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片盒、玻片盒组件和玻片加载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利用玻片制作血液样本以及再利用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在医疗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大量样本的检测需求,通常采用玻片加载系统来加载玻片。
3.在玻片加载系统中,玻片盒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玻片、配合传感器检测玻片数量、配合切片组件完成玻片的切出等。其中,使用者手动将玻片放入玻片盒中以实现玻片盒存储玻片。在加载玻片的过程中,由于玻片盒将玻片的四个边完全包围,则需要将玻片的每个边与玻片盒的内壁对齐才能将玻片放入到玻片盒中,导致加载玻片的难度较大。
4.综上所述,如何设计玻片盒,以降低加载玻片的难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片盒,以降低加载玻片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玻片盒的玻片盒组件以及一种具有上述玻片盒的玻片加载系统。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玻片盒,包括:设置有侧开口的玻片盒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玻片盒主体上且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侧开口的门板。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玻片盒主体上,所述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玻片盒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的转动轴线和所述玻片盒主体的高度方向垂直或平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和所述玻片盒主体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与所述玻片盒主体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和/或所述玻片盒主体与所述门板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盒主体设置有与所述侧开口连通的让位口,所述让位口位于所述侧开口的一侧,或者所述让位口位于所述侧开口的两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盒主体包括:盒体,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底侧且支撑所述盒体的前底块和后底块;
14.其中,所述前底块位于所述盒体的前侧,所述后底块位于所述盒体的后侧,且所述前底块和所述后底块用于承托玻片,所述前底块和所述后底块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片口,所述侧开口位于所述盒体的前侧,所述门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前底块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底块的顶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其远离所述前底块的一端至其靠近所述前底块的一端向所述后底块的底侧延伸;
16.和/或,所述前底块和所述后底块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容屑槽。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盒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顶部放入口,所述顶部放入口处设置有能够引导玻片进入所述玻片盒主体内的第一引导面;
18.所述侧开口与所述顶部放入口连通,所述侧开口处设置有能够引导所述玻片进入所述玻片盒主体内的第二引导面;
19.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面和所述第二引导面相交。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片盒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21.和/或,所述门板上设置有能够观察到玻片盒内部的观察部;
22.和/或,所述玻片盒主体上设置有供检测组件检测所述玻片盒内玻片数量是否达到报警位的检测孔。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片盒的使用方法为:操作门板以打开玻片盒本体的侧开口,直接将玻片放入玻片盒主体,即可实现玻片的加载;加载完后,操作门板以关闭玻片盒本体的侧开口。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片盒中,通过在玻片盒主体上设置侧开口,利用门板打开和关闭侧开口,则能够解除门板对玻片加载的干涉,降低了整个玻片盒对加载玻片的限制,方便了加载玻片,从而降低了加载玻片的难度。
25.基于上述提供的玻片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玻片盒组件,该玻片盒组件包括玻片盒和支撑所述玻片盒的支撑座,其中,所述玻片盒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玻片盒。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玻片盒侧翻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玻片盒的出片侧。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两个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分座;
28.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分座分别支撑所述玻片盒的前侧和后侧;
29.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玻片盒中,一者设置有定位件,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配合的定位槽或定位孔;
30.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玻片盒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玻片盒通过磁力固定连接。
31.基于上述提供的玻片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玻片加载系统,该玻片加载系统包括玻片盒,其中,所述玻片盒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玻片盒。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处于打开状态时玻片放入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内放入玻片后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3的侧视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内放入玻片后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
‑
