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8955发布日期:2021-12-15 07: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折叠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存放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篮。


背景技术:

2.在物流产业中,经常使用塑料制成的置物篮来盛装物品,所述类塑料制成的置物篮可分成固定式置物篮或可折叠置物篮。固定式置物篮在不容置物品时,依然保持可置物时的体积,造成收藏时需要过大的空间存置。可折叠置物篮在不容置物品时,可折叠成扁平状,体积大幅缩小。如此,可将多数个置物篮折叠成扁平状,并上下堆栈在一起,以便于收藏、存置。
3.目前常见的塑料制折叠篮包含设置有:底板、上框架、前壁板、后壁板、左侧壁板以及右侧壁板,所述前壁板、后壁板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上框架枢接,所述左侧壁板、右侧壁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枢接,所述左侧壁板、右侧壁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卡合固定,而形成一篮体,所述前壁板、后壁板设有一水平延伸的枢轴,所述前壁板、后壁板能够以所述枢轴为轴心而对折成扁平状。
4.当要折叠上述折叠篮时,可令所述左侧壁板、右侧壁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分离,并放下呈平卧状,再令所述前壁板、后壁板对折成扁平状,则所述上框架可下落与所述底板贴靠,从而将所述折叠篮折叠呈扁平状。其间,所述前壁板、后壁板的可折叠构造较为复杂,且精度不易掌控,致使在操作上较为困难,同时,此类折叠篮盛物后会以上下推迭在一起,若要取出位于下方的折叠篮内的物品时,必须将上方的折叠篮先行一一取下,以呈现所述下方折叠篮的上方开口,才能将物品取出,且又要将已取下的折叠篮重新上下堆栈在一起,在取物上,颇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提供一种折叠篮,其具有可开启的门板,而能够在无需取下上方折叠篮的情形下,取出下方折叠篮内的物品,或将物品方入下方的折叠篮内。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篮,包括设置有:一底板、一上框架、一前壁板、一后壁板、一左侧壁板、一右侧壁板;所述底板的前端缘设置有第一凸墙,后端缘设置有第二凸墙,左端缘设置有第三凸墙,右端缘设置有第四凸墙;其中,所述第一凸墙与所述第二凸墙的高度相同,且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凸墙与所述第四凸墙高度相同,且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凸墙和所述第四凸墙的高度均高于所述第一凸墙和所述第二凸墙的高度;
7.所述左侧壁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凸墙的顶端衔接,且为枢接状;所述右侧壁板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凸墙的顶端衔接,且为枢接状;
8.所述上框架套设在所述左侧壁板与所述右侧壁板的外围,且能够沿所述左侧壁板与所述右侧壁板上下移动;所述前壁板的顶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前端框条枢接;所述后壁板的顶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后端框条枢接;
9.所述上框架的左侧框条与右侧框条的内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嵌槽;所述左侧
壁板与所述右侧壁板的外侧各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扣片;当所述第一扣片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嵌槽内,所述上框架与所述左侧壁板及所述右侧壁板固接成一体;
10.所述底板的第一凸墙与第二凸墙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扣片;所述前壁板与所述后壁板的外侧相对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嵌槽;当所述第二扣片嵌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嵌槽内,所述底板与所述前壁板及所述后壁板固接成一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壁板包括一前壁板框体及一门板所组成;所述前壁板框体的中央设有一开口,所述门板的两侧面的下端各设置一凸轴;所述前壁板框体的中央开口的两侧壁面各设置有一长形孔,以使得所述门板两侧的凸轴分别插入;
12.当所述门板向上摆动成直立状时,能够盖住所述开口;所述前壁板框体的开口外围设置有一圈门挡,以止挡所述门板。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壁板框体的门挡的上缘向前凸设两个挂槽,所述挂槽的槽道为由上向下延伸,所述门板的内面相对设有两个挂钩,当所述挂钩由上向下钩入所述挂槽内,所述门板呈直立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壁板框体设置有左右挡片,能够挡住所述门板,防止门板向外摆动;所述门板相对于所述挡片设置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挡片的高度;在抬高所述门板时,所述缺口正对所述挡片,且所述挡片能够穿过所述缺口。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板上的缺口的上缘设有一内凹部;所述挡片能够分别陷入所述内凹部中,以使得所述门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前壁板框体的前端面形成同一铅直面。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框架的内侧设有不同高度的第一阶面及一第二阶面,所述第二阶面位于第一阶面的内侧,所述第一阶面的高度高于第二阶面的高度,所述第二阶面在前框条与后框条的两端处设有一凹陷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壁板与所述右侧壁板的顶缘的前后两端的各设有一凸片;所述上框架向上移动时,所述左侧壁板与右侧壁板的顶缘的凸片会止挡到所述上框架的第二阶面的凹陷部。