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绕组取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4045发布日期:2021-10-09 16:5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线绕组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电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非常普遍,导致对电机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定子作为电机的关键部件,需求量更大。现有扁铜线电机定子生产过程中,扁铜线大体有两种成型方式:第一种,所有扁铜线在工装中同时扭形,一起成形;第二种,铜线单根成形。但不论哪种制线方式,铜线最终要想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插进铁芯,就需要对铜线绕组进行夹持取放,将铜线绕组从扭线成形工装上夹持出来。现有的自动插扭线机上的铜线绕组取放装置,采用的一圈取线片对铜线绕组进行夹持,因此,如果扭线成形工装将铜线绕组顶出过高,铜线绕组脱离扭线成形工装太多,限位范围变短,铜线容易歪斜,导致取线片无法正常插入铜线绕组进行夹取,所以扭线成形工装不能将铜线绕组顶出太高,但这样一来,夹持时铜线绕组的下部悬伸部分较长,铜线绕组容易发生变形,存在一定几率的卡线风险,不利于铜线绕组下部导入铁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铜线绕组取放装置,可以在铜线绕组悬伸极短的情况下夹持取放,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铜线绕组取放装置,包括上盖板、中固定板、下固定板、定心柱、若干个第一夹持条和第二夹持条,以及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动作的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所述上盖板、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由上到下依次层叠固定连接,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均设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的槽底中心设有为铜线绕组让位的让位孔,所述槽底上端面环绕圆心均布设有若干呈放射状径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中固定板上的每个导向槽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一夹持条,所述下固定板上的每个导向槽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二夹持条,所述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的条杆部上均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导向销,所述条杆部位于让位孔的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呈u形开口,开口向着圆心;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均为设有让位的圆心孔的圆环形,各驱动盘上沿圆环均布设置若干条形孔,各个条形孔的长轴均与圆环的半径斜交,所述第一驱动盘滑动配合在中固定板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一夹持条上的导向销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中,所述第二驱动盘滑动配合在下固定板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二夹持条上的导向销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中,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一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力臂,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的侧面设有让位开口供力臂外伸,所述让位开口留有力臂运动的自由度,通过对力臂施力,使各驱动盘能够在圆形凹槽中转动;所述定心柱位于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的让位孔中心,与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的夹持部之间留有铜线绕组的位置间距,所述定心柱、上盖板用于连接自动插扭线机。
5.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环绕让位孔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呈放射
状分布,各凸台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导向槽。
6.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力臂各与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7.所述导向销为圆柱销,导向销与条杆部上设置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固定。
8.所述第一驱动盘上条形孔的数量与第一夹持条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盘上条形孔的数量与第二夹持条的数量对应。
9.所述定心柱通过连接块与自动插扭线机固定连接。
10.所述上盖板设有给定心柱让位的通孔。
11.所述定心柱的外周设有若干个齿,用于插入铜线绕组上的缝隙。
12.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侧面的让位开口位于不同侧。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上盖板、中固定板、下固定板、定心柱、若干个第一夹持条和第二夹持条,以及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动作的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所述上盖板、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由上到下依次层叠固定连接,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上均设有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的槽底中心设有为铜线绕组让位的让位孔,所述槽底上端面环绕圆心均布设有若干呈放射状径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中固定板上的每个导向槽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一夹持条,所述下固定板上的每个导向槽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二夹持条,所述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的条杆部上均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导向销,所述条杆部位于让位孔的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呈u形开口,开口向着圆心;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均为设有让位的圆心孔的圆环形,各驱动盘上沿圆环均布设置若干条形孔,各个条形孔的长轴均与圆环的半径斜交,所述第一驱动盘滑动配合在中固定板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一夹持条上的导向销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中,所述第二驱动盘滑动配合在下固定板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二夹持条上的导向销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中,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一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力臂,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的侧面设有让位开口供力臂外伸,所述让位开口留有力臂运动的自由度,通过对力臂施力,使各驱动盘能够在圆形凹槽中转动;所述定心柱位于中固定板、下固定板的让位孔中心,与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的夹持部之间留有铜线绕组的位置间距,所述定心柱、上盖板用于连接自动插扭线机。通过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转动,可以控制各个夹持条的径向移动,同时通过定心柱抵住铜线绕组的内圈,就能实现对铜线绕组的夹持取放,这样的铜线绕组取放装置,夹持条可以准确插入铜线绕组的缝隙中,扭线成形工装可以将铜线绕组顶出较高,铜线也不容易歪斜,可以在铜线绕组下部悬伸极短的情况下进行夹持取放,由于铜线绕组下部的悬伸部分短,悬伸部分不容易变形,能够比较顺利地将铜线绕组下部导入铁芯。
