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1880发布日期:2021-10-16 09:2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箱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叠式收纳箱。


背景技术:

2.方便生活用品或衣物归类、整理、存放,并且使用方便、清洁卫生、份量轻、价格低廉的收纳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市场上已有由多种不同材质制作、不同的收纳箱。收纳箱一般由箱体和箱盖构成,在箱体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收容空间。收纳箱本体在携带和存放时,存在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和存放的问题。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cn201922380785.0,公开的一种折叠式收纳箱,使用方便,闲置时可折叠,节省了空间,且使用一体式铰链实现开合。
4.其中该收纳箱中两侧的第三折叠板通过通用铰链铰接于上框架的上,所述第三折叠板的下端为自由端,第三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因此箱体在张开使用时结构并不牢固,容易倒塌,因此还需对该结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收纳箱,通过连接扣和卡扣孔的配合,解决侧板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其上方的上框,底座与上框的两侧之间安装有可旋转的侧板,底座与上框的另外两侧之间铰接有折叠板,折叠板的两侧成型有连接扣,所述侧板的两侧开设有供连接扣卡入的卡扣孔。
7.优选地,所述折叠板包括两块相互铰接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侧成型有所述连接扣,所述侧板的两侧成型有l形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侧开设有供l形连接板卡入的连接孔。
8.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上端与上框铰接,所述侧板的下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底座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l形卡块,侧板下端的两侧设置有与l形卡块配合的第一卡板;底座上端面设置有t形卡块,侧板的下端成型有供t形卡块卡入的卡接部;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卡板,侧板的下端成型有与弹性卡板配合的卡钩。
9.优选地,所述上框上安装有可旋转的上盖,上盖内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锁扣件,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供锁扣件移动的插孔,所述上框上开设有供锁扣件插入的锁孔。
10.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左盖和右盖,左盖的一侧与上框的一侧铰接,右盖的一侧与上框的另一侧铰接,所述左盖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所述右盖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部三和支撑部四,左盖与右盖闭合后,支撑部一贴合在支撑部三的下端面,支撑部二贴合在支撑部四的上端面。
11.优选地,所述锁扣件包括拉环和推板,推板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弹性卡扣,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块,推板插入锁孔时,弹性卡扣位于第一卡块
的一侧;推板离开锁孔时,弹性卡扣位于第一卡块的另一侧。
12.优选地,所述推板上成型有限位块,所述上盖内开设有供限位块移动的限位孔。
13.优选地,所述上框的上端面成型有供上盖抵靠的安装台面,安装台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上盖内成型有与凸起部配合的固定部。
1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板的设计,在不使用收纳箱时,可以将其折叠进行放置,首先将侧板向内侧旋转,然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两者之间的连接轴为轴心进行旋转,即可将收纳箱进行折叠收纳,折叠后的箱体能够缩小体积,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以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扣的设计,在展开折叠的箱体后,其中侧板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且将连接扣卡入卡扣孔内,能够增加侧板与折叠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容易松动,使用时其结构更加稳固。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l形连接板的设计,在展开折叠的箱体后,其中侧板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且将l形连接板卡入连接孔内,能够进一步增加侧板与折叠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容易松动,使用时其结构更加稳固。
18.4、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的设计,使得在展开折叠的箱体时,转动侧板,使侧板竖直安装在底座上,并且通过向外推动侧板,能够让侧板两侧的第一卡板卡入l形卡块内,侧板下端的卡接部卡入到t形卡块内,侧板下端的卡钩卡在弹性卡板的一侧,以使实现侧板下端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该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连接之后比较牢固,只需用力推动侧板,即可实现侧板的连接和拆卸,拆装方便。
19.5、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扣件的设计,当上盖闭合时,通过推动锁扣件,使其插入到锁孔内,可以固定上盖,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收纳箱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收纳箱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收纳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侧板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侧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左盖和右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上框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锁扣件设置在上盖内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