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能够盖封所述折叠篮的上端开口,且由所述上框架的第一阶面所承托。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框架的前框与后框条的第二阶面的内侧各设有一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二阶面的外侧壁面之间形成一长形槽道。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墙和所述第四凸墙的顶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枢轴;所述左侧壁板和所述右侧壁板的底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所述枢轴能够卡入对应的所述轴孔内。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框架的前端框条及后端框条的内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枢轴,所述前壁板和所述后壁板的顶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所述枢轴能够卡入对应的所述轴孔内。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篮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分解图;
24.图3为图1中的底板、左侧壁板、右侧壁板的分解图;
25.图4为图1中的上框架、前壁板、后壁板的分解图;
26.图5为图1折叠后的示意图;
27.图6为图1折叠操作的动作示意图;
28.图7为图6折叠操作的又一动作示意图;
29.图8为图7折叠操作的再一步示意图;
30.图9为图1中的上框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1.图10为图1中的前壁板示意图;
32.图11为图10中的前壁板的分解图;
33.图12为图1中的所示实施例开启门板的状态图;
34.图13为图1中的所示实施例加装盖板的示意图;
35.图14为图1中的所示实施例收执档案夹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底板;11、第一凸墙;12、第二凸墙;13、第三凸墙;131、枢轴;14、第四凸墙;141、枢轴;15、第二扣片;20、上框架;22、枢轴;23、第一嵌槽;24、第一阶面;25、第二阶面;26、凹陷部;27、凸条;30、前壁板;31、轴孔;32、前壁板框体;321、开口;32、门挡;323、长形孔;324、挂槽;325、挡片;33、门板;331、凸轴;332、挂钩;333、缺口;334、内凹部;40、后壁板;41、轴孔;50、左侧壁板;51、轴孔;52、凸片;60、右侧壁板;61、轴孔;62、凸片;70、第一扣片;71、第二嵌槽;80、盖板;90、活页夹;91、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4.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揭露的折叠篮能够展开成箱体状以容置物品,亦可折叠成扁平状以利收藏。该折叠篮包含设置有:一底板10、一上框架20、一前壁板30、一后壁板40、一左侧壁板50、一右侧壁板60。该底该10的前端缘设置有第一凸墙11,后端缘设置有第二凸墙12,左端缘设置有第三凸墙13,右端缘设置有第四凸墙14。其中,该第一凸墙11与该第二凸墙12的高度相同,且为前后对应设置。该第三凸墙13与该第四凸墙14的高度相同,且为前后对应设置。该第三凸墙13与该第四凸墙14的高度高于该第一凸墙11与该第二凸墙12的高度。该左侧壁板50的下端与该第三凸墙13的顶端衔接,且为枢接状。该右侧壁板60的下端与该第四凸墙14的顶端衔接,且为枢接状。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板10的第三凸墙13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同轴心的枢轴131。该左侧壁板50的底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51。该枢轴131能够卡入对应的轴孔51内,该左侧壁板50能够以枢轴131为轴心作摆动。本实施例中,该枢轴131与该轴孔51的数量各为三个。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底板10的第四凸墙14的顶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同轴心的枢轴141。该右侧壁板60的底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61。该枢轴141能够卡入对应的轴孔61内,该右侧壁板60能够以各枢轴141为轴心作摆动。本实施例中,该枢轴141与该轴孔61的数量各为三个。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框架20套设在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的外围,且可沿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作上下移动。由于要容许该上框架20作上下移动,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50在展开时,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必须向外摆动成直立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前壁板30的顶端与该上框架20的前端框条枢接。该后壁板40的顶端与该上框架20的后端框条枢接。该上框架20的后端框条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同轴心的枢轴22。该前壁板40的顶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41。该枢轴22能够卡入对应的轴孔41内。则该后壁板40能够以各枢轴22为轴心作摆动,或摆动呈直立状,或摆动呈水平状。本实施例中,该枢轴22与该轴孔41的数量各为五个。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框架20的前端框条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同轴心的枢轴(图上未示出,其与前述枢轴22为一对一对应设置)。该前壁板30的顶端相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开口式轴孔31。该枢轴能够卡入对应的轴孔31内。则该前壁板30能够以各枢轴为轴
