层玻璃6可以由与外层玻璃5相同的材料制成。但是,由于在内接合面10处施加的是透明的第二粘合剂8,在其他示例中,内层玻璃6和外层玻璃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只要外层玻璃5的外接合面9的倾斜角度与外层玻璃5的折射率相匹配使得紧靠轿厢侧壁的光线在外层玻璃5中时沿着平行于外接合面9的方向传播,即可实现第一粘合剂7的不可见。此外,尽管图3-4中的内层玻璃6的内接合面10具有与外层玻璃5的外接合面9相同的倾斜角度,但是,由于在内接合面10处施加的是透明的第二粘合剂8,内层玻璃的6的内接合面10也可以不倾斜。
36.通过设置外层玻璃的外接合面的倾斜角度且设置内部透明的粘合剂,本公开的观光电梯的轿厢的轿壁的多块观光玻璃接合所采用的粘度较高的有色粘合剂对于轿厢内部而言是不可见的。此外,采用内部透明的粘合剂还可以在接合观光玻璃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进一步,采用粘度较高的外部粘合剂还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固定装置来实现轿壁的稳定支撑。
37.因此,本公开的观光电梯不仅可以提供更宽广的观景视野,而且结构简单稳定。
38.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公开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