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包括:设置有侧开口的玻片盒主体,以及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且能够打开和关闭侧开口的门板2。
41.上述玻片盒本体设置有出片口109,该出片口109即为玻片8切出的出口,出片口109的高度大于一片玻片8的高度且小于两片玻片8的高度之和。由于每次仅切出一片玻片8,则优选出片口109的高度为1.3mm
‑
1.5mm。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出片口109的高度,并不局限于此。
42.可以理解的是,需要加载玻片8时,门板2处于打开状态,即侧开口处于打开状态;不需要加载玻片8时,门板2处于关闭状态,即侧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43.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的使用方法为:操作门板2以打开玻片盒本体的侧开口,如图1所示,直接将玻片8放入玻片盒主体,即可实现玻片8的加载;加载完后,操作门板2以关闭玻片盒本体的侧开口。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放置过程中,只需保证玻片8两侧和侧开口的两侧对齐即可,如图2所示。当玻片8放置完成后,关闭门板2,完成玻片8加载,如图3所示。当关上门板2后,玻片盒内部玻片8的位置实现调整,使得玻片8的端部平齐,如图4所示。
45.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中,通过在玻片盒主体上设置侧开口,利用门板2打开和关闭侧开口,则能够解除门板2对玻片加载的干涉,降低了整个玻片盒对加载玻片8的限制,方便了加载玻片8,从而降低了加载玻片8的难度。
4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玻片盒的前侧进行加载玻片8。因此,为了加载玻片8,门板2位于玻片盒主体的前侧。
47.上述门板2可为转动门板,也可为推拉门板。为了减小对整个玻片盒大小的影响,优选上述门板2为转动门板。可以理解的是,向玻片盒本体的外部转动上述转动门板即可打开侧开口。
48.具体地,门板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门板2的另一端与玻片盒主体可拆卸地连接。
49.上述门板2的转动轴线可垂直于玻片盒主体的高度方向,也可平行于玻片盒主体的高度方向,亦可为其他方向,只有能够保证打开和关闭侧开口即可。
50.上述门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对于具体的转动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选择,例如门板2通过合页或转轴等可转动地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1.为了便于关闭和打开上述侧开口,上述门板2和玻片盒主体通过磁力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门板2和玻片盒主体中,一者设置有第一磁铁5,另一者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磁铁5吸附的第一磁铁吸附件6。上述第一磁铁吸附件6可为铁质件,也可为磁铁。为了提高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第一磁铁吸附件6为磁铁。
52.对于第一磁铁5和第一磁铁吸附件6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3.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门板2和玻片盒主体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54.在关闭门板2的过程中,门板2和玻片盒主体较易发生碰撞。为了避免因碰撞发生损坏,上述门板2与玻片盒主体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和/或玻片盒主体与门板2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7。
55.上述缓冲件7可为橡胶缓冲垫,也可为其他具有缓冲性能的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6.上述玻片盒中,也可选择转动门板为其他结构,例如,上述转动门板包括两个分板,每个分板可转动地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两个分板远离其转动端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分板固定连接后关闭侧开口;解除两个分板的连接,并转动分板即可打开侧开口。
57.在加载过程中,需要人手将玻片8放入玻片盒主体内,人手处于侧开口端,则玻片盒主体中位于侧开口两侧的侧板较易干涉人手,给加载玻片8带来不便。为了进一步便于加载玻片8,提升用户使用手感,上述玻片盒主体设置有与侧开口连通的让位口107,该让位口107可位于侧开口的一侧,也可分布在侧开口的两侧。
58.上述让位口107的数目和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当让位口107分布在侧开口的两侧时,让位口107至少为两个;让位口107位于侧开口的一侧时,让位口107至少为一个。
59.为了便于将玻片盒主体内的玻片8切出,上述玻片盒主体包括:盒体1,均位于盒体1的底侧且支撑盒体1的前底块3和后底块4。
60.上述前底块3位于盒体1的前侧,后底块4位于盒体1的后侧,且前底块3和后底块4用于承托玻片8;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片口109,侧开口位于盒体1的前侧,门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前底块3上。具体地,门板2的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前底块3上,门板2的顶端与盒体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6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前底块3和后底块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保证切片组件通过,该切片组件用于将玻片盒内的玻片8切出。上述盒体1与前底块3固定连接,上述盒体1和后底块4固定连接。
62.上述玻片盒中,前底块3和后底块4用于承托玻片8,则优选盒体1包括:后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其中,第一侧板102和后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103和后板1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远离后板101的一端形成侧开口,门板2和后板101相对。
6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门板2、后板101,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前底块3和后底块4围成容纳玻片8的腔体。
64.为了简化连接,上述后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为一体式结构。
65.向玻片盒内放入最底层的玻片8时,由于自玻片盒的前端放入玻片8,则玻片8较易先和后底块4接触。由于前底块3和后底块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则玻片8还较易落在前底块3和后底块4之间,导致玻片8较易掉出玻片盒,出现加载错误。为了减小出现加载错误的几率,上述后底块4的顶侧设置有导向面402,该导向面402自其远离前底块3的一端至其靠近前底块3的一端向后底块4的底侧延伸。
