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除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2.垃圾清运车主要分为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摆臂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和密封式垃圾车等,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也正是由于垃圾车广泛使用,因此对于垃圾车的优化完善也一直在进行。
3.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垃圾清运车大多类似,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运输和打包处理,但在实际使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多数的垃圾车没有对垃圾除臭的有效措施,且即使有这样的功能,但在除臭效果上做的也不是很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垃圾清运车大多类似,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有效运输和打包处理,但在实际使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多数的垃圾车没有对垃圾除臭的有效措施,且即使有这样的功能,但在除臭效果上做的也不是很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包括清运箱本体和第一斜板,所述清运箱本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门板盖,且门板盖与清运箱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齿轴,所述铰接齿轴的一侧连接有电动机,所述清运箱本体的正上端设置有倾倒口,且倾倒口的下方设置有垃圾堆放室,所述第一斜板设置于垃圾堆放室的上端一侧,所述垃圾堆放室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内侧设置有除臭剂溶液箱,且除臭剂溶液箱的下端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的下端设置有分流管,且分流管的下端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检测器,且液泵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设置有吸风罩,且吸风罩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气管,且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设置有反应室,所述垃圾堆放室的下端设置有漏液板,且漏液板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的下端设置有集液室。
6.优选的,所述垃圾堆放室通过漏液板、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与集液室之间相互连通,且漏液板呈镂空状分布。
7.优选的,所述第二斜板下端的吸风罩通过抽风机与气管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二斜板与第一斜板呈倾斜状分布。
8.优选的,所述除臭剂溶液箱通过电动阀门、分流管、液泵和出液管与喷淋头之间相互连通,且喷淋头呈35
°
倾斜分布。
9.优选的,所述液泵最上端的除臭剂溶液箱呈水平状并列分布,且液泵一侧的气体
检测器呈垂直状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反应室通过气管和抽风机与吸风罩之间相互连通,且反应室的呈矩形立体状分布。
11.优选的,所述门板盖通过铰接齿轴与清运箱本体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门板盖通过铰接齿轴与电动机之间构成传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倾倒口的横向宽度尺寸小于垃圾堆放室的宽度尺寸,且清运箱本体通过倾倒口对垃圾堆放室构成半包围状分布。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清运处理装置设置有垃圾堆放室,垃圾堆放室通过漏液板、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层与集液室之间相互连通,由于进入垃圾堆放室中的垃圾含有大量的液体,且垃圾中的很大一部分臭味来自于这些液体,同时伴随液体流淌的还有较多固体颗粒物,因此过滤网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漏液板中流淌的液体进行自然筛滤,从而将纯液体疏导至活性炭吸附层,而活性炭吸附层中的活性炭具有极强的除臭效果,因此活性炭吸附层可对液体进行尽可能的除臭,同时集液室则主要起到对液体进行集中收纳的作用,从而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
14.第二斜板下端的吸风罩通过抽风机与气管之间相互连通,当垃圾倒入垃圾堆放室时会使大量的臭气散发飘扬,而这些臭气若不及时清理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抽风机的主要作用在于可通过吸风罩对垃圾堆放室中的臭气进行及时抽除,从而避免臭气持续弥漫飘散,而气管的作用在于配合抽风机,并在抽风机的气压推送下将臭气引导至反应室进行二次处理。
15.除臭剂溶液箱通过电动阀门、分流管、液泵和出液管与喷淋头之间相互连通,清运车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和倾倒,但在二次倾倒处理时其垃圾中的臭味依然会大量飘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液泵的作用在于可通过分流管对除臭剂溶液箱中的除臭剂进行抽吸,并通过出液管将其输送至喷淋头,最后再由喷淋头对垃圾堆放室中的垃圾进行集中喷淋除臭,且在除臭的同时也能够抑制垃圾在短时间内持续发酵和细菌滋生,而电动阀门则主要起到配合各个除臭剂溶液箱,并对需要的除臭剂进行针对性流通开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斜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清运箱本体;2、门板盖;3、铰接齿轴;4、电动机;5、倾倒口;6、垃圾堆放室;7、第一斜板;8、第二斜板;9、除臭剂溶液箱;10、电动阀门;11、分流管;12、液泵;13、气体检测器;14、出液管;15、喷淋头;16、吸风罩;17、抽风机;18、气管;19、反应室;20、漏液板;21、过滤网;22、活性炭吸附层;23、集液室。