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行电缆卷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7113发布日期:2021-12-29 13:5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供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行电缆卷扬装置。


背景技术:

2.随行电缆是一种跟随移动设备一起收放的电缆,多用于电梯、建筑外墙施工平台等升降设备上。对电缆的收放便是通过随行电缆卷扬装置完成的,即通过匹配随行电缆卷扬装置的收放速度与设备的运行速度相同来完成电缆的跟随行走。现有的随行电缆卷扬装置类似于图1、2所示的结构,包括提供动力的电机4(以及减速器3等调速机构)、与电机4输出轴最终固定连接的卷筒1和连接前述装置的机架5。随行电缆2从与机架5固定连接的接线盒6引出,穿入卷筒1后由卷筒1的筒壁露出进而卷在卷筒1上。由于卷筒1与机架5是转动连接,故为防止随行电缆2在一并转动时拧麻花,在卷筒1的端部设置有导电滑环7来连接卷筒1内外的电缆。上述随行电缆卷扬装置由于电机4输出轴与卷筒1是固定连接的,也就是说两者是定比传动、不会打滑的,但因各种原因使设备与随行电缆出现不同步时,电机4有时会将随行电缆2绷得过紧,乃至出现拉断随行电缆2的情况,造成设备停机或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随行电缆被拉断的随行电缆卷扬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行电缆卷扬装置,包括机架、卷筒以及电机,机架与卷筒转动连接并与电机固定连接,电机与卷筒传动连接,电机与卷筒通过摩擦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摩擦装置包括与电机输出轴定比传动连接的轴套,轴套的一端设置有挡板,轴套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卷筒固定连接有随动盘,随动盘套设在轴套上且位于挡板和调整螺母之间,随动盘与挡板形成接触性滑动连接,在调整螺母和随动盘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碟簧。
6.进一步的:紧挡板和随动盘之间设置有摩擦片。
7.进一步的:在随动盘和所述弹性元件之间还设置有套设在轴套上的压盘。
8.进一步的:压盘和随动盘之间设置有摩擦片。
9.进一步的:轴套的外壁具有平行于轴套轴线的平面,压盘用于穿设在轴套的通孔具有与平面相配合的平面。
10.进一步的:轴套连接调整螺母的一端凸出于卷筒。
11.进一步的:卷筒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卷筒轴线的立板,随动盘通过螺栓与立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卷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同轴设置且通过立板固定连接,轴套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通过轴承与内筒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随行电缆卷扬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摩擦装置,利用随行电缆被绷紧时的拉力来令摩擦装置产生打滑动作,从而防止随行电缆被拉断。此外,摩擦装置的打滑力矩还可以自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随行电缆。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16.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盘和轴套配合连接示意图;
18.其中,1

卷筒、2

随行电缆、3

减速器、4

电机、5

机架、6

接线盒、7

导电滑环、8

摩擦装置、9

轴承、10

内筒、11

外筒、12

立板、13

挡板、14

随动盘、15

摩擦片、16

压盘、17

主轴、18

调整螺母、19

碟簧、20

轴套、21

螺栓、22

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随行电缆卷扬装置与现有的随行电缆卷扬装置大体相同,都包括机架5、卷筒1以及提供动力的电机4(在相应情况下还包括减速器3等调速机构)。机架5与卷筒1转动连接并与电机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电机4输出轴与卷筒1之间设置有摩擦装置8。
20.如图2和图3所示,摩擦装置8包括最终与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轴17;也就是说主轴17与电机4输出轴之间是定比传动、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在主轴17上固定有轴套20,轴套20的一端设置有挡板13,轴套2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18。卷筒1固定连接有随动盘14,随动盘14套设在轴套20上且位于挡板13和调整螺母18之间,随动盘14与挡板13形成接触性滑动连接,所述接触性滑动连接是说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相接触(比如本实施里是通过摩擦片15相互接触,但也可直接接触)并且可相互滑动(在这里即相互转动)。在调整螺母18和随动盘14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在本优选例中选为碟簧19,因为其弹性系数比线性弹簧大,能在有限空间提供更强的弹力)。
21.上述摩擦装置8在使用时,通过拧紧或松卸调整螺母18使得弹性元件的受压程度被调整至合适范围,进而得到一个预设的弹力。而在该弹力作用下,弹性元件挤压随动盘14靠紧挡板13从而使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当该摩擦力大过卷筒1的转动阻力后,由电机4带动主轴17便可使卷筒1正常转动;但在意外情况下随行电缆2被绷紧后,当随行电缆2的拉力大于前述摩擦力时,主轴17便会与卷筒1之间打滑,从而防止随行电缆2被拉断。
22.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前述的摩擦力,本优选例在紧挡板13和随动盘14之间设置有摩擦片15,避免两个钢制零件之间过小的摩擦系数使卷筒1过于容易打滑。
23.而为了充分利用随动盘14的材料厚度,可在随动盘14两侧均设置摩擦机构,可使随动盘14两侧均匀磨损且受力更好。具体来说,本优选例在随动盘14和弹性元件之间还设置有套设在轴套20上的压盘16,压盘16和随动盘14之间也设置有摩擦片15,压盘16的直径大于碟簧19的直径,且优选在压盘16的边缘设置防止碟簧19脱出的凸沿。
24.而如果卷筒1和主轴17之间出现打滑,则随动盘14具有使压盘16产生在轴套20上
转动的趋势,更具体来说,由于卷筒1静止不动,在摩擦力作用下使压盘16也具有不动的趋势,但轴套20仍在转动,从而使压盘16与轴套20之间生成相对转动的趋势,而这种转动会通过碟簧19造成调整螺母18的进一步拧紧或松动,从而造成碟簧19的弹力改变,最终影响预设的打滑力矩。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则如图4所示,在轴套20的圆柱面上铣出平面22,即指轴套20的外壁具有平行于轴套20轴线的平面22,而压盘16上用于穿设在轴套20的通孔也作出相适配的孔形,换句话说,压盘16的前述通孔具有与平面22相配合的平面,这样设置则可避免压盘16与轴套20之间的这种转动,从而保证预设的打滑力矩不变。
25.为了方便对调整螺母18的调整,本实施例中,轴套20连接调整螺母18的一端凸出于卷筒1。这样便可使用扳手插入电机4与卷筒1之间的空隙对调整螺母18进行操作。
26.另外为了方便摩擦装置8的安装,本实施例的卷筒1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卷筒1轴线的立板12,在随动盘14的盘面边缘沿周向设置有螺栓孔,随动盘14通过螺栓21与立板12固定连接。
27.最后,由于主轴17与和卷筒1固定连接的随动盘14之间有时要产生转动,为使该转动更顺畅、同轴度更好,则本实施例的主轴17和卷筒1之间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而因为前述的立板12的存在,为了方便安装轴承,则将卷筒1分为内筒10和外筒11,内筒10和外筒11同轴设置且通过立板12固定连接。这样便可将小于立板12内孔的轴承9插入内筒10来形成转动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