14.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环绕让位孔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呈放射状分布,各凸台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导向槽,所述凸台为楔形,各凸台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5.所述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的力臂各与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使驱动气缸可以带动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转动。
16.所述导向销为圆柱销,导向销与条杆部上设置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固定。
17.所述第一驱动盘上条形孔的数量与第一夹持条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盘上条形孔的数量与第二夹持条的数量对应。
18.所述定心柱通过连接块与自动插扭线机固定连接。
19.所述上盖板设有给定心柱让位的通孔。
20.所述定心柱的外周设有若干个齿,用于插入铜线绕组上的缝隙,以便于和各夹持条配合一起夹持铜线绕组。
21.所述中固定板、下固定板侧面的让位开口位于不同侧,以避免两个驱动气缸的位置干涉。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a

a向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没有装配定心柱、导向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第一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第一夹持条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第二夹持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夹持铜线绕组时各夹持条的插入方向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与气缸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实用新型铜线绕组取放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34.参见图1

图10,一种铜线绕组取放装置,包括上盖板1、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定心柱4、若干个第一夹持条5和第二夹持条6,以及用于分别驱动第一夹持条5、第二夹持条6动作的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所述上盖板1、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由上到下依次层叠固定连接,所述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上均设有圆形凹槽9,该圆形凹槽的槽底中心设有为铜线绕组让位的让位孔10,所述槽底上端面环绕圆心均布设有若干呈放射状径向延伸的导向槽11,所述圆形凹槽9的槽底环绕让位孔10均布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凸台20,所述凸台20呈放射状分布,各凸台20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导向槽11,所述凸台20为楔形,各凸台20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中固定板2上的每个导向槽11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一夹持条5,所述下固定板3上的每个导向槽11中都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第二夹持条6,所述第一夹持条5、第二夹持条6的条杆部12上均设有一向上延伸的导向销13,所述导向销13为圆柱销,导向销13与条杆部12上设置的安装孔22过盈配合固定。所述条杆部12位于让位孔10的一端设有夹持部14,所述夹持部14呈u形开口,开口向着圆心,各夹持条的条杆部12滑动配合在导向槽11中,夹持部14延伸出导向槽11;所述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均为设有让位的圆心孔15的圆环形,各驱动盘上沿圆环均布设置若干条形孔16,各个条形孔16的长轴均与圆环的半径斜交,所述第一驱动盘7滑动配合在中固定板2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一夹持条5上的导向销13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16中,且不延伸出条形孔16,所述第二驱动盘8滑动配合在下固定板3的圆形凹槽中,使各第二夹持条6上的导向销13分别对应插入各个条形孔16中,且不延伸出条形孔16,第一驱动盘7的上表面略低于中固定板2的上表面,第二驱
动盘8的上表面略低于下固定板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的一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力臂17,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的力臂17各与一驱动气缸21的活塞杆铰接,使驱动气缸21可以带动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转动。所述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的侧面设有让位开口18供力臂17外伸,所述让位开口18留有力臂17运动的自由度,通过对力臂施力,使各驱动盘能够在圆形凹槽中转动,所述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侧面的让位开口18位于不同侧,以避免两个驱动气缸21的位置干涉;所述定心柱4位于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的让位孔10中心,与第一夹持条5、第二夹持条6的夹持部14之间留有铜线绕组19的位置间距,所述定心柱4、上盖板1用于连接自动插扭线机,定心柱4通过连接块23与自动插扭线机固定连接,定心柱4的设置避免了铜线绕组19被各夹持条夹持的同时被挤压变形,所述定心柱4的外周设有若干个齿,用于插入铜线绕组19上的缝隙,齿的数量与铜线绕组19上缝隙的数量一致,以便于和各夹持条配合一起夹持铜线绕组19。所述上盖板1设有给定心柱4让位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盘7上条形孔16的数量与第一夹持条5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盘8上条形孔16的数量与第二夹持条6的数量对应。本实施例中的铜线绕组由96组线组成,有96个缝隙,相应的,第一夹持条、第二夹持条各有48个,第一驱动盘、第二驱动盘上的条形孔各有48个。通过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的转动,可以控制各个夹持条的径向移动,同时通过定心柱4抵住铜线绕组19的内圈,就能实现对铜线绕组19的夹持取放,这样的铜线绕组取放装置,夹持条可以准确插入铜线绕组的缝隙中,扭线成形工装可以将铜线绕组顶出较高,铜线也不容易歪斜,可以在铜线绕组下部悬伸极短的情况下进行夹持取放,由于铜线绕组下部的悬伸部分短,悬伸部分不容易变形,能够比较顺利地将铜线绕组下部导入铁芯。
35.对铜线绕组进行夹持时,本装置先随自动插扭线机移动到铜线绕组顶部,然后下降,使铜线绕组19位于本装置的中间位置,铜线绕组19被扭线成形工装顶动上升至定心柱4与中固定板2、下固定板3的让位孔10之间,然后,第二驱动盘8被驱动气缸驱动转动,第二驱动盘8上的条形孔16随之运动,使第二夹持条6上的导向销13在条形孔16中滑动,带动所有的第二夹持条6向圆心运动,插入到铜线绕组缝隙中,使铜线无法产生位移,保证铜线不会歪斜,之后铜线绕组19再次被扭线成形工装顶升起来,铜线绕组19留在扭线成形工装内的长度大大缩短,然后,第一驱动盘7被驱动气缸驱动转动,第一驱动盘7上的条形孔16随之运动,使第一夹持条5上的导向销13在条形孔16中滑动,带动所有的第一夹持条5向圆心运动,插入到铜线绕组缝隙中,此时铜线绕组被完全固定夹持住,定心柱4也抵住铜线绕组19的内圈,与各夹持条配合,就可以把铜线绕组19从扭线成形工装中完全取出并转移到其它地方了,要释放铜线绕组19时,只需让两个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驱动盘7、第二驱动盘8使之反向转动,使第一夹持条5、第二夹持条6背离圆心移动,松开对铜线绕组19的夹持,最后本装置再随自动插扭线机上升,使定心柱4脱离铜线绕组19内圈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