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5638发布日期:2021-11-03 12:4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网架屋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对大跨度,大柱网屋盖常采用螺栓球网架,螺栓球网架由螺栓球和杆件组成,螺栓球网架具有结构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灵活,屋盖系统平整,运输、储存、装卸、拼装比较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拼装螺栓球网架时需要搭设较高的拼装支架,施工难度大,高空作业量大,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液压顶升部和多个支撑架;
5.所述液压顶升部包括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竖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的下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部固设有第一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部固设有第二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第三液压油缸,所述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上端,所述竖杆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竖杆的上端用于支撑螺栓球,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部固设有第三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第四液压油缸,所述第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部固设有第四固定块和至少两个第五液压油缸,所述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四固定块;
6.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法兰,位于所述支撑架前端的两根立柱之间设有第一承力杆,所述第一承力杆用于支撑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或用于支撑第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位于所述支撑架后端的两根立柱之间设有第二承力杆,所述第二承力杆用于支撑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后端或用于支撑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后端,位于所述支撑架左端的两根立柱之间固设有至少一根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在位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上。
7.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固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面固定在竖杆上。
8.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一通孔。
9.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与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二通孔。
10.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有与第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第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三通孔。
11.进一步,所述第四固定块上设有与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四通孔。
12.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五通孔,位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上均设有与第五通孔正对的螺孔,所述第五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旋入端穿过第五通孔后螺合在对应的螺孔内。
13.进一步,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多根缆风绳。
14.进一步,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和第四液压油缸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第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和第四液压油缸的在竖直方向上一一正对,所述第一承力杆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油缸相同数量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容纳槽与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配合;所述第三液压油缸和第五液压油缸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液压油缸和第五液压油缸的在竖直方向上一一正对,所述第二承力杆上设有与第三液压油缸相同数量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和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纳槽与第三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配合。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能够在地面上搭设较低的拼装支架对屋盖网架进行整体拼装,然后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装置将拼装好的屋盖网架整体顶升至需要的高度,不需要搭设较高的拼装支架并在较高的拼装支架上对屋盖网架进行拼装,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高空作业量,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正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后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左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的右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中液压顶升部的正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屋盖网架整体液压顶升装置中液压顶升部的右视图。
23.图中,1、第一液压油缸;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竖杆;5、第一固定块;6、第二液压油缸;7、第二固定块;8、第三液压油缸;9、第三固定块;10、第四液压油缸;11、第四固定块;12、第五液压油缸;13、立柱;14、法兰;15、第一承力杆;16、第二承力杆;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9、加强板;20、螺栓;21、缆风绳;22、第一容纳槽;23、第二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顶升部和多个支撑架;
26.液压顶升部包括第一液压油缸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竖杆4,第一支撑板
2的中部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1的缸体的下部,第一支撑板2的前部固设有第一固定块5和两个第二液压油缸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液压油缸6还可以为多于两个的其它数量。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一固定块5,第一支撑板2的后部固设有第二固定块7和两个第三液压油缸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液压油缸8还可以为多于两个的其它数量。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二固定块7,第二支撑板3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的上端,竖杆4固定在第二支撑板3上,竖杆4的上端用于支撑螺栓球,第二支撑板3的前部固设有第三固定块9和两个第四液压油缸1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四液压油缸10还可以为多于两个的其它数量。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三固定块9,第二支撑板3的后部固设有第四固定块11和两个第五液压油缸1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五液压油缸12还可以为多于两个的其它数量。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四固定块11。
27.支撑架包括四根立柱13,立柱1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法兰14,位于支撑架前端的两根立柱13之间设有第一承力杆15,第一承力杆15用于支撑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或用于支撑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位于支撑架后端的两根立柱13之间设有第二承力杆16,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高度与第一承力杆15的上侧面的高度相同,第二承力杆16用于支撑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或用于支撑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位于支撑架左端的两根立柱13之间固设有两根第一连接杆1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17还可以为其它数量。位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13之间设有两根第二连接杆1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杆18还可以为其它数量。第二连接杆18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在位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13上。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29.在地面上搭设高度较低的拼装支架,然后在拼装支架上完成屋盖网架的拼装。在拼装完成的屋盖网架上选择多个螺栓球作为顶升点,根据顶升点定位,在每个顶升点的下方地面上铺设钢板,并进行水平抄平,使钢板铺设水平,在每块钢板上均安装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装置,使顶升装置上的竖杆4的上端顶在对应的螺栓球上,然后将每个顶升装置的高度升高,即可将屋盖网架顶升至合适的高度。
30.在钢板上安装顶升装置时,先在钢板上放置第一个支撑架,然后再在该第一个支撑架上正对重叠放置第二个支撑架,使两个支撑架通过立柱13上的法兰14进行连接,然后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收缩,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小,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收缩,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小。将液压顶升部放置在第一个支撑架和第二个支撑架内,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伸长,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大,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一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的上侧面,使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一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直到第二支撑板3上的竖杆4的上端顶在对应的螺栓球上,此时即完成了顶升装置在钢板上的安装。
31.在升高顶升装置的高度时,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将屋盖网架向上