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包括清运箱本体1、门板盖2、铰接齿轴3、电动机4、倾倒口5、垃圾堆放室6、第一斜板7、第二斜板8、除臭剂溶液箱9、电动阀门10、分流管11、液泵12、气体检测器13、出液管14、喷淋头15、吸风罩16、抽风机17、气管18、反应室19、漏液板20、过滤网21、活性炭吸附层22和集液室23,述清运箱本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门板盖2,且门板盖2与清运箱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齿轴3,铰接齿轴3的一侧连接有电动机4,清运箱本体1的正上端设置有倾倒口5,且倾倒口5的下方设置有垃圾堆放室6,第一斜板7设置于垃圾堆放室6的上端一侧,垃圾堆放室6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斜板8,第一斜板7的内侧设置有除臭剂溶液箱9,且除臭剂溶液箱9的下端设置有电动阀门10,电动阀门10的下端设置有分流管11,且分流管11的下端设置有液泵12,液泵12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检测器13,且液泵12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14,出液管14的末端两侧设置有喷淋头15,第二斜板8的下端设置有吸风罩16,且吸风罩16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17,抽风机17的一侧设置有气管18,且气管18远离抽风机17的一端设置有反应室19,垃圾堆放室6的下端设置有漏液板20,且漏液板20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的下端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2,且活性炭吸附层22的下端设置有集液室23;
22.垃圾堆放室6通过漏液板20、过滤网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与集液室23之间相互连通,且漏液板20呈镂空状分布,由于进入垃圾堆放室6中的垃圾含有大量的液体,且垃圾中的很大一部分臭味来自于这些液体,同时伴随液体流淌的还有较多固体颗粒物,因此过滤网21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漏液板20中流淌的液体进行自然筛滤,从而将纯液体疏导至活性炭吸附层22,而活性炭吸附层22中的活性炭具有极强的除臭效果,因此活性炭吸附层22可对液体进行尽可能的除臭,同时集液室23则主要起到对液体进行集中收纳的作用,从而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
23.第二斜板8下端的吸风罩16通过抽风机17与气管18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二斜板8与第一斜板7呈倾斜状分布,当垃圾倒入垃圾堆放室6时会使大量的臭气散发飘扬,而这些臭气若不及时清理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抽风机17的主要作用在于可通过吸风罩16对垃圾堆放室6中的臭气进行及时抽除,从而避免臭气持续弥漫飘散,而气管18的作用在于配合抽风机17,并在抽风机17的气压推送下将臭气引导至反应室19进行二次处理;
24.除臭剂溶液箱9通过电动阀门10、分流管11、液泵12和出液管14与喷淋头15之间相互连通,且喷淋头15呈35
°
倾斜分布,清运车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和倾倒,但在二次倾倒处理时其垃圾中的臭味依然会大量飘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液泵12的作用在于可通过分流管11对除臭剂溶液箱9中的除臭剂进行抽吸,并通过出液管14将其输送至喷淋头15,最后再由喷淋头15对垃圾堆放室6中的垃圾进行集中喷淋除臭,且在除臭的同时也能够抑制垃圾在短时间内持续发酵和细菌滋生,而电动阀门10则主要起到配合各个除臭剂溶液箱9,并对需要的除臭剂进行针对性流通开启;
25.液泵12最上端的除臭剂溶液箱9呈水平状并列分布,且液泵12一侧的气体检测器13呈垂直状分布,由于不同的垃圾具有不同的气体成分,且针对这些气体也需要有针对性的除臭剂,因此除臭剂溶液箱9呈并列状分布的作用在于其能够对不同的除臭剂进行分类收纳,而气体检测器13则主要起到对臭气气体成分进行检测的作用;
26.反应室19通过气管18和抽风机17与吸风罩16之间相互连通,且反应室19的呈矩形
立体状分布,虽然反应室19在抽风机17和气管18以及吸风罩16的配合下可对臭气气体进行集中收集,但臭气中因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和易燃分子,因此反应室19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这些臭气气体进行反应消除,从而提高了臭气处理的安全性和环保型;
27.门板盖2通过铰接齿轴3与清运箱本体1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门板盖2通过铰接齿轴3与电动机4之间构成传动结构,当垃圾进入垃圾堆放室6时需要对堆放室进行及时关闭,以免臭气通过倾倒口5飘散至室外空气中,因此门板盖2的主要作用在于可对垃圾堆放室6进行闭合与开启,而铰接齿轴3则主要起到配合电动机4,并在电动机4的啮合传动下对门板盖2进行电动开启和闭合;
28.倾倒口5的横向宽度尺寸小于垃圾堆放室6的宽度尺寸,且清运箱本体1通过倾倒口5对垃圾堆放室6构成半包围状分布,垃圾堆放室6作为整个清运箱本体1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垃圾进行集中归置,而倾倒口5的作用在于方便输送机构将垃圾从倾倒口5处投放至垃圾堆放室6中,同时清运箱本体1作为清运处理装置的核心外箱体,其主要起到配合各个除臭机构,并对臭味进行消除。
29.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具有除臭结构的垃圾清运处理装置,首先由垃圾倾倒机构将垃圾由倾倒口5处投入至垃圾堆放室6中,完成后则门板盖2在电动机4和铰接齿轴3的传动下会对垃圾堆放室6进行盒盖封闭,此时抽风机17会首先通过吸风罩16将垃圾堆放室6中的臭气气体进行抽吸,并通过气管18疏送至反应室19,再由反应室19对这些气体进行反应处理和消除,同时在抽风机17工作时则气体检测器13也会对气体成分进行及时检测,当检测出具体成分类别后再通过相对应的除臭剂溶液箱9进行出液即除臭剂液体,在这里,清运车虽然能够对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和倾倒,但在二次倾倒处理时其垃圾中的臭味依然会大量飘散,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液泵12的作用在于可通过分流管11对除臭剂溶液箱9中的除臭剂进行抽吸,并通过出液管14将其输送至喷淋头15,最后再由喷淋头15对垃圾堆放室6中的垃圾进行集中喷淋除臭,且在除臭的同时也能够抑制垃圾在短时间内持续发酵和细菌滋生,而电动阀门10则主要起到配合各个除臭剂溶液箱9,并对需要的除臭剂进行针对性流通开启,同时,由于进入垃圾堆放室6中的垃圾含有大量的液体,且垃圾中的很大一部分臭味来自于这些液体,同时伴随液体流淌的还有较多固体颗粒物,因此过滤网21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漏液板20中流淌的液体进行自然筛滤,从而将纯液体疏导至活性炭吸附层22,而活性炭吸附层22中的活性炭具有极强的除臭效果,因此活性炭吸附层22可对液体进行尽可能的除臭,同时集液室23则主要起到对液体进行集中收纳的作用,从而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另外,清运箱本体1作为清运处理装置的核心外箱体,其主要起到配合各个除臭机构,并对臭味进行消除和消毒处理。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