底座;2

上框;3

侧板;4

折叠板;5

连接扣;6

卡扣孔; 7

上连接板;8

下连接板;9

l形连接板;10

连接孔;11

l形卡块;12

第一卡板;13

t形卡块;14

卡接部;15

弹性卡板;16

卡钩;17

上盖; 17a

左盖;17b

右盖;18

安装槽;19

锁扣件;21

锁孔;22

支撑部一; 23

支撑部二;24

支撑部三;25

支撑部四;26

拉环;27

推板;28

弹性卡扣; 29

第一卡块;30

限位块;31

限位孔;32

安装台面;33

凸起部;34

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收纳箱,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其上方的上框2,底座1与上框2的两侧之间安装有可旋转的侧板3,底座1与上框2的另外两侧之间铰接有折叠板4,折叠板4包括两块相互铰接的上连接板7和下连接板8,在不使用收纳箱时,可以将其折叠进行放置,首先将侧板3向内侧旋转,然后上连接板7和下连接板8以两者之间的连接轴为轴心进行旋转,具体看图2,即可将收纳箱进行折叠收纳,折叠后的箱体能够缩小体积,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以便于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31.结合图3和图5,在折叠板4的两侧成型有连接扣5,在侧板3的两侧开设有供连接扣5卡入的卡扣孔6,在展开折叠的箱体后,其中侧板3竖直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将连接扣5卡入卡扣孔6内,能够增加侧板3与折叠板4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容易松动,使用时其结构更加稳固。
32.结合图3和图5,上连接板7的两侧成型有所述连接扣5,所述侧板3的两侧成型有l形连接板9,下连接板8的两侧开设有供l形连接板9卡入的连接孔 10,在展开折叠的箱体后,其中侧板3竖直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将l形连接板9卡入连接孔10内,能够进一步增加侧板3与折叠板4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容易松动,使用时其结构更加稳固。
33.具体看图4,所述侧板3的上端与上框2铰接,所述侧板3的下端与底座1 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底座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l形卡块11,侧板3下端的两侧设置有与l形卡块11配合的第一卡板12;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t形卡块13,侧板3的下端成型有供t形卡块13卡入的卡接部14;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卡板15,侧板3的下端成型有与弹性卡板 15配合的卡钩16。
34.在展开折叠的箱体时,转动侧板3,使侧板3竖直安装在底座1上,并且通过向外推动侧板3,能够让侧板两侧的第一卡板12卡入l形卡块11内,侧板下端的卡接部14卡入到t形卡块13内,侧板3下端的卡钩16卡在弹性卡板15 的一侧,以使实现侧板3下端与底座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该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连接之后比较牢固,只需用力推动侧板3,即可实现侧板3的连接和拆卸,拆装方便。
35.结合图3和图6,所述上框2上安装有可旋转的上盖17,上盖17内成型有安装槽18,安装槽18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锁扣件19,安装槽18的一侧开设有供锁扣件19移动的插孔,所述上框2上开设有供锁扣件19插入的锁孔21,当上盖17闭合时,通过推动锁扣件19,使其插入到锁孔21内,可以固定上盖17。
36.结合图6和图8,所述锁扣件19包括拉环26和推板27,推板27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弹性卡扣28,所述安装槽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卡扣28配合的第一卡块29,推板27插入锁孔21时,弹性卡扣28位于第一卡块29的一侧;推板27离开锁孔21时,弹性卡扣28位于第一卡块29的另一侧,通过第一卡块 29以此来固定推板27的位置,防止松动。
37.结合图6和图7,所述推板27上成型有限位块30,所述上盖17内开设有供限位块30移动的限位孔31,以此来限制推板27可移动的范围。
38.结合图6和图7,所述上盖17包括左盖17a和右盖17b,左盖17a的一侧与上框2的一侧铰接,右盖17b的一侧与上框2的另一侧铰接,所述左盖17a 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部一22和支撑部二23,所述右盖17b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部三24和支撑部四25,左盖17a与右盖17b
闭合后,支撑部一22贴合在支撑部三24的下端面,支撑部二23贴合在支撑部四25的上端面,能够防止左盖17a 和右盖17b向箱体内翻转,实现上盖17闭合后的初步固定,并且通过左盖17a 和右盖17b之间互相支撑的作用,从而使上盖17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容易损坏。
39.具体看图7,所述上框2的上端面成型有供上盖17闭合后抵靠的安装台面 32,安装台面32上设置有凸起部33,上盖17内成型有与凸起部33配合的固定部34,在上盖17闭合后,能够限制上盖17的移动,防止其左右移动,提高牢固性。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