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7569发布日期:2021-12-08 11:2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2.不锈钢卷带在装配制造领域被广泛使用,在模具加工领域作为料带最为常见;在不锈钢卷带被收卷成钢卷后,为了避免在运输和吊运过程中钢卷发生松散,同时为了避免钢卷边角处发生卷边以及缺口的出现,常常需要在完成收卷后对钢卷进行防护包装,即在钢卷的内外圈边角位置进行包边包角处理,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包装机的方式在钢卷表面包覆防锈纸,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钢带表面的生锈情况,但是目前钢卷防锈包装纸在进行包装时,需要对钢卷进行固定作用,现在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包装机将钢卷防锈包装纸简单地覆盖在钢卷上,对接口处采用胶带粘贴封口,钢卷底部与地面间还是直接接触,采用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且一般最少需要三人相互配合,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钢卷进行包装时,对钢卷进行支撑限位作用的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承接底座和第二承接底座,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和第二承接底座内侧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左右两端第一限位块之间设置有螺杆和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和螺杆上下设置,所述螺杆左端穿过左端第一限位块延伸至左端第一限位块外侧,前后两侧的螺杆左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经第一齿形带连接设置,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左端第一限位块的左侧,所述第二承接底座左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后侧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螺杆和导向杆上套设有用于限位钢卷左右两侧的限位件;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之间前后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块,两个第二限位块左右设置,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架设有用于带动钢卷进行滚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转轴右端穿过右端第二限位块延伸至右端第二限位块外,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右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包装好钢卷进行分流的分流转运机构,且所述分流转运机构设置于前后两端的转动辊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三限位块,所述螺杆和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之间铰接设置有用于限位钢卷左右两侧的限位辊。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接底座的右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套设有第二齿轮,前侧转动辊的右端套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左右设置于右端第二限位块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经第二齿形带连接设置,后侧转动辊的右端套设有第五齿轮,所述
第五齿轮设置于右侧第二限位块的右侧,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经第三齿形带连接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分流转运机构包括四周设置的第三限位块,且所述第三限位块设置于前后两个转动辊之间,前侧的两个第三限位块内侧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左右两第一连接杆末端之间架设有用于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至所述第一承接底座上的第一顶出辊,后侧的两第三限位块内侧面铰接设置有u形连接杆,所述u形连接杆的两竖杆末端之间架设有用于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至所述第二承接底座上的第二顶出辊,后侧左端的第三限位块外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u形连接杆经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承接底座左侧面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后表面铰接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末端连接有第一u形固定块,所述第一u形固定块的两竖板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一拉力块,所述第一拉力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前侧右端的第三限位块外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顶出辊经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承接底座的右侧面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前表面铰接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末端连接有第二u形固定块,所述第二u形固定块的两竖板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二拉力块,所述第二拉力块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承接底座、第二承接底座、限位件、转动辊、驱动机构和分流转运机构,使得通过第一承接底座和第二承接底座的作用能够将钢卷输送至转动辊上,然后通过限位件将钢卷两端进行限位,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辊转动从而带动钢卷转动,便于钢卷的包装,包装好后再通过分流转运机构将钢卷进行输送,实现了在包装机对钢卷进行包装的时候,对钢卷进行支撑限位作用,更好的实现钢卷的包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辅助钢卷的包装,包装完成后将包装机推离钢卷,即可进行下一次包装,节省人力,提高了包装效率,包装效率高,通过机械替代人工自动化包装方式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所述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所述分流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3.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承接底座1和第二承接底座2,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前后设置,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和第二承接底座2内侧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左右两端第一限位块11之间设置有螺杆12和导向杆13,且所述导向杆13和螺杆12上下设置,所述螺杆12左端穿过左端第一限位块11延伸至左端第一限位块11外侧,前后两侧的螺杆12左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经第一齿形带15连接设置,且所述第一齿轮14设置于左端第一限位块11的左侧,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左方设置有用于带动后侧螺杆12转动