顶,直到第二个支撑架与屋盖网架之间的间距内能容纳下一个支撑架时,将第三个支撑架右侧的第二连接杆18取下,然后通过第三支撑架右侧的开口将第三个支撑架正对重叠放置在第二个支撑架上,然后将第三个支撑架与第二个支撑架通过立柱13上的法兰14进行连接,然后将取下的第二连接杆18重新安装到第三个支撑架的右侧。继续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竖杆4继续顶升屋盖网架,直到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下侧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下侧略高于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控制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伸长,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大,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直到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上,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上。然后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收缩,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小,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脱离第一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使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脱离第一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由于此时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上,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上,在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时,能将第一液压油缸1的缸体、第一支撑板2、第二液压油缸6和第三液压油缸8向上拉起,直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下侧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下侧略高于第二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伸长,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大,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直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二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上侧面,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二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然后控制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收缩,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小,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将屋盖网架向上顶,直到第三个支撑架与屋盖网架之间的间距内能容纳下一个支撑架时,将第四个支撑架右侧的第二连接杆18取下,然后通过第四支撑架右侧的开口将第四个支撑架正对重叠放置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然后将第四个支撑架与第三个支撑架通过立柱13上的法兰14进行连接,然后将取下的第二连接杆18重新安装到第四个支撑架的右侧。继续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直到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下侧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下侧略高于第四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控制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伸长,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大,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直到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四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上,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四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上。然后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收缩,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小,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
的前端脱离第二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使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脱离第二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由于此时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四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上,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四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上,在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收缩时,能将第一液压油缸1的缸体、第一支撑板2、第二液压油缸6和第三液压油缸8向上拉起,直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下侧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下侧略高于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控制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伸长,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承力杆15和第二承力杆16之间的间距大,然后控制第一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伸长,直到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的前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承力杆15的上侧面,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的后端支撑在第三个支撑架上的第二承力杆16的上侧面。按照上述方式,在第四个支撑架上安装第五个支撑架,在第五个支撑架上安装第六个支撑架,在第六个支撑架上安装第七个支撑架......,以此便能不断地将屋盖网架升高,最后将屋盖网架升高至需要的高度。
3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装置前,能够在地面上搭设较低的拼装支架对屋盖网架进行整体拼装,然后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装置将拼装好的屋盖网架整体顶升至需要的高度,不需要搭设较高的拼装支架并在较高的拼装支架上对屋盖网架进行拼装,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高空作业量,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伸缩杆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伸缩杆伸长,便能将第一支撑板2支撑在支撑架上,通过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伸缩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伸长,便能将第二支撑板3支撑在支撑架上,在将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支撑在支撑架上时十分方便。
33.第二支撑板3上固设有加强板19,加强板19的一端面固定在竖杆4上。能够加强竖杆4与第二支撑板3的连接强度,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
34.第一固定块5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一通孔。以此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能够向前穿过第一固定块5。
35.第二固定块7上设有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二通孔。以此使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能够向后穿过第二固定块7。
36.第三固定块9上设有与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配合的第三通孔,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向前穿过第三通孔。以此使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能够向前穿过第三固定块9。
37.第四固定块11上设有与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配合的第四通孔,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向后穿过第四通孔。以此使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能够向后穿过第四固定块11。
38.第二连接杆18的两端均设有第五通孔,位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13上均设有与第五通孔正对的螺孔,第五通孔内设有螺栓20,螺栓20的旋入端穿过第五通孔后螺合在对应的螺孔内。在螺孔内旋出螺栓20,便能在支撑架右侧的两根立柱13上拆卸下第二连接杆18,在将第二连接杆18从支撑架右端的两根立柱13上拆卸下时十分方便。
39.顶升装置还包括多根缆风绳21。在将屋盖网架顶升至需要的高度后,能够将缆风绳21的一端捆绑在位于顶部的支撑架上,将缆风绳21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能够增强顶
升装置的稳定性。
40.第二液压油缸6和第四液压油缸10的数量相同,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的直径相同,第二液压油缸6和第四液压油缸10的在竖直方向上一一正对,第一承力杆15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油缸6相同数量的第一容纳槽22,第一容纳槽22和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一一对应,第一容纳槽22与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相配合;第三液压油缸8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数量相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直径相同,第三液压油缸8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在竖直方向上一一正对,第二承力杆16上设有与第三液压油缸8相同数量的第二容纳槽23,第二容纳槽23和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一一对应,第二容纳槽23与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相配合。在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或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支撑在第一承力杆15上时,能将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或第四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支撑在第一容纳槽22内,使第二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和四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不容易在第一承力杆15上滑动;在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或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支撑在第二承力杆16上时,能将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或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支撑在第二容纳槽23内,使第三液压油缸8的活塞杆和第五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不容易在第二承力杆16上发生滑动。进而能使第一液压油缸1在顶升屋盖网架过程中不容易发生位移。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