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0984发布日期:2021-11-10 01:4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挤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共挤膜是指采用pe、pa、evoh等塑料粒子等为原料,经共挤流延成型工艺制备的具有两层或多层的塑料薄膜,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拉伸性、隔气防潮、环保及表面亮度好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包装行业和食品行业。
3.在将共挤膜利用横封、纵封制成包装袋之前,首先需要传输共挤膜到横封、纵封机构,而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方式多采用的是放膜滚筒通过转动,将其上的共挤膜传输至托膜机构,然后再由托膜机构将共挤膜传输至下一工位,现有技术的托膜机构由多根输送辊组成,共挤膜穿插设于多根输送辊的缝隙之间,形成紧绷的状态,向下一机构平整、均匀的传输共挤膜。
4.然而,当包装机停止时,共挤膜在托膜机构上仍呈现出紧绷的状态,由于共挤膜拉伸性能好,短时间紧绷并不会造成共挤膜材料的损坏,但停机后,共挤膜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时间后,共挤膜输送至下一工位,共挤膜被过度拉扯,会出现松弛、失去原有弹性等现象,造成包装袋质量不佳,为此市面上出现了能防拉扯的走膜装置,但现有的走膜装置多采用手动调节,结构复杂,且常常不便于调节,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能便于自动调节共挤膜的松紧状态,可在不输送共挤膜时使共挤膜不处于紧绷状态,能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进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包括有机架、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和压膜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侧安装板,所述压膜组件包括有压膜辊、导轨、支撑条、升降板和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之间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输送辊、压膜辊和第二输送辊,两侧的侧安装板上分别竖直地固设有所述导轨,导轨上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支撑条的一侧具有支撑台,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块,所述压膜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支撑台的上端且压膜辊与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支撑台的下端。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时共挤膜先穿过第一输送辊的上侧,再穿过压膜辊的下侧,最后再穿过第二输送辊的上侧,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升降时升降板带动两侧的支撑条一起升降,压膜辊跟随两侧的支撑条一起升降,支撑条升降时滑块在导轨上的滑槽内滑动,在输送共挤膜前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支撑条和压膜辊一起下降到合适位置,压膜辊向下压共挤膜,有利于共挤膜处于紧绷的状态,可便于共挤膜的传送,在停止输送共挤膜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支撑条和压膜辊一起上升,由于压膜辊不向下压共挤膜,故共挤
膜不处于紧绷状态,由此可知压膜组件结构设计合理,能方便地驱动压膜辊升降,进而便于自动调节共挤膜的松紧状态,可在不输送共挤膜时使共挤膜不处于紧绷状态,能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8.为了能便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气缸和固定底座,所述气缸的底部设有所述固定底座,所述气缸的气缸轴前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板的中部底侧。
9.为了能使支撑条更稳定地实现升降,所述导轨上设置的滑槽为燕尾滑槽,所述支撑条上的滑块设置为燕尾滑块,燕尾滑块与燕尾滑槽相适配。
10.为了能对支撑条的升降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导轨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地固设有限位件。
11.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块和固定板,所述限位块抵触在所述导轨的端部并堵住所述滑槽,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一侧,所述限位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侧安装板螺纹连接。
12.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具有向下突出的连接台,升降板通过所述连接台与所述支撑台螺纹连接。
13.优选的,两侧的所述侧安装板上均固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5.1.压膜组件包括压膜辊、导轨、支撑条、升降板和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能方便地驱动压膜辊实现升降,进而便于自动调节共挤膜的松紧状态,可在不输送共挤膜时使共挤膜不处于紧绷状态,能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进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16.2.导轨上设置的滑槽为燕尾滑槽,支撑条上的滑块设置为燕尾滑块,支撑条上的燕尾滑块能在导轨上的燕尾滑槽内平稳地滑动,进而有利于压膜辊实现更平稳地升降,而且当压膜辊保持不动时,燕尾滑块卡在燕尾滑槽内也能提升压膜辊的稳定性,有利于更好地传送共挤膜;
17.3.通过在导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限位件能对支撑条的升降起到限位作用,可避免滑块从滑槽内滑出。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侧安装板之间设置压膜组件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件固定到侧安装板顶部的俯视示意图;
23.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标记: 1