的第一电机16,所述螺杆12和导向杆13上套设有用于限位钢卷左右两侧的限位件3;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之间前后两端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块21,两个第二限位块21左右设置,两个第二限位块21之间架设有用于带动钢卷进行滚动的转动辊22,所述转动辊22的转轴右端穿过右端第二限位块21延伸至右端第二限位块21外,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右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辊22转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和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包装好钢卷进行分流的分流转运机构5,且所述分流转运机构5设置于前后两端的转动辊22之间。使得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承接底座1或第二承接底座2将需包装的钢卷推送至前后两端的转动辊22之间,通过转动辊22对其进行限位支撑,然后开启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能够带动限位件3进行左右移动,从而能够通过限位件3的作用对钢卷左右两端进行限位,通过驱动机构4的作用带动转动辊22进行转动,能够带动钢卷进行转动,开始包装,钢卷包装好后通过分流转运机构5的作用能够将包装好的钢卷输送至第一承接底座1或第二承接底座2上。
14.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12左半部分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右半部分的螺纹为右旋螺纹。
15.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包括第三限位块31,所述螺杆12和导向杆13的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31,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31之间铰接设置有用于限位钢卷左右两侧的限位辊32。使得通过限位辊32的作用能够对钢卷的两端进行限位作用,便于钢卷能够更好的进行包装。
16.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的右方,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末端套设有第二齿轮42,前侧转动辊22的右端套设有第三齿轮(未图示)和第四齿轮(未图示),且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左右设置于右端第二限位块21的右侧,所述第二齿轮42与所述第四齿轮经第二齿形带43连接设置,后侧转动辊22的右端套设有第五齿轮(未图示),所述第五齿轮设置于右侧第二限位块21的右侧,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经第三齿形带44连接设置。使得第二电机41能够带动第二齿轮4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42经第二齿形带43的作用能够带动第四齿轮进行转动,第四齿轮转动能够前侧转动辊进行转动,前侧转动辊转动能够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第三齿轮转动经第三齿形带44的作用能够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后侧转动辊转动,从而实现转动辊22能够带动钢卷进行转动,便于钢卷的包装。
17.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转运机构5包括四周设置的第三限位块51,且所述第三限位块51设置于前后两个转动辊22之间,前侧的两个第三限位块51内侧面均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2,左右两第一连接杆52末端之间架设有用于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至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上的第一顶出辊53,后侧的两第三限位块51内侧面铰接设置有u形连接杆54,所述u形连接杆54的两竖杆末端之间架设有用于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至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上的第二顶出辊55,后侧左端的第三限位块51外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杆56,所述第二连接杆56与所述u形连接杆54经第一转轴(未图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6左侧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块57,所述第一承接底座1左侧面前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58,所述第一支撑板58后表面铰接设置有第一伸缩气缸59,所述第一伸缩气缸59末端连接有第一u形固定块6,所述第一u形固定块6的两竖板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一拉力块61,所述
第一拉力块61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56上;前侧右端的第三限位块51外侧面连接有第三连接杆62,所述第三连接杆62与所述第二顶出辊55经第二转轴(未图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62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块63,所述第二承接底座2的右侧面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64,所述第二支撑板64前表面铰接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65,所述第二伸缩气缸65末端连接有第二u形固定块66,所述第二u形固定块66的两竖板之间铰接设置有第二拉力块67,所述第二拉力块67套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杆62上。使得工作人员开启第一伸缩气缸59,第一伸缩气缸59能够带动第一拉力块61向前拉动,第一拉力块61向前拉动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56向前拉动,由于第三限位块51和第一固定块57的固定作用,第二连接杆56向前移动能够带动第一顶出辊53向上翻转,第一顶出辊53向上翻转能够将钢卷顶出至第一承接底座1上进行转运,开启第二伸缩气缸65,第二伸缩气缸65能够带动第二拉力块61向后移动,第二拉力块61向后移动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62向后移动,由于第三限位块51和第二固定块63的固定作用,第三连接杆62向后移动能够带动第二顶出辊55向上翻转,第二顶出辊55向上翻转能够将钢卷店顶出至第二承接底座2上进行转运操作。
18.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电机和伸缩气缸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钢卷包装机支撑限位结构的结构特点。
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钢卷经第一承接底座或第二承接底座输送至前后两端的转动辊之间,然后通过开启第一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由于导向杆的作用,能够带动第三限位块向内移动,第三限位块向内移动能够带动限位辊向内移动,使得限位辊能够实现钢卷的限位作用,限位好钢卷后,通过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转动经第二齿形带的作用能够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前侧转动辊转动,前侧转动辊转动能够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经第三齿形带的作用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能够带动后侧转动辊转动,转动辊转动能够实现钢卷的转动,然后就能够对钢卷进行包装,包装好后,确认下一步骤的传送带位置,若是需要经第一承接底座传送至下一步骤,就可以通过开启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向前移动,带动第一拉力块向前移动,第一拉力块向前移动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向后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顶出辊向上顶出,然后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经第一承接底座输送至下一步骤,同理,若是需要经第二承接底座传送至下一步骤,可以通过开启第二伸缩气缸,带动第二拉力块向后移动,第二拉力块向后移动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向后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顶出辊向上顶出,从而实现将包装好的钢卷顶出经第二承接底座输送至下一步骤。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