66.上述导向面402延长了后底块4的长度,缩短了后底块4和前底块3之间的预设距离,则减小了玻片8落在前底块3和后底块4之间的几率,从而减小了加载错误的几率;同时,该玻片8落在导向面402上,由于导向面402倾斜设置,则减小了导向面402与玻片8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了对玻片8的磨损。
67.对于导向面402的长度以及倾斜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68.进一步地,上述后底块4的长度大于前底块3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长度方向为后底块4和前底块3的分布方向,即后底块4和前底块3沿长度方向分布。
69.在玻片8切出过程中较易产生碎屑,碎屑掉落在前底块3和后底块4上较易磨损玻片8。为了减小玻片8被磨损的几率,上述前底块3和后底块4中至少一者设置有容屑槽。例如,上述前底块3设置有前容屑槽301,上述后底块4设置有后容屑槽401。后容屑槽401和前容屑槽301统称为容屑槽。
70.可以理解的是,在玻片8切出过程中可将容屑槽内的碎屑带出容屑槽。
71.对于容屑槽的数目和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2.向上述玻片盒在加载玻片8时,可仅通过侧开口将玻片8放入玻片盒内。这样,使得玻片8的加载受限。为了便于加载玻片8,上述玻片盒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顶部放入口9,侧开口与顶部放入口9连通。
73.为了便于玻片8进入玻片盒主体内,上述顶部放入口9处设置有能够引导玻片8进入玻片盒主体内的第一引导面104;上述侧开口处设置有能够引导玻片8进入玻片盒主体内的第二引导面105;其中,第一引导面104和第二引导面105相交。进一步地,第一引导面104沿顶部放入口9的内壁设置一圈。
74.上述第一引导面104和第二引导面105可为平面,也可为曲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5.上述玻片盒需要移动位置,例如人手移动玻片盒或通过夹持件带动玻片盒移动,为了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玻片盒滑落或打滑,上述玻片盒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结构106。这样,也提高了用户的手感。
76.具体地,当玻片盒主体包括盒体1,盒体1包括后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时,优选上述防滑结构106设置在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的外侧面上。
77.对于上述防滑结构106的具体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防滑条纹、防滑垫或防滑凸起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8.上述玻片盒存储玻片8,使用者需要及时获知玻片盒内玻片8的数量。为了便于获
知玻片8的数量以及情况,上述门板2上设置有能够观察到玻片盒内部的观察部201。上述观察部201可为观察孔、透明条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79.上述结构中,通过观察部201可以观测到玻片盒中玻片8的数量及玻片8是否卡滞等情况。
80.当然,可选择上述观察部201设置在玻片盒主体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81.对于上述玻片盒,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获知玻片盒内玻片8的数量。具体地,上述玻片盒主体上设置有供检测组件16检测玻片盒内玻片8数量是否达到报警位的检测孔108。
82.具体地,当玻片盒主体包括盒体1,盒体1包括后板101、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时,优选检测孔108设置在后板101上,检测孔108和观察孔相对。
83.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玻片盒组件,该玻片盒组件包括玻片盒和支撑玻片盒的支撑座,其中,该玻片盒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玻片盒。
84.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玻片盒组件包括上述玻片盒,则上述玻片盒组件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85.为了便于将玻片盒内的玻片8切出,采用支撑座来支撑玻片盒。在切片过程中,玻片盒会受到反作用力,导致玻片盒较易向出片侧倾斜甚至翻倒,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上述支撑座设置有能够限制玻片盒侧翻的限位件15,限位件15位于玻片盒的出片侧,如图6所示。
86.为了提高定位效果,上述限位件15为限位板。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限位件15为限位杆或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限定。
87.对于支撑座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6所示,上述支撑座包括:底座12,两个均固定在底座12上的支撑分座;其中,两个支撑分座分别支撑玻片盒的前侧和后侧。
88.具体地,两个支撑分座分别为第一支撑分座11和第二支撑分座13,第一支撑分座11位于玻片盒的前侧,第二支撑分座13位于玻片盒的后侧。当设置有限位件15时,上述第一支撑分座11和第二支撑分座13均设置有限位件15。
89.为了便于安装,上述支撑座和玻片盒中,一者设置有定位件14,另一者设置有与定位件14配合的定位槽或定位孔。上述定位件14可为定位杆或者定位凸起等,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90.上述玻片盒组件中,玻片盒和支撑座固定连接,优选玻片盒和支撑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地,支撑座和玻片盒通过紧固件10固定连接,例如,上述紧固件10为螺纹连接件等;和/或支撑座和玻片盒通过磁力固定连接,例如,支撑座设置有第二磁铁17,玻片盒上设置有与第二磁铁17吸附的第二磁铁吸附件。
91.当上述紧固件10为螺纹连接件时,支撑座上设置有与该螺纹连接件相抵的抵持孔,通过将螺纹连接件拧紧在支撑座上将支撑座抵住。也可选择在上述支撑座上设置与螺纹连接件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92.当上述玻片盒主体上设置有供检测组件16检测玻片盒内玻片8数量是否达到报警位的检测孔108时,上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检测组件16。该检测组件16可为光电检测组件。
93.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玻片加载系统,该玻片加载系统包括玻片盒,该玻片盒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
94.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玻片盒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玻片加载系统包括上述玻片盒,则上述玻片加载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9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