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传送辊及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2343发布日期:2021-12-08 11:5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片传送辊及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片传送辊及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池片生产流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热处理。辊道传送是热处理时常用的传输方式。辊道输送装置采用的传送辊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传送辊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膨胀变形,从而划伤支撑于其上的电池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夹紧定位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电池片传送辊,包括轴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承载件及第二承载件,其中:
5.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在轴体上;
6.第一承载件套于轴体上并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承载件的环形内壁与轴体之间保持有第一膨胀间隙;
7.第二承载件套于轴体上并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第二承载件的环形内壁与轴体之间保持有第二膨胀间隙;
8.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配合实施对电池片的支撑,其中,第一承载件用于支撑电池片的第一侧边,第二承载件用于支撑电池片的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9.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传送辊,轴体上套设有成对的承载件,待传送的电池片支撑于承载件上,而不是直接支撑在轴体上。如此,轴体受热膨胀变形后不会对电池片造成损伤。此外,承载件与轴体之间的膨胀间隙为轴体提供了膨胀空间,从而防止承载件被轴体胀损。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为非金属耐高温材质,例如陶瓷材质。
11.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小,将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设置为陶瓷材质,减少了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的膨胀变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内孔与轴体的直径相匹配,第一固定环套接于轴体上;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孔与所述轴体的直径相匹配,第二固定环套接于轴体上;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的热膨胀系数相等。
13.通过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主体结构设置为固定环结构,能够方便地将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套紧在轴体上。此外,由于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的热膨胀系数相等,因此,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能够实现同步膨胀,防止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被轴体胀损。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顶针,第一固定环上设置有沿径向自第一固定环的外侧表面延伸至第一固定环的内孔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顶针穿接于第一定位孔内,第一定位顶针的端部抵触在轴体上以将第一固定环紧固于轴体上;第二固定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顶针,第二固定环上设置有沿径向自第二固定环的外侧表面延伸至第二固定环的内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顶针穿接于第二定位孔内,第二定位顶针的端部抵触在轴体上以将第二固定环紧固于轴体上。
15.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顶针和第二定位顶针,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相对轴体滑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传送辊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其中:第一承载件经第一连接螺栓螺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承载件和第一固定件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垫圈,第一弹性垫圈套于第一连接螺栓上;第二承载件经第二连接螺栓螺接在第二固定件上,第二承载件和第二固定件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弹性垫圈,第二弹性垫圈套于第二连接螺栓上。
17.通过设置连接螺栓,实现了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的固定连接。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的接触处设置有弹性垫圈,当连接螺栓因热膨胀增长后,弹性垫圈弹性扩张从而继续抵触在承载件与固定件之间,防止连接螺栓脱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件和第二承载件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台阶支撑部和第二台阶支撑部;第一台阶支撑部和第二台阶支撑部分别用于支撑电池片相对的两个侧边。
19.通过设置第一台阶支撑部和第二台阶支撑部,实现了第一承载件、第二承载件对电池片的稳定支撑。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轴体由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对接而成,其中:第一半轴的端部设置有卡口,第二半轴的端部设置有与卡口匹配的卡块,卡块嵌合于卡口内;卡口的底部与卡块的端部之间保持有第三膨胀间隙,第一半轴的端部与第二半轴的端部之间保持有第四膨胀间隙。