心作摆动,或摆动呈直立状,或摆动呈水平状。本实施例中,该枢轴与该轴孔31的数量各为五个。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框架20的左侧框条50与右侧框条60的内侧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的第一嵌槽23(左侧框条50的嵌槽23未示出)。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的外侧各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扣片70。凭借该第一扣片70嵌入对应的第一嵌槽23内,从而该上框架20与该左侧壁板50及该右侧壁板60固接成一体。该底板10的第一凸墙11与第二凸墙12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的第二扣片15。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墙11与第二凸墙12的内侧各设置有四个扣片15。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0的外侧相对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的第二嵌槽71(该后壁板40外侧的第二嵌槽未示出)。凭借该第二扣片15嵌入对应的第二嵌槽71内,从而该底板10与该前壁板30及该后壁板40固接成一体。
51.要将图1所适的展开成箱体的状态折叠成如图5所示的扁平状时,先令该前壁板30、该后壁板40的第二嵌槽71与该底板10的第二扣片15脱离,如图6所示。续将该左侧壁板50、该右侧壁板60的第二扣片70与该上框架20的第二嵌槽23脱离,使该上框架20能够自由的向下移动,如图7所示。当该上框架20向下移动到最低处时,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10自然形成平卧状,如图8所示。此刻,作平卧状的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0的总和高度,低于该底板10的第三凸墙13与第四凸墙14的高度。最后,将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向内转动成平卧状,如图5所示,及完成折叠操作。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9并结合图8,该上框架的内侧设有不同高度的一圈第一阶面24及一圈第二阶面25。该第二阶面25位于第一阶面24的内侧。该第一阶面24的高度高于第二阶面25的高度。该第二阶面25在前框条与后框条的两端处各设有一凹陷部26。该左侧壁板50与右侧壁板60的顶缘的前后两端的各设有一凸片52、62。
53.要展开该折叠篮时,需先将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转动成直立状,续将该上框架20向上移动。其间,该左侧壁板50与右侧壁板60的顶缘的凸片52、62会止挡到该上框架20的第二阶面25的四个凹陷部26,即表示该上框架20已移动到定位。接着,将该左侧壁板50与该右侧壁板60上的第一扣片70嵌入该上框架20的第一嵌槽23内,而固定了该上框架20、该左侧壁板50、该右侧壁板60的展开后位置。在该上框架2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0自然展开,令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0的下端与该底板20的第一凸墙11与第二凸墙12紧密贴靠,令该前壁板30与该后壁板40上的第二扣片71嵌入该底板20的第二嵌槽15内,即完成了该折叠箱的展开操作。
54.请参阅图10

图12所示,该前壁板30是由一前壁板框体32及一门板33所组成。该前壁板框体32的中央设有一开口321。该门板33能够该遮盖住该开口321。该前壁板框体32的开口321外围设置有门挡322,以止挡该门板33成直立状。该门板33能够向下开启,以呈现该折叠篮的内部空间。该门板33面两侧面的下端各设置一凸轴331。该前壁板框体32的中央开口321的两侧壁各设置有一长形孔323,以供该门板33两侧的二凸轴331分别插入。则该门板33能够与该二凸轴331为轴心作摆动,或向上摆动成直立状,以盖封该前壁板框体32的中央开口321,或向下摆动为开启门板33的状态。该前壁板框体32的门挡322的上缘向前凸设两个挂槽324。该挂槽324的槽道为由上而下延伸。该门板33的内面相对设有两个挂钩332。凭借该挂钩332由上而下钩入该挂槽324内,而将该门板33锁定成盖封前壁板框体32的中央开口321的状态。当将门板33向上提起时,该挂钩332向上移动,而脱出该挂槽324。另,该前壁
板框体32设置有左右各一个挡片325,能够挡住该门板33向外开启。该门板33相对于该挡片各设置有一个缺口333。该缺口333的高度低于该挡片325的高度。在抬高该门板33时,该缺口333即对正该挡片325,且容许该挡片325穿过该缺口。如此,可将该门板33掀开,呈现该前壁板框体32的中央开口321,也呈现该折叠篮的内部空间。该门板33的二缺口333的上缘设有一内凹部334。在该二挡片325挡住门板33的状态下,该二挡片325分别陷入该二内凹部334内,使该门板33的前端面与该前壁板框体32的前端面形成同一铅直面。
55.请参阅图13所示,该折叠篮更包含设置有一盖板80。该盖板80能够盖封该折叠篮的上端开口,且由该上框架20的第一阶面24所承托。请参阅图9及图14所示,该上框架20的前框条与后框条的第二阶面25的内侧各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凸条27,该凸条27与该第二阶面25的外侧壁面之间形成一长形凹槽。可将具有挂杆91的活页夹90,以该挂杆91的两端钩挂在该上框架20的前端框条与后端框条的长形凹槽内,而收执活页夹。
56.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篮,其前壁板30、后壁板40、左侧壁板50、右侧壁板60皆为完整的板面设计,结构强度较佳;同时,本技术中的折叠篮具有可开启的门板33,令人们可在开启门板33的方式,将该折叠篮内的物品取出,或放入物品,使用上更为方便。
5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