第一输送辊,2

第二输送辊,3

侧安装板,4

压膜辊,5

导轨,6

支撑
条,7

升降板,8

滑槽,9

支撑台,10

滑块,11

气缸,12

固定底座,13

气缸轴,14

连接板,15

连接块,16

限位块,17

固定板,18

橡胶缓冲垫,19

连接台,20

安装座,21

共挤膜。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共挤膜的走膜装置,包括有机架、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和压膜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侧安装板3,所述压膜组件包括有压膜辊4、导轨5、支撑条6、升降板7和用于驱动升降板7升降的升降机构,两个所述侧安装板3之间沿传送的方向依次设有所述第一输送辊1、压膜辊4和第二输送辊2,两侧的侧安装板3上分别竖直地固设有所述导轨5,导轨5上设有竖直的滑槽8,所述支撑条6的一侧具有支撑台9,另一侧具有与所述滑槽8适配的滑块10,所述压膜辊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支撑台9的上端且压膜辊4与支撑台9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支撑台9的下端。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时共挤膜21先穿过第一输送辊1的上侧,再穿过压膜辊4的下侧,最后再穿过第二输送辊2的上侧,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7升降时升降板7带动两侧的支撑条6一起升降,压膜辊4跟随两侧的支撑条6一起升降,支撑条6升降时滑块10在导轨5上的滑槽8内滑动,在输送共挤膜21前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7、支撑条6和压膜辊4一起下降到合适位置,压膜辊4向下压共挤膜21,有利于共挤膜21处于紧绷的状态,可便于共挤膜21的传送,在停止输送共挤膜21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7、支撑条6和压膜辊4一起上升,由于压膜辊4不向下压共挤膜21,故共挤膜21不处于紧绷状态,由此可知压膜组件结构设计合理,能方便地驱动压膜辊4升降,进而便于自动调节共挤膜21的松紧状态,可在不输送共挤膜21时使共挤膜21不处于紧绷状态,能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具体实施时,压膜辊4的两端与两侧的支撑台9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进而能实现压膜辊4与支撑台9的转动连接。所述的机架、第一输送辊1、第二输送辊2和压膜辊4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29.为了能便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板7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气缸11和固定底座12,所述气缸11的底部设有所述固定底座12,所述气缸11的气缸轴13前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板7的中部底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底座12固定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设置固定底座12能很好地支撑固定气缸11,气缸11的气缸轴13能方便地带动升降板7上升或下降,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在气缸轴13与升降板7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14和连接块15,气缸轴13前端焊接有所述连接块15,连接块15上焊接有所述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设有多个通孔,升降板7上设有多个正对连接板14上通孔的螺纹孔,装配时将螺栓穿过连接板14上通孔后拧入升降板7上的螺纹孔就能方便地将连接板14与升降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11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30.为了能使支撑条6更稳定地实现升降,所述导轨5上设置的滑槽8为燕尾滑槽,所述支撑条6上的滑块10设置为燕尾滑块,燕尾滑块与燕尾滑槽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条6上的燕尾滑块能在导轨5上的燕尾滑槽内平稳地滑动,进而有利于压膜辊4实现更平稳地升降,而且当压膜辊4保持不动时,燕尾滑块卡在燕尾滑槽内也能提升压膜辊4的稳定性,有利于更好地传送共挤膜21。
31.为了能对支撑条6的升降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导轨5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地固设有限位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条6上升到最高高度时会抵触到上侧的限位件,支撑条6下降到最低高度时会抵触到下侧的限位件,通过在导轨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限位件能对支撑条6的升降起到限位作用,可避免滑块10从滑槽8内滑出,限位件采用可拆卸固定能便于实际的装配和维护工作。
32.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块16和固定板17,所述限位块16抵触在所述导轨5的端部并堵住所述滑槽8,所述固定板17连接在所述限位块16的一侧,所述限位件通过固定板17与所述侧安装板3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限位块16和固定板17构成的限位件呈l形,上侧限位件的固定板17抵触于侧安装板3的顶侧,下侧限位件的固定板17抵触于侧安装板3的底侧,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7上设有两个通孔,侧安装板3顶侧和底侧的相应位置设有螺纹孔,装配时将两个螺栓分别穿过固定板17上的通孔后拧入侧安装板3上的相应螺纹孔内就能将限位件固定到侧安装板3上,限位件安装固定后限位块16抵触在导轨5的端部并堵住滑槽8,具体实施时可在限位块16上固定橡胶缓冲垫18并使橡胶缓冲垫18刚好位于限位块16与导轨5的端部之间,通过增设橡胶缓冲垫18能缓冲支撑条6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对限位件的冲击。
33.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升降板7的两端均具有向下突出的连接台19,升降板7通过所述连接台19与所述支撑台9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板7两端的底部均设置向下突出的连接台19,升降板7与连接台19一体成型,连接台19上设有通孔,两侧的支撑台9上对应地设有螺纹孔,将螺栓穿过连接台19上的通孔后拧入支撑台9上的螺纹孔内就能很好地将升降板7与两侧的支撑条6固定连接。
34.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两侧的所述侧安装板3上均固设有安装座20,所述第一输送辊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座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辊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安装座2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侧安装板3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座20,第一输送辊1的两端与两侧的安装座20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第二输送辊2的两端与两侧的安装座20之间也分别设置有轴承,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座20能更好地支撑安装输送辊,通过安装轴承能使第一输送辊1和第二输送辊2更好地转动,有利于更好地传送共挤膜21。所述的轴承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35.本实施例中未作说明的固定方式或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也能根据具体位置采用其他现有的连接方式,螺纹连接和焊接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36.工作方式:气缸11通过气缸轴13驱动升降板7升降时升降板7带动两侧的支撑条6一起升降,压膜辊4跟随两侧的支撑条6一起升降,支撑条6升降时燕尾滑块在导轨5上的燕尾滑槽内滑动,在输送共挤膜21前可以通过气缸11驱动升降板7、支撑条6和压膜辊4一起下降到合适位置,压膜辊4向下压共挤膜21,有利于共挤膜21处于紧绷的状态,可便于共挤膜
21的传送,在停止输送共挤膜21时通过气缸11驱动升降板7、支撑条6和压膜辊4一起上升,由于压膜辊4不向下压共挤膜21,故共挤膜21不处于紧绷状态,设置的压膜组件能方便地自动调节共挤膜21的松紧状态,可在不输送共挤膜21时使共挤膜21不处于紧绷状态,能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进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37.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