21.通过将轴体设置为由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对接而成的对接式结构,并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对接处留出膨胀间隙,从而提供了轴体在轴向上的膨胀空间,减少了轴体在径向上的膨胀变形。由于轴体在径向上的膨胀变形度较小,从而使得支撑轴体两端的轴承不会被轴体胀损。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口为u型形状,卡口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卡块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定位柱插接于定位孔内,定位柱的端部与定位孔的底部之间保持有第五膨胀间隙。
23.将卡口设置为u型形状,卡块嵌合至卡口后,能够有效避免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卡口和卡块上设置匹配的定位孔和定位柱,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之间的同轴度和连接强度,而在定位柱的端部与定位孔的底部之间留出膨胀间隙,则提供了定位柱在轴向上的膨胀空间。
2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及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的若干如上述任一项所提及的电池片传送辊。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用于实现对电池片的传送,由于其使用的
传送辊均为上述任一项所提及的电池片传送辊,因此其在传送过程中保持平稳,不会因传送辊的膨胀变形对电池片造成损伤。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电池片传送辊的端部均设置有从动齿轮;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上,驱动轴上套设有若干与从动齿轮一一对应啮合的主动齿轮,驱动电机经驱动轴驱动各主动齿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各电池片传送辊同步转动。
27.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实现了对各电池片传送辊的同步驱动,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片的稳定传送。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传送辊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半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半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装配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承载件与第二连接螺栓在一个视角下的装配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承载件与第二连接螺栓在另一个视角下的装配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固定件与第二连接螺栓的装配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至图9包括:
38.电池片传送辊10、轴体11、第一半轴111、第二半轴112、卡口113、卡块114、定位孔115、定位柱116、第三膨胀间隙117、第四膨胀间隙118、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第一承载件14、第二承载件15、第一连接螺栓16、第二连接螺栓17、从动齿轮18,第一台阶支撑部141、第二台阶支撑部151;
39.安装底座20;
40.驱动装置30、驱动轴31、主动齿轮32;
41.电池片100。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3.电池片生产流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热处理。辊道传送是热处理时常用的传输方式。辊道输送装置采用的传送辊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传送辊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膨胀变形,从而划伤支撑于其上的电池片。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热时不会对电池片造成损伤的电池片传送辊。
44.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传送辊10包括轴体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第二承载件14及第二承载件15,其中:
45.第一固定件12和第二固定件13固定连接在轴体11上。
46.第一承载件14套于轴体11上并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2上,第一承载件14的环形
内壁与轴体11之间保持有第一膨胀间隙。
47.第二承载件15套于轴体11上并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13上,第二承载件15的环形内壁与轴体11之间保持有第二膨胀间隙。
48.第一承载件14与第二承载件15配合实施对电池片的支撑,其中,第一承载件14用于支撑电池片的第一侧边,第二承载件15用于支撑电池片的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49.可见,与现有技术中的传送辊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片传送辊,其轴体上套设有成对的承载件,待传送的电池片支撑于承载件上,而不是直接支撑在不锈钢材质的轴体上。如此,当轴体在高温环境下膨胀变形后,不会对电池片造成划伤。此外,由于承载件与轴体之间保持有膨胀间隙,因此,轴体膨胀变形后不会对承载件产生径向上的强挤压,从而避免了承载件被轴体胀损。
50.可选的,第一承载件14、第二承载件15为非金属耐高温材质,例如橡胶材质、陶瓷材质等等。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件14、第二承载件15选用陶瓷材质。相较于不锈钢等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小,因此,陶瓷材质的第一承载件14、第二承载件15在高温环境下的膨胀变形度较小。
51.可选的,如图1、图5、图6所示,第一固定件12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内孔与轴体的直径相匹配,第一固定环套接于轴体11上。第二固定件13包括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内孔与轴体11的直径相匹配,第二固定环套接于轴体11上。特别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11的热膨胀系数相等。通过将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主体结构设置为环状结构,能够方便地将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套紧在轴体11。
52.此外,由于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11的热膨胀系数相等,因此,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11能够实现同步膨胀,防止受热时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被轴体胀损。
53.为了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与轴体1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沿轴体11滑动。可选的,第一固定件12还包括第一定位顶针(未图示),第一固定环上设置有沿径向自第一固定环的外侧表面延伸至第一固定环的内孔的第一定位孔(未图示),第一定位顶针穿接于第一定位孔内,第一定位顶针的端部抵触在轴体11上以将第一固定环紧固于轴体11上。同样的,第二固定件13还包括第二定位顶针(未图示),第二固定环上设置有沿径向自第二固定环的外侧表面延伸至第二固定环的内孔的第二定位孔(未图示),第二定位顶针穿接于第二定位孔内,第二定位顶针的端部抵触在轴体11上以将第二固定环紧固于轴体11上。可选地,第一定位顶针与第二定位顶针可以为顶丝。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顶针与第二定位顶针,还能便捷地改变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在轴上的位置,适应多种尺寸的电池片。
54.如图1、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传送辊10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16和第二连接螺栓17,其中:第一承载件14经第一连接螺栓16螺接在第一固定件12上,第一承载件14和第一固定件12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弹性垫圈,第一弹性垫圈套于第一连接螺栓16上。同样的,第二承载件15经第二连接螺栓17螺接在第二固定件13上,第二承载件15和第二固定件13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二弹性垫圈,第二弹性垫圈套于第二连接螺栓17上。
55.可见,通过设置连接螺栓,实现了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的固定连接。通过在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的接触处设置弹性垫圈,当连接螺栓因热膨胀在轴向上增长后,弹性垫
圈弹性随之弹性扩张从而继续抵触在承载件与固定件之间,防止连接螺栓松动脱落。
56.当然,为了保证承载件与固定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螺栓一般设置为多根,如图中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螺栓16和第二连接螺栓17均设置为三根。对应的,每根连接螺栓上均套设有一个弹性垫圈。
57.可选的,如图1所示,第一承载件14和第二承载件15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台阶支撑部141和第二台阶支撑部151;第一台阶支撑部141和第二台阶支撑部151分别用于支撑电池片相对的两个侧边。
58.可选的,如图1至图4所示,轴体11由第一半轴111和第二半轴112对接而成,其中:第一半轴111的端部设置有卡口113,第二半轴112的端部设置有与卡口113匹配的卡块114,卡块114嵌合于卡口113内。特别的,卡口113的底部与卡块114的端部之间保持有第三膨胀间隙117,第一半轴111的端部与第二半轴112的端部之间保持有第四膨胀间隙118。
59.通过将轴体11设置为由第一半轴111和第二半轴112对接而成的对接式结构,并在第一半轴111和第二半轴112的对接处留出膨胀间隙,能够提供了轴体11在轴向上的膨胀空间,从而减少了轴体在径向上的膨胀变形度。由于轴体11在径向上的膨胀变形度较小,从而使得支撑轴体11两端的轴承不会受到来自轴体11的径向上的强挤压。其一方面保护了轴承,防止轴承被胀损,另一方面保证轴体11能够在轴承内自由转动。
60.可选的,卡口113设置为u型形状,卡块114嵌合至卡口113后,第一半轴111和第二半轴11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第一承载件14和第二承载件15实现同步转动,最终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对电池片的稳定传送。
61.可选的,卡口113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115,卡块114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柱116,定位柱插接于定位孔115内,定位柱116的端部与定位孔115的底部之间保持有第五膨胀间隙。在卡口113和卡块114上设置定位孔115和定位柱116,能够进一步提升了第一半轴111和第二半轴11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防止卡块114脱落出卡口113。在定位柱116的端部与定位孔115的底部之间留出膨胀间隙,则提供了定位柱116在轴向上的膨胀空间。可选地,定位孔115的深度略大于定位柱116的高,定位孔115的内径略大于定位柱116的外径。
62.如图8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20及安装在安装底座20上的若干如上述任一项所提及的电池片传送辊10。该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经电池片传送辊10实施对电池片100的传送。
63.可选的,各个电池片传送辊10同一侧的端部均设置有从动齿轮18。电池片辊道传送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轴31和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轴31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上,驱动轴31上套设有若干与从动齿轮18一一对应啮合的主动齿轮32,驱动电机经驱动轴31驱动各主动齿轮32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各电池片传送辊10同步转动,以实施对支撑在电池片传送辊10上的电池片的传送。
64.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