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深井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8987发布日期:2021-11-15 22:0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窄深井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深井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深井救援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救援方式:1、救援人员直接下井救援;2、救援人员利用梯子或自制的绳索进行救援;3、大型挖掘设备救援。
3.但是对于窄深井,容易出现救援人员被井壁卡柱而无法实施救援的问题,并且梯子也放不进去,而动用大型设备挖掘则需要较长的救援时间,不仅会降低落井者的存活率,并且救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窄深井救援装置,通过滑轮组连接落井者,并通过绳索将滑轮组与提升机构连接,提升机构工作即可拉动落井者上升,从而实现在窄深井中的救援,救援时间短且设备成本低。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窄深井救援装置,包括:
7.机架;
8.提升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9.滑轮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10.绳索,绕设在所述提升机构上,且所述绳索的自由端绕过所述滑轮组固定。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包括:
12.定滑轮,通过支架i可转动设在机架上;
13.动滑轮,通过支架ii可转动设在所述定滑轮的下方;
14.所述绳索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动滑轮,且与所述支架i固定。
15.优选地,所述支座i的底端设有挂钩,所述绳索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挂钩上。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选自手摇轱辘结构、卷扬机中的一种。
17.优选地,所述手摇轱辘结构包括:
18.支座i、支座ii,对称分布在所述机架的侧面;
19.转轴,穿过所述支座i、支座ii设置,用于供所述绳索绕设;
20.手柄,连接在所述转轴的端部,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带动转轴转动。
21.更优选地,所述转轴与支座i、支座ii位置对应处设有环形限位槽,以防止转轴沿轴向移动。
22.更优选地,所述手柄为z形结构。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窄深井救援装置还包括:
24.固定单元,用于连接落井者,以通过提升机构将落井者拉出。
25.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为双头结固定绳。
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支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板下表面的四条支腿。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28.1、本实用新型的窄深井救援装置通过滑轮组连接落井者,并通过绳索将滑轮组与提升机构连接,提升机构工作即可拉动落井者上升,从而实现在窄深井中的救援,救援时间短且设备成本低。
29.2、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当提升机构为手摇轱辘结构时,动滑轮的设置可以节省提升力。
30.3、本实用新型的手摇轱辘结构的转轴在于支座i、支座ii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环形槽,当转轴安装好后,支座i和支座ii能够卡设在各自对应的环形槽内,从而防止转轴发生轴向移动,保证了手摇轱辘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窄深井救援装置的主视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窄深井救援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产品使用状态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为了解决现有井下救援方式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窄深井救援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机架1、提升机构2、滑轮组3、绳索4、以及固定单元5。
37.所述机架1使用时放置的井口正上方,形成整体支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由支板101、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板101下表面的四条支腿102组成,四条所述支腿102分设在支板101的四个顶角处。机架1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均匀设置三条支腿;为了提高机架1的稳定性,也可在支腿之间设置横梁。
38.所述提升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侧面,用于拉动落井者上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2为手摇轱辘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述手摇轱辘结构包括:支座i 201、支座ii 202、转轴203以及手柄204。
39.所述支座i 201和支座ii 202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支腿上,且支座i 201和支座ii 202对称设置,用于对转轴203形成支撑,所述转轴203穿过所述支座i 201、支座ii 202设
置,用于供所述绳索4绕设,所述手柄204固定在所述转轴203的左端,所述手柄204为z形结构,用于供使用者操作以带动转轴203转动。
40.为了防止转轴203在转动过程中沿轴向发生移动,本实施例在所述转轴203上与支座i201、支座ii 202位置对应处开设有环形槽,转轴203安装好后,支座i 201和支座ii 202卡设在各自对应的环形槽内,从而对转轴203形成限位。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转轴203的上缘与后述的定滑轮301的上缘齐平,以使绳索4从转轴203到定滑轮301之间保持水平,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转轴203的上缘低于后述的定滑轮301的上缘,此时转动203到定滑轮301之间的绳索处于倾斜状态。
42.另需说明的是,提升机构2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手摇轱辘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卷扬机,电源驱动,节省人力。
43.所述滑轮组3用于转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3包括定滑轮301和动滑轮302,动滑轮302的设置可以节省提升力。
44.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支板101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架i 303,所述定滑轮30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i 303上,所述支架i 303为u形结构,支架i 303的底端设有挂钩304,用于固定所述绳索4的自由端;所述动滑轮302设置在所述定滑轮301的下方,所述动滑轮30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ii 305上,所述支架ii 305非固定。
45.所述绳索4用于传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4绕设在所述提升机构2上,具体是绕设在所述转轴203上,且所述绳索4的自由端绕过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301、动滑轮302并固定在所述挂钩304上;以图1为例,当转轴203顺时针转动时,会通过绳索4带动动滑轮302上移,进而通过所述固定单元5拉动落井者上移。
46.所述固定单元5用于连接落井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单元5为双头结固定绳,即在固定绳的端部设有两个套结,如果落井者手部未受伤,将两个套结分别套在两手上;若手部受伤,可将两个套结分别套在两脚上;若手脚都受伤,可将两个套结均套在腰